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5页(共55页)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抚顺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B.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C.细胞核内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D.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消耗能量且需要膜蛋白的参与2.(2025•山东模拟)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中合成)会逐渐转移至筛管﹣伴胞(SE﹣CC)中,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在甲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如图1所示),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通道,细胞质可在其中流动。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2所示)。采用甲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在乙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入SE﹣CC。为了研究某种植物是否存在甲、乙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了四项实验:①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②用SU载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③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④将野生型诱变为SU功能缺陷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上述实验结果中,对“存在甲运输方式”不支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2025•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胞吐只转运大分子而不转运小分子 B.消化腺细胞依靠胞吐来分泌消化酶 C.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胞吞形成的囊泡可在细胞内被溶酶体降解4.(2025•晋中校级模拟)植物若要正常生存,就需要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通过维管组织分配到非光合组织(如根)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蔗糖逆浓度转运至叶脉专门的细胞中,此过程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H+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C.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能转运蔗糖和H+,说明该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D.利用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运输蔗糖不消耗能量5.(2025•长沙校级一模)某种海鱼鳃细胞的NKA酶是一种载体蛋白,负责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血液中。为研究NKA酶与Na+浓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将若干海鱼放在低于海水盐度的盐水中,按时间点分组取样检测,部分结果见下表。结合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h)Na+浓度(单位略)NKA表达(相对值)NKA酶的相对活性血液鳃细胞mRNA蛋白质0320151.01.01.00.5290151.51.00.83220150.61.00.66180150.40.40.412180150.20.20.4A.NKAmRNA和蛋白质表达趋势不一致是NKA基因中甲基化导致的 B.海鱼通过降低NKA的表达量或酶活性,以减少鳃细胞排出Na+ C.NKA酶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血液时不需要消耗ATP D.与12h组相比,0h组海鱼红细胞的体积较大6.(2025•沈阳模拟)质膜H+﹣ATP酶(PMA)是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PMA磷酸化时会被激活,从而将H+运输到细胞外。磷酸酶可使PMA发生去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MA转运H+时,需要与H+相结合并发生构象改变 B.PMA的作用有利于维持质膜两侧H+浓度差 C.细胞内pH的降低可能使PMA活性增强 D.抑制磷酸酶活性可以使细胞外pH持续升高7.(2025•南阳模拟)细胞运输物质有多种方式,如自由扩散(甲)、协助扩散(乙)、主动运输(丙)、胞吞和胞吐(丁),不同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①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没有膜蛋白协助;②被转运物质可不与转运蛋白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③逆浓度梯度运输,ATP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④物质包裹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运输;⑤可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融合;⑥顺浓度梯度运输,需特异性膜蛋白协助;⑦光能驱动H⁺跨膜泵入叶绿体类囊体的运输;⑧肾小管重吸收水的主要方式。下列运输方式与特点或实例对应错误的是()A.甲—①⑧ B.乙—②⑥ C.丙—③⑦ D.丁—④⑤8.(2025•重庆模拟)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积累钾离子密切相关。某种质子泵(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使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K+通过转运蛋白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K+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H+转运过程中质子泵会因磷酸化发生构象改变 C.K+对气孔的调节体现了无机盐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D.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大小可影响蒸腾速率和暗反应速率9.(2025•黔南州模拟)高盐环境中,植物会面临Na+积累造成的离子毒害。SOS1是细胞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负责将细胞内的Na+外排,调节离子稳态、维持细胞低Na+水平。SOS1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膜两侧H+的电化学浓度梯度,如图表示盐胁迫下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膜内Na+转运到膜外不直接由ATP供能,属于协助扩散 B.转运H+时,H+﹣ATP酶会因磷酸化而发生空间构象改变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对Na+转运无影响 D.在高盐环境条件下,SOS1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会降低10.(2024秋•白银期末)茶树根细胞质膜上的硫酸盐转运蛋白负责将硫酸盐从外界环境中转运到植物细胞内。当土壤中存在硒酸盐时,硫酸盐转运蛋白会将硒酸盐一同转运到根细胞内。吸收的大部分硒会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形成后,有一部分会被转移到细胞壁中进行储存。据此推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硫酸盐转运蛋白对硫酸盐和硒酸盐的转运具有特异性 B.硒蛋白转移至细胞壁中可避免硒的过量积累对细胞造成毒害 C.硒蛋白通过主动运输转移到细胞壁中进行储存 D.硫酸盐和硒酸盐均以离子的形式被茶树根细胞吸收11.(2025•晋中模拟)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质膜顶区具有Na+驱动的葡萄糖泵(转运蛋白1),可使细胞内产生较高的葡萄糖浓度,在质膜基底区的转运蛋白2则可沿浓度梯度运出葡萄糖,膜上的Na+﹣K+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质膜不同部位的组分种类可能有差别 B.葡萄糖从肠腔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Na+通过质膜顶区和基底区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 D.转运蛋白2功能受损时,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使血糖含量上升12.(2025•青岛模拟)研究发现低氮高盐可促进碱蓬根系对NO3-的吸收,NO3-跨质膜向胞质运输主要依靠质膜上的硝酸盐转运蛋白(NRT)介导,NRT是H+/NO3-同向转运体,运输机制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A.碱蓬根细胞通过NRT吸收NO3-B.碱蓬根细胞吸收的NO3C.利用ATPase抑制剂处理碱蓬根部,根细胞吸收NO3D.液泡的pH值低于细胞质基质,液泡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利于细胞保持坚挺13.(2025•湖北模拟)土壤盐化是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在盐化土壤中生长时,大量Na+会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盐胁迫下,Na+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若使用受体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会明显增加 C.适量增施钙肥可促进在盐化土壤中生长的耐盐作物增产 D.Ca2+是通过促进转运蛋白A转运Na+进入细胞内来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14.(2025•邯郸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被运输时均需要和载体蛋白结合 B.膜内外的甲物质浓度差的维持需要消耗能量 C.水母的发光细胞内存在与丙物质完全相同的运输方式 D.