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_第1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_第2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_第3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_第4页
2024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专项练: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4:功和功率的综合应用

一'单选题

1.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是重10N的空吊篮,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00N和60No

质量为50kg的小张同学将A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F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上升的

速度v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动滑轮的重力为9N;

②0〜1s内拉力F做的功为2.4J;

③1〜2s内拉力F的功率为4W;

④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约为81.8%。

A.①④B.③C.①③D.②③④

2.如图甲所示,重80N的物体在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i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改用图乙所示的滑轮组拉物体,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

在相同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了0.5m{滑轮与绳子质量及滑轮与绳了的

摩擦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拉力F2的大小为60N

B.拉力Fi的功率为24W

C.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D.拉力F2做的功为45J

3.甲、乙两铁块如图连接,吸附在竖直且足够长的固定磁板两侧,m甲=2.5kg、m^=3kg,G

动=5N,甲以0.2m/s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直线运动,磁性平板对甲、乙的磁力相同(细绳足够长

且处于竖直拉伸状态,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磁性平板对其他器材

无磁力作用且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性平板对甲乙的摩擦力相同均为5N

B.甲所受拉力为20N

C.乙所受拉力的功率为1.5W

D.3s内甲、乙克服摩擦力做功不相等

4.如图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绳重及滑轮摩擦)()

A.地面对A的摩擦力为3N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2W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增大

5.“胜哥”做了一个打捞沉船的动画在。打捞沉船时,电动机将沉

船以相同的速度从水下竖直吊起至水面上方一定高度,下列表示此过程中绳子拉力的功率P随沉

船上升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其中合理的是()

6.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相同的速度

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

是P用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与F乙、P甲与Pz之

间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P甲=「乙B.F甲>尸乙P甲>「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VF乙P甲VP乙

7.如图所示,“胜哥”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重力为G

的物体,且物体上升速度相同。若不计绳重及摩擦,每个滑轮质量

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

A.甲的拉力小于乙的拉力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相等

C.甲、乙的机械效率相等

D.拉力甲的功率大于拉力乙的功率

8.如图甲所示,用由一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吊篮C及其中的货物A和电

动机B。启动电动机,它所提供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吊篮上升的速度v和

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一切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在1s〜

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100J

B.在1s〜2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功率为1500W

C.在。〜3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功率为1275W

D.动滑轮重为100N

9.如图所示,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Fi小于F2B.F2做功可能更快

C.甲做的有用功更多D.乙的机械效率更高

10.如图所示,重为12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为物重的0.1倍,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80%,滑轮组和绳子的自重不计。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1.0

0.5

246810v,

A.在10s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5牛

B.左侧墙受到滑轮组16牛拉力作用

C.10s内,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4m

D.在10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2W

11.“胜哥”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在相[改就]

同时间内把重物G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巴

A.甲滑轮组更省力日为副

B.力F2做功的功率大山山

C.两个滑轮组机械效率一样大甲乙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比乙滑轮组高

12.小科通”学习了斜面原理的课程后,对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如图,重力为6N的物体在4N拉力F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上升。当物体升高

0.6m时,物块恰好沿斜面前进1.2m的距离。忽略绳重和动滑轮自重,则()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NB.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

C.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8ND.拉力F的功率为1.6W

二、填空题

13.“胜哥”到健身房健身,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100N的物

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胜哥”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的过程

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胜哥”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2000J,克服弹簧拉

力做功800J,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

14.由我国自主研制、体现中国力量与中国速度的大国重器,世界首台千吨级运、架一体机“昆

仑号”,可为高铁、道路桥梁的建设高效铺设箱梁。某次架桥时,要将一段重为1.0X107N的箱梁

运到铺设位置。

(1)工作时,“昆仑号”将箱梁自桥面竖直向上提升0.6m,固定好后,载着箱梁水平向前运动

了30m。此过程中克服箱梁所受重力做的功为J;

(2)如图所示,“昆仑号”将箱梁运到桥墩A、B之间的正上方时水平静止。图中11表示MN

的水平距离,12表示ON的水平距离,G表示“昆仑号”与箱梁受到的总重力(不包括轮车A受到

的重力)、其重心在O点,F表示桥墩B上的支腿对“昆仑号”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请推导支持力

