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卷调研分析报告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课堂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各项素质能力中,团结协作能力也逐渐受到重视。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往往不如理论上的有效,也不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如何将合作学习有效地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已是一个热门的课题。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天津市某小学的3位数学老师及300名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以学生为主体分析教学展开的现状,找出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问题,辅以教师访谈的结果,对这其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最终提出要改善合作学习的教学质量,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同时发力。从而弥补教学中的缺陷,建立起有效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合作技能的全面提高。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调查研究;三年级目录TOC\o"2-3"\h\z\u\t"标题1,1"一、绪论 一、绪论合作不仅是一项技能,而且是一种精神。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有了充分表现和自主发展的空间。它是新时期赋予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可以扭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集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新知识。(一)研究背景1.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21世纪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仅要培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还要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不仅是学习生涯和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除了要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外,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2.新课程改革倡导合作学习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任务。[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2]课程标准是教师日常教学所依据的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的提出,必须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研究和改进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在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发挥作用。[3]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不断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教学过程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未来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这也意味着合作学习模式有着较为广阔而光明的发展前景。(二)研究目的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然而,现阶段我国合作学习的发展并不理想,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仍然存在着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和过程化。本文基于目前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以找出其中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现代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一种适合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把合作学习与数学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互补性,从而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发展。尽管合作学习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对于合作学习,我们要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它。本研究以天津市某小学为个案,从该校三年级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入手,以客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基本措施,从而弥补其理论上的缺陷,充实合作学习理论。2.实践意义合作学习面向所有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学习和发挥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保证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实践观念[4];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集体中接触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法,这可以促进学生重建和完善新知识。本研究在实践中可以促进教师改变课堂观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根据调查找出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不仅对初等教育阶段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重要意义,还能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四)研究思路研究分为三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搜集已经存在的合作学习研究成果,逐条分析,坚定研究方向,明确研究分析的问题核心,采用恰当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研究方法,进行相关探索研究。其次,再根据前人的研究确定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研究的框架,辅之以教师访谈,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均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二阶段,对天津市某小学三年级六个班共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三年级的3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第三阶段,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SPSS软件对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梳理与分析,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调查研究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调查研究查找文献确定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确定框架对教师进行访谈验证问卷合理性对三年级小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图1研究思路框架图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丰富的文献资料给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大量阅读文献,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是做好研究的基石。本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从合作学习相关概念界定﹑国内外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要素、方法、存在问题及原因和文献评述等方面来对搜集到的合作学习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阐释。(一)概念界定1.合作学习由于研究者研究视角的差异,至今尚未形成关于合作学习的统一概念。