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不同于乙物质的运输机制15.(2025•福州模拟)如图表示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与抗逆性相关的生理过程,SOS1和NHX的活性受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外排和液泡区隔化可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以减轻Na+毒害 B.H+运入细胞可建立H+浓度梯度,为SOS1提供驱动力,促进Na+排出 C.SOS1和NHX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参与维持细胞内离子稳态 D.海水稻通过胞吐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体的侵染是其适应环境的表现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重庆模拟)研究物质跨膜运输机理对治疗人类某些疾病大有好处。如图甲表示人体某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图乙表示氯离子(Cl﹣)由细胞内运至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钠钾氯共转运蛋白(NKCC)是帮助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进行运输的一类膜蛋白,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在肾脏的尿液浓缩过程中NKCC利用细胞外相对较高的浓度作为驱动力,逆浓度梯度转运K+和Cl﹣进入细胞。图丙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转运的示意图。已知哇巴因是钠一钾泵的特异性抑制剂。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可知,细胞内K+和Mg2+的浓度差别较大,其直接原因是。(2)图乙中,在CFTR蛋白质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CFTR蛋白质结合,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该过程称为。这一过程会导致CFTR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Cl﹣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l﹣释放到膜外。由此可见,CFTR蛋白质在Cl﹣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是。(3)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其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CFTR蛋白质功能发生异常,使氯离子不能正常排出细胞,从而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治疗囊性纤维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4)图丙中,K+进入上皮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钠一钾泵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与钠钾离子结合,使用哇巴因后上皮细胞对肾小管液重吸收量(增加/减少/不变)。17.(2025•长沙校级一模)盐胁迫时大量Na+进入植物细胞,使SOS3与SOS2结合,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利用SOS信号通路将Na+排出细胞外,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2)通过基因工程在水稻中过量表达SOS1蛋白,以期增强水稻抗盐能力。①为获得编码SOS1蛋白的基因,可提取野生型水稻总RNA,通过获得模板DNA,再经PCR获得SOS1基因片段。②构建表达载体时,在如图所示载体含有的限制酶识别位点插入SO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OS1基因内部有XbaⅠ的识别序列,为使载体中SOS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正确表达,应在SOS1基因两端分别添加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将SOS1基因插入载体前,应选用两种限制酶对载体酶切。(3)重组质粒转化水稻后,选取的植株,鉴定其抗盐能力是否增强,采取的操作是。18.(2025•乐东县模拟)Ⅰ.图甲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d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填字母)。c、d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2)科学研究发现,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某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二氢吡啶类为钙通道阻滞剂,请分析该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原理是:。Ⅱ.高等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无机盐,如K+、NO3-等。下表是根细胞吸收K+的相对速率与土壤中O土壤中O2含量/%细胞呼吸相对速率K+吸收的相对速率2.7442212.2789620.810010043.4106107(3)根据表格中的研究结果判断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依据是。(4)根细胞吸收的NO3-可以用来合成化合物(举19.(2024秋•南充期末)参与Ca2+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称为Ca2+泵。当膜内侧的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促使Ca2+释放到膜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Ca2+通过Ca2+泵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至少写出2点)。(2)在载体蛋白这种酶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该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这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会”或“不会”)导致其空间结构和活性发生变化。(3)Ca2+泵能够体现蛋白质的功能(写出两点即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分别会和(“提高”或“降低”)Ca2+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20.(2024秋•新华区校级期末)图1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Ⅰ~Ⅳ表示细胞膜上的相关结构或物质,a~e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中,相关物质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细胞膜结构,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的蛋白质分为两类:和,该图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功能。(2)据图2可知,肠腔内的葡萄糖以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该方式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对应图1中的(填字母)所示的运输。(3)细胞器膜、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是。(4)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还以图1中的(填字母)方式进行运输。图2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该过程中多肽穿过层磷脂分子。(5)已知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跨膜运输,某同学想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可水解蔗糖形成两分子单糖),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图3: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蔗糖被水解,其产物(填“能”或“不能”)通过半透膜。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变化过程是,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
2025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之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ADBDAABCB题号12131415答案BCCB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5•抚顺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 B.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中心体 C.细胞核内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而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能通过核孔 D.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消耗能量且需要膜蛋白的参与【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正推法;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器;细胞核;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2、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3、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解答】解:A、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以形成囊泡,进而转移至溶酶体,A正确;B、中心体无膜结构,而内质网合成的磷脂主要用于形成膜结构,因此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不可转移至中心体,B错误;C、核孔具有选择性,细胞核内的DNA不能通过核孔,但是细胞质中的蛋白质能通过核孔,C正确;D、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需要消耗能量,且需要膜蛋白的识别,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器、细胞核和细胞物质运输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2025•山东模拟)叶肉细胞内合成的蔗糖(在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中合成)会逐渐转移至筛管﹣伴胞(SE﹣CC)中,蔗糖进入SE﹣CC有甲、乙两种方式。