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第7章《人体的物质运输》
综合素养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不属于血浆主要作用的是()
A.运载血细胞B.运输氧
C.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D.运输营养物质
2.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血清里不含()
A.糖类B.脂肪C.纤维蛋白原D.红细胞
3.下列关于血液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细胞和血浆B.血清和血细胞
C.血浆和血细胞D.红细胞和白细胞
4.生物小组取一定量新鲜猪的血液注入加入抗凝剂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
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对实验的总结不恰当的是()
A.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B.1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
C.2为白色一薄层,是白细胞D.3为深红色,是红细胞
5.医生在看过老李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后诊断他贫血,医生做出诊断的依据是()
A.老李的红细胞高于正常值B.老李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C.老李的血小板低于正常值D.老李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6.如图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视野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输血时血型不合,①会凝集成团B.①没有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③不含细胞核,能吞噬病菌D.④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7.人体血液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所具有的作用有()
①运输氧和二氧化碳②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③防御保护作用④调节体温.
第1页共31页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就会有生命危险;每个健康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义务献血,通常一
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8%,200mL-300mLB.30%、200mL-300mL
C.7-8%,700mL-800mLD.30%,700mL-800mL
9.在安静状态下,甲的心率是50次/分,心输出量是5250mL;乙的心率是70次/分,心输出量是
5250mL,关于甲乙两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B.乙的心脏工作潜力大
C.甲乙心脏工作潜力一样大D.无法确定
10.人的ABO血型包括()
A.A型、B型、O型B.A型、B型、AB型、O型
C.A型、B型、AB型D.A型、B型、AB型、ABO型
11.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者血浆成分输入病人的体内.对
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A.血浆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2.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实现物质交换功能相关的是()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③管腔小,血流速度慢
④连通于动脉和静脉之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3.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血液流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代表静脉血管
B.图中的②代表毛细血管
C.图中的③代表动脉血管
D.血液在①、②、③三种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差不多
第2页共31页
14.如图是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收缩时,血液由AI①,C-④B.心脏收缩时,血液由C—④,B—③
C.心脏舒张时,血液由④-C,①—AD.心脏舒张时,血液由③-B,②—D
15.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一般为8〜12千帕。某人经常头昏,多次测得血压超
过19.3/13千帕,可推断此人有可能患有()
A.低血压B,贫血C.坏血病D.高血压
16.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
A.冠脉循环B.肺循环C.体循环D.体循环和肺循环
17.下图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心率
(次/分)
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
18.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之间的关系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交替进行B.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C.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D.体循环在后,肺循环在先
19.下列不是淋巴循环的作用的是()
A.调节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B.协助血液循环运输氧
C.把渗出的蛋白质运回血浆D.防御保护作用
第3页共31页
20.如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同时停止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
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C.某人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
D.乙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2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特点,对阴影部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液从心房出发回到心室B.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要经过毛细血管D.血液从心脏的左侧出发回到右侧
22.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性别:男
年龄:2岁7月科别:小儿内科
病区:标本种类:全血
送检医生:孙X临床诊断:悬性白血病
备注:
NO.项目结果参考值
1白细胞(WBC)28.9213.5~3.9
12红细胞(RBC)3.3514.0~4.5
13血红蛋白(HGB)95.01110-140
19
血小板计数(PLT)24H25-350
A.该男孩体内没有炎症B.该男孩身体出血后止血不受影响
C.应给该男孩配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D.该男孩不可能患有贫血
23.如图是人体三类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血
流
速
度
B.血管II最细,红细胞单行通过
C.部分血管III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血管I内流动脉血,血管III内流静脉血
第4页共31页
24.小李用橡皮绳绑紧同学的上臂后,用两手手指按住凸起血管同一处,乙手指在不松开的情况下往右
侧移动,会推空双手指间血管中的血液。若将乙手指松开后,血液则停留在一侧,这段血管仍不会充
满血液(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血管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B.若甲手指先松开,推空的部分也不会充血
C.此血管中的血液可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D.此血管在正常情况下,由乙向甲的方向流动
25.如图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借助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救治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人体
流
营养补充液出
氧
气
血
流.