斯莱文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技术,它是指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中,根据他们的整体表现而获得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5]约翰逊兄弟把合作学习看作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把小组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让学生一起参与,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果。[5]沙伦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组织和推动课堂教学的方法的统称。在课堂上,同伴间的合作是以团体形式进行的,一般是由3-5人组成。[6]钟启泉教授对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研究,称合作学习为“协同学习”,指的是借助多人的共同交流,产生交互作用,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7]我国学者王坦也曾提出了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础的组织结构,通过系统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要素相互影响而促进学习,并以集体表现作为衡量指标,从而实现教学目的。[8]综合各位学者的阐述,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指在一个小组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并根据整体的表现,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认同,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参与和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2.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9]。合作学习符合现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课堂需要培养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习的能力,就很难实现学习的有效发展。因此,综上所述,学生的合作技能必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技能,也是课堂教学和合作学习的必然前提。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上述要求的课堂教学,通过合作,学生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使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和学习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国外合作学习的研究合作学习的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但其专业研究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目前,国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多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1.有关合作学习价值内涵的研究虽然小组教学的形式由来已久,但系统的、科学的合作学习教学探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真正兴起的。1986年以来,以雷森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等苏联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家们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念,强调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研究的重点是师生关系的转变。[10]生生互动和师师互动都在美国兴起并蓬勃发展,这三种合作学习取向是目前合作学习的三种主要取向。从不同的方向出发,研究对象不同,研究重点自然也不同。2.有关合作学习基本要素的研究国外的学者对合作学习的一些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中斯莱文提出了三要素理论,包括小组目标、个体责任和机会均等[11];库埃豪提出了小组形成和管理、任务设计、社会因素和探索性谈话的四因素论[12]。此外,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应该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的互赖、相互的促进作用、个体和小组集体的责任、人际交往技能、小组自评。[5]虽然国外的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约翰逊兄弟提出的五因素理论被人们接受的更多。3.有关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美国许多学者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开始了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关于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是以斯莱文为代表,从动机的角度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13];另一种的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兄弟,他主张从教学的过程入手,注重合作学习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14]罗伯·斯莱文提出了小组分层设计法、小组活动竞赛法和共同学习法等合作学习方法。[12]而约翰逊兄弟则主张,合作学习是将团队学习的方式应用于教学中,通过集体活动,让他们互相学习,从而达到相互学习的目,并提出了“共同学习法”和“小组教学法”。[11]此外,以色列的沙伦夫妇把“小组调查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了研究。[6](三)国内合作学习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通过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实践,合作学习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学者们对合作学习的热情再次高涨。1.关于合作学习基本要素的研究研究合作学习的我国学者王坦提出合作学习包含积极互赖、面对面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和小组自评五个基本要素。[8]学者曾琦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16]2.关于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1987年,无锡市教科所联合中小学开展了“班集体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探讨了小组建设、课堂集体学习活动的开展性评价等问题,把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小组和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果的目的。[13]1989年,杭州大学的盛群力教授等理论工作者与杭州市第11中学,进行了六年的“探索个性化教育”合作学习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认知积极性。[17]3.关于合作学习如何促进学生个性价值发展的研究我国最初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是探寻合作学习能否促进学生某方面特质的发展。比如由盛力群教授主持的促进初中生个性最优化发展的课题,合作学习就是其中的一个子课题,主要是通过改变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学生个性最优化发展。[17]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开始了关于少年儿童主体性发展的研究,合作学习是其发展性教学中的比较重要的一部分,经过研究与实验,合作学习在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关于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已有的研究将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孙智昌等学者认为大部分教师不了解合作学习的真谛,仅仅为了顺应时代的变革趋势,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方法,而不能真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18]其次,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管理。樊雪君认为,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最普遍的现象是太安静或者太过激烈,这两个极端的讨论过程都很难被教师控制。[19]张海含在《小学生合作学习难以持续开展的问题研究》一文中,表明由于时空条件的限制,学习任务的机械重复,学生合作观念的限制以及教师的合作能力的限制,使得合作学习的实施变得困难。