在甲方式中,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的运输可以分为3个阶段:①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胞间连丝运输到韧皮薄壁细胞(如图1所示),胞间连丝是相邻细胞间穿过细胞壁的通道,细胞质可在其中流动。②韧皮薄壁细胞中的蔗糖由膜上的单向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到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包括细胞壁)中。③蔗糖从细胞外空间进入SE﹣CC中(如图2所示)。采用甲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在乙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入SE﹣CC。为了研究某种植物是否存在甲、乙两种运输方式,进行了四项实验:①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②用SU载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③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④将野生型诱变为SU功能缺陷突变体,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上述实验结果中,对“存在甲运输方式”不支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光合产物进入筛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甲方式是通过三个阶段,采用甲方式的植物,筛管中的蔗糖浓度远高于叶肉细胞。乙方式中,叶肉细胞中的蔗糖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入SE﹣CC。【解答】解:①叶片吸收14CO2后,放射性蔗糖很快出现在SE﹣CC附近的细胞外空间中,说明物质是蔗糖自叶肉细胞至SE﹣CC运输的,符合甲运输方式,①不符合题意;②用SU载体抑制剂处理叶片,蔗糖进入SE﹣CC的速率降低,说明物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符合甲中的②过程,②不符合题意;③将不能通过细胞膜的荧光物质注射到叶肉细胞,SE﹣CC中出现荧光,推测叶肉细胞中的蔗糖可能通过不同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进入SE﹣CC,即可能是乙方式,③符合题意;④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蔗糖和淀粉,说明SU是将叶肉细胞中的蔗糖转运进SE﹣CC中的重要载体,符合甲方式中的③过程,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而结合题图信息对本题作出正确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3.(2025•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A.胞吐只转运大分子而不转运小分子 B.消化腺细胞依靠胞吐来分泌消化酶 C.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D.胞吞形成的囊泡可在细胞内被溶酶体降解【考点】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胞吞和胞吐的生理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由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解答】解:A、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的,有的神经递质,如甘氨酸(小分子物质),也可以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去,A错误;B、消化酶是分泌蛋白的一种,消化腺细胞依靠胞吐来分泌消化酶,B正确;C、胞吞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D、溶酶体内含有大量的水解酶,经胞吞形成的囊泡可在细胞内被溶酶体降解,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胞吞胞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5•晋中校级模拟)植物若要正常生存,就需要将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通过维管组织分配到非光合组织(如根)中去。在此之前,需要先将蔗糖逆浓度转运至叶脉专门的细胞中,此过程需借助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B.H+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C.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能转运蔗糖和H+,说明该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 D.利用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运输蔗糖不消耗能量【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分析题图:H+逆浓度梯度通过质子泵出细胞,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蔗糖分子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能量来源于膜两侧H+浓度差产生的势能,为主动运输。【解答】解:A、该运输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是细胞膜的功能特点,A正确;B、H+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的运输是顺浓度梯度的,不消耗能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C、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也是具有特异性的,能特异性地识别和转运H+和蔗糖,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C正确;D、蔗糖分子通过质子﹣蔗糖共转运蛋白进入细胞,能量来源于膜两侧H+浓度差产生的势能,为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2025•长沙校级一模)某种海鱼鳃细胞的NKA酶是一种载体蛋白,负责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血液中。为研究NKA酶与Na+浓度的关系,研究小组将若干海鱼放在低于海水盐度的盐水中,按时间点分组取样检测,部分结果见下表。结合数据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时间(h)Na+浓度(单位略)NKA表达(相对值)NKA酶的相对活性血液鳃细胞mRNA蛋白质0320151.01.01.00.5290151.51.00.83220150.61.00.66180150.40.40.412180150.20.20.4A.NKAmRNA和蛋白质表达趋势不一致是NKA基因中甲基化导致的 B.海鱼通过降低NKA的表达量或酶活性,以减少鳃细胞排出Na+ C.NKA酶将细胞内的Na+转运到血液时不需要消耗ATP D.与12h组相比,0h组海鱼红细胞的体积较大【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数据表格;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解答】解:A、NKAmRNA和蛋白质表达趋势不一致,可能与NK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不是同步的有关,NKA基因中甲基化只影响转录产生mRNA过程,A错误;B、将海鱼放在低于海水盐度的盐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液中的Na+浓度逐渐降低,说明NKA酶参与向外转运的Na+减少,B正确;C、NKA酶是一种载体蛋白,介导的Na+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与12h组相比,0h组海鱼血液中的Na+浓度高,红细胞失水,体积变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2025•沈阳模拟)质膜H+﹣ATP酶(PMA)是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PMA磷酸化时会被激活,从而将H+运输到细胞外。磷酸酶可使PMA发生去磷酸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MA转运H+时,需要与H+相结合并发生构象改变 B.PMA的作用有利于维持质膜两侧H+浓度差 C.细胞内pH的降低可能使PMA活性增强 D.抑制磷酸酶活性可以使细胞外pH持续升高【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D【分析】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可以是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能来源于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引起的电化学势能。根据题意,质膜H+﹣ATP酶(PMA)是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PMA磷酸化时会被激活,从而将H+运输到细胞外,说明将H+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解答】解:A、PMA转运H+时,PMA磷酸化时会被激活,即水解ATP时方式磷酸化,从而将H+运输到细胞外,说明将H+运输到细胞外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H+运输到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那么PMA作为载体蛋白,主动运输转运H+时,需要与H+相结合并发生构象改变,A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PAM将H+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特点是逆浓度梯度,有利于维持质膜两侧H+浓度差,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B正确;C、细胞内pH的降低,使得细胞内H+浓度高,而酶的活性受到pH的影响,细胞内pH的降低可能会使PMA活性增强,有利于主动运输的进行,维持质膜两侧H+浓度差,C正确;D、根据题意,磷酸酶可使PMA发生去磷酸化,抑制磷酸酶活性会导致PMA的去磷酸化受到抑制,那么PMA持续被激活将会促进H+运输到细胞外,会使细胞外pH进一步降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7.