热
液
回
交
血
工
换
氧
流
机
合
潮
电
器
化
氧
党
等
A.电动泵相当于人体心脏
B.血液流经氧合器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营养补充液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等
D.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医生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药物首先进入右心房
26.近日,国产首个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临床试验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体外磁悬浮人工心脏的研制取
得重大突破,我国在人工心脏技术方面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辅助泵提供
动力,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抽出并灌注到动脉。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5页共31页
A.可代替左心室的功能B.可作为肺循环的起点
C.其泵出的血液进入主动脉D.其泵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27.从臀部给肺炎病人注入药液,药液由臀部到达肺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是()
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右心房⑥右心室⑦主动脉.
A.③T④一①一②—⑤T⑥一⑦B.⑤一⑥T①一②T③一④T⑦
C.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⑦T⑤一⑥D.③一④T⑤一⑥T⑦一①T②
28.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或结构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
确的()
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高
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C.⑥内的血液中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含量升高
D.⑦将脑细胞产生的CO2经上腔静脉运回左心房
29.下面能正确表示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前后到痊愈前后,这段时间内白细胞数目变化的曲线是(横坐标
30.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I、II、III、IV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某物质含量
Inmiv血流方向
A.若该物质为氧气,则ni表示组织细胞B.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贝也表示肺
C.若该物质为尿素,则III表示肾单位D.若该物质为营养物质,贝也表示小肠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31.如图是人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血管,你的判断依据是②这种细胞O
(2)图中②是,其功能是=
(3)X气体是,Y气体是o
(4)该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其原因之一是:该血管的管壁—,仅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构成。
第6页共31页
(1).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腔是O
(2).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流经(从A、B、C中选)处时,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
含量减少。
(3)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瓣膜损害,会导致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等症状,如果损害严重会导致
呼吸困难,需进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因为瓣膜具有功能。
(4).血液流经B后,血液颜色变为。血液流经C器官营养物质明显增多,该器官是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3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血小板,这个微小的血液成分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血小板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产
生,虽然巨核细胞在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数量仅占0.05%,但其生成的血小板却对我们的止血功
能至关重要。
血小板的生成过程复杂而精细。巨核细胞在骨髓中经过一系列分化后,其细胞膜表面会形成许多
凹陷,这些凹陷深入细胞质中,相邻的细胞膜在深部相互融合,使得巨核细胞的部分细胞质分离
出来。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成分最终离开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后,进入血液循环,就是
血小板。血小板形态多样,在电子显微镜下有的呈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当受到
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则伸出突起(伪足),呈不规则形。
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当血管受到损伤时,血小板和血液中的其他凝血
物质一一钙离子和凝血酶等,在破损的血管壁上聚集成团,形成血栓,堵塞破损的伤口和血管,
血小板还能释放肾上腺素,引起血管收缩,促进止血。
第7页共31页
干细胞
血小板形成图解
然而,当血小板数量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血小板增多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易形成血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紫瘢、鼻出
血、牙龈出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有着如此强大能力的血小板,寿命却非常短,只有7-14天。在我们的身体里每天都有大量的血小
板死去,又有着大量的血小板产生。
(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血小板能快速在血液中流动、能参与凝血和止血,你认为可
能与它的等结构特点有关。
(2)根据文中信息判断,血小板(有/无)细胞核,血小板数目异常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下列可能导致血小板数目异常的有()(多选)
A.巨核细胞异常B.流感C.骨髓炎D.擦伤E.造血干细胞异常
(3)对于严重的紫瘢患者,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相比输入全血,成分输血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血液成分的稳定对于人体健康的维持至关重要,请举一例说明:0
34.目前,铅污染己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威胁儿童的铅污染主要有四大来源:①汽车尾气
污染;②家居装饰用品污染;③玩具和学习用品污染;④食品污染,如爆米花、松花蛋等都含有铅。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铅对人体是否有影响,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将30只大小、生理状况一致的
家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用含不同浓度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按照同一方式(每组每
3天1次、剂量为10mg/kg)进行皮下注射,每隔10天对家兔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测量,实验结果如下
表:
血红蛋白含量(g/L)
