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试验基本操作
一、单选题(共20题)
1.下列有关试验平安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随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B.闻气体的气味时,面部应远离容器,用手用力在集气瓶口扇动
C.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醛等)简单被引燃,须要时可用酒精灯干脆加热,但不能用酒精喷灯干
脆加热
D.试验过程中的有毒药品不得进入口内或者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不得回收运用,应倒入下
水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硝酸钾晶体试验中,趁热过滤时得到硝酸钾晶体
B.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投入lmol/LCuCL溶液中,铝片表面视察不到明显的试验现象
C.纸上层析的原理跟“毛细现象”相关
D.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伸入容器底部,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
液管
3.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的试验,装置及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①装置试验操作后应将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
B.②装置试验应先点燃酒精灯,然后接通水龙头向冷凝管内通水
C.③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氨气
D.④装置用于测量CO?的体积
4.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能达到相应试验目的的是
温度计
ABCD
A.图A是探究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B.图B是分别澳和苯
C.图C是测定反应热
D.图D是灼烧碎海带
5.用KIOs与H2s反应制备KI固体,装置如图所示。试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关闭
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中滴入30%的KOH溶液,制得KI03;③打开K,通入
H2s直至饱和可制得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④关闭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
充分逸出H?S;⑤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钢,再经过一系列
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可视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步骤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S+IO-=3SI+3H20+F
C.步骤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储
D.装置A也可用于试验室制备和CO?
6.下列有关化学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门捷列夫将元素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依次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金原理与化学上的萃取一样
C.“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包括了溶解、蒸发、结
晶等操作
D.《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醐茶、品茶
文中涉及过滤和蒸储等化学试验操作方法
7.下列有关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纸层析点样所用的试剂的浓度应较小,点样时的试剂斑点直径应大于0.5cm
B.“静置”是一种必要的试验操作,例如:滴定管读数前、萃取分液过程中都须要静置
C.“阿司匹林的合成”试验中,往乙酰水杨酸粗产品中加入足量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充分
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聚合物杂质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简单爆炸
8.下列试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选
试验目的试验操作
项
将一小段pH试纸浸入该溶液,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并读
A测定溶液的pH
数
处理沾到皮肤上的浓
B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碱液
将饱和碘水加入分液漏斗,再加入适量酒精,振荡、静置,分
C萃取饱和碘水中的碘
别出上层溶液
清洗银镜反应后试管
D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氨水进行清洗
内的银
9.试验室由胆矶精制五水硫酸铜晶体的流程如下:
粗硫酸铜溶解|」过谢•k滤液“酸化|蒸发浓缩
(魁矶)人
--冷却结晶|--->|减压其阑—一五水硫酸铜晶体
已知CuSC>45H2O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23.132.044.661.883.8114.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
B.蒸发浓缩时选用蒸发皿
C.减压过滤的目的是增加过滤速度,把产物抽干
D.酸化步骤加入H2SO4溶液的作用是防止CuSO4水解
10.下列有关试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试验操作
A稀释浓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储水
除去NaHCC)3固体中的少量
B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Na2c。3杂质
浓盐酸与MnO,反应制备纯将气体产物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后通过盛有饱和食
C
净CL盐水的洗气瓶。
