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5页(共25页)2025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之走向整体的世界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鼓楼区模拟)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这说明()A.新航路开辟揭示了世界多样性 B.宗教改革冲击了罗马教廷权威 C.科学革命助推理性主义的发展 D.启蒙运动的发生有历史必然性2.(2025•安阳一模)西欧中世纪,香料价格昂贵,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香料与基督教信仰和东方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它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性;15世纪以来,香料“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复存在。上述变化主要在于()A.新航路开辟及世界市场雏形显现 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推动 C.世界经济贸易和政治格局的变动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3.(2025•市中区校级一模)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16世纪后,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以上现象反映了()A.西方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差异 B.茶叶成为国际贸易主要商品 C.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D.新航路的开辟沟通全球贸易4.(2025•吉林二模)《新全球史》中说:“奴隶贸易的衰落,除了道德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奴隶主为了防范奴隶叛乱而斥巨资维持武装力量,奴隶消极怠工。这些都使奴隶制经济成本不断上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的衰落()A.伴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 B.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成熟的结果 C.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反映 D.进一步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2025•河南模拟)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在印度和马六甲建立据点。此后,澳门和长崎也被开发成贸易港,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基地。1580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合并后,亚洲的商品通过澳门、马尼拉被运到美洲。这表明()A.全球贸易网络不断完善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亚洲 C.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D.亚洲已经普遍沦为殖民地6.(2025•威远县校级一模)到16、17世纪,一些西欧国家以政府名义担保,募集资金,设立国家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发布市场信息及与市场有关的政治新闻。这一时期,政府更加支持财产私有权,支持股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活动,并为它们颁发“特许状”。这反映了()A.工业资本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B.自由主义逐渐成为基本国策 C.早期资产阶级垄断国家政权 D.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7.(2025•江西一模)如表为1567~1568年威尼斯丝绸商行会中成员资产的统计情况(资产单位:杜卡特)。这可用于研究,当时威尼斯()资产人数总资产人数比例(%)资产比例(%)5000以上202350004.6749.82000~40004512150010.5125.741000~180036510008.4110.8500~90040221009.354.68150~4501253450029.217.31100或更少162784037.851.66总计428471940100100A.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B.商业革命促使封建行会瓦解 C.自由竞争拉大贫富差距 D.早期资本积累存在不平衡性8.(2025•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动物秀是16至17世纪伊比利亚半岛流行的文化现象,大量异域动物如大象、犀牛等被带回欧洲,在城市街头进行展示和巡游。贵族阶层常器将动物表演作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例如,马戏表演和斗牛活动在欧洲广受欢迎,普通民众趋之若鹜。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西葡殖民帝国的强盛 B.物袜在换进一步加速 C.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 D.东西方文化出现交融9.(2025•河北模拟)16世纪初,西班牙在拉美设立“贸易署”作为管理机构,其官员由王室委派,代表王室行使管理权。并规定拉美殖民地不能私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只能和自己的宗主国进行贸易。西班牙还禁止拉美矿场主开采水银,只能向王室专卖局购买。由此可见()A.殖民者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拉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C.列强竞相对拉美输出商品 D.西班牙在拉美垄断贸易10.(2025•南京模拟)16世纪至17世纪,美洲的西班牙地主借助“劳力偿债制”为自己的庄园吸收新的劳动力。地主预先贷款给土著居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去买种子、农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但是,债务人要用劳动来偿还债主的贷款,由于工资过低,他们实际根本无力清偿债务。这一制度()A.引发了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B.有助于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 C.造成美洲土著居民的锐减 D.推动欧洲“商业革命”发生11.(2025•昆明模拟)1540年,德意志地理学家明斯特尔将托勒密古希腊语版的《地理学》翻译成德语并修订出版。1544年起,他主编《宇宙志》,介绍托勒密所描述的已知世界的一般情况和地球的主要分区,书中附有许多地图,曾被译成六种文字,共发行了46个版本。这表明()A.近代科学诞生于地理学领域 B.德意志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C.欧洲兴起对世界探索的潮流 D.古典文化指导地理科学发展12.(2025•华安县模拟)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 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 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13.