组别5%葡萄糖溶液所含醋酸铅的浓度
初始测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①60606060
B1.83%60534938
C2.56%60524532
D3.66%60514028
(1)该实验的变量是,设置A组的目的是,①所含的醋酸铅的浓度为。
(2)实验中30只家兔的大小、生理状况要保持一致,是为了o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
应取3次结果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3)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家兔血液中的醋酸铅浓度越,血红蛋白含量越低。
(4)血红蛋白是细胞中的一种成分。若人体发生慢性铅中毒,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可能
第8页共31页
会患有的疾病是。
(5)请结合题中所给信息,提出一条防止儿童铅污染的合理建议:
第9页共31页
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年级下册生物第7章《人体的物质运输》
综合素养测试卷•教师版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下面不属于血浆主要作用的是()
A.运载血细胞B.运输氧
C.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D.运输营养物质
【答案】B;
【解析】解: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选:B
2.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血清里不含()
A.糖类B.脂肪C.纤维蛋白原D.红细胞
【答案】C;
【解析】解:加入抗凝剂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后,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
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做血清;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故选:C
离体的血液之所以会发生凝固,是因为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缘故;当血液离体后,血小板破裂释放一
些物质使血浆中溶解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了不溶解的纤维蛋白,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红细胞网罗在内
而形成血块。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否含有纤维蛋白原。
3.下列关于血液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细胞和血浆B.血清和血细胞
C.血浆和血细胞D.红细胞和白细胞
【答案】C;
【解析】解: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
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
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一个人红细胞数量少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时,就会患贫血;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
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故选:C.
第10页共31页
4.生物小组取一定量新鲜猪的血液注入加入抗凝剂的试管中,并轻轻摇动几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液
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对实验的总结不恰当的是()
■■—1
—2
-----3
A.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B.1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
C.2为白色一薄层,是白细胞D.3为深红色,是红细胞
【答案】C;
【解析】解: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会阻止血液的凝固,经过震荡或者离心后会出现分层现象,正确。
B、1是血浆,为淡黄色,主要成分是水,正确。
C、2为白色一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错误。
D、3是红细胞,为深红色,正确。
故选:Co
图中1是血浆,2是白细胞和血小板,3是红细胞。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悉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5.医生在看过老李的血常规检查报告后诊断他贫血,医生做出诊断的依据是()
A.老李的红细胞高于正常值B.老李的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C.老李的血小板低于正常值D.老李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答案】B;
【解析】解: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因此作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
者是否贫血,是根据其化验单上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与正常值的比较来作出判断。可见B正确。
故选:B。
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少,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无力等;营养不良性贫血:
红细胞少,皮肤蜡黄,颜面浮肿,反应迟疑等。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贫血的原因。贫血指的是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
第11页共31页
6.如图是显微镜下人血涂片视野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输血时血型不合,①会凝集成团B.①没有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C.③不含细胞核,能吞噬病菌D.④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答案】C;
【解析】解:A、输血时血型不合①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塞血管,发生危险,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同
型血为原则,A正确;
B、①红细胞是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B正确;
C、③是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量会大
大增加,C错误;
D、④是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正确。
故选:Co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红细胞、血浆、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是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
病菌防御疾病。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
7.人体血液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所具有的作用有()
①运输氧和二氧化碳②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③防御保护作用④调节体温.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解: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
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
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综上所述血液有运输氧、运输体内废
物、吞噬病菌、凝血和止血四个功能.