DCCL萃取碘水中的1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11.试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Q)1和Br一等]中回收Ag和Br2的主要步骤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为加快滤液流下,可以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B.分液时,先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
C.可以利用蒸储烧瓶、球形冷凝管等仪器完成有机相提取Br?的操作
D.在空气中用蒸发皿高温灼烧Ag2s制取Ag
12.用图示装置制备补血剂甘氨酸亚铁[(HzNCHzCOO3Fe](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己知:柠
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有酸性和还原性,下列说法不正砸的是
A.先打开Ki、鼠排尽空气后关闭K3,打开并向c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
B.c中加入柠檬酸可调整溶液的pH,并防止Fe"被氧化
C.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NCH2C00H+FeS04+2Na0H=(H2NCH2COO)2Fe+Na2SO4+2H2O
D.洗涤得到的甘氨酸亚铁所用的最佳试剂是柠檬酸溶液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瓶中的滴管在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B.硝酸钾晶体的制备中,趁热过滤后加入2mL水的目的是避开NaCl冷却结晶,提高KNOs的
纯度
C.在中和热的测定试验中,为精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在隔热的
容器中混合测量混合液初始温度,然后快速搅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
D.冬季时的乙酸常结成冰状固体,取用时可先将试剂瓶置于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乙酸熔化,
再倾倒或用胶头滴管吸取
14.完成下列试验,所用仪器或操作合理的是
ABcD
用标准NaOH溶液
检验氯化镂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
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滴定锥形瓶中的
气体
盐酸
关闭
碱石灰NH,CI固体po止水夹f液面不◎暨夹
25::磨破酸L
再下降逾邛
1r1」r71氏
湿润的蓝色湿润的酚猷NaOH一0
石蕊试纸试纸溶液、
ipFe
A.AB.BC.CD.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用埸中高温加热
B.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凝视滴定管内液面刻度的改变
C.pH试纸运用时不须要潮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氨气时也不须要潮湿
D.蒸储试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储烧瓶支管口
16.下列有关试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配制银氨溶液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
C.用图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KMnO&、CL、S的氧化性
D.仪器丁常用于蒸储,分别互溶且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17.下列有关试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马上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
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
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
式来放气
C.运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别的试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淌相中溶解实力更大,
所以红墨水在流淌相中相对安排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
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快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
18.试验是化学探讨的基础,关于下列各试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别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汲取HC1气体,并防止倒吸
C.以NH£1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试验室制备少量NHs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用、NO等气体
19.某学习小组拟探究CO2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已知C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
试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验起先时,先点燃酒精灯,后打开活塞K
B.b、c、f中试剂依次为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
C.装置a的优点是可以限制a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D.装置e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20.以含钻废渣(主要成分CoO、C02O3,还含有AI2O3、Zn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02O3的一种试
验流程如下:
1
1mol-L-H2SO4SO2
废渣CO203
下列与流程相关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试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酸浸”所需的SO?
B.用装置乙配制“酸浸”所需的Imol•LH2s04溶液
C.用装置丙过滤“沉钻”所得悬浊液
D.用装置丁灼烧C0CO3固体制Co203
二、试验题(共6题)
21.填空:
ABC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o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肯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
试推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推断理由是
(3)关闭图C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推断:
C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推断理由是
22.驾驭仪器名称、组装及运用方法是中学化学试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试验装置。
(1)写出下歹U仪器的名称:a_,b.,c.o
(2)仪器a〜e中,运用前必需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分别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将仪器补充完
整后进行试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_______口流出(填f或
g)。
⑷现需配制0.I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o
②依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o
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依次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O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精确称取计算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渐渐搅动,
使其充分溶解
C.将溶解的氢氧化钠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接着往容量瓶内当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cm处
⑸若出现如下状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容
量瓶用蒸储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移液时
有液体溅出___________。
23.C03OKC。为+2和+3价)可应用于磁性材料等领域。试验室利用乙酸钻晶体
[Co(CH3COO)2•4H20]制备Co304的试验步骤如下:
I,将乙酸钻晶体配成溶液X,缓慢滴加(NHJ2CO3溶液,30°C水浴一段时间;
II.将混合液高压密封加热到160℃,得到含碱式碳酸钻晶体[2CoC()3•3co(OH)2•HQ]的浊
液;
III.制备碱式碳酸钻晶体;
IV.将碱式碳酸钻晶体在空气中燃烧得C03O4产品。
己知:碱式碳酸钻晶体不溶于冷水和乙醇,可溶于温水,常压下高于30。。起先分解。
(1)乙酸钻晶体中钻含量可用配位滴定法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b.读数前,需解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滴定时,眼睛凝视锥形瓶中颜色改变
(2)“步骤I"30°C水浴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温度计应置于(填“a”或"b”)处。
(3)“步骤H”采纳高压密封加热的目的是。
(4)“步骤W”中,在试验室燃烧碱式碳酸钻晶体所需的仪器除酒精灯、三脚架以外,还须
要的硅酸盐质仪器有,煨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5)“步骤III”中,设计由“步骤II”的浊液制备碱式碳酸钻晶体的试验方案:
o(试验须运用的试剂:蒸储水、乙醇)
24.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试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试验步骤如下:将6.0gNazCe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与5mL浓硫酸形成
混合溶液,将所得溶液当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
蒸气出现时,起先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储分。将储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储,收集75〜77℃储分,
产量2.0go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Na2Cr207溶液和浓硫酸添加的依次为。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热后发觉未加沸石,应实行的正确方法是
(3)上述装置图中,D仪器的名称是,E仪器的名称是o
(4)分液漏斗运用前必需进行的操作是o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正丁醛在_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缘由是o
(7)本试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枳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5.某校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试验,制备(NH4)2Fe(S04)2•6H2并探究其分解规律。试验步骤
如下:
I.称取7.0g工业废铁粉放入烧杯中,先用热的Na2c溶液洗涤,再水洗,最终干燥。
II.称取6.0g上述处理后的铁粉加入25mL某浓度硫酸中加热,加热过程中不断补充蒸储水,
至反应充分。
III.冷却、过滤并洗涤过量的铁粉,干燥后称量铁粉的质量。
IV.向步骤III的滤液中加入适量(NHjSO,晶体,搅拌至晶体完全溶解,经一系列操作得干燥纯
净的(NHjzFeGOj•6H2。
V.将(NHD2Fe(S04)2•6H20脱水得(NHj2Fe(S04)2,并进行热分解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用热的Na£03溶液洗涤工业废铁粉的目的是,步骤II中设计铁粉过
量,是为了。
(2)步骤III中称量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是为了。
(3)(NHjzFeBOj分解的气态产物可能有N?、NH3>S02>SO3及水蒸气,用下列装置检验部分产
物。
①检验气态产物中的S0?和SOs时,装置连接依次依次为(气流从左至右);C
中盛放的试剂为o
②装置A的作用是o
③检验充分分解并冷却后的瓷舟中铁的氧化物中是否含有二价铁,需用到的试剂为。
26.二苯基乙二酮常用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化制得,相关物