F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15.工人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600N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拉到顶端。装置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

长12m,高6m,工人的拉力为400N,此过程工人所做的总功为J,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为,若不计绳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货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No

16.如图,一个重为G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力F作用下先后经过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和斜面,

斜面倾角为仇其中AB和CD段距离均为L。

n

(1)物体在CD段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2)物体通过AB和CD段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i和W2,则WiW2(选填“>”、

'或"=")

(3)若已知物体在斜面上匀速运动,则斜面CD段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用题中字母表示)。

17.长度均为20cm的相同均质木块A、B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从图示位置开始推木块。当F为

6N时,木块A、B开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2s后木块A掉落;继续推木块B使其仍做匀速

直线运动直到掉落。则从开始推动到木块B掉落的过程中,推力共做功Jo

18.有一斜面长s=5m,高h=3m,用弹簧测力计把一物块沿斜面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忽略弹簧秤自重,若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

(1)物体的重力为N,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N„

(2)使用斜面可以(选填“省力”或“省功”),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斜面倾斜角度增加,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80%(选填“大于”、“小于”、“不变”或“无法判断”)。

19.如图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它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

(1)核能的释放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两种途径,“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

过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获得高温。

(2)人造太阳加热功率超过1x1012瓦,若利用人造太阳发电,发电效率为60%,则每小时

发电量达Jo

20.威马汽车智能制造基地是中国第一家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的车企。该汽车具有节能减排、绿

色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

车速V(米/秒)10203040

空气阻力f(牛)50450800

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

“回",电池类型银钻镒酸锂电池

动力电池系统额定电压380V

动力电池系统额定容量200Ah

最大允许总质量3200kg

(1)汽车行驶时会受到空气阻力。经测试,该汽车在不同速度时受到空气阻力如表。当车速

为20米/秒时,汽车所受空气阻力为牛。

(2)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总阻力来自两部分,一是路面对汽车的摩擦阻力,该阻力约为车

重的0.05倍;二是空气对汽车的阻力。该电动汽车充满电后以最大允许质量、20米/秒的速度

匀速直线行驶时,汽车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为米。

21.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方

向上拉力F=3N的作用下向上运动,铁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铁块受

到的摩擦力为N,在该时间段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Wo

甲乙

三、解答题

22.质量为60kg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货物运送上楼,摩擦力及绳重

忽略不计。求:

(1)若工人在Imin内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了6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400N,拉

力的功率是多大?

(2)此工人利用该机械最大能拉起质量为多少的货物?

23.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

驾驶员)空载时重为2.5X104N。

(1)求货车以10m/s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2)当货车以90kW的额定功率、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货车最多可装载多重的货物。

24.如图所示,是工人用来粉刷楼房外墙壁的简易升降装置示意图,其上端固定在楼顶,工人用

力拉绳子,装置可使工人与粉刷涂料及工具乘工作台升至所需高度,工人将绳子固定后进行粉刷

墙壁工作,已知工作台的底面积为L2m2,涂料和工具质量为10kg,工人的质量为60kg,当工人

用20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绳子时,工作台对地面的压强为250Pa;当工人用300N的力竖直向下

拉绳子时,工作台可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动滑轮和工作台的总重G;

(2)若工人在10s内,使工作台从距地面1m匀速升到距地面6m高处,工人拉绳子所做的

功W及拉力的功率P。

25.我国某汽车企业发布、使用了全球最先进的锂电池—“刀片电池”。如图所示为一种采用该

锂电池的电动汽车,该锂电池的额定电压为550V,容量为150A・h,整车质量为2390kg。

(1)该车采用150kW直流快充充电技术,则理论上将锂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的时间

为o

(2)若仅靠锂电池驱动,质量为60kg的小慈老师驾驶充满电的该电动汽车能以80km/h的速

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550km。已知行驶时的阻力为车对地面压力的0.02倍,则该电动汽车

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大小为多少?该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效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及其工作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①由图丙可知,在第2s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可知第2s内拉力F大小。

由图知,n=2,忽略绳重及摩擦,根据F=」(GA+G动)计算动滑轮重力;

n

②由图丙可知,。〜1s内,A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图示,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求法可求出物体通过

的路程,再根据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求出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再由图乙读出

拉力F的大小,并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功;