(2025•和平区校级模拟)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年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A.英荷取代西葡成为霸主 B.西欧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C.教会权力影响世俗事务 D.瓜分世界成为时代主题14.(2025•新郑市校级二模)根据学者的统计,英国人口1430年为210万,在16世纪20年代上半叶为230万,而此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到1545年达到280万……1603年达到了375万,在80年的时间增长了63%。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品价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A.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展开 B.新航路开辟与欧洲商业革命 C.市场需求与欧洲价格革命 D.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15.(2024•雨花区校级二模)如图是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A.当时人们面临信仰危机 B.价格革命促进社会转型 C.理性主义影响绘画创作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伦理16.(2024•皇姑区校级模拟)如表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年代法案内容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1685年采用断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就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 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17.(2024•武进区校级三模)17世纪欧洲出现了关于“海洋自由”的争论,下表是当时学者的主要观点。这反映出当时()国家学者观点荷兰格劳秀斯海洋不可占领,应向所有国家开放英国塞尔登沿海国有权占领其周围的海洋,英国及其历代君王应永享对其周边海域的排他性主权和管辖权葡萄牙弗莱塔保留海洋人类共有属性与地位的同时,应将部分航行与捕鱼权让渡给部分国家苏格兰威尔伍德在远离各国陆地且不受海岸限制的大洋上,应实行航行自由,但近海海域不能与大洋相提并论A.欧洲国家争夺海洋权益 B.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国际海洋法规不断完善 D.增进海洋共同利益成为共识18.(2024•沙坪坝区校级模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种植美洲的经济作物——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木材运回欧洲,开辟出来的“荒地”辟垦为大种植庄园,葡萄、橄榄树、蔗糖等遍及深谷低地……雄心勃勃的欧洲殖民者想在新大陆建立一个“新欧洲”。根据上述史实可知,“新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是()A.经济附庸地位 B.生态环境失衡 C.主权日渐丧失 D.人口大量外流19.(2024•重庆模拟)1655年,以清教徒为主的英国克伦威尔政府颁布了《反西班牙宣战书》,宣布将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列为“叛教帝国”,指责西班牙在新大陆的统治源于暴力屠杀,违反了自然法,《宣战书》宣称英国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建立种植园和居民区,根据自然法和民法,英国应当获得殖民地的合法统治权。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服务于殖民扩张 B.殖民争霸借助意识形态 C.英国的殖民手段相对温和 D.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20.(2024•汕头一模)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 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 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4•泰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兴的西方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曾是国际性语言。从17世纪末开始,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上的外交语言。到了18世纪,在英国货物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英语也随之到达世界各地。最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1836年,东印度公司最高理事会高级官员麦考莱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受过英语教育的印度人不可能再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我相信若能继续推行我们的教育政策,孟加拉就不再有偶像崇拜,不再需要宗教传播和宗教干预。”提取材料一、二的历史信息,并概括其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22.(2024•连云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末,美洲大陆逐渐被欧洲认知。在欧洲人看来,这个被命名为美洲的大陆,能看见的所有事物一一土著的生活、动物的种类等,一切都和欧洲、非洲、亚洲不一样。那里有多样的物种、丰富的黄金矿藏。在进入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眼中,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除了一些绘画中保留着晦涩不清的记忆以外,他们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当时欧洲人编撰的有关美洲的文本,尽管编著者职业不同,国籍不同,但他们都将战争的起因归结到美洲土著身上。白人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友好;而土著人则十分奸险,不断制造出抢劫和谋杀。随着土著与白人战争的进行,土著们又变得像妇女般懦弱不堪,成百上千的土著总是敌不过几个白人。新世界的某些现实也刺激着欧洲人,他们发现古典史学家对人类文明的描述,不能够说明欧洲人在美洲所发现的文化,甚至有人怀疑基督教是否为唯一正确的宗教?——摘编自何文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建构的“美洲形象”》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建构的“美洲形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对“美洲形象”的建构。
