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
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
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
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
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
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
指标。
(《人民日报评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新华社发,国家统计局数据)
材料三:
中国财政部11月18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0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
资金预算近日提前下达,共计1136亿元,以期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发外媒关注。
据拉美社11月18日报道,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说法,其中一部分资金将分解到具体的地方政府,以在
2020年加强脱贫攻坚战的力度。
报道称,这些资金将继续重点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三区”是指西藏、新
疆南疆四地州和四省藏区;“三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州、四川的凉山州和云南的怒江州。
报道称,今年10月,中国国务院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
口将实现脱贫。再经过2020年一年的努力,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该官员还提到,预
计到今年底,全国90%左右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
(《外媒关注中国投入巨资决战脱贫攻坚》,参考消息网2019年11月20日)
材料四:
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在对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上,消除城乡发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
城市的共富共赢。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
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部分人的
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数。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
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
从时间逻辑上看,要立足2020年和2050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在全面脱贫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精准
扶贫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的国家战略。前者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
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者着眼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按
照时间节点,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基础上,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
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
目标全面实现。
(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
1.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贫困发生率来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员比片区外的贫困人员更加贫困。
B.2013年到2017年,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4000万,说明我国脱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
绩。
C.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是解决贫困地区农村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
D.如果按照2013年的监测范围来统计贫困人口,2017年的贫困地区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应该更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说明党和国家对解决我国贫困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B.从国务院某官员的预计情况来看,2020年必须让全国剩下的5%左右贫困人口与10%左右的贫困县脱
贫。
C.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到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D.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富共赢,是到2050年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3.为什么我国能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黑板擦
夏鲁平
那是1970年,乡下的孩子上学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上学之前,去生产小队牛棚搓牛毛,搓成鹅
蛋大的那么一团,送给老师当黑板擦,老师由此会奖励给学生一支铅笔或一个薄簿的作业本。
开学的头一天,我也急忙钻进生产小队牛棚,学着别人的样子,用一根一寸长、筷子那么粗的小木棍
在牛身上滚来滚去,厚厚的牛毛缠在木棍上,再抽去木棍,继续在牛身上搓。一头牛的毛不够,就换第二
头牛,第三头牛。学校每个教室里都存有一小堆这样的牛毛团黑板擦。我得到的消息晚,动手迟,生产小
队牛身上的毛被人搓走了好几团,那些牛又不可能在短时间代谢下更多的毛,我怎么搓,也只能搓一个像
鸡蛋大小的牛毛团,上学的第一天,无法将它献出来。
几天后,天黑的时候,我再次跑到生产小队牛棚,挑选了一头因晚归而没被搓过毛的牛,耐心十足不
厌其烦地在牛身上滚动起来。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手里的牛毛团搓成鹅蛋一样大了,甚至比鹅蛋还大。
第二天上学,我将牛毛团呈上,在老师大为惊讶翻来覆去端详牛毛团的时候,又呈上作业本。老师接
过作业本,翻开,然后抖动着作业本向同学们一页页翻起、展示、表扬我的作业。老师检查完所有同学的
作业,开始讲课,这时我发现老师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我,我对接着老师的目光,感觉他的课只为我一个
人讲,我成了全班独一无二的大红人。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一年,我转学来到长春市东岭小学。我的班主任老师叫史丽萍,那年她十八岁,刚
参加工作不久,也许是她孩子气未脱的缘故,很爱跟学生打成一片。我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我印象中,史
老师穿着一条米黄色的裤子,粉红色的确良上衣,非常青春靓丽。每逢星期天,她会叫上几个同学去她家
里。她家炕头有个长方形的铁盒,盒里装着炒熟的白瓜子,我们可以随便吃。
有一天,史老师手里的黑板擦坏了。史老师问:“哪位同学家长是木匠,能帮老师做个黑板擦?”声
音刚落,我急切伸张手臂,手不停地向史老师摇晃。其实那时我求功心切,着实向史老师撒了弥天大谎。
我父亲以前是个教书匠对木匠活一窍不通,从乡下抽调回来,在长春市制冰厂当生产调度员,根本不会做
黑板擦。我决定放学后亲自制作黑板擦。
放学的路上,我四下釐摸,终于捡到了木板。回到家,我把木板锯成了黑板擦模样的方块。班级里的
黑板擦是天蓝色的,为了让木板更加接近原来的颜色,我用蓝蜡笔一点点涂在木板上。接下来的事比较难
了,黑板擦的关键部位是毛毡,我根本搞不到那种毛毡。我开始打起了家里一条毛毯的主意,我神不知鬼
不觉用剪刀在那条毛毯上剪下一条。我把这块毛毯条叠成黑板擦一样大小的小方块,用白面粉做成耦糊,
将毛毯条折叠粘在一起。第二天干了,但折叠毛毯条从木板上翘起,粮糊根本无法将两样东西结实地粘
住。为什么不用铁钉钉呢?我将折叠毛毯条铺在木板上,在四个角上钉上了铁钉,黑板擦终于做成了。
这一天上学,史老师刚走进教室,我赶紧从书包里掏出那只黑板擦,史老师反复掂量这只稚嫩的黑板
擦,指甲划向蜡笔涂上去的蓝色,说:“不错,我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史老师开始用这只黑板擦了,
黑板擦擦向黑板的一刹那,我们的耳边发出了尖厉声响,是铁钉与黑板摩擦的声响,一道长长的划痕出现
了,惊心动魄。全班同学好像早就琢磨起这只怪异的黑板擦,一直憋闷着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一道划痕
终于划开了他们的笑声。史老师泪水盈盈地愤怒着,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我为你们的笑声感到羞
耻,谁能像夏鲁平同学这样亲手为班级做成一个黑板擦?我现在宣布,期末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就是
夏鲁平同学,大家为他鼓掌!“顿时,我的心热浪翻滚,汨水潸然而出。
第二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老师,姓何,是个3岁孩子的母亲。有一次,何老师写错了一个字,随
手抓起我做的那只黑板擦,擦向那个错字,“吱——"黑板又响亮地现出了划痕,她的手停住了,看看这
只黑板擦,皱起眉头说:“这是什么破玩意儿,你们以前的史老师真能对付!”一扬手,黑板擦吭的一声
被扔进了教室门后的垃圾桶里。
我的心一落千丈,身子一动不会动了。几天后,我成了班级里捣蛋的学生,优秀学生被刷掉,劳动委
员被刷掉,我在各种课堂上摇头摆尾故意弄出怪异的响声。有别的老师上课,何老师过来趴教室门缝,偷
看课堂纪律,看见摇头晃脑的我,推门进来,揪住我的衣领,拎出教室,让我在走廊罚站。我开始逃学,