③由图丙可知,1〜2s内,物体A做匀速运动,并得出其速度大小,再根据自由端移动速度等

于A上升速度的2倍可知自由端的速度,最后利用P=Fv求出第1〜2s内拉力F的功率;

④忽略绳重及摩擦,C处绳子拉力Fc=:(FB+G动),据此判断出B、C处的最大拉力,进一步

w

求出最大物重,而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根据77=三削=

GhG

F------s=2F-----求出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最大。最大

【解答】①由图丙可知,在1〜2s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可知拉力F=10N,

由图知,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忽略绳重及摩擦,

根据拉力F=((GA+G动)得到,则动滑轮重力:GS=2F-GA=2X10N-10N=10N,故①错误;

②由图丙可知,。〜1s内物体上升的距离:h=1x0.2m/sxls=0.1m,

贝U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x0.1m=0.2m,

由图乙可知,0〜1s内拉力F=12N,

则0〜Is内拉力F做的功:W=Fs=12NxO.2m=2.4J,故②正确;

③由图丙可知,A上升的速度VA=0.2HI/S,拉力端移动速度v=2vA=2x0.2m/s=0.4m/s,

1〜2s内拉力F的功率:P=Fv=10Nx0.4m/s=4W,故③正确;

④忽略绳重及摩擦,C处绳子拉力Fc=:(FB+G动)=3(FB+10N),

则当C处最大拉力为60N时,B处拉力为110N;

当B处最大拉力为100N时,C处拉力为55N;所以要以B处最大拉力为准,B处的拉力:FB=GA+G

货物二100N,

此装置最多能匀速运载货物的重力:G货物=FB-GA=100N-10N=90N;

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w

=2T—=x100%-8L8%-故④正确。

总C最大

那么正确的是②③④。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C.根据图片确定图甲中承担拉力的绳子段n,再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物体受

到的摩擦力;

AB.在乙图中,对左侧滑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力的知识计算出每段绳子上的拉力,根据v=nv

物计算每段绳子上的速度,接下来再根据功=3u计算拉力F2的速度,最后根据P=Fv计算它的功

率即可;

D..拉力F2做的功就是克服物体受摩擦力做的功,根据W=fs计算即可。

【解答】C.图甲中是一只动滑轮,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与摩

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摩擦力:f=2Fi=2x30N=60N,故C错误;

AB.左侧滑轮由两段绳子承担,每段绳子的拉力:F=*X60N=30N,

每段绳子的速度:v=nv物=2x0.4m/s=0.8m/s,

右侧滑轮由3段承担,右侧拉力:F2=3F=3X30N=90N,

f114

F2的速度:v2=jv=@x0.8m/s=正zn/s,

则拉力F2的功率:P2=92功=9ONX白m/s=24/,故A错误,B正确;

D.拉力F2做的功就是克服物体受摩擦力做的功:W=fs=60Nx0.5m=30J,故D错误。

故选Bo

3.【答案】C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2)分别对甲、乙和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并列出平衡关系式,再根据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确定两个摩擦力大小关系,进而计算出摩擦力、以及两个拉力的大小。

(3)由v甲=2v乙可求出乙运动的速度,根据P=Fv可求出乙的功率;

(4)由丫=$1可求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再根据W=fs可求出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即可判断它们的关系。

【解答】对甲、乙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teIGa

甲受到的重力为:Gkm甲g=2.5kgxlON/kg=25N,

乙受到的重力为:G乙g=3kgxlON/kg=3ON,

因为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贝!J有:G甲=f^+F甲,G乙+f『F乙,

磁性平板对甲和乙的磁力相同,则甲和乙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即25N=f+F甲①,

30N+f=F乙②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得到:F乙+G动=2F甲;

即:F乙+5N=2F甲③;

①②③联立解得:f甲=f『5N,F甲=20N,F乙=35N;

故A、B正确不合题意;

由v用=2v乙可知,乙运动的速度为:v乙=/v?=ixO.2m/s=0.1m/s,

则乙所受拉力的功率为:P『F乙v乙=35Nx().lm/s=3.5W,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甲、乙两物体在3s内运动的路程分别为:

s甲=v甲t=0.2m/sx3s=0.6m,

s乙二v乙t二O.lm/sx3s=0.3m,

由亚=£$可知,3s时间内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

W甲=£甲s甲=5NxO.6m=3J,

W乙二f乙s乙=5NxO.3m=1.5J,

所以3s时间内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相等,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4.【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