质的物理参数、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如下:
相对分子熔点/℃沸点/℃密度/g・cm溶解性
质量-3
不溶于冷
二苯基羟
2121333441.310水,溶于乙
乙酮
醇
不溶于水,
二苯基乙
210973481.084能溶于乙
二酮
醇
).r,
《〉—工<!H―<〉+2FeCl3*■《)-J。~《〉+2FeCl2+2HCl
二季基松二里二差其z•二正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10mL冰醋酸、5.50gFeCk固体、10mL水及少量碎瓷片,加热至沸腾,
停止加热,待沸腾平静后加入2.12g二苯基羟乙酮,接着加热回流至二苯基羟乙酮完全反应。
反应结束后加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晶提纯,
得到1.80g产品。
重结晶过程如下:
加热溶解一活性炭脱色一趁热过滤一冷却结晶一抽滤一洗涤一干燥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其作用是—o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o若加热后发觉未加碎瓷片,应实行的正确方法是—O
(3)试验中可采纳薄层色谱跟踪反应进程,其原理和操作与纸上层析类同,通过视察薄层色
谱绽开后的斑点(在试验条件下,只有二苯基羟乙酮和二苯基乙二酮能够产生斑点)推断样
品中的成分。如图分别为加入二苯基羟乙酮后反应起先、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
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绽开后的斑点:
该试验条件下加热—后可认为反应结束。
A.15minB.30minC.45minD.60min
(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填步骤名称)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
(5)在重结晶过程中,不行选用明火干脆加热,缘由是—o
(6)不选择蒸储的方法提纯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的缘由是。
(7)本试验的产率是—%o(保留3位有效数字)
27.无水MgBn可用作催化剂。试验室采纳镁屑与液澳为原料制备无水MgBe,装置如图,主
步骤1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醛;装置B中加入15mL液澳。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澳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复原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
体,再过滤得三乙醛合澳化镁粗品。
步骤4室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醛合澳化镁,加热
至160°。分解得无水MgBr,产品。
已知:
①Mg与B。反应猛烈放热;MgB。具有强吸水性;
@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0c2H5。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o试验中不能用干燥空气代替干燥N2,缘由是。
(2)如将装置B改为装置C(如图),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除去的物质是
28.某探讨小组欲探究SO?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试验方案。
(1)指出仪器①的名称:。
(2)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检验SO2的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可以为o
(4)装置C中盛装滨水用以检验S0?的性,则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装置D中盛装新制漂白粉浓溶液,通入SO?一段时间后,D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同学
们对白色沉淀成分提出三种假设:
①假设一:该白色沉淀为CaSOs;
假设二:该白色沉淀为;
假设二:该白色沉淀为上述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②基于假设一,同学们对白色沉淀成分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方案:
限选的仪器和试剂:过滤装置、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储水、0.5mol-L-'HCK
-1
0.5mol•2s0八0.5mol•LBaCl2>1mol•L^NaOH、品红溶液。
第1步,将D中沉淀过滤、洗涤干净,备用。
请回答洗涤沉淀的方法:_
第2步,用另一只干净试管取少量沉淀样品,加入(试剂),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
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试剂)的试管中。若出现现象,则假
设一成立。
③若假设二成立,试写诞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6)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作用是o
29.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对甲烷还原氧化铜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得:试验室制取甲烷常用的方法为无水醋酸钠(CHsCOONa)与氢氧化钠在二氧化铳作催
化剂的条件下共热,产物中有少量的副产物丙(CH3C0CH3)丙酮可与水混溶。
(1)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试验中先点燃(填“A”或
“D”)处酒精灯,此时&、L的状态为(填标号)。
A.Ki关闭、K?关闭B.Ki关闭、K?打开
C.K打开、心打开D.&打开、K?关闭
(2)装置A中主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内壁加一层铝箔不仅能使药品
受热匀称,还能=
(3)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为,装置C的作用是。
(4)试验过程中记录的试验数据如下:
装置DEFG
试验前装置总质量/g180.0277.8311.5301.0
试验后装置总质量/g177.2279.6312.6301.0
若装置D中的氧化铜全部被还原成铜,则气球中收集到的由D中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为L,此条件下,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碱式碳酸保[2*(0田,903),・曲2]是一种绿色粉末状晶体,常用作催化剂和陶瓷着色剂,