我成了何老师的对立面。我感觉史老师试图在找我,有时我在操场上溜达,只要史老师出现,我立马逃之
天天。
小学终于毕业,我上了初中。有一天早上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校门口,竟发现史老师站在不远处盯
着我。我一言不发,也不看她,我已不是她所期望的学生了。我走进了校门,感觉史老师突然从后面追上
来,嘴里发出了愤怒的声响:“别忘了,你可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那一刻,我停住了脚步,站在那
里,脑子好像蓦地从混沌中回过神儿来。
几十年过去了,当教师的妻子告诉我,现在她给学生上课,使用的是电子白板,写在屏幕上的字,想
要擦拭,张开手掌轻轻一抹,就会消掉上面所有的痕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写当地小孩入学时到牛棚搓牛毛的习惯,既点明当地教育条件的艰苦,也为后文写作者帮新
来的何老师制作黑板擦做铺垫。
B.“我”按习俗呈上牛毛团,所以当时的老师不仅表扬了“我”,而且整堂课就只为“我”一个人讲解,
让“我”成了全班独一无二的大红人。
C.文中写何老师,是为了与史老师形成对比,突出史老师的形象,让文章主旨更鲜明;小说中出现作者
的名字,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
D.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学生也有隐秘的世界,作为教师,稍不注意便会对学生造成伤害,甚至
会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
E.文章以“黑板擦”为线索,将与之有关的故事串联起来,搭建舞台,让相关的教师与“我”依次出场演
出,情节简单自然。
5.请分别谈谈画线句子中“我”的情感。
(1)顿时,我的心热浪翻滚,泪水潸然而出。
(2)我的心一落千丈,身子一动不会动了。
6.史老师是一个怎样的教师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7.关于结尾段,有人认为必不可少,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城里的鸵鸟
阿辞
在鸵鸟的世界里,是可以妻妾成群的。但有这么一只鸵鸟,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决定一辈子只娶她一
个。
他们相亲相爱地生活了很多年,在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厄运突然降临了,他们被猎人抓住了,然后
卖给了一个农场主。
幸运的是,农场主没有杀他们,而是把他们圈养起来,当成了种鸵鸟。每天有人给他们吃的,日子倒
也悠闲自在。可是好景不长,农场主为了提高繁殖速度,给鸵鸟先生送来了五位年轻的鸵鸟姑娘。
鸵鸟太太伤心地躲到一个角落里发呆,鸵鸟先生明白妻子的心事,他很想告诉妻子,他只喜欢她一
个。可他不会说话,所以只有用行动来表示,他整天跟在妻子的身边,对那五位鸵鸟姑娘不理不睬。
妻子明白了他的心意,很开心,农场主也明白了他的心意,很不高兴,竟然当着他的面,把他的妻子
抓走了。
鸵鸟先生急坏了,他知道,农场主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也许会一生气把他的妻子给杀了。可是,
他只是一只鸵鸟,没有能力去救自己的妻子,他能做的,就是对五位鸵鸟姑娘继续冷淡,让农场主明白,
他是绝不会要她们的。
后来,他觉得这样还不行,就开始绝食,那意思就是,如果妻子不在了,他也不活了。
这一招果然凑效,农场主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第三天终于把他的妻子放了。不过,没有放回他的身
边,而是送给了另一只雄鸵鸟。
鸵鸟先生气坏了,可他毫无办法,只能趴在栅栏边,远远地望着妻子,痛苦地呜呜叫。鸵鸟在成年之
前能发声,但在成年以后,它们就失去了语言能力。奇怪的是,这一急,鸵鸟先生又能发出声音了。鸵鸟
太太在另一个围栏里,远远地望着丈夫,也呜呜地发出了声音,绝望地叫起来。
这样叫着叫着,他们竟然会说话了。
鸵鸟先生关切地问:“人有没有伤害你?”
鸵鸟太太说:“没有,他们只是把我关起来了,好让你娶那五位姑娘。”
鸵鸟先生发誓说:“我绝不会娶她们的。”
鸵鸟太太也发誓:“我也不会嫁给这只鸵鸟的。”
会说话后,日子好过多了,虽然不能在一起,但他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感情,互相鼓励,无论别的鸵
鸟怎么献殷勤,他们都不动心。农场主当然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感觉到了他们与众不同,有一次还笑起
来,看着他们自言自语:“这两只鸵鸟真有意思,像是会说话一样。”一个月后,农场主被他们的痴情感
动了,把鸵鸟太太送回到鸵鸟先生的身边,把那五位鸵鸟姑娘带走了。
终于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有说不完的话。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幸福就有些变味了。鸵鸟先生渐渐地觉得妻子太啰
嗦,鸵鸟太太觉得丈夫太啰嗦,双方常常为了一点小事争争吵吵。
鸵鸟先生开始想,随便娶一个也比自己的太太好,那些沉默的鸵鸟姑娘多可爱呀。
鸵鸟太太也开始想,随便嫁一个也比自己的丈夫好,那些一声不吭的雄鸵鸟多有风度啊。
可他们已经没机会再选择了,农场主被感动得太深,绝不会再把他们分开了。
他们只能在争吵之后,一个面朝东,一个脸朝西,哀叹自己命苦:别的鸵鸟都不会说话,为什么偏偏
自己碰上一个会说话的呢。
他们已经忘了,①;他们更忘了,②0
8.为小说最后一段空缺部分各补上一句话,每句话不超过15个字。
9.按照小说情节的基本模式,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并指出它在情节构思上的两大特色。