[20]在此基础上,曹梅和白连顺认为教师未能真正重视合作学习,应以合作技能培训、过程指导、评估等方式引导和加强合作技能的要求,尤其要利用评价手段,对合作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21]由此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心态,也不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5.关于优化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侯丽娜认为,在合作学习中,科学的小组组成是确保合作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在组织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成绩、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因素,尤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22]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有效参与度。樊雪君认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参与应该涉及合作学习的所有过程,可以分为合作前、合作中和合作后。[19]凌怡春也表明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性意识不强,容易分心,所以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实现互相监督、互相帮助,通过合作讨论完成学习过程。[23]除此之外,李让美、郭衎和曹一鸣纷纷认为小组成员的充分参与和有效互动能提高小组的合作水平,教师需特别关注那些不参与小组活动、或长时间不说话甚至开小差的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并适时地加以激励,激发他们的热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能为团队做出贡献,再回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24]综上,已有的诸多文献从不同角度对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进行了研究,国外学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所涉及,而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主要是探究合作学习的价值,分析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多从教师、学校和制度的角度对合作学习这一模式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可以独辟蹊径,从研究的主体入手,侧重于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知识的载体,这样有利于调查研究的展开。三、研究设计该部分为研究设计,是研究的支撑点。首先说明了研究对象的情况,其次介绍了研究方法和设计框架,最后展示了实施过程。(一)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本次研究的主题是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调查研究,并着眼于学生,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现状。因此笔者在实习学校天津市某小学,选取三年级六个班的小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同时选取该校三年级的3名数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二)研究方法结合研究问题的性质与特点,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收集方法。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基础平台,结合利用图书馆的图书、杂志和报纸文献以及各种期刊库的电子文献等,通过相关分析,选择适合本文的研究视角,对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界定,并对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方式间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合作学习开展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积极互赖、积极互动、责任、合作技能、反思。通过问卷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最后对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3.访谈法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辅之访谈的研究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同时,将访谈学校的三位数学教师,以了解他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执行情况,更好地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使研究内容更为丰富。(三)研究工具1.问卷的设计与实施(1)问卷的设计本研究的研究工具为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问卷,问卷的编制是通过梳理前人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以合作学习要素为框架构建问卷维度,在以约翰逊兄弟合作学习因素论的基础之上,确定了本文从积极互赖、积极互动、责任、合作技能、反思这五个维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25],在积极互赖维度有目标、资源、角色三个子维度;积极互动维度包括支援、沟通两个子维度;责任维度包含小组意识、行为子维度;合作技能维度包含表达、情绪控制、融合三个子维度,具体标量概念如表1所示。表1小学生合作学习维度的具体划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维度描述积极互赖目标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目标的一致性、以实现小组目标为目的个人资源的共享、成员角色的互补资源角色积极互动支援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时相互之间的支援、鼓励、沟通活动沟通责任意识学生具有对小组负责的意识和行动,参与活动并能为小组的成功做贡献行动合作技能表达学生进行准确交流,建立良好沟通氛围,自我情绪的调节和控制情绪控制融合反思反思认真思考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本问卷中量表题目共30道,题目安排如表2,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每个问题都有五个选项,分值依次为1、2、3、4、5分。表2调查问卷的题目分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题目积极互赖目标1、2、6资源3、4角色5积极互动支援8、9、10、13沟通7、11、12责任意识14、15行动16、17合作技能表达18、19、20情绪控制21、22融合23、24、25、26反思反思27、28、29、30(2)问卷的实施本研究于2021年11月在天津市某小学的三年级六个班发放《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匿名填写。本次问卷共发放323份,回收份数323份,有效份数300份,采用SPSS26.0分析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系数进行信度检验。由表3的检验结果得出,五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分别为0.896、0.921、0.853、0.922、0.857,总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26,均在0.6以上,说明该量表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可以使用。表3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问卷信度系数Cronbach'sAlpha项数积极互赖0.8966积极互动0.9217责任0.8534合作技能0.9229反思0.8574总量表0.92630效度检验表4验证性因子分析拟合值常用指标χ²dfχ²/dfGFIRMSEARMRCFINFI建议值--<3>0.9<0.10<0.05>0.9>0.9值512.4963951.2970.9110.0320.0510.9780.911因该量表的因子确定来源于成熟理论,因此在效度检验中可以不使用探索因子分析,而是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Amos23.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卡方值与自由度比(χ²/df)为1.297<3,表明模型适配良好;近似均方差误差(RMSEA)为0.032<0.10,表明模型达到理想水平。增值适配度指标中标准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CFI)、拟合优度指数(GFI)的拟合值均大于0.9,达到理想水平。均方根残差(RMR)小于0.05,表明模型拟合较好。2.