(2025•南阳模拟)细胞运输物质有多种方式,如自由扩散(甲)、协助扩散(乙)、主动运输(丙)、胞吞和胞吐(丁),不同运输方式有不同的特点。①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没有膜蛋白协助;②被转运物质可不与转运蛋白结合,具有高度选择性;③逆浓度梯度运输,ATP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④物质包裹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运输;⑤可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融合;⑥顺浓度梯度运输,需特异性膜蛋白协助;⑦光能驱动H⁺跨膜泵入叶绿体类囊体的运输;⑧肾小管重吸收水的主要方式。下列运输方式与特点或实例对应错误的是()A.甲—①⑧ B.乙—②⑥ C.丙—③⑦ D.丁—④⑤【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自由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的特点: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消耗能量。【解答】解:A、①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也不需要膜蛋白协助,①符合自由扩散(甲)的特点。⑧肾小管重吸收水的主要方式是协助扩散,⑧不符合自由扩散(甲)的特点,A错误;B、②协助扩散中被转运物质可不与转运蛋白结合,且具有高度选择性,②符合协助扩散(乙)的特点。⑥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特异性膜蛋白协助,⑥符合协助扩散(乙)的特点,B正确;C、③逆浓度梯度运输,ATP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属于主动运输(丙)的特点,⑦光能驱动H+跨膜泵入叶绿体类囊体的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因为是逆浓度梯度运输,ATP间接提供能量,⑦符合主动运输(丙)的特点,C正确;D、④胞吞和胞吐过程中物质包裹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运输,④符合胞吞和胞吐(丁)的特点。⑤涉及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膜融合一般是胞吞和胞吐(丁)的过程,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围绕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展开,综合考查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这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要求较高。学生要准确理解每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定义和特点。比如自由扩散“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没有膜蛋白协助”、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运输,需特异性膜蛋白协助”等,这些特点是判断选项的关键依据,不能混淆。8.(2025•重庆模拟)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积累钾离子密切相关。某种质子泵(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使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K+通过转运蛋白进入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K+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H+转运过程中质子泵会因磷酸化发生构象改变 C.K+对气孔的调节体现了无机盐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 D.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大小可影响蒸腾速率和暗反应速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H+﹣ATPase是一种位于保卫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其可以将氢离子运出保卫细胞,且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该载体蛋白还具有酶的催化作用,可以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供给氢离子的跨膜运输等生命活动。同时K+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膨胀,气孔张开。【解答】解:A、根据题干信息,在H+浓度梯度的驱动下K+通过转运蛋白进入保卫细胞。虽然K+顺着H+浓度梯度进入保卫细胞,但这个过程是通过转运蛋白进行的,而转运蛋白发挥作用往往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其转运功能(如构象变化等),并且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泵出是消耗了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的,所以K+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是需要消耗能量的,A错误;B、质子泵(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工作。在ATP水解过程中,ATP会结合到质子泵上并被水解,同时会使质子泵发生磷酸化,进而导致其构象改变,以完成H+从质膜内侧向外侧的泵出过程,B正确;C、题干中K+进入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打开,体现了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进而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C正确;D、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张开程度越大,植物蒸腾作用越强,同时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量增多,暗反应速率可能加快;气孔导度越小,气孔张开程度越小,植物蒸腾作用越弱,二氧化碳进入细胞的量减少,暗反应速率可能减慢,所以气孔导度的大小可影响蒸腾速率和暗反应速率,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聚焦于气孔开关与保卫细胞积累钾离子的关联,考查物质跨膜运输、蛋白质功能、无机盐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学生需精准掌握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特点,关注无机盐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认识到气孔导度对蒸腾速率和暗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气孔作为气体交换通道,与植物生理过程的紧密联系,将物质运输、细胞代谢等知识融会贯通。9.(2025•黔南州模拟)高盐环境中,植物会面临Na+积累造成的离子毒害。SOS1是细胞膜上的Na+﹣H+逆向转运蛋白,负责将细胞内的Na+外排,调节离子稳态、维持细胞低Na+水平。SOS1转运Na+所需的能量来自膜两侧H+的电化学浓度梯度,如图表示盐胁迫下Na+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膜内Na+转运到膜外不直接由ATP供能,属于协助扩散 B.转运H+时,H+﹣ATP酶会因磷酸化而发生空间构象改变 C.H+﹣ATP酶抑制剂会干扰H+的转运,但对Na+转运无影响 D.在高盐环境条件下,SOS1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会降低【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解决问题能力.【答案】B【分析】物质跨膜运输主要包括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而主动运输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其中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解答】解:A、H+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所释放的势能是驱动Na+转运到细胞外的直接动力,故膜内Na+转运到膜外不直接由ATP供能,但是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细胞膜上的H+﹣ATP酶介导H+向细胞外转运时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载体蛋白磷酸化引起载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B正确;C、H+﹣ATP酶抑制剂干扰H+的转运,进而影响膜两侧H+浓度,对Na+的运输同样起到抑制作用,C错误;D、耐盐植株的Na+﹣H+逆向转运蛋白比普通植株多,以适应高盐环境,因此盐胁迫下Na+﹣H+逆向转运蛋白SOS1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提高,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2024秋•白银期末)茶树根细胞质膜上的硫酸盐转运蛋白负责将硫酸盐从外界环境中转运到植物细胞内。当土壤中存在硒酸盐时,硫酸盐转运蛋白会将硒酸盐一同转运到根细胞内。吸收的大部分硒会与细胞内的蛋白质结合,形成硒蛋白。硒蛋白形成后,有一部分会被转移到细胞壁中进行储存。据此推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硫酸盐转运蛋白对硫酸盐和硒酸盐的转运具有特异性 B.硒蛋白转移至细胞壁中可避免硒的过量积累对细胞造成毒害 C.硒蛋白通过主动运输转移到细胞壁中进行储存 D.