故选:C
8.一次失血超过血液总量的—,就会有生命危险;每个健康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义务献血,通常一
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7-8%,200mL-300mLB.30%、200mL-300mL
C.7-8%,700mL-800mLD.30%,700mL-800mL
第12页共31页
【答案】B;
【解析】解:血液的总量约占体重的7%〜8%.如果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200〜
4800毫升。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
症状,不用输血,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
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
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即30%,生命
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即35%左右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
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
故选:Bo
该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和献血的知识,据此作答。
本题是一道基础性的题目,对于人体的血量,失血以及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多少等基础知识要熟记。
9.在安静状态下,甲的心率是50次/分,心输出量是5250mL;乙的心率是70次/分,心输出量是
5250mL,关于甲乙两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B.乙的心脏工作潜力大
C.甲乙心脏工作潜力一样大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解:心率是指心脏在单位时间(1分钟)内跳动的次数,即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
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意思.正常人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即心输出量,其大小与人的运动状
态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主要通过提高心率来提高心输出量.所以在安静状态下,甲的心率是50次/分,
心输出量是5250mL;乙的心率是70次/分,心输出量是5250mL,可见甲的心脏工作潜力大.
故选:A.
10.人的ABO血型包括()
A.A型、B型、O型B.A型、B型、AB型、O型
C,A型、B型、AB型D.A型、B型、AB型、ABO型
【答案】B;
【解析】解:血型是人类血液类型的一种标志.常见的ABO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
四种,可以利用A、B型标准血清进行鉴定。
故选:Bo
人类血型有多种血型系统,除了ABO血型外,还有其他各种血型,其中最基本的是ABO血型系统,
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种血型.
掌握血液的类型是关键。
11.医生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要,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者血浆成分输入病人的体内.对
于严重贫血的病人,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
第13页共31页
A.血浆蛋白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答案】B;
【解析】解: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蛋白质易患贫血,严重贫血
患者主要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浓度过低,但总血量并不减少,所以输入浓缩的红细胞悬液即
可.
故选:B
12.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实现物质交换功能相关的是()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③管腔小,血流速度慢
④连通于动脉和静脉之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解: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分布广,数量多,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这些特点适于物质交换,故A符合题意。
故选:Ao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三种血管的比较如图:
血管血流
概念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
类型速度
将血液从心脏输把心脏中的
大多分布在身
动脉送到身体各部分血液输送到较厚、弹性大较小快
体较深的部位
去的血管全身各处
连通于最小的动非常薄,只由很小,只允许
毛细进行物质交数量多,分布
脉和静脉之间的一层上皮细胞红细胞呈单行最慢
血管换广
血管构成通过
将血液从身体各把血液从全有的分布较
静脉部分送回到心脏身各处送回深,有的分布较薄,弹性小较大慢
的血管心脏较浅
掌握毛细血管的特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3.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血液流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血管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①代表静脉血管
B.图中的②代表毛细血管
第14页共31页
C.图中的③代表动脉血管
D.血液在①、②、③三种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差不多
【答案】B;
【解析】解: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A错误;
B、②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B正确;
C、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C错误;
D、①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②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③静脉内血液流动速度较慢,D错
误。
故选:Bo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
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
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
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4.如图是心脏和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心脏收缩时,血液由A—①,C-④B.心脏收缩时,血液由Cl④,B—③
C.心脏舒张时,血液由④-C,①—AD.心脏舒张时,血液由③-B,②—D
【答案】C;
【解析】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
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
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一心室—动脉。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血液只能
④肺静脉-C心房-D心室一②主动脉;①上下腔静脉-A心房-B心室—③肺动脉。使血液不能倒流。
综上所述:A、B、D项不正确,C选项正确。
故选:Co
观图可知:①上下腔静脉,②主动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房,D左心
室。
第15页共31页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心脏中血流的方向。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15.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一般为8〜12千帕。某人经常头昏,多次测得血压超
过19.3/13千帕,可推断此人有可能患有()
A.低血压B.贫血C.坏血病D.高血压
【答案】D;
【解析】解: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
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
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6.7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某
人经常头昏,医生多次测得他的血压超过19.3/13(收缩压/舒张压)千帕,故应属于高血压,故D正确。
故选:D。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
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血压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16.心肌的血液供应通过()
A.冠脉循环B.肺循环C.体循环D.体循环和肺循环
【答案】A;
【解析】解: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系(即冠脉系统)中的血液循环.冠脉系统的动脉为左右冠状动脉
及其分支,它们运送血液营养心肌细胞.血液流过毛细血管和静脉以后返回右心房.冠状动脉是主动
脉的第一对分支,它的血压较高,血流速度较快,循环路径短,所以冠脉的血液供应相当充分.冠脉
循环的正常运转,保证了心脏能不停地进行泵血.