访谈提纲的设计与实施(1)访谈提纲的设计本研究采用的研究工具为访谈提纲,包括六个问题,分为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目的在于了解教师在数学合作学习时的前期准备,第二个维度目的在于了解教师对数学合作学习的系统设计的看法,第三个维度则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表5教师访谈的维度及对应题号维度题号前期准备1、2系统设计3、4、5课后反思6(2)访谈的实施过程对于问卷数据分析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向访谈对象解释并征得同意后,围绕访谈提纲于2021年11月份在天津市某小学三年级办公室进行,参与访谈的人员有三名数学任课教师,教师根据提纲内容如实回答,以期更深入地探究学生的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情况。综上通过确定研究方法﹑选取问卷和访谈的框架﹑对数据收集整理并运用SPSS进行信效度检验来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保证了问卷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让研究结果更科学合理。四、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该部分主要利用编制的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调查问卷从五个维度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教师访谈结果作为补充,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基本情况分析1.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形式感兴趣与否直接影响着知识的掌握和小组的效率。图2为小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占比图。图2小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由图2所示,当问到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否感兴趣时,发现53.6%的学生对合作学习感兴趣,超过一半的被试学生,39.2%的学生有时对合作学习感兴趣,仅有7.2%的学生对合作学习没有兴趣。以上数据表明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感兴趣,他们愿意参加合作学习,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这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的形式更为新颖,有别于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2.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频率图3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频率如图3所示,在问到“你的班级数学课中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吗?”时,发现有58.8%的学生表示在数学课上偶尔进行合作学习,这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相对比较少,认识不太全面,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39.1%的学生表示数学课堂上经常进行合作学习,这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比较熟悉,对其认识比较清晰。2.1%的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合作学习,对这种方式很陌生,完全不了解,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联系教师在访谈中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可以知道,一线教师对于合作学习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但都认识的不够深刻。其中教师A和教师B的观点相似,简单地把合作学习与小组讨论划等号,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本质要求,它不仅仅是小组讨论,而是包含小组讨论。教师C认识到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的集体智慧,但没有提到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偏差,使得合作学习的进展并不顺利,使用次数也较少,甚至有的教师只在公开课上才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综上,通过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都表明在数学课堂中只是偶尔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也不够深刻,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式,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3.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小组划分图4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如图4所示,在“小组是如何划分的?”这个问题中,17%的小学生表明他们是按照成绩划分小组,显然是异质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更利于合作学习效果的产生,利用优等生帮助后进生,缩小差距,实现共赢。78%的小学生按照前后桌来划分小组,在空间上距离近,方便交流,但是忽略了学生水平的差异,合作学习有可能会失去意义。而5%的小学生是自愿结合为小组的,小组的秩序更为混乱。提到关于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时,教师们的划分依据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分成两种,一是按照就近原则来安排小组活动,二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划分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部分访谈内容如下:问:您在合作学习之前,如何建立小组?教师A:我一般都是就近的四个人为一小组,比较方便还节约时间。教师B:我是根据前后位来分组的,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我的要求与其他同学讨论,也有少部分学生不自觉,自己做自己的事。教师C:我会按照学生的成绩划分小组,保证每个组的层次差不多,需要小组讨论时会让他们课下提前换好座位。综合学生的问卷和访谈可知,目前大多数小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小组的划分都不合理,教师普遍按照就近原则来安排座位,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相当,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二)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描述性分析为了更好地分析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首先对数学合作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表6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整体情况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积极互赖3001.505.003.953.85270积极互动3001.435.003.864.96652责任3001.005.003.8261.06552合作技能3001.895.003.940.84117反思3001.255.003.719.97729如表6所示,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五个维度水平并不一致,积极互赖维度的均值最高,为3.953,反思维度的均值最低,为3.719,并且五个维度的均值均接近4分。也就是说,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更多的是处于积极互赖的水平,在合作学习中反思的程度较低。其中责任维度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合作学习水平在这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水平差异。1.积极互赖维度的具体表现积极互赖的前提是“责任到人”。互赖的意思是缺一不可,所以积极互赖必然隐含着“责任到人”,只有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承担自己的任务,才可能作到积极互赖。在此次调查中,将积极互赖维度分为了目标、资源和角色三个子维度,设计相关研究。表7小学生数学课堂积极互赖的各变量情况维度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目标3001.335.003.958.85933资源3001.005.004.033.93995角色3001.005.003.7801.09037由表7可以看出,在积极互赖维度中,被试学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标准差偏大,说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目标变量的均值为3.958,资源变量的均值为4.033,角色变量的均值为3.780,说明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认为资源的共享要优于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角色的互补。