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三.宋明理学:1.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理”或“天理”B.“仁”C.三教合一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C.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3.从宋代理学提出“灭人欲”到明代心学提出“内心反省”克制私欲,这说明是A主流思想文化维系了专制统治B儒学的发展强调个人的修养C儒学的发展已经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孔子的仁学发展到了极端4.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有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而逐渐形成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世界万物的本原B.社会发展的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人的情感、感受6.《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明显来自儒家思想中的A.“仁政”学说B.“天人感应”学说C.宋明理学思想D.“经世致用”思想7.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8.下列有关宋代理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B.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C.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唯物主义思想D.其本质目的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9.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分歧在于()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天理”所在C.“灭私欲”D.对佛道思想的认识10.下列言论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①“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②“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④“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12.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13.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对朱熹的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心即理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1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1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是非之心,不虑可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16.“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①主张“格物致知”②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③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④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①④B.①②④C.①②D.①②③1“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18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有()①程颢②程颐③朱熹④陆九渊⑤王守仁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19、理学家所谓的“天理”包括哪些内容()①世间万物的本原②“三纲五常”等儒家道德伦理③“人心”或人的思想意识④“气”或世间万物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20、“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①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把宇宙中的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是主观唯心主义A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④21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22、王阳明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根本意图是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克服“私欲”,恢复心体无善无恶的本来面目D修身养性,崇尚道德23.(原创)明代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心学”的新阶段,下列哪些是“心学”的内容①“心即理也”②“宇宙便是吾心”③“致良知”④“心外无理、理外无心”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四.明清思想活跃局面:24.明清之际思想家认为当时社会弊病丛生是根源在于:A程朱理学已经不合时宜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C商品经济的发展D社会贫富不均25.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2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27.明清之际,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28.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下列主张体现人文精神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民贵君轻③存天理,灭人欲④齐家、治国、平天下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9.《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30.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性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31.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提倡男女平等②实际否定“三纲五常”③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④有利于思想解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2.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他们的共同点是“异端”自居B.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3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C.“工商皆本”的学说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34.李贽在《藏书》中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该材料表明李贽的基本观点是35.“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物质实体),即无不是理(客观规律)也”,提出上述主张的是下列哪位思想家:36.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性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37.儒学思想在后世不断发展,下列主张哪个具有民主启蒙色彩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D.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8.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的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时代主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9.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40.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41.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42.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43.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4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4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张子语录》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敦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理学家们创立理学的目的是什么?(3分)(2)材料二又反映了理学家们怎样的思想追求?(4分)(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与材料二有何不同?(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同步试题(二)123456789101112131415ACADCCBCBCBDDC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BADCBABDCBBAC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DDCCDADADDACBA45.(1)继承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