力的计算

【解析】【分析】AC.物体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对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

知A对B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B对A的摩擦力大小;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绳子上的拉力,A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受

力平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求出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

B.根据P=Fv求出绳子拉动物体A的功率;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据此可知拉力增大时物体B受到摩

擦力的变化,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解答】AC.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时,物体B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即B处于平衡状

态,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拉力和A对它右向的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B受到的摩擦力

f=F示=3N,方向水平向右;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

小为3No

图中的滑轮为动滑轮,2段绳子向左的拉力与F平衡,即2Fffl=F,则F®=1F=1X10N=5N;

A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

则地面对A的摩擦力:f地=F^-fB对A=5N-3N=2N,故A、C错误;

B.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P=F绳v物=5NxO.4m/s=2W,故B正确;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但是A、B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A、B

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且物体B仍然静止,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仍为

3N,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产p液体gV排分析这个过程中浮力的变化,再根据F拉

=G-F浮分析绳子上的拉力变化,最后根据P=Fv分析绳子上拉力的功率变化即可。

【解答】①在沉船露出水面前,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力=p液体gV排可知,

它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FMG-F浮可知,它受到的拉力不变。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不

变;

②当沉船完全出水后,它排开水的体积为零,即不受浮力,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即拉力保持不

变。根据P=Fv可知,拉力的功率不变;

③从沉船开始露出水面到完全露出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则它受到的浮力不断增

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MG-F浮可知,它受到的拉力不断增大。

此时绳子上的拉力Fa=G-Fff=G-p##gV排,根据图片可知,沉船上大下小,则升高相同的高度时,

它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速度逐渐减小,那么浮力的减下量也逐渐减小,那么绳子上拉力的增大量

也逐渐减小。根据P=Fv可知,上升过程中功率的增大量也逐渐减小。

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o

6.【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动滑轮的特点比较拉力的大小和上升速度的大小,再根据P=Fv比较甲乙

的功率大小。【解答】由题知,两装置都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提升物体的重相同,

甲图,拉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即F甲=2G;

乙图,拉力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省一半的力,即F乙=:G,故F,>F乙,A、D错误;

物体上升的速度相同,则拉力端的速度分别为:v甲=上物,v乙=2v物,

甲图拉力的功率:P甲=F甲v甲=2Gx尹物=Gv物;

乙图拉力的功率:Pz,=FZ,Vz.=|Gx2vS=GV故P(P=P乙,C正确,B错误。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两滑轮组的绳子的有效股数n,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1(G+G

n

动)比较两滑轮组拉力的大小关系;

(2)由图可知,两滑轮组的绳子的有效股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升高速度的n

倍,据此比较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关系;

(3)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入部=也患比=不奈7据此比较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大小关系;

(4)利用P=Fv比较拉力做功功率大小关系。【解答】由题知,利用两个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

物G,并且每个滑轮的质量、重力G轮相同,物体上升的速度v物相同。

A.由图知,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n甲=2,nz=3,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分别为F产;(G+G轮),FV(G+G轮),

所以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故A错误;

B.根据s=nh可知,甲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甲=2v物,乙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乙=3v物,所以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

勿有用GhG

C.不计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7

因提升的重物G相同,且每个滑轮的重力G轮相同,所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故C正

确;

D.拉力做功的功率P=与=r=Fv,

则拉力甲的功率:P甲二F甲丫甲=;(G+G轮)x2v物=(G+G轮)xv物;

拉力乙的功率:P乙二F乙丫乙(G+G轮)x3v物=(G+G轮)xv物;

可见,拉力甲的功率等于拉力乙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图乙知,在0〜1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由图丁知,吊篮上升上升

的高度,根据$=如和W=Fs计算拉力所做的功;

(2)从乙图中找出1〜2s内对应的拉力,由丁图找出对应的物体上升的高度h,根据W=Fnh

就可以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P=半计算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功率;

(3)由图乙知,0〜3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由丙图知,1〜3s内吊篮匀速上升,求出吊篮2s3s