图5积极互赖维度调查结果占比根据调查结果(见图5),关于目标的三道题中,大部分被试学生集中在“基本符合”这个选项,说明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目标把握得比较准确,能够认识到在合作学习中要完成的任务;有关资源的两道题中,81%的学生表示会在合作时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组员,82%的学生能分享其他成员需要的知识,这也说明绝大多数的学生更重视资源的共享,在合作学习中能及时分享自己的看法;在“我的任务完成的好,其他组员的任务就会顺利完成”题目中,有22.66%的学生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存在偏差,认为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对整个合作中所做贡献不突出。2.积极互动维度的具体表现积极互动是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涉及到成员之间协作完成的内容,在进行这部分合作时,成员们将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给出反馈和意见等等。本次研究将积极互动维度分成支援和沟通两个子维度进行调查。表8小学生数学课堂积极互动的各变量情况维度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支援3001.505.003.884.96409沟通3001.005.003.8381.05708由表8可以看出,在积极互动维度中,学生支援的水平为3.884,而沟通的水平为3.838,标准差较为接近,学生在这两个子维度上的整体水平相当,相比于组员之间的沟通,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更多的是互相的支援和鼓励。图6积极互动维度调查结果占比根据调查结果(见图6),有关支援的四个题目中,学生的选择占比较为一致,大都集中在“基本符合”选项上,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能做到及时求助或帮助有困难的组员,注重小组中的互帮互助;在沟通方面,16.67%的学生不能在组员发言时主动反馈,20%的学生认为沟通无效,21%的学生有疑问时不会继续追问,这也说明学生还需加强合作时的沟通技巧。3.责任维度的具体表现责任是指每位小组成员都需要对自己承担的团队任务的相应部分来负责。本研究将责任维度分为意识和行动两个子维度。表9小学生数学课堂责任的各变量情况维度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意识3001.005.004.140.99936行动3001.005.003.5121.28304由表9可以看出,在责任维度中,意识水平的均值为4.140,处于良好水平,行动水平的均值为3.512,处于一般水平,标准差普遍都偏大,说明学生的责任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在合作学习中具有对小组负责的意识,但为小组做出贡献的行动较差。图7责任维度调查结果占比由图7所示,关于意识的两道题中,大部分学生的选择集中在“完全符合”的选项上,表明学生具有负责任的意识,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但仍有17.33%的学生在小组任务没有完成时,不会产生紧迫感和压力,说明这些学生急需加强合作的意识;在行动方面,有30.66%的学生很少采取行动帮助不喜欢的成员或者做不喜欢的事情,他们只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不关心其他组员的看法和小组整体的成绩,缺乏小组责任感。4.合作技能维度的具体表现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该适当地运用合作技能以推动小组目标的实现。关于合作技能维度,划分为表达、情绪控制和融合三个子维度。表10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技能的各变量情况维度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表达3001.675.003.945.83695情绪控制3001.005.003.922.93144融合3001.505.003.944.93116由表10可以看出,在合作技能维度中,表达水平的均值为3.945,情绪控制水平的均值为3.922,融合水平的均值为3.944,三个子维度的差异不明显,相对来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沟通氛围,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还需加强。图8合作技能维度调查结果占比根据调查结果(见图8),有关表达的三个题目中,超过一半的学生的选择“基本符合”选项,表明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能做到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会借助工具让组员更好地理解;在情绪控制方面,86.67%的学生在遇到分歧时能控制住自己沮丧的心情,78%的学生在自己受挫时依旧可以考虑其他成员的心情,这说明学生有良好的控制情绪的能力;关于融合维度的四个题目,81%的学生遇到自己不赞同的观点时,能尊重对方的意见,64.33%的学生会在组员提出质疑时耐心回答他的问题,表明绝大多数的被试可以做到在合作学习时积极参与,融入到小组讨论中。而17%的学生不能使大家都处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19.33%的学生和组内成员沟通交流时,不能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在笔者的观察中,这部分学生往往不敢表达自己或融入不到小组,参与感不强。教师应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但从访谈的结果来看,教师对于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与其说是对讨论过程的评价,不如说是对讨论结果的单一评价。
大多数教师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组汇报,这些同学都是教师平常比较关注的学生,会根据汇报情况,对整个小组进行评价。因此,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评价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讨论过程以及学生对合作技能掌握的程度。5.反思维度的具体表现表11小学生数学课堂反思的各变量情况维度N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偏差反思3001.255.003.7183.97729由表11可以看出,反思维度下只有一个指标,但均值相较于其他维度还是处于低水平,说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对自身表现的反思。图9反思维度调查结果占比由图9所示,关于反思的四道题中,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基本符合”的选项上,有74.33%的学生通过合作,更加热爱学习或者找到了学习的兴趣,表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认可,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数学起到积极作用。但仍有19.34%的学生未能发现自己在合作中的不足并想办法弥补,此外,有近三成的学生不会思考小组任务是为什么完成的以及如何提高合作的效率,说明这部分学生缺乏课后的反思,不能及时发现合作中的问题。提到合作学习后是否带领学生进行反思的问题,教师们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反思。访谈中也询问了教师们自己是否反思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A表示:“我很少使用合作学习,比较浪费时间,大多数课堂是讲授式的,现在的学生都比较聪明,一点就通,往往都是我带领学生学习。如果说遇到过什么问题,就是好学生很积极,后进生不太配合,经常嬉戏打闹。”教师B则表明:“我觉得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对于合作学习运用的不是很好,往往达不到我的预期结果,学生讨论时间过长,效率却不高,讨论的时间到了也得不出结果,这是我比较困惑的,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而教师C认为:“我认为目前来说能比较熟练的在数学课上使用合作学习,今后也会经常使用。现阶段的问题就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不能顾及到所有人,在巡视时会发现有些学生在神游,或者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三)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性别差异分析不同性别间各维度的均分结果如表12,女生的均分在五个维度均大于男生均分,男、女生在五个维度题目均分均大于3分,最高分在女生的积极互赖维度上为4.03分,最低分出现在男生的反思维度上为3.66分。表12男、女生各维度的均分积极互赖积极互动责任合作技能反思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男3.80.913.81.973.821.053.89.853.62.98女4.09.773.92.963.831.083.99.833.81.97为了分析男女性别在五个维度上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3:表13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各维度的性别差异维度Levene检验平均值等同性t检验FSig.tSig.