硫酸盐和硒酸盐均以离子的形式被茶树根细胞吸收【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根细胞从土壤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解答】解:A、从题干可知,茶树根细胞质膜上特定的硫酸盐转运蛋白负责将硫酸盐从外界环境转运到植物细胞内,且当土壤中有硒酸盐时,该转运蛋白会将硒酸盐一同转运到根细胞内,说明这种转运蛋白能识别并转运硫酸盐和硒酸盐,对它们的转运具有特异性,A正确;B、由于吸收的大部分硒会与细胞内蛋白质结合形成硒蛋白,部分硒蛋白转移到细胞壁储存,这样可以避免细胞内硒过量积累,从而避免对细胞造成毒害,B正确;C、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物质进出细胞壁不需要通过主动运输,C错误;D、题干提到硫酸盐转运蛋白会将硒酸盐一同转运到根细胞内,结合常识可知硫酸盐和硒酸盐均以离子形式被茶树根细胞吸收,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从题干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11.(2025•晋中模拟)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面向肠腔的质膜顶区具有Na+驱动的葡萄糖泵(转运蛋白1),可使细胞内产生较高的葡萄糖浓度,在质膜基底区的转运蛋白2则可沿浓度梯度运出葡萄糖,膜上的Na+﹣K+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质膜不同部位的组分种类可能有差别 B.葡萄糖从肠腔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Na+通过质膜顶区和基底区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 D.转运蛋白2功能受损时,下丘脑可通过交感神经使血糖含量上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图中为钠离子和葡萄糖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示意图,葡萄糖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协助扩散;Na+进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协助扩散,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解答】解:A、分析题图,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质膜的不同部位的转运蛋白种类不同,推知不同部位的组分种类可能有差别,A正确;B、分析图示可知,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的,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细胞内外钠离子的电化学势能,B错误;C、Na+通过质膜顶区和基底区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分别是协助扩散、主动运输,C正确;D、若转运蛋白2功能受损,则葡萄糖无法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转运到毛细血管内,血糖含量会降低,引起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并通过交感神经使血糖含量上升,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12.(2025•青岛模拟)研究发现低氮高盐可促进碱蓬根系对NO3-的吸收,NO3-跨质膜向胞质运输主要依靠质膜上的硝酸盐转运蛋白(NRT)介导,NRT是H+/NO3-同向转运体,运输机制如图所示。液泡膜上的HA.碱蓬根细胞通过NRT吸收NO3-B.碱蓬根细胞吸收的NO3C.利用ATPase抑制剂处理碱蓬根部,根细胞吸收NO3D.液泡的pH值低于细胞质基质,液泡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利于细胞保持坚挺【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根细胞从土壤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主要是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的特点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解答】解:A、分析题图可知,细胞膜上的ATPase将细胞内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消耗ATP,NRT是H+/NO3−同向转运体,NO3−和H+一起进入细胞,NO3−的吸收利用了H+浓度梯度的势能,所以碱蓬根细胞通过NRT吸收NO3−的过程间接消耗了细胞中的ATP,A正确;B、蛋白质、核酸、磷脂都是含氮化合物,碱蓬根细胞吸收的NO3−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但磷脂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ATPase抑制剂处理碱蓬根部,会抑制ATPase的活性,使得H+不能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而NRT介导的NO3−吸收过程依赖H+浓度梯度,所以根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会降低,C正确;D、液泡膜上的H+/NO3−反向转运体在H+浓度梯度驱动下将NO3−运入液泡,说明液泡中H+浓度高,即液泡的pH值低于细胞质基质。液泡吸收无机盐离子,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能力增强,有利于细胞保持坚挺,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结合物质进出细胞的图解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3.(2025•湖北模拟)土壤盐化是目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在盐化土壤中生长时,大量Na+会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耐盐植物可通过Ca2+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减少Na+在细胞内的积累,从而提高抗盐胁迫的能力,其主要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盐胁迫下,Na+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若使用受体抑制剂处理细胞,Na+的排出量会明显增加 C.适量增施钙肥可促进在盐化土壤中生长的耐盐作物增产 D.Ca2+是通过促进转运蛋白A转运Na+进入细胞内来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H+泵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并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膜外H+顺浓度梯度经转运蛋白C流入胞内的同时,可驱动转运蛋白C将Na+排到胞外过程,Na+排出细胞的过程消耗氢离子电化学势能并需要转运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在盐胁迫下,盐化土壤中大量Na+会迅速流入细胞形成胁迫,即顺浓度梯度进行,Na+进入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故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解答】解:A、Na+出细胞经过转运蛋白C,消耗氢离子电化学势能,为主动运输,A错误;B、使用受体抑制剂处理细胞,细胞内的H2O2减少,转运蛋白B被抑制,运输到胞内Ca2+减少,转运蛋白C的活动受到抑制,Na+的排出量减少,B错误;CD、Ca2+一方面能通过抑制转运蛋白A使Na+运进细胞减少,另一方面能通过促进转运蛋白C使Na+运出细胞增多,从而达到减少Na+在细胞内积累的目的,提高植物抗盐胁迫能力,故适量增施钙肥促进在盐化土壤中生长的耐盐作物增产,C正确,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对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理解的能力。14.(2025•邯郸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和乙两种物质被运输时均需要和载体蛋白结合 B.膜内外的甲物质浓度差的维持需要消耗能量 C.水母的发光细胞内存在与丙物质完全相同的运输方式 D.动作电位的形成原理不同于乙物质的运输机制【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图示分析,甲物质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乙物质的运输是主动运输,丙物质的运输是主动运输。【解答】解:A、结合图示可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运输需要和载体蛋白结合,A正确;B、细胞外的甲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为了维持膜内外的甲物质的浓度差,需要逆浓度将物质甲从细胞内运出,逆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丙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由光能驱动,水母发光细胞可以将其它能量形式转变为光能,但不能利用光能来运输物质,C错误;D、动作电位形成时Na+通过钠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是协助扩散,乙物质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属于对识记、识图层次的考查,难度适中。15.(2025•福州模拟)如图表示海水稻(耐盐碱水稻)与抗逆性相关的生理过程,SOS1和NHX的活性受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外排和液泡区隔化可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以减轻Na+毒害 B.H+运入细胞可建立H+浓度梯度,为SOS1提供驱动力,促进Na+排出 C.SOS1和NHX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参与维持细胞内离子稳态 D.海水稻通过胞吐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体的侵染是其适应环境的表现【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模式图;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B【分析】据图可知,H+运出细胞可建立H+浓度梯度,Na+外排借助的是H+浓度梯度产生的势能。【解答】解:A、据图可知,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过高会造成细胞中Na+毒害,Na+外排和液泡区隔化可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浓度,A正确;B、H+运出细胞可建立H+浓度梯度,使得细胞外H+浓度高,细胞内H+浓度低,可以为SOS1提供驱动力,促进Na+排出,B错误;C、SOS1和NHX属于载体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动态平衡参与维持细胞内离子稳态,C正确;D、据图可知,海水稻通过胞吐分泌抗菌蛋白抵御病原体的侵染是其适应环境的表现,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解答题(共5小题)16.