故选:A
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系(即冠脉系统)中的血液循环,叫做冠脉循环,据此解答.
冠脉循环供给心肌营养和氧,带走心肌所产生的废物.
17.下图是某同学在运动前后心率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心率
(次/分)
安静时运动结束运动结束运动结束运动结束
后后3分钟后5分钟后1吩钟
A.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B.运动结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
第16页共31页
C.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D.安静时的心率小于运动结束后的心率
【答案】C;
【解析】心率是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一个指标;
心率的快慢可反应心脏功能的强弱。运动、情绪等因素也可影响呼吸频率。运动前后心率变化很大,
由运动状态进入休息状态时,心率的变化是由快变慢,心率基本可以恢复到安静状态时的数值,ABD
正确。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人体内环境不能维持相对稳定,C
错误。
18.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之间的关系是()
A.体循环和肺循环交替进行B.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C.体循环在先,肺循环在后D.体循环在后,肺循环在先
【答案】B;
【解析】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
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故选:B。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
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人为划分的,它们在体内是同时进行的。
19.下列不是淋巴循环的作用的是()
A.调节血浆和组织液的平衡B.协助血液循环运输氧
C.把渗出的蛋白质运回血浆D.防御保护作用
【答案】B;
【解析】解:淋巴流入血液循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这是由于:第一,回收蛋白质。组织间
液中的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但比较容易透过毛细淋巴管壁而形成淋巴的组成部
分。每天约有75〜200克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使组织间液中蛋白质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第二,
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的脂肪80〜90%是由小肠绒毛和毛细淋巴管吸收。第三,调节
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每天生成的淋巴约2〜4升回到血浆,大致相当于全身的血浆量。第四,
淋巴流动还可以清除因受伤出血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动物机体起着防御作用;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在哺乳动物,由广布全身的淋
第17页共31页
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等)组成。
淋巴是组织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生成的。
20.如图是在抢救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救措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病人心跳、呼吸突然同时停止后救护者采取的急救方法
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
C.某人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
D.乙图表示救护者采取指压止血法急救
【答案】C;
【解析】解:A、心脏停止跳动的病人同时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以恢复病人的肺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的情况,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
呼吸和恢复心跳,如图甲.故不符合题意.
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
道.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
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故不符合题意.
C、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
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如图乙中,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应该是动脉出
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即伤口的上方止血,而图中是下方即远心端.故符合题意.