(双侧)积极互赖7.387.007-2.922.004积极互动.377.540-.962.337责任.216.643-.070.944合作技能.567.452-1.054.293反思.303.582-1.640.102根据表13性别与各维度的T检验结果,以上五个检验变量中Levene检验中积极互动、责任、合作技能、反思的sig值均大于0.05,说明性别与这四个维度不存在显著性相关。积极互赖维度的sig值为0.007<0.01,说明男、女生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的均值为3.80,女生的均值为4.09,也就是说,女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互赖程度比男生要好。综上所述,对问卷和访谈的结果进行基本情况分析、描述性分析和性别差异分析,发现三年级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反思程度较低,责任维度上存在差异,且在积极互赖维度上男生和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优于男生。五、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该部分主要根据文献﹑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内容,借助SPSS进行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一)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析1.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缺乏合理性首先,教师通常通过就近原则来划分小组成员,但是在小学,身高和成绩都会影响到座位安排,如果还是依靠就近原则就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的学习,导致小组建设不科学,未能发挥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与合作性。其次,小组通常没有具体的组长,或者老师指定的组长很难说服其他成员。这样一来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容易丧失,小组往往需要组长来承担这一责任。最后,由于组内成员之间缺乏分工,团队内部的效率无法提高。在完成具体的任务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很容易忽视一些成员,导致群体分化。2.学生的责任意识整体不强,缺乏小组责任感数学课堂中组织合作学习教学时,有些学生一直在小组内发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态度消极,盲目的依靠别人,不愿意自己去思考,不愿意去做,更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发挥学生们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学生缺乏责任感的一种表现,而这部分缺乏责任感的学生,却与其他努力的组员一起共享小组成果。这样下去的话将会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也会使学生缺乏小组责任感。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反思程度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教师在合作学习结束后,很少与学生一起反思合作学习的效果。
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反思,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让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使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完成任务。学生要反思,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每次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二)三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1.基于学生层面的建议(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合作学习的重要保证。通过分组和角色分工让每一位学生有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方式,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为小组负责的意识,并积极采取行动。(2)根据性别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性别影响着合作学习水平,统计结果表明女生在五个维度上都优于男生,并且在积极互赖上是显著优于男生。男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数学合作学习中,要正确认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并注重男生在积极互赖、合作技能以及反思上进行培养。(3)培养课后反思的习惯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后缺乏对自身的反思,导致无法提高合作技能。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改正存在的问题,例如回想在本节课的合作学习中,你担任什么角色?你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吗?你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了什么任务?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总结合作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修正自我,不断进步。2.基于教师层面的建议(1)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提高合作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合作学习时的小组划分不够合理,部分成员无所事事,导致合作学习效率低下。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划分小组,构建起小组合作学习共同体。一个小组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要经历异质小组的组建、小组规范的建立、小组合作文化的生成三个基本阶段。合作学习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小组成员的充分合作交流才能解决,而不是通过个人的“单打独斗”。分管协调工作的学生要督促组内成员积极参与,角色分工很重要,还要经常轮换。合作角色分配应该是明确的,但不是固定的,每个团队成员都要试图承担不同的角色。(2)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小组合作长效发展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估。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学习中的收获与不足,并鼓励学生对整个合作过程中自身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这种评价形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复习巩固学习内容,对知识进行再梳理,加深记忆。(3)更新教育理念,培养教学技能通过调查发现,部分教师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传统阶段,缺乏创新意识,在小组数学课堂中仍然采用陈旧过时的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合作学习和学生主体性的优势。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在数学教育改革整体中的一个分支,但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合理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改变对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技能的培养。六、研究结论与展望该部分分为研究结论与展望两部分,总结调查结果并思考了本次研究的不足,期待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一)研究结论本研究结合前人的优势和不足,以学生为主体,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天津市某小学的三年级学生从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整体表现从整体来看,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合作学习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积极互赖水平最高,而反思水平最低,且男生与女生在积极互动、责任、合作技能和反思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积极互赖维度上存在显著性相关,女生要优于男生。2.三年级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的具体表现三年级小学生在各维度的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1)积极互赖维度:三年级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认为资源的共享要优于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角色的互补。