(2025•重庆模拟)研究物质跨膜运输机理对治疗人类某些疾病大有好处。如图甲表示人体某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图乙表示氯离子(Cl﹣)由细胞内运至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钠钾氯共转运蛋白(NKCC)是帮助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进行运输的一类膜蛋白,其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类似。在肾脏的尿液浓缩过程中NKCC利用细胞外相对较高的浓度作为驱动力,逆浓度梯度转运K+和Cl﹣进入细胞。图丙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离子吸收和转运的示意图。已知哇巴因是钠一钾泵的特异性抑制剂。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可知,细胞内K+和Mg2+的浓度差别较大,其直接原因是细胞膜上二者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2)图乙中,在CFTR蛋白质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CFTR蛋白质结合,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该过程称为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这一过程会导致CFTR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Cl﹣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l﹣释放到膜外。由此可见,CFTR蛋白质在Cl﹣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是结合并转运氯离子,催化ATP水解。(3)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其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CFTR蛋白质功能发生异常,使氯离子不能正常排出细胞,从而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治疗囊性纤维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通过基因治疗修复或替代编码正常CFTR蛋白的基因,恢复氯离子跨膜转运功能。(4)图丙中,K+进入上皮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钠一钾泵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与钠钾离子结合,使用哇巴因后上皮细胞对肾小管液重吸收量减少(增加/减少/不变)。【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1)细胞膜上二者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2)ATP水解结合并转运氯离子,催化ATP水解(3)通过基因治疗修复或替代编码正常CFTR蛋白的基因,恢复氯离子跨膜转运功能。(4)减少【分析】1.参与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当膜内侧的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了。2.在载体蛋白这种酶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3.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a2+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a2+释放到膜外。【解答】解:(1)据图甲可知,细胞内K+浓度比膜外浓度高得多,而Mg2+的细胞内外浓度差别不大,说明细胞膜上二者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这是细胞内K+和Mg2+的浓度差别较大的直接原因。(2)图乙中,在CFTR蛋白质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CFTR蛋白质结合,并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这一过程会导致CFTR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Cl﹣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将Cl﹣释放到膜外。由此可见,CFTR蛋白质在Cl﹣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是结合并转运氯离子,催化ATP水解。(3)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常见的一种遗传病,其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CFTR蛋白质功能发生异常,使氯离子不能正常排出细胞,从而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治疗囊性纤维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通过基因治疗修复或替代编码正常CFTR蛋白的基因,恢复氯离子跨膜转运功能。(4)图丙中,K+进入上皮细胞都需要消耗能量,钠一钾泵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与钠钾离子结合,使用哇巴因后上皮细胞对肾小管液重吸收量。故答案为:(1)细胞膜上二者的载体蛋白数量不同(2)ATP水解结合并转运氯离子,催化ATP水解(3)通过基因治疗修复或替代编码正常CFTR蛋白的基因,恢复氯离子跨膜转运功能。(4)减少【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点和分析题图的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判断运输方式时首先运输的方向,顺浓度梯度的是被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是主动运输.17.(2025•长沙校级一模)盐胁迫时大量Na+进入植物细胞,使SOS3与SOS2结合,激活质膜和液泡膜上Na+/H+反向转运蛋白(SOS1)。SOS1利用H+浓度差促使Na+排出细胞和进入液泡,从而降低细胞质基质中的Na+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利用SOS信号通路将Na+排出细胞外,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需要能量、需要载体。(2)通过基因工程在水稻中过量表达SOS1蛋白,以期增强水稻抗盐能力。①为获得编码SOS1蛋白的基因,可提取野生型水稻总RNA,通过逆转录获得模板DNA,再经PCR获得SOS1基因片段。②构建表达载体时,在如图所示载体含有的限制酶识别位点插入SO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OS1基因内部有XbaⅠ的识别序列,为使载体中SOS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正确表达,应在SOS1基因两端分别添加SpeⅠ、EcoRⅠ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将SOS1基因插入载体前,应选用XbaⅠ、EcoRⅠ两种限制酶对载体酶切。(3)重组质粒转化水稻后,选取可发绿色荧光的植株,鉴定其抗盐能力是否增强,采取的操作是将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种植于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观察两种水稻的生长状况。【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综合.【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基因工程.【答案】(1)需要能量、需要载体(2)逆转录;SpeⅠ、EcoRⅠ;XbaⅠ、EcoRⅠ(3)可发绿色荧光;将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种植于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观察两种水稻的生长状况【分析】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顺浓度梯度,与膜内外物质浓度梯度有关,还需要膜上的转运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3、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解答】解:(1)由题干信息“在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SOS1通过SOS信号通路与胞质内Na⁺结合并将其排出细胞外”可知,植物利用SOS信号通路将Na⁺排出细胞外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因此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特点是需要载体,需要能量。(2)①为获得编码SOS1蛋白的基因,可提取野生型水稻总RNA,通过逆转录获得模板DNA,再经PCR获得SOSI基因片段。②由图可知,荧光蛋白基因内部存在SpeⅠ和BamHⅠ两种限制酶切序列,因此对载体酶切时不能选择这两种酶,并且不能选择限制酶SmaⅠ,否则会导致载体中SOS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正确表达,故选择Xba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对载体酶切,由于SOS1基因内部有XbaⅠ的识别序列,故不能选择限制酶XbaⅠ对目的基因酶切,但需要目的基因有与载体相同的黏性末端,故可在SOSⅠ基因两端分别添加Spe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3)表达载体上有SOS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质基因的融合基因,因此可选择可发绿色荧光的植株鉴定水稻抗盐能力是否增强,采取的操作是将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种植于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观察两种水稻的生长状况。故答案为:(1)需要能量、需要载体(2)逆转录;SpeⅠ、EcoRⅠ;XbaⅠ、EcoRⅠ(3)可发绿色荧光;将转基因水稻和普通水稻种植于高于胞内Na+浓度的环境下,观察两种水稻的生长状况【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2025•乐东县模拟)Ⅰ.