D、图乙是对血管出血进行止血处理,一般用指压止血法、绷带压迫止血等.图中用的是指压止血
法.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特点,对阴影部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血液从心房出发回到心室B.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要经过毛细血管D.血液从心脏的左侧出发回到右侧
【答案】C;
【解析】解:A.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心室-动脉一毛细血管网-静脉一心房,A错误。
B.经过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经过肺循环,肺泡中
第18页共31页
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错误。
C.毛细血管在体内数量很多,分布很广。肺循环要经过肺部毛细血管,体循环要经过全身组织细胞处
的毛细血管,C正确。
D.结合分析可知,体循环使血液从心脏的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使血液从心脏的右侧出发回到左
侧,D错误。
故选:Co
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全身各级动脉一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一全身各级静脉一上、下腔静脉一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
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一肺动脉一肺部毛细血管一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肺泡
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循环途径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2.人体血液成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如图为某男孩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性别:男
年龄:2岁7月科别:小儿内科
病区:标本种类:全血
送检医生:孙X临床诊断:悬性白血病
备注:
NO.项目结果参考值
1白细胞(WBC)28.92+3・5~3.9
12红细胞(RBC)33514.0-4.5
13血红蛋白(HGB)95.01110-140
19
血小板计数(PLT)241125-350
A.该男孩体内没有炎症B.该男孩身体出血后止血不受影响
C.应给该男孩配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食D.该男孩不可能患有贫血
【答案】C;
【解析】解:A.白细胞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人体的作用,所以当人体有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会
增多。因此从化验单中白细胞偏高可以看出该男孩身体有炎症,A错误。
B.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24,明显低于正常值,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
所以此人容易出血不止,B错误。
C.此男孩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提示此人有贫血的倾向。此人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
物,C正确。
D.此男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少于正常值,因此此人有贫血的倾向,D错误。
故选:Co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
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
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第19页共31页
掌握血细胞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3.如图是人体三类血管内血流速度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血管
A.血管I的管壁厚、弹性大
B.血管II最细,红细胞单行通过
C.部分血管III内存在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血管I内流动脉血,血管III内流静脉血
【答案】D;
【解析】解:A、血管I血流速度最快,是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大,A正确。
B、II血管H血流速度最慢,是毛细血管,其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B正确。
c、血管ill血流速度较慢,是静脉血管,部分血管m内存在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c正确。
D、I是动脉血管,不一定内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静脉血;III是静脉,不一定内流静脉血,如肺静
脉内流流动脉血,D错误。
故选:D。
动脉将血液由心脏流向全身的血管,其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是将全身的血液收集流入
心脏的血管,其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管壁薄,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等特点适于进行物质交换。因
此血管I是动脉血管,血管n是毛细血管,血管m是静脉血管。
明确三种血管的特点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4.小李用橡皮绳绑紧同学的上臂后,用两手手指按住凸起血管同一处,乙手指在不松开的情况下往右
侧移动,会推空双手指间血管中的血液。若将乙手指松开后,血液则停留在一侧,这段血管仍不会充
满血液(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血管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B.若甲手指先松开,推空的部分也不会充血
第20页共31页
c.此血管中的血液可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D.此血管在正常情况下,由乙向甲的方向流动
【答案】A;
【解析】解:AD、根据题意:用两手手指按住凸起血管同一处,乙手指在不松开的情况下往右侧移动,
会推空双手指间血管中的血液。若将乙手指松开后,血液则停留在一侧,这段血管仍不会充满血液,
推断出血液是从甲流向乙,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是静脉,静脉里含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一静脉瓣。
故A正确,D错误。
B、此血管是静脉,血液从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若甲手指先松开,推空的部分会充血,故B错误。
D、此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适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错误。
故选:Ao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是动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
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的血管。
掌握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5.如图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借助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膜肺”)救治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人体
流
营养补充液出
氧气
血
=三
=
流
三
=热
液
三
三
回
交
血
换
氧
流
机
合
器
c电动泵
---------NQ:J5=一.七夕二氧
花碳等
A.电动泵相当于人体心脏
B.血液流经氧合器后,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营养补充液的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等
D.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医生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药物治疗,药物首先进入右心房
【答案】B;
【解析】解: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
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A正确。
B、当血液流经氧合器后,血氧饱和度增大,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错误。
C、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需要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因此图中的营养补充液中一般含有水、
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C正确。
第21页共31页
D、医生采用上肢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药物到达病患处经过的途径:上腔静脉一右心房一右心室
一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可见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D正确。
故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