上升的高度h,根据W=Fnh就可以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P=^计算电动机提供的拉力的

功率;

(4)已知在1s〜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一切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根据4=市里=

GhGI

Gh+G~h=G+G~>F=~《G+G动)可以计算出动滑轮重。【解答】A.由图乙知,在0〜Is内,

动动11例

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i=550N。由图丁知,0〜Is内吊篮上升上升的高度hi=0.5m,

由图甲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4,所以si=4hi,

拉力所做的功:Wi=Fmhi=550Nx4x0.5m=1100J,故A正确;

B.由图知,在1〜2s内,电动机提供的拉力F2=500N。由丁图知,这段时间吊篮升高的高度

h2=1.5m-0.5m=lm,

贝(JS2=4h2=4x1m=4m,

贝!J拉力F做的功W2=F2S2=500Nx4m=2000J,

功率:「2==2,=2000W,故B错误;

C.由乙图知,在1〜3s内对应的拉力F=500N,

由丙图知,1〜3s内吊篮匀速上升,2s3s升高的高度h3=V3t3=1m/sx1s=1m,

贝(JS3=4h3=4xlm=4m,

则拉力F做的功W3=Fs3=500Nx4m=2000J,

在0〜3s内拉力做的总功为W=1100J+2000J+2000J=5100J,

功率P=《=*叟=1700W,故C错误;

t3s

D.在Is〜2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根据公式〃=丈=就好=看得至u:

总动动

­=9。%①

一切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根据尸=工(G+G动)得到:

n切

即:SOON=1x(G+G动)②

联立①②解得,G动=200N,G=1800N,故D错误。

故选Ao

9.【答案】C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定滑轮及其工作特点;动滑轮及其工作特点;

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比较拉力大小;

B.根据P=学比较做功的快慢;

C.根据Ws=Gh比较有用功的大小;

D.根据^=萨比较机械效率大小。

G+G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拉力/__到,拉力F2=G。一般情况下,动滑轮的重力都小于物

体重力,则Fi小于F2,故A正确不会题意;

B.甲中对动滑轮和物体做功,乙中只对物体做功,当上升高度相同时,拉力做功Wi>W2。由于

不知道做功时间的长短,根据P=^可知,F2做功可能更快,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W^f=Gh可知,甲和乙做的有用功一样多,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拉力做功Wi>W2,而有用功相等,根据叶=,可知,乙的机械效率

更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A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根据f=0.1G计算出物体A受到的

摩擦力,最后根据/?=萨=方列式计算;

(2)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解答;

(3)根据s=nh计算;

(4)首先根据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再根据P=字计算拉力的功率。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承担拉力的绳子段数n=3,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0.1G=0.1xl20N=12N;

W

根据77=己=4得到:80%=募;

解得:F=5N,故A正确;

以最左边的滑轮为受力对象分析,左边受到墙壁的拉力,右边受到绳子的拉力共4个。根据二力

平衡的知识可知,左侧墙壁受到滑轮的拉力F拉=4F=4x5N=20N,故B错误;

根据乙图可知,10s内物体移动距离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ns,=3xlm=3m,故C错误;

10s内拉力做的功W=Fs=5Nx3m=15J,则拉力的功率P="=黑=1.5UZ,故D错误。

t10s

故选Ao

11.【答案】C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承担动滑轮绳子的股数,利用不计绳重和

摩擦时F=1①+G动)求两个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比较判断哪个滑轮组更省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吐,利用WMFS求两个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比较判断哪个

W

滑轮组中拉力的功大,利用p=_占比较判断哪个滑轮组中拉力做功的功率更大;

(3)(4)利用W:s=Gh求两个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叩=萨义100%求两个滑轮组

的机械效率,比较判断哪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更高。【解答】A.由图可知,甲滑轮组中的动滑轮

由一个滑轮组成,乙滑轮组中的动滑轮由两个滑轮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承担动滑轮绳子的

股数分别为:n甲=2,n乙=3,

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两个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

1

(G+G动),

1

F2=3%+G动),

则FI>F2,即乙滑轮组更省力,故A错误;

B.两个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i=2h,S2=3h,

两个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总功分别为:Wi=Fisi=1(G+G轮)x2h=(G+G轮)h,