2025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之走向整体的世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DACAADDADB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BCAABA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鼓楼区模拟)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7世纪的欧洲逐渐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路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而不是盲信教廷的权威。这说明()A.新航路开辟揭示了世界多样性 B.宗教改革冲击了罗马教廷权威 C.科学革命助推理性主义的发展 D.启蒙运动的发生有历史必然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背景。题干提到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与基督教说法不同,动摇了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17世纪欧洲确立科学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不再盲目相信教廷权威,这两点都表明当时欧洲在思想认知和探索方式上发生重大变化,为思想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解答】根据材料信息,新航路开辟让欧洲人对世界有了新认识,动摇了基督教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17世纪欧洲确立了科学发现自然规律的方法,不再盲信教廷权威,这些新变化都为强调理性、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的启蒙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思想等方面的条件,说明启蒙运动的发生有历史必然性,D项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揭示世界多样性只是题干的部分内容,题干还强调了科学方法的形成以及对教廷权威的冲击等,A项错误;题干中未提及宗教改革相关内容,题干主要围绕新航路开辟和科学方法确立对思想方面的影响,B项错误;科学革命助推理性主义的发展只是题干的一个方面,C项没有涉及新航路开辟对思想的影响等内容,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主旨,C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背景,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阅读史料、历史解释能力。2.(2025•安阳一模)西欧中世纪,香料价格昂贵,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香料与基督教信仰和东方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它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神秘性;15世纪以来,香料“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复存在。上述变化主要在于()A.新航路开辟及世界市场雏形显现 B.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推动 C.世界经济贸易和政治格局的变动 D.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题干“欧中世纪,香料价格昂贵,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15世纪以来,香料‘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复存在”及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里进行回答。【解答】据材料“欧中世纪,香料价格昂贵,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15世纪以来,香料‘走下神坛’,成为普通商品,香料的魅力不复存在”可知,15世纪以来,香料成为普通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香料大量进入西欧,不再是财富和地位的重要象征,A项正确;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价格革命指的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香料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与世界经济贸易和政治格局的变动无关,排除C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与香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解答的能力。3.(2025•市中区校级一模)饮茶风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16世纪后,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荷兰许多富裕家庭都设有专门的“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以上现象反映了()A.西方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差异 B.茶叶成为国际贸易主要商品 C.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D.新航路的开辟沟通全球贸易【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16世纪后,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等。【解答】A.材料强调文化的交流,排除;B.材料强调茶叶贸易推动文化交流,不是强调茶叶成为主要商品,排除;C.根据“16世纪后,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等信息可知,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茶文化逐渐传入欧洲,商品流动推动了文化交流,正确;D.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交流,不是商品交流,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4.(2025•吉林二模)《新全球史》中说:“奴隶贸易的衰落,除了道德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奴隶主为了防范奴隶叛乱而斥巨资维持武装力量,奴隶消极怠工。这些都使奴隶制经济成本不断上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的衰落()A.伴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 B.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成熟的结果 C.是精神文明进步的反映 D.进一步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三角贸易,解题关键信息是“奴隶贸易的衰落,除了道德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奴隶主为了防范奴隶叛乱而斥巨资维持武装力量,奴隶消极怠工。这些都使奴隶制经济成本不断上涨”。【解答】A.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贸易衰落的重要原因体现在成本不断上涨,包括为了防范奴隶叛乱而斥巨资维持武装力量,以及奴隶消极怠工导致的效率问题。随着产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奴隶贸易的成本高昂,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正确;B.