(2)积极互动维度:相比于组员之间的沟通,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更多的是互相的支援和鼓励。(3)责任维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具有对小组负责的意识,但为小组做出贡献的行动稍差。(4)合作技能维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建立良好沟通氛围,对于自身情绪的控制还需加强。(5)反思维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对自身表现的反思。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笔者的访谈,发现小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技能,具体表现为:(1)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缺乏合理性(2)学生的责任意识整体不强,缺乏小组责任感(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反思程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提出了数学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二)研究不足与展望1.研究不足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在研究对象上,本文仅选择了所在的实习学校进行调查,得到的数据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仅选择了三年级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导致问卷分析不全面、不具有普遍性。在未来的教学研究中,笔者将继续改进不足,并对教学实践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完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优化策略。2.展望研究是在约翰逊兄弟合作学习因素论的基础上提出框架来对天津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法为辅。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调查研究是一项应持续追踪,并对其结论加以补充与更新的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扩大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调查,以求获得更为完整的研究结论。参考文献: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2.郭倩倩.合作学习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樊松芳.利用小组合作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06.Johnson,DavidW.|AndOthers.CirclesofLearning.CooperationintheClassroom.[J].1984(22):89Sharan,Yael|Sharan,Shlomo.ExpandingCooperativeLearningthroughGroupInvestigation.[J].1992:195钟启泉."协同学习"的意涵及其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01):3-10.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01):32-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吴文侃.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PaulD.Eggen,DonP.Kauchak.Strategiesandmodelsforteachers:teachingcontentandthinkingskills[M].AllynandBacon,2011:94.李倩.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7.吴盘生.小组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1989(1):69—82.王淼.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解决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美)斯莱文(Slavin,RobertE),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7版)[M].北京:人民邮电版社,2004(07):25-36.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06):7-12.盛群力,金伟民.个性化教育的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孙智昌,郑葳,卿素兰,李嘉骏,杨宝山.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08):35-42.樊雪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低效的成因与矫正[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11):104-106.张海含,万文涛.小学生合作学习难以持续开展的问题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30):33-35.曹梅,白连顺.面向数学问题解决的合作学习过程模型及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11):85-91.侯丽娜.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伦理失衡及其矫正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5):1-3.凌怡春.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56.李让美,郭衎,曹一鸣.学生合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师注意——基于15位职前数学教师的眼动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1,30(2):42-47.涂立欣.小学高年级课堂合作学习水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附录一小学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问卷调查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特开展此次调查。无需填写个人信息,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在每题的答案中选择一个,在对应的选项上打“√”请真实客观填答,感谢你的支持与配合!第一部分:1.你的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3.性别:A.男B.女第二部分:1、你的班级上数学课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吗?A.从来没有B.偶尔有C.经常有2、你对合作学习感兴趣吗?A.感兴趣B.有时感兴趣C.没有兴趣3、数学课上的小组是怎样划分的?A.前后桌B.成绩C.自愿第三部分:1、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小组任务完成,是因为全体成员的合作A.完全不符合B.基本不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数学课上小组学习时,我和其他组员有共同的目标A.完全不符合B.基本不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3、数学课堂中,我会在合作时把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大家A.完全不符合B.基本不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轴 (3知识点+7大题型+过关测) 附答案-2025年人教版新七年级数学专项提升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含解析)
- CN120200489A 级联式变频器、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配音演员职业知识培训班课件
- 老师的业务知识和培训课件
- 老刀修面培训知识课件
- 配电网安全课课件
- 配电线路课件教学
- 老人与海鸥课件
- 配电箱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4版门面租赁合同书范本下载
- 九年级化学开学第一课
- 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物业管理服务方案(技术标)
- 单位食堂制止浪费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发泡稀奶油行业竞争动态及营销动态研究报告
- 农村屋面琉璃瓦工程包工包料承包合同
- 2025届新高考政治精准突破复习 政治阅卷“感”与“悟”
- JB-T 8236-2023 滚动轴承 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整方法
- SY-T 6966-2023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