300℃以上时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在试验室中进行了有关的试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装置可分别选取下列装置_____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选取)。
碱石灰氧化钙
(2)称取肯定量的碱式碳酸保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安装好试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热硬质玻璃管,当装置c中(填试验现象)时,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
气。其目的是O
(3)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E的作用是。
(4)试验前后测得表中所示数据:
装置B中样品(质量/g)装置C(质量/g)装置D(质量/g)
试验前7.54112.3050.34
试验后3.04114.4651.22
已知碱式碳酸镇中Ni化合价为+2价,则该碱式碳酸保的化学式为
(5)请写出加热时氢气还原上述碱式碳酸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不同的化学药品间可能发生反应生成有毒、易燃、易爆等物质,试验室中禁止随意混合各
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故A正确;
B.在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B错误;
C.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醛等)简单被引燃,不能用酒精灯干脆加热,如需加热,可以采纳水浴
等间接加热的方法进行,故C错误;
D.有毒药品剩余的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中,会造成地下水或土壤的污染,应放入指定的容器
中存放,故D错误;
故选Ao
2.C
【详解】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较大,在制备硝酸钾晶体的试验
中,趁热过滤是除去氯化钠,故A错误;
B.CuCL水解,溶液显酸性,与氧化铝反应,可以视察到固体渐渐溶解,随后铝片表面放出气
泡,并有红色固体析出,故B错误;
C.纸上层析法依据极性相像相溶原理,是以滤纸纤维的结合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
流淌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安排系数不同,因而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别的目的,与毛
细现象有关,故C正确;
D.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移入打算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使其出口尖端接触器壁,使容器微
倾斜,而使移液管直立,然后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由地顺壁流下,待溶液停止流出后,
一般等待15秒钟拿出,故D错误;
故选Co
3.A
【详解】
A.粗澳苯中含有杂质单质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之后发生如下反应:
Br2+2NaOH=NaBr+NaBrO+H2O,产物与澳苯不互溶,将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进行分
液,A正确;
B.蒸储操作中先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提高储分的产率,B错误;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采纳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
D.CO2与水反应溶解于其中,会使测量体积偏小,应采纳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来测量
CC)2的体积,D错误;
答案为:Ao
4.A
【详解】
A.烧瓶内出现“喷泉”,证明氨气易溶于水,故选A;
B.澳单质和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方法分别,故不选B;
C.无保温措施,放出的热量易散失,不能用装置C测定反应热,故不选C;
D.灼烧碎海带不能用烧杯应用生锅,故不选D;
答案选A。
5.C
【分析】
依据装置:A装置由FeS和稀硫酸制备压S,B装置由L与KOH制备KIOs,反应为:
3I2+6K0H=KI03+5KI+3H20,将H2s通入B中KIO3溶液发生反应:3H2S+IO;=3SI+3H20+F,向所
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H?S,C装置汲取多余的H2s,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
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钏,得到硫酸钢沉淀,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
蒸发结晶得到KI固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步骤②中滴入30%氢氧化钾溶液后,发生反应:3L+6K0H=KI03+5KI+3H2,溶液由棕黄色(碘
水颜色)溶液变成无色,A正确;
B.步骤③中装置B生成黄色沉淀为S,反应方程式为:3H?S+K)3=3SI+3H2。+「,B正确;
C.步骤⑤中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顿,得到硫酸钿沉淀,
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发结晶得到成品,C错误;
D.装置A为启普发生器,适用于制取的气体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
气体;反应不须要加热;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由于小、CO,制取反应原理符合上述条件,因
此也可以用于试验室制备用和COz,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6.C
【详解】
A.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的依次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
A错误;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中,淘金原理是依据物质密度不同,与化学上的萃
取不一样,故B错误;
C.“所在山洋,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过程,扫取以水淋汁为溶解,