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可能对奴隶贸易的衰落有一定影响,但材料中并未提及民主政治的成熟是导致奴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C.精神文明进步可能对奴隶贸易的衰落有一定影响,但材料中强调的是经济因素,而非精神文明因素,排除;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阶段,而不是奴隶贸易衰落后,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三角贸易,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5.(2025•河南模拟)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在印度和马六甲建立据点。此后,澳门和长崎也被开发成贸易港,西班牙在马尼拉建立基地。1580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合并后,亚洲的商品通过澳门、马尼拉被运到美洲。这表明()A.全球贸易网络不断完善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亚洲 C.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 D.亚洲已经普遍沦为殖民地【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在印度和马六甲建立据点,后又将澳门和长崎也被开发成贸易港,加强了亚洲和欧洲的贸易联系;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合并后,亚洲的商品通过澳门、马尼拉被运到美洲,加强了亚洲和美洲的贸易联系。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全球贸易网络得到不断完善,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欧洲、亚洲、美洲的贸易联系加强,且此时的世界贸易中心仍由欧洲主导,排除B项;此时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并未形成,排除C项;“亚洲已经普遍沦为殖民地”的说法错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6.(2025•威远县校级一模)到16、17世纪,一些西欧国家以政府名义担保,募集资金,设立国家银行,这些新式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发布市场信息及与市场有关的政治新闻。这一时期,政府更加支持财产私有权,支持股份公司在海外的经营活动,并为它们颁发“特许状”。这反映了()A.工业资本急需开拓海外市场 B.自由主义逐渐成为基本国策 C.早期资产阶级垄断国家政权 D.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题关键信息是“西欧国家以政府名义……”“政府更加支持……”。【解答】A.材料中时间是16、17世纪,工业资本并没有出现,排除;B.自由主义思想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C.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资本主义早期经济政策,不是早期资产阶级垄断国家政权,排除;D.根据“西欧国家以政府名义……”“政府更加支持……”可知,材料体现了国家意志与商业利益的结合,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7.(2025•江西一模)如表为1567~1568年威尼斯丝绸商行会中成员资产的统计情况(资产单位:杜卡特)。这可用于研究,当时威尼斯()资产人数总资产人数比例(%)资产比例(%)5000以上202350004.6749.82000~40004512150010.5125.741000~180036510008.4110.8500~90040221009.354.68150~4501253450029.217.31100或更少162784037.851.66总计428471940100100A.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B.商业革命促使封建行会瓦解 C.自由竞争拉大贫富差距 D.早期资本积累存在不平衡性【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在封建社会,财富往往掌握在贵族和地主手中,但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商业活动开始成为财富积累的重要途径,威尼斯丝绸商行会内部成员资产差异显著,不到5%的人占有总额近一半的资产,近38%的人资产不到总额的2%,这反映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市场竞争、资源占有以及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够成功积累巨额财富,并成为当时社会的富裕阶层,这表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积累的不平衡性,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行会内部成员资产的拥有情况,无法体现城市管理体制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引发的意大利威尼斯封建行会内部成员资产的分化,而不是封建行会的瓦解,排除B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8.(2025•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动物秀是16至17世纪伊比利亚半岛流行的文化现象,大量异域动物如大象、犀牛等被带回欧洲,在城市街头进行展示和巡游。贵族阶层常器将动物表演作为社交活动的一部分,例如,马戏表演和斗牛活动在欧洲广受欢迎,普通民众趋之若鹜。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A.西葡殖民帝国的强盛 B.物袜在换进一步加速 C.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 D.东西方文化出现交融【分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据材料可知,16至17世纪是西葡两国殖民扩张的鼎盛阶段,来自东方和美洲的大量海针资源,如异域动物等被运回欧洲。这反映了殖民扩张带来的物质与文化炫耀,彰显了西葡殖切帝国的强盛。故选A;材料未体现动植物交换的加速进行,排除B;材料主要彰显西葡殖民帝国的强盛,未体现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排除C;异域动物未必都来自“东方”,且材料侧重殖民成果的展示,而非双向文化互动,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5•河北模拟)16世纪初,西班牙在拉美设立“贸易署”作为管理机构,其官员由王室委派,代表王室行使管理权。并规定拉美殖民地不能私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只能和自己的宗主国进行贸易。西班牙还禁止拉美矿场主开采水银,只能向王室专卖局购买。由此可见()A.殖民者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B.拉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C.列强竞相对拉美输出商品 D.西班牙在拉美垄断贸易【分析】本题考查了早期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题干“设立‘贸易署’”作为管理机构”“拉美殖民地不能私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西班牙还禁止拉美的矿场主开采水银”及所学可知,西班牙在拉美设立“贸易署”作为管理机构,其官员由王室委派,代替王室行使管理权;拉美殖民地不能私自与别国有任何的经济往来,只能和自己的宗主国进行贸易;西班牙还禁止拉美的矿场主开采水银,只能高价向王室专卖局购买。