W2=F2s2=g(G+Gx3h=(G+Gh,

所以W1=W2,

由题意可知,时间t相同,根据p=与可知,两个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故B错误;

CD.由题意可知,物重G和提升的高度h相同,根据W产Gh可知,两个滑轮组中拉力做的有

用功相等,

又因为做的总功一样大,

由4=市公义100%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对斜面压力的产生原因判断;

(2)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由拉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

用W.e=Fs计算出总功,由物体的重力和物体上升的高度利用W有『Gh计算出有用功,再根据

w

r]=r产计算出装置的机械效率;

(3)由于忽略绳重和动滑轮自重,若再忽略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该装置的额外功为克服物体与

斜面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利用W额外=W^W有用计算出额外功,再利用W额夕尸fs物计算摩擦力;

(4)绳子自由端的速度v=2v物,利用P=Fv求出拉力的功率。【解答】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小

于物体的重力,故A错误;

B.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2xl.2m=2.4m,

拉力做的总功:W^=Fs=4Nx2.4m=9.6J,

该装置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NxO.6m=3.6J,

W

所以该装置的机械效率:T]=~X100%=X100%=37.5%,故B错误;

C.由于忽略绳重和动滑轮自重,若再忽略轮与轴之间的摩擦,该装置的额外功为克服物体与斜面

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所以w额外=W总-w有用=9.6J-3.6J=6J,

W〜

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您=5N,而题目条件没有忽略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因此

物体与斜面的实际摩擦力比所求摩擦力5N要小,故C错误;

D.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2v物=2x0.2m/s=0.4m/s,所以拉力F的功率P=

=Fv=4NxO.4m/s=l.6W,故D正确。

故选D。

13.【答案】500J:100N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计算出物体上升的高度,然后根据W『Gh计算克服

W

重力做功。接下来根据W额=WmW弹簧-W有计算出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最后根据f=d计算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斜面的倾角为30°,则物体沿斜面运动2m时上升的高度h=|s=|x2m=1m,

那么克服重力做功:W^r=Gh=1000Nxlm=1000J,克服摩擦做功:W额=W-W弹簧-W有

w

=2000J-800J-1000J=200J,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0/=

Js2m1QQN

14.【答案】(1)6xl06

⑵PG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确定箱梁在重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然后根据亚=611计算即可;

(2)根据图片确定杠杆的支点,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最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ILI=F?L2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箱梁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距离0.6m,

76

则此过程中克服箱梁所受重力做的功:W=G#h=l.OxlONxO.6m=6xlOJ;

(2)以M点为支点,则支持力的力臂为LF=1I,重力的力臂为LG=1I42,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ILI=F2L2可知:FXLF=GXLG,

FxLi=Gx(L1-L2),

解得:F=

15.【答案】4800;75%;100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且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的

距离;根据功的计算公式W—Fs可求出拉力做的功,即总功;再根据W有用=Gh求出有用功;

然后根据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叩=萨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根据WS=W总-W有计算出额外功,再根据Ws=fs变形后可求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o

【解答】(1)此过程所做有用功为:Ww=Gh=600Nx6m=3600J;

图中使用的滑轮为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可知,s航s物=12m,

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a=Fs=400Nxl2m=4800J;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4=二=嚼带=75%;

(2)此过程所做额外功为:W额=WkW有=4800J-3600J=1200J;

W

由WsFfs可得,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1=32Z=iooN。

Js12m

16.【答案】(1)竖直向下

(2)>

(3)f=F-sinO

【知识点】重力及其方向;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重力方向的知识解答;

(2)比较AB段和CD段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据此比较产生摩擦力的大小,最后根据W=fs

比较克服摩擦做功大小;

(3)根据W=Fs,结合WMW有+W额计算摩擦力的大小即可。

【解答】(1)物体在CD段运动时,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根据图片可知,AB段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等于重力,而CD段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重力,

那么受到的摩擦力fAB>fcD。根据W=fs可知,克服摩擦做功WAB>WCD。

(3)在斜面上做的总功:WS=FL;

在斜面上做的有用功Ww=Gh=GxLxsin30°;

在斜面上做的额外功:W额=fL;

根据W,e=Ww+W额得至IJ:FL=GxLxsin30°+fL;