乃煎炼而成包含蒸发、结晶等操作,故C正确;
D.《茶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醐茶、品茶•……”
文中涉及溶解,与过滤和蒸储等无关,故D错误;
故选Co
7.A
【详解】
A.斑点直径在0.5cm以内,不能太大,故A错误;
B.静置”时可充分反应或充分混合、分层等,则“静置”是一种必要的试验操作,故B正确;
C.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乙酰水杨酸转化为可溶性盐,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乙酰水杨酸中
的水杨酸聚合物杂质,再将乙酰水杨酸的可溶性盐重新转化为乙酰水杨酸,从而达到提纯的
目的,故C正确;
D.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简单发生爆炸而产生危急,故D正确;
故选Ao
8.B
【详解】
A.测定溶液的pH时,应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的中部,待试纸变色后,再比照
标准比色卡读数,A错误;
B.浓碱对皮肤有腐蚀性,沾在皮肤上时要马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B正确;
C.酒精能与水互溶,故不能作萃取剂,C错误;
D.银不与氨水反应,试管内壁的银镜可用硝酸清洗,D错误;
答案选B。
9.A
【详解】
A.由题表数据可知,五水硫酸铜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较大,故溶解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选
项A错误;
B.蒸发浓缩口寸应选用蒸发皿,选项B正确;
C.减压过滤的目的是增加过滤速度,把产物抽干,选项C正确;
D.Ci?+易水解,酸化步骤加入HzS。,溶液的作用是防止CuS。,水解,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0.D
【详解】
A.浓硫酸稀释应当将浓硫酸倒入水中,A错误;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碳酸钠加热不分解,加热不能除去Na2c。3杂质,反而会把原物质NaHCOs
除去,B错误;
C.气体产物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否则氯化氢气体不
能除去,C错误;
D.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所以先从下口倒出有机层,再从上口倒出水层,D正确。
答案选D。
11.B
【分析】
废定影液[含Ag(S203);和Br一等]中加入Na2s溶液,会和Ag(S2O3)[反应生成Ag2s沉淀和S203
故所得滤液中含BE、S2O;"通入氯气,则氯气能将BE氧化为BQ,利用苯将澳单质萃取后能
获得单质澳。
【详解】
A.过滤时滤液应自然流下,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将滤纸搅烂,故A错误;
B.分液时,先使下层液体从下孔流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而由于用苯萃取,苯的密
度小于水,故有机相在上层,水相在下层,故应先放出水相再从上口倒出有机相,故B正确;
C.粗浪蒸储提纯时应选择直形冷凝管,因球形冷凝管有凹槽斜放时有液体残留在凹槽中,故
C错误。
D.高温灼烧用生烟,而不用蒸发皿,故D错误;
故选:Bo
12.D
【详解】
A.先打开Ki、K3,H2SO4与Fe反应产生FeSOc凡可以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待排尽空气
后关闭及,打开际在装置b中产生的FeSO,在艮压强的作用下沿导气管进入装置c中,并向
c中滴加NaOH溶液,加热,甘氨酸、FeS04,NaOH发生反应,就制备得到补血剂甘氨酸亚铁,
A正确;
B.柠檬酸具有酸性、还原性,在c中加入柠檬酸既可调整溶液的pH,又可以防止Fe"被氧化,
以便于制取得到甘氨酸亚铁,B正确;
C.在c中甘氨酸、FeS04、NaOH溶液发生反应制取得到甘氨酸亚铁,反应方程式为:
2H2NCH2COOH+FeSO4+2NaOH=(H2NCH2C00)排+Na2so4+2H。C正确;
D.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洗涤得到的甘氨酸亚铁所用的最佳试剂是乙醇,
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3.B
【详解】
A.滴瓶中的滴管在滴加药品之后不须要洗净,干脆放回原滴瓶即可,A错误;
B.硝酸钾在制备过程中应趁热过滤,在过滤过程中应加入2mL水,目的是避开固体中NaCl
等杂质因温度较低而冷却析出,影响硝酸钾的纯度,B正确;
C.为精确测得反应前后的温差,应分别测得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前温度,然后快速搅
拌测量混合液的最高温度,c错误;
D.乙酸的熔点是16.6℃,冬季的乙酸会结成冰状,取用是应将试剂瓶置于温水浴中,若置于
石棉网上易造成试剂瓶受热不均而炸裂,D错误;
故答案选B。
14.C
【详解】
A.氯化镂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的混合气体。PM汲取氨气,潮湿的酚麟试纸检验不出
氯化氢气体;碱石灰汲取氯化氢,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不出氨气,A项错误;
B.右边试管内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氢气排出装置,硫酸亚铁溶液与左边试管内氢氧化
钠溶液不能自动混合,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B项错误;
C.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向漏斗中加入适量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中的液面,静
置片刻,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c项正确;
D.中和滴定时眼睛应视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改变,否则会导致测量不精确,D项错误;
答案选C。
15.D
【详解】
A.NaOH与石英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Na0H+Si02=Na2Si03+Ho0,故A错误;
B.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眼睛应凝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改变,故B错误;
C.pH试纸运用时不须要潮湿,否则对待测液有稀释作用,而检测氨气时需用潮湿的红色石蕊
试纸,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显碱性,故C错误;
D.蒸储试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储烧瓶支管口,这样温度计测得的才是将被冷凝的