可见西班牙对拉美实行垄断贸易,D项正确;从所学知识可知,重商主义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材料强调的西班牙对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与重商主义无关,排除A项;从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在殖民地发展大种植园经济,在严格限制种植与宗主国利益相冲突的农作物的同时,大力发展各种热带和亚热带农作物,是导致拉美经济结构单一的主要原因,B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仅为西班牙在拉美的措施,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无法体现出列强竞相对拉美输出商品,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0.(2025•南京模拟)16世纪至17世纪,美洲的西班牙地主借助“劳力偿债制”为自己的庄园吸收新的劳动力。地主预先贷款给土著居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去买种子、农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但是,债务人要用劳动来偿还债主的贷款,由于工资过低,他们实际根本无力清偿债务。这一制度()A.引发了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B.有助于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 C.造成美洲土著居民的锐减 D.推动欧洲“商业革命”发生【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题关键信息是“劳力偿债制”“地主预先贷款给土著居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去买种子、农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但是,债务人要用劳动来偿还债主的贷款,由于工资过低,他们实际根本无力清偿债务”。【解答】A.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相符,排除;B.根据“劳力偿债制”“地主预先贷款给土著居民,这样他们就可以去买种子、农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但是,债务人要用劳动来偿还债主的贷款,由于工资过低,他们实际根本无力清偿债务”可知,地主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种植园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正确;C.材料只涉及奴役土著居民,不涉及屠杀,因此不会造成土著居民的锐减,排除;D.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规模扩大,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发生改变,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1.(2025•昆明模拟)1540年,德意志地理学家明斯特尔将托勒密古希腊语版的《地理学》翻译成德语并修订出版。1544年起,他主编《宇宙志》,介绍托勒密所描述的已知世界的一般情况和地球的主要分区,书中附有许多地图,曾被译成六种文字,共发行了46个版本。这表明()A.近代科学诞生于地理学领域 B.德意志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 C.欧洲兴起对世界探索的潮流 D.古典文化指导地理科学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地理大发现(15—16世纪)推动欧洲对航海和地理知识的迫切需求。明斯特尔修订古典地理著作并广泛传播,附有地图的《宇宙志》被译成多国文字并多次再版,正是这一探索潮流的体现,C项正确;近代科学革命的标志是哥白尼、伽利略等人对古典理论的突破,而非地理学领域,排除A项;文艺复兴的中心最初是在意大利,后来扩展到欧洲其他地区,德意志并不是文艺复兴的中心,排除B项;此时欧洲的地理科学发展是受到新航路开辟等现实因素的推动,以及人们对世界认知拓展的需求等影响,不能说古典文化指导地理科学发展,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2.(2025•华安县模拟)1603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马六甲伏击了葡萄牙船只,并将此船连同货物一起拍卖。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据此可知()A.国际法维护了各国利益 B..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受到冲击 C..旧的国际秩序受到挑战 D..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焦点【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解题关键信息是“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解答】A.维护“各国”利益,说法不符合材料,排除;B..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西班牙主导的,与材料不相符,排除;C.根据“葡萄牙将此事上诉欧洲海事法庭。格劳秀斯撰写了《论捕获法》为荷兰辩护,指出葡萄牙阻止正当的海上商业活动,进而损害了在东印度的各国商人利益”等信息分析可知,荷兰的殖民活动冲击了原有的国际秩序,C正确;D.材料不能看出亚洲成为争夺重点,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3.(2025•和平区校级模拟)1493年,西、葡两国因在殖民争夺中矛盾日益激化,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教皇子午线”随之产生,并于1506年和1529年两度微有调整;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这侧面说明了()A.英荷取代西葡成为霸主 B.西欧民族国家得到发展 C.教会权力影响世俗事务 D.瓜分世界成为时代主题【分析】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据材料“邀请罗马教皇予以仲裁⋯⋯但此后英国、荷兰等国却对这条分界线根本不予理睬,争先恐后地涌向世界各地”可知,后起之秀英国、荷兰等国对“教皇子午线”不予理睬,说明其并不认可罗马教廷的决定,体现罗马教廷权威的削弱和西欧国家王权的加强,说明西欧民族国家得到发展,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不能得出西葡的殖民霸权状况,排除A项;“教皇子午线”的划分体现了教会权力影响世俗事务,但材料还强调英、荷等国对这条分界线不予理睬,说明西欧民族国家不认可罗马教廷的决定,排除C项;瓜分世界成为主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4.(2025•新郑市校级二模)根据学者的统计,英国人口1430年为210万,在16世纪20年代上半叶为230万,而此后进入高速增长期,到1545年达到280万……1603年达到了375万,在80年的时间增长了63%。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品价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A.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展开 B.