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蕴含了怎样的()2、《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这一事件对祥子的命运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A.没有影响B.积极的影响C.使祥子的生活更加艰难,精神受到极大打击D.说明祥子不在乎3、《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首诗如何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现战士们同仇敌忾的决心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反映出当时秦国怎样的军事风貌和民族气质?()A.懦弱退缩,毫无斗志B.勇猛刚强,团结一心C.松散混乱,各自为战D.消极怠战,不愿出征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充满磨难。“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独白如何体现保尔在艰难环境中怎样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当代青年树立怎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怎样重要的启示?()A.没有启示,毫无意义B.意义深远,激励前行C.误导青年,产生错误D.脱离现实,无法借鉴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忆的是哪里?()A.杭州B.苏州C.扬州D.江南6、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充满了奇思妙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展现了他怎样的创作特点()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B.注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追求真实感C.表达对人生的悲观情绪,充满了无奈D.借鉴前人的诗句,缺乏创新7、《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绘了怎样欢乐祥和的宴饮场景,又传达了怎样的礼仪文化和人际关系?()A.混乱的场景和糟糕的关系B.紧张的氛围和敌对的关系C.和谐融洽,体现了尊重与友好D.没有传达任何信息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苏轼词中的名句,它出自哪首词?()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念奴娇·赤壁怀古》C.《江城子·密州出猎》D.《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9、现代文学作品中,张爱玲的《金锁记》描绘了曹七巧这一复杂的女性形象。“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这样的描述如何揭示曹七巧在封建礼教和金钱枷锁下扭曲的人性,以及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女性生存困境?()A.自由平等,充满机遇B.艰难困苦,毫无出路C.轻松舒适,幸福美满D.独立自主,不受束缚10、现代文学作品中,老舍的《骆驼祥子》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祥子从一个充满希望的青年逐渐堕落,“他的眼仿佛是老看着自己的心。只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随着心中所开开的那条路儿走;假若走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自己的心!”这段描写如何体现祥子内心的痛苦挣扎和命运的悲剧性?()A.没有体现B.表现了祥子的轻松C.生动地展现了祥子在困境中的迷茫与绝望D.说明祥子不在乎11、《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充满曲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这段独白怎样体现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以及这种思考在当时文艺复兴背景下具有怎样的代表性?()A.没有代表性,只是个人的想法B.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反映了时代精神C.与时代背景无关,纯属偶然D.不符合当时的社会思潮12、《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描绘了怎样的场景()A.狩猎场景B.宴会场景C.祭祀场景D.劳动场景13、《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副主教的形象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渴望知识和真理,却又沉迷于权力和欲望。”这样的刻画如何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宗教对人的怎样的影响?()A.积极向上,引人向善B.腐蚀心灵,使人堕落C.无关痛痒,毫无作用D.净化灵魂,提升修养14、《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可谓是千古佳话。在这一情节中,诸葛亮身处危境却能镇定自若,巧妙布局,此情节展现了他怎样超凡的智慧和怎样的心理素质?()A.深谋远虑、临危不惧B.惊慌失措、毫无办法C.冒险侥幸、碰运气D.依赖他人、没有主见15、《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何深刻地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以及这种思考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普遍性?()A.没有反映任何东西B.表现哈姆雷特的果断C.深入地揭示了他的困惑和社会的共性D.说明哈姆雷特没有思考16、《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其中“风”部分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以下关于《诗经·风》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百姓生活B.内容丰富多样,涵盖爱情、劳动等方面C.多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D.诗歌格律严谨,对仗工整17、古代散文《逍遥游》中,庄子通过鲲鹏展翅的想象,表达了怎样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思想境界?()A.安于现状B.追求功名利禄C.渴望摆脱束缚,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D.没有任何思想境界18、《水浒传》中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武松打虎”的情节更是广为流传。“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这段精彩的描写如何凸显武松的英勇无畏和过人的胆识,以及此情节在塑造武松形象方面起到了怎样关键的作用?()A.作用不大,不能体现武松的特点B.充分展现了武松的英勇,奠定了其英雄形象C.只是简单的叙述,没有特别的意义D.与武松的形象塑造无关19、《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情节充分展示了他的雄辩之才。“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尫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继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段言辞如何展现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以及对东吴群儒的怎样有力驳斥?()A.软弱无力,毫无作用B.铿锵有力,直击要害C.含混不清,不知所云D.敷衍了事,态度消极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的作者是谁?()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D.郑光祖2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优美的语句出自王勃的哪篇文章?()A.《滕王阁序》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山中》D.《从军行》22、《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一情节如何展现了他的贪婪和残忍,以及当时犹太民族所面临的困境?()A.展现了他的善良B.没有展现任何特点C.突出了他的恶劣品性和社会不公D.说明夏洛克很宽容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中,诗人借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A.对爱情的忠贞B.对自然的赞美C.对人生的感慨D.对友情的珍视24、《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一场著名的战役。“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庞统献连环计,火烧赤壁。”这一系列情节如何展现了各方人物的智谋和战略决策,以及这场战役对三国局势的重大影响?()A.没有展现和影响B.表现人物的愚蠢和战役的无关紧要C.全面地呈现了智慧和局势的改变D.说明战役没有作用2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忆的是哪里?()A.杭州B.苏州C.扬州D.江南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解释“后朦胧诗的文化指向”这一名词,说明其后朦胧诗的界定、文化内涵的体现、代表诗人及作品,探讨后朦胧诗在文化层面的探索和价值。2、(本题5分)晚唐五代词3、(本题5分)新生代诗歌4、(本题5分)文学的情节安排三、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分析《故都的秋》的文化底蕴与审美情趣。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