蒸汽温度,故D正确。
故选Do
16.C
【详解】
A.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当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AgNOs溶液中,直至起先沉淀的沉淀恰好溶解
为止,A错误;
B.NL的密度比空气小,应当采纳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B错误;
C.KMnO,具有强氧化性,会将浓盐酸氧化为黄绿色的CL,C1,进入小试管中,发生反应:
Cl2+Na2S=2NaCl+SI,看到试管内溶液变浑浊,可证明物质的氧化性:KMnO4>Cl2>S,C正确;
D.仪器丁常用于蒸储,目的是冷凝降温,便于物质复原至常温下的液态,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7.B
【详解】
A.Na与CL可反应生成NaCl,最终得到白色的NaCl固体,A正确;
B.萃取操作时,需将分液漏斗倒置振播,如图所示:,因此放气时需打开旋塞,
而不是打开瓶塞,B错误;
C.运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别的试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淌相中溶解实力更大,
在粉笔上的扩散速率较快,因此会出现在粉笔的上端,c正确;
D.碘遇淀粉呈蓝色是因为淀粉分子的螺旋中心空穴恰好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一
种“包合物”,这种“包合物”为蓝色,温度较高时,范德华力被破坏,难以形成蓝色的“包
合物”,D正确;
故选B»
18.A
【详解】
A.装置正确,可用于分别互溶的液体混合物,A正确;
B.HC1易溶于水,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应改用四氯化碳,B错误;
C.氯化镂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二者在温度稍低时反应生成氯化镂,应用氯化镂和氢
氧化钙,c错误;
D.NO易与空气反应,不能运用排空气方法收集,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9.C
【分析】
探究CO?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CO,a装置是CO?气体发生装置,生成的CO?气体含有HC1和水蒸
气,通过b中饱和NaHCOs溶液除去HC1,装置c中浓硫酸除去水蒸气,通过d加热和锌发生反
应,装置e为平安瓶,CO进入装置f中的银氨溶液产生黑色固体,验证CO的存在,以此解答
该题。
【详解】
A.试验起先时,需先打开活塞K,使反应产生的CO2排尽装置内空气,避开空气与锌粉反应,
然后点燃酒精灯,A错误;
B.b装置是除尽CO?中的HC1,若用NaOH溶液,会在汲取HC1的同时也汲取C02,应用饱和NaHC03
溶液,B错误;
C.a装置是CO?气体发生装置,当须要气体时,打开K,盐酸和碳酸钙接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气体;当不须要气体时,关闭开关K,反应产生的气体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
颈漏斗中与固体分别,从而使反应停止,故装置a的优点是可以限制a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正确;
D.装置e为平安瓶,防止装置f中的液体倒吸到d中的硬质玻璃管中,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及性质试验。把握试验装置的作用、试验原理、试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
留意试验平安及试验的先后依次。
20.C
【详解】
A.浓硫酸与铜反应须要加热,甲装置没有酒精灯,无法反应制取SO?,故A错误;
B.滴定管运用时应悬于容量瓶上方,不能伸入容量瓶内,会污染试剂,故B错误;
C.用装置丙可以过滤“沉钻”所得悬浊液,且装置中操作正确,故C正确;
D.灼烧C0CO3固体应用用埸,不能在烧饼中干脆灼烧固体,故D错误。
答案选C。
21.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瓶塞,打开止水夹a,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
握锥形瓶底部,假如视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即手捂法);或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旋塞,从分液漏斗
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分液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
漏气不漏气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颈漏斗
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
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滴入烧瓶
【详解】
⑴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塞紧瓶塞,打开止水夹a,把导气管
的一端浸入水中,用双手紧握锥形瓶底部,假如视察到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而且在松开手
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好(即手捂法);或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
的活塞和旋塞,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水,使分液漏斗中出现水柱,水柱高度在一段时间
内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不漏气(即注水法);
(2)据图可知装置B不漏气,由于不漏气,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
颈漏斗内的水面高出试管内的水面;
(3)据图无法确定是否漏气,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
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
22.蒸储烧瓶冷凝管容量瓶c酒精灯蒸储烧瓶支管口f未用玻
璃棒引流2.0BCAFED无影响偏高偏低
【详解】
⑴依据仪器构造可知a、b、c分别是蒸储烧瓶、冷凝管、容量瓶;
(2)带有活塞或旋塞的玻璃仪器运用前须要检查是否漏水,则仪器a〜e中,运用前必需检查
是否漏水的有容量瓶,答案选c;
(3)分别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须要蒸储,因此还缺少的仪器是酒精灯。蒸储时温度计测量
蒸汽的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储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当是逆向冷却,则由g