新航路开辟与欧洲商业革命 C.市场需求与欧洲价格革命 D.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题干“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品价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及新航路开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回答。【解答】依据材料“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英国工业产品价值平均指数从98上升到247,而谷物的平均指数则从105上涨到575”可知,16世纪至17世纪80年间,英国人口迅速增长,这导致市场需求扩大,根据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可知,需求大于供给会导致物价上涨,所以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市场需求与欧洲价格革命,C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领域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与材料所述现象不一致,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对其他国家的殖民掠夺情况,不能直接用来研究早期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理解的能力。15.(2024•雨花区校级二模)如图是画家昆丁•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银钱兑换商夫妇》。对该图解读最合理的是()A.当时人们面临信仰危机 B.价格革命促进社会转型 C.理性主义影响绘画创作 D.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伦理【分析】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它使得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转型,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银钱兑换商夫妇在称金银,未体现信仰危机等相关内容,排除A项;《银钱兑换商夫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但未涉及理性主义,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价格革命促进社会转型,未体现对传统伦理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6.(2024•皇姑区校级模拟)如表是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这些法案()年代法案内容1667年提高外国葡萄酒进口税1678年对雇佣25人以上的手工工场、商店、商船减免契约税1682年各省治安官可为500法郎以内的贷款合同作担保1685年采用断型纺织机织造毛呢的工商业主可就皇家特许状,所获利润25%上交国王A.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 B.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C.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法国路易十四统治时期颁行的一系列法案提高进口税,减免国内企业的契约税,鼓励企业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经济自由主义发端于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至19世纪风靡全欧洲,排除A项;路易十四的法案有利于国内市场发展,排除B项;这些法案并没有加重对工商业者的盘剥,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7.(2024•武进区校级三模)17世纪欧洲出现了关于“海洋自由”的争论,下表是当时学者的主要观点。这反映出当时()国家学者观点荷兰格劳秀斯海洋不可占领,应向所有国家开放英国塞尔登沿海国有权占领其周围的海洋,英国及其历代君王应永享对其周边海域的排他性主权和管辖权葡萄牙弗莱塔保留海洋人类共有属性与地位的同时,应将部分航行与捕鱼权让渡给部分国家苏格兰威尔伍德在远离各国陆地且不受海岸限制的大洋上,应实行航行自由,但近海海域不能与大洋相提并论A.欧洲国家争夺海洋权益 B.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国际海洋法规不断完善 D.增进海洋共同利益成为共识【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依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叙述了欧洲国家关于“海洋自由”的争论,其不同国家的观点都是从本国利益和需求出发的,如荷兰主要发展的是海上运输贸易,所以其提出航洋应向所有国家开放,而英国主要是通过占领殖民地和向海外市场销售产品为主,需要殖民地为其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所以强调海洋管辖权维护本国的海外贸易,葡萄牙和苏格兰也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了“海洋自由论”,本质上是通过争夺海洋权益维护国家利益,A项正确;此时英国尚未建立海上霸权,与材料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只是对海洋管理的谈论,未涉及成国际海洋法规,排除C项;材料是从本国利益出发,而非要增进海洋共同利益,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024•沙坪坝区校级模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种植美洲的经济作物——烟草、可可、棉花等,导致原本茂密的原始森林被滥伐,木材运回欧洲,开辟出来的“荒地”辟垦为大种植庄园,葡萄、橄榄树、蔗糖等遍及深谷低地……雄心勃勃的欧洲殖民者想在新大陆建立一个“新欧洲”。根据上述史实可知,“新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是()A.经济附庸地位 B.生态环境失衡 C.主权日渐丧失 D.人口大量外流【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欧洲殖民者的意图在于将殖民地经济作为原料产地,故无法使其经济合理发展。因此,“新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是经济附庸地位,A项正确;“新欧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阻碍是经济附庸地位,“生态环境失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美洲主权日渐丧失,但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此时大量人口涌入美洲,D项不是最大阻碍,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19.(2024•重庆模拟)1655年,以清教徒为主的英国克伦威尔政府颁布了《反西班牙宣战书》,宣布将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列为“叛教帝国”,指责西班牙在新大陆的统治源于暴力屠杀,违反了自然法,《宣战书》宣称英国在无人居住的地方建立种植园和居民区,根据自然法和民法,英国应当获得殖民地的合法统治权。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服务于殖民扩张 B.殖民争霸借助意识形态 C.英国的殖民手段相对温和 D.