图甲是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①﹣④表示物质,a﹣d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有a、c(填字母)。c、d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c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不需要能量,d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需要能量。(2)科学研究发现,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某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二氢吡啶类为钙通道阻滞剂,请分析该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原理是: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心肌收缩减弱,血管阻力降低,有利于血压降低。Ⅱ.高等植物的根细胞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外界溶液中的无机盐,如K+、NO3-等。下表是根细胞吸收K+的相对速率与土壤中O土壤中O2含量/%细胞呼吸相对速率K+吸收的相对速率2.7442212.2789620.810010043.4106107(3)根据表格中的研究结果判断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依据是随着土壤中O2含量上升,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之升高,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钾离子吸收速率也随之加快。(4)根细胞吸收的NO3-可以用来合成随着土壤中O2含量上升,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之升高,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钾离子吸收速率也随之加快化合物(举【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理解能力.【答案】(1)a、cc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不需要能量,d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需要能量(2)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心肌收缩减弱,血管阻力降低,有利于血压降低(3)主动运输随着土壤中O2含量上升,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之升高,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钾离子吸收速率也随之加快(4)蛋白质(氨基酸)、ATP、叶绿素、磷脂、核酸(核苷酸)等【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磷脂双分子层,②④为载体蛋白,③为通道蛋白;其中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c为协助扩散,d为主动运输。【解答】解:(1)a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为自由扩散,c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水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对应图中的a和c。d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所以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这两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是c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协助扩散)不要能量,d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2)由题干信息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可以引起细胞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故推测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进入细胞的钙离子减少,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阻力降低,有利于血压降低。(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随着土壤中O2含量上升,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之升高,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钾离子吸收速率也随之加快,由此可知,根毛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蛋白质(氨基酸)、ATP、叶绿素、磷脂、核酸(核苷酸)等的元素组成均含有N、O,故根细胞吸收的NO3-可以用来合成蛋白质(氨基酸)、故答案为:(1)a、c;c通过③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不需要能量,d通过④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运输,需要能量(2)二氢吡啶类药物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使进入细胞内的钙离子减少,心肌收缩减弱,血管阻力降低,有利于血压降低(3)主动运输;随着土壤中O2含量上升,细胞呼吸相对速率随之升高,细胞代谢释放的能量增多,钾离子吸收速率也随之加快(4)蛋白质(氨基酸)、ATP、叶绿素、磷脂、核酸(核苷酸)等【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识记结合图解,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结合题干信息解答。19.(2024秋•南充期末)参与Ca2+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称为Ca2+泵。当膜内侧的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促使Ca2+释放到膜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Ca2+通过Ca2+泵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至少写出2点)。(2)在载体蛋白这种酶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该载体蛋白结合,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这就是载体蛋白的磷酸化。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会(“会”或“不会”)导致其空间结构和活性发生变化。(3)Ca2+泵能够体现蛋白质的运输、催化、组成细胞结构功能(写出两点即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以及加入蛋白质变性剂分别会降低和降低(“提高”或“降低”)Ca2+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专题】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解决问题能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解答】解:(1)因为Ca2+通过Ca2+泵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Ca2+泵)且消耗能量(Ca2+泵能催化ATP水解),所以Ca2+通过Ca2+泵运输到细胞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2)在载体蛋白这种酶的作用下,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该载体蛋白结合,ATP水解会释放能量,所以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由题意可知,当膜内侧的Ca2+与其相应位点结合时,其酶活性就被激活,促使Ca2+释放到膜外,而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团脱离下来与该载体蛋白结合后,载体蛋白会发生磷酸化,进而实现Ca2+的运输,所以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会导致其空间结构和活性发生变化。(3)Ca2+泵作为载体蛋白能运输Ca2+,且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和组成细胞结构,Ca2+泵作为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所以Ca2+泵能够体现蛋白质的运输、催化、组成细胞结构的功能。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减少,而Ca2+泵运输Ca2+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所以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Ca2+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Ca2+泵(蛋白质)变性失活,从而降低Ca2+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故答案为:(1)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2)能量的转移会(3)运输、催化、组成细胞结构降低降低【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作答。20.(2024秋•新华区校级期末)图1是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Ⅰ~Ⅳ表示细胞膜上的相关结构或物质,a~e表示不同的跨膜运输。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中,相关物质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为细胞膜结构,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的蛋白质分为两类: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该图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功能。