口进水,f口流出;
⑷①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时,要运用玻璃棒引流,依据示意图可知图中的错误是未用玻璃棒引
流;
②配制0.Imol/LNaOH溶液450mL,须要500mL容量瓶,所需NaOH的质量为
0.5LX0.lmol/LX40g/mol=2.0g;
③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等,所以正确的操作依次是BCAFED;
⑸容量瓶用蒸储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
液体积削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移液时有液体溅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削减,所配溶液浓度
偏低。
23.beb高压是防止生成的碱式碳酸钻分解,密封是防止+2价钻被空气中。2氧化
用烟、泥三角6[2COC03-3co(0H)2•H20]+50,O10Co304+12C02t+24H,0冷却至室
温,过滤,依次用蒸储水和乙醇洗涤,低温干燥得碱式碳酸钻晶体
【分析】
由乙酸钻逐步制备CosOi时,首先将乙酸钻晶体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缓慢滴加碳酸镂溶液,并
在30℃下水浴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随后将混合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至160℃以获
得碱式碳酸钻,由于题中指出碱式碳酸钻在常压下温度高于30℃就起先分解,因此须要在高
压反应釜中进行该反应,止匕外,密封也可防止+2价Co在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化;由含碱式碳
酸钻的浊液获得纯净的碱式碳酸钻晶体时,要考虑其溶解性的特点,先将浊液降温使碱式碳
酸钻析出,再过滤,随后用水洗去可溶性杂质,再用乙醇洗涤除去多余水分,最终低温干燥
即可,切记温度不能过高,以防其分解;将获得的纯净的碱式碳酸钻晶体再进行煨烧即可得
到Co304o
【详解】
(Da.滴定试验中,不能对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进行润洗,而滴定管则须要进行润洗,a项错
误;
b.读数前,应当将滴定管中的气泡解除,以防影响读数,b项正确;
c.滴定时,眼睛应当视察锥形瓶内现象改变,c项正确;
答案选be;
(2)利用水浴装置进行加热时,温度计应当放置在水槽中,对水浴温度进行刚好的调整;
(3)由于碱式碳酸钻在常压下高于30℃即发生分解,因此须要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密封
反应的另一个作用也是为了防止+2价Co被氧化;
(4)对固体进行燃烧时,须要在生期中进行,因此须要的硅酸盐仪器有泥三角和生烟;燃烧时
碱式碳酸钻分解生成Co304,一部分+2价的Co被氧化生成+3价的Co,因此相关的方程式为:
煨烧人
6[2COCO3.3CO(OH)2.H2O]+5O2==10CO3O4+12CO2T+24H2O;
(5)由含碱式碳酸钻的浊液获得纯净的碱式碳酸钻晶体时,要考虑其溶解性的特点,先将浊液
降温使碱式碳酸钻析出,再过滤,随后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再在低温下干燥即可。
24.往NazCeO7溶液中滴加浓硫酸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冷凝管锥形瓶检
漏上保证正丁醛刚好蒸出尽量避开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51.39%
【分析】
将浓硫酸加入到Na£R07溶液中,再装入到B中,加热时不断滴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生成丁
醛,丁醛的沸点比丁醇沸点低,加热到90〜95°C,得到储分产物丁醛粗品,利用分液漏斗分
别出水,再计算产率。
【详解】
(1)试验中,遵循浓硫酸稀释原则,NazCnO7溶液和浓硫酸添加的依次为向Na£r2()7溶液中加入
浓硫酸;故答案为:向NazCeO,溶液中加入浓硫酸。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觉未加沸石,应实行的正确方法是冷却后补加;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却后补加。
(3)依据上述装置图中,可以得出D仪器的名称是直形冷凝管,E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
案为:直形冷凝管;锥形瓶。
(4)分液漏斗运用前先检漏,再洗,因此必需进行的操作是检漏;故答案为:检漏。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因正丁醛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正丁醛在上层;故
答案为:上。
(6)正丁醛的沸点是75.7℃,正丁醇沸点是117.2℃,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缘由
是保证正丁醛刚好蒸出,尽量避开正丁醛被进一步氧化。
CH3cH2cH2cH20H温泉>CH3CH2CH2CHO
⑺74g72g
4gxg
74g:4g=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锻造供应链专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非遗传承人(现代创新方向)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怀化市辰溪县自然资源局招募笔试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廊坊文安县选聘高中教师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项目投资风险的管理
- 2025年井下瑞雷波探测仪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模组检测系统项目建议书
- 2025年暑假建筑专业大学生.实践报告范文
- 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干细胞研究与教学策略
- 提升教学效果的利器教育机器人技术概览
- 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绿色食品高粱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精压机
- 三年级除法竖式谜
- 口腔修复学-全口义齿修复课件
- 矿床规模划分标准
- 抖音快闪自我介绍(含背景音乐)
- 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办事指引
- 3、焊缝(焊道、焊口)宽度计算公式
- 天车工考试考试试题
- 抗体药物中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