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英国的殖民扩张。【解答】据材料可知克伦威尔政府颁布的《宣战书》是从宗教、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对西班牙的殖民霸权进行攻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B项正确;宗教改革是在完成过程中被殖民扩张所利用,并不是以服务殖民扩张为月的,排除A项;材料中英国对自己殖民手段的描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并非客观史实,不能得出英国殖民手段相对温和的结论,排除C项;英国与西班牙争夺殖民霸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并没有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20.(2024•汕头一模)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的实质是()A.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 B.殖民地人民对殖民者的反抗 C.对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的争夺 D.海上商路与陆上商路的较量【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解题关键信息是“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解答】A.在达•伽马开辟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之前,阿拉伯人控制着印度洋上的贸易,因此达•伽马船队与阿拉伯人的冲突实质是新航路对旧航路构成的挑战,正确;B.当时达•伽马并未开始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排除;C.当时处于新航路开辟的初期,世界尚未连为一体,“争夺世界经济中心”不符合题意,排除;D.达•伽马与阿拉伯人都主要通过海上商路开展贸易,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新航路的开辟,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二.材料题(共2小题)21.(2024•泰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兴的西方世界——(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曾是国际性语言。从17世纪末开始,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上的外交语言。到了18世纪,在英国货物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英语也随之到达世界各地。最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1836年,东印度公司最高理事会高级官员麦考莱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受过英语教育的印度人不可能再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我相信若能继续推行我们的教育政策,孟加拉就不再有偶像崇拜,不再需要宗教传播和宗教干预。”提取材料一、二的历史信息,并概括其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殖民扩张,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第一小问信息:由材料“新兴的西方世界(1763年)”及所学可得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殖民扩张,并进行商业贸易,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由材料“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曾是国际性语言。从17世纪末开始,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上的外交语言。到了18世纪,在英国货物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英语也随之到达世界各地。最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及所学可得出经过殖民扩张和殖民争霸,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先后成为世界殖民霸主,其宗主国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的官方语言,英国因殖民地广阔,英语逐渐成为世界通用语言,由此影响着殖民地的宗教信仰和社会生活。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曾是国际性语言。从17世纪末开始,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上的外交语言。到了18世纪,在英国货物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英语也随之到达世界各地。最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及所学可得出伴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殖民贸易不断扩展,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宗主国语言扩展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由材料“受过英语教育的印度人不可能再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我相信若能继续推行我们的教育政策,孟加拉就不再有偶像崇拜,不再需要宗教传播和宗教干预”及所学可得出欧洲国家语言的传播尤其是英语的普及,便利了西方与殖民地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欧洲文化和思想的输出;宗主国语言的传播导致了殖民地本土语言的衰落和消亡;结合所学可知,还可以从消除欧洲与殖民地以及其他国家贸易的障碍,扩大了贸易范围,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的发展;传播了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和生活方式;严重损害了殖民地的民族自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井陉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福建省清流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江西省永修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能源行业智能电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能源互联网优化报告
- 内蒙古包头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牧运通官方兽医试题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保险担保合同条款解析
- 2025版国际知名商标使用权一次性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古建筑维修改造工程劳务合同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hiv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