解得:f=F-sin3(rG。

17.【答案】1.2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推力做的功W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木块A掉落前做的功,另外一部分是从

A掉落到B掉落这段路程做的功,分别找到对应的力和移动距离,就可计算相应的功,最后将两

个功相加即可。【解答】当木块A一半体积离开桌面时,木块A就会掉落,

此时移动的距离s=爷%=10cm=0.1m;

木块A掉落前做的功Wi=Fis=6Nx0.1m=0.6J;

当木块B一半体积离开桌面时,木块B就会掉落,

从A掉落到B掉落,一共移动距离s,=0.1m+0.1m=0.2m;

这段路程中,压力大小变成了之前的一半,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

所以推力F2mFi=3N;

,

这段路程做功W2=F2S=3Nx0.2m=0.6J;

从开始推动到木块B掉落的过程中,推力做的功W=WI+W2=0.6J+0.6J=1.2JO

18.【答案】(1)4.8;0.72

(2)省力;大于

【知识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

【解析】【分析】(1)①由图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由年=武=,计算物体的重力;

②由W^r=Gh计算有用功,W&=Fs计算总功,根据W额=W.B-W有计算额外功,由W»Ffs计算

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3)①比较拉力与物体重力关系可知斜面能否省力,比较有用功和总功关系可知斜面能否省功。

②当斜面倾斜角度增大后,首先分析斜面受到压力的变化,再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分析

物体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根据Ws=fs分析物体克服摩擦做额外功的大小变化,最终确定斜

面机械效率的变化。

【解答】(1)①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则示数为3.6N,

w

根据4=状=■可得,物体的重力:G=^=80%X^6jVX5m=4.8/V;

Wrsh3m

②有用功ww=Gh=4.8Nx3m=14.4J,

总功Wfi=Fs=3.6Nx5m=18J,

克服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做的额外功:WS=W,e-Ww=18J-14.4J=3.6J,

由W«Ffs可得,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5=*=驹=072%。

Js5m,

(3)①因为F<G,所以使用斜面能省力;因为W.a>W额,所以使用斜面不能省功。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斜面的倾斜角度增加,则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减小。根据W=fs可知,物体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减小,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大于80%。

19.【答案】(1)轻核聚变

(2)2.16X1015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核裂变与核聚变

【解析】【分析】(1)根据太阳的发热原理分析;

(2)首先根据Q=Pt计算出每小时发热量,再根据W=nQ计算每小时的发电量。

【解答】(1)“人造太阳”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相似,通过轻核聚变的途径释放出巨大能量,从而

获得高温。

(2)每小时人造太阳的发热量:Q=Pt=lxl012Wx3600s=3.6xl015J;

每小时发电量为:W=r)Q=3.6xlO15Jx6O%=2.16xlO15J„

20.【答案】(1)200

(2)1.52X105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分析表中的汽车阻力f与汽车行驶的速度v的数值关系,然后求出当该

汽车速度为20m/s时,受到的空气阻力;

(2)由(1)可知空气阻力,汽车行驶过程中还受到地面摩擦力,汽车受到的总阻力等于空气阻

力和路面阻力之和;

根据W=Ult计算出动力电池储存的能量;根据W=Fs计算汽车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解答】

(1)由表中数据第一组和三组数据可知,速度增大到原来的3倍时,空气阻力为原来阻力的9

倍;比较第一组和第四组数据可知,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时,则空气阻力为原来的16倍;

可以看出,车速越大,汽车受到的阻力越大,且阻力与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kv2;

即:50N=k(10m/s)2,解得k=0.5N/(m/s)2;

所以当该汽车速度达到20m/s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f=kv2=0.5N/(m/s)2x(20m/s)2=200N;

(2)汽车行驶过程中还受到路面阻力:f=0.05G=0.05xmg=0.05x3200kgxl0N/kg=1600N,

这辆汽车速度为20m/s时,所受的阻力约为:ffi=FeB+f=200N+1600N=1800N,

汽车匀速行驶时,由二力平衡可知,牵引力等于阻力,F=f总=1800N,

动力电池储存的能量:

W=UIt=380Vx200Ax3600s=2.736xl08J,

O

由W=Fs可得,汽车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为:叱=2.736X10'=

F1800N

21.【答案】1;0.6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对铁块进行受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