(2)据图2可知,肠腔内的葡萄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该方式相比,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对应图1中的a、d(填字母)所示的运输。(3)细胞器膜、核膜以及细胞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4)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还以图1中的c(填字母)方式进行运输。图2中多肽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中多肽穿过0层磷脂分子。(5)已知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进行跨膜运输,某同学想探究蔗糖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他向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可水解蔗糖形成两分子单糖),并在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预测实验结果图3: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请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填“能”或“不能”)通过半透膜。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变化过程是先升高后降低,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蔗糖酶。【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探究膜的透性.【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物质跨膜运输;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解决问题能力.【答案】(1)载体蛋白通道蛋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量a、d(3)核膜流动镶嵌模型(4)c胞吞0(5)升高不能先升高后降低等量蔗糖酶【分析】图1中a和e过程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过程;b表示自由扩散,c、d表示协助扩散,图中的上侧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的外表面。【解答】解:(1)细胞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的蛋白质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小肠上皮细胞能从肠腔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并跨膜运输到组织液中,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2)由图2可知,肠腔中葡萄糖的浓度低于小肠上皮细胞,所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运输,且需要Na+电化学梯度的势能提供能量,可判断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③运输葡萄糖的特点有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对应图1中的a(从有糖蛋白的外侧逆浓度进入内侧)、d(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运出出细胞)。(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目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4)水分子除了图2所示的运输方式之外,主要是通过借助水通道蛋白的协助扩散进行的,对应图中的c;多肽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该过程中需要穿过0层磷脂分子。(5)①一段时间后,若发现a、b两管的液面高度差继续增大,直至最后稳定不变,说明滴加蔗糖酶后使b侧溶液浓度升高,蔗糖被水解,其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②一段时间后,若发现b管液面先升高后降低,直至b侧液面仅略高于a侧后不再变化,说明b侧浓度高于a侧,原因是蔗糖水解产物能通过半透膜,但b管中滴加了两滴一定浓度的蔗糖酶,为使两侧液面等高,应进行的操作是在a管中滴加等量的蔗糖酶溶液。故答案为:(1)载体蛋白通道蛋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耗能量a、d(3)核膜流动镶嵌模型(4)c胞吞0(5)升高不能先升高后降低等量蔗糖酶【点评】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和探究膜的透性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考点卡片1.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知识点的认知】1、细胞中的无机盐:(1)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2)无机盐的生物功能:a、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Mgb、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2、部分无机盐离子的具体功能分析.无机盐功能含量异常I﹣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地方性甲状腺肿Fe2+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时患贫血Ca2+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血钙过低时,会出现抽搐现象;血钙过高时,会患肌无力Mg2+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乏时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油菜缺硼时,会出现“花而不实”K+促进植物体内淀粉的运输;动物细胞内液渗透压的维持缺乏时植物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Na+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缺乏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命题方向】食盐溶解后形成的Na+和Cl﹣对维持血浆正常浓度有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说明()A.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无机盐能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C.无机盐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D.无机盐能作为原料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分析:无机盐在细胞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镁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解答:A、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含量不高,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A错误;B、无机盐不能提供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B错误;C、无机盐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C正确;D、无机盐能作为原料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但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思路点拨】植物必需无机盐的实验验证:①对照组:正常植物+完全培养液→生长正常.②实验组:正常植物+缺X“完全培养液”↓a.若生长正常⇒则X不是必需无机盐.b.若出现病症⇒则X是必需无机盐.2.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考点归纳】蛋白质的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命题方向】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B.一种蛋白质仅具有一种功能C.CFTR蛋白具有转运氯离子的功能D.胰岛素具有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功能分析:蛋白质的功能:(1)作为结构物质;(2)运输作用;(3)催化作用;(4)免疫作用;(5)调节作用等等。解答:A、干扰素是动物细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异性蛋白质,干扰素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 印刷帮消防火灾应急预案(3篇)
- 技术员信息处理考试的试题与答案的复盘
- 2025年网络全景知识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重点话题试题及答案
- 2025详解合同购买合同应当关注的法律问题
- 项目沟通与协调技巧试题及答案
- 增强自我反思能力的修炼计划
- VB语法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
- 行政管理考试的复习计划及试题及答案
- GB/T 44273-2024水力发电工程运行管理规范
- 新课标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鲁滨逊漂流记(六下)
- 中南大学版固体物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分析
- DL∕T 319-2018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抱杆通 用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 CJ/T 158-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
- GB/T 22581-2024混流式水泵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 房地产销售客户购房动机调研
- 第03讲三步解决一次函数的行程问题(原卷版+解析)
- 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正式版)
- 监狱监管安全隐患分析
- 中国纺织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武汉纺织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