10.赏析小说中划线部分。
11.小说以“围城里的鸵鸟”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人。德裕幼有壮志,苦心力学,年才及冠,志业大成。穆宗即位,召入翰林,
充学士,尤重之。禁中书诏大手笔,多诏德裕草之。召对思政殿,赐金紫之服。戚里诸亲,与权臣往来,
德裕嫉之,上疏论之曰:“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
私第唯是泄露禁密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伏乞宣示宰臣,其驸马诸亲,今后公事即于中书见宰相,请
不令诣私第。”元和时,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润州承王国清兵乱之后,财用弹竭。德裕俭于自奉,留州
所得,尽以赡军,虽施与不丰,将卒无怨。诏浙西造银妆具二十事进内。德裕奏日:“臣伏准今年赦文,
常贡之外,不令进献。上弘俭约之德,下敷恻悯之心。”时准赦不许进献。逾月之后,征贡之使,道路相
继。故德裕因诉而讽之。事奏,不报。敬宗疏远贤能,昵比群小。德裕倾心王室,遣使献《丹展箴》六
首。帝虽不能尽用其言,命学士韦处厚殷勤答诏,颇嘉纳其心焉。文宗即位,以德裕检校兵部尚书、成都
尹。德裕乃复葺关防,缮完兵守。吐蕃维州守将悉怛谋请以城降。时牛僧孺言新与吐蕃结盟,不宜败约,
乃诏德裕却送悉怛谋一部之人还维州。监军王践言入朝,言悉怛谋缚送以快戎心。上颇尤僧孺。泽潞节度
使刘从谏卒,其侄稹擅总留后,三军请降旄钺。德裕目:“泽潞国家内地,不同河朔。前后命帅,皆用儒
臣。若不加讨伐,则藩镇相效,自兹威令去矣!”初议出兵,朝官上疏相继,许之继袭,而宰臣四人,亦
有以出师非便者。以至平殄,皆如其算。五年,武宗上徽号后,累表乞骸,不许。
(节选自《旧唐书•李德裕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露禁密/
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B.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露禁密/
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C.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露禁密/
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D.伏见国朝故事/驸马缘是亲密/不合与朝廷要官往来访闻/近日驸马辄至宰相及要官/私第唯是泄露禁密/
交通中外/群情所知/以为甚弊/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及冠称男子满二十岁,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的礼节,表示已到了成人的年龄。
B.中书是中书省简称,中书省是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掌管制令决策,中书令为长官。
C.藩镇是唐代朝廷设置的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D.乞骸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休的一种说法,“致仕、解印、下车”等也可表示退休。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德裕胸怀大志,才能超群不凡。他幼年时就有宏大的志向,竭尽心思努力学习,充任学士,草拟了
很多重要的诏令文书,穆宗推崇他并给以奖赏。
B.李德裕生活节俭,深受将士拥护。府库财用拮据,他躬身俭约,尽量减少开支,把节余的财物全部供
养军队,尽管所给不甚丰足,将士却并无抱怨。
C.李德裕关心国事,直言进谏皇帝。因敬宗疏远贤能,亲近小人,他向朝廷献上《丹晟箴》六首,进行
劝谏,皇帝采纳了部分建议,赞许他的用心。
D.李德裕富有远见,维护朝廷威严。节度使刘从谏病逝,其侄刘稹要求袭任节度使,宰相都认为出兵不
是好办法,他主张征讨,最终平定了刘稹。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征贡之使,道路相继。故德裕因诉而讽之。事奏,不报。
(2)监军王践言入朝,言悉怛谋缚送以快戎心,上颇尤僧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渡江云①
周邦彦
晴岚②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③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
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④。愁宴阑、风翻旗尾⑤,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
水驿、深般蒙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注]①宋哲宗执政,新党因政治局势的改变而被重新启用,周邦彦被召回汴京,途径荆州时作了此
词。②晴岚:晴日山中的雾气。③委曲:曲折延伸。④指长安日下:是指向北宋王朝的都城——汴京。⑤
旗尾:象征着党派和官禄。
1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A.“晴岚”三句选取了晴日山中薄雾铺满大地、雁阵起飞的景象,形象地传达出春回大地的信息。
B.“骤惊春在眼”句承前而来,写词人看到大雁北飞骤然意识到春天已经来到,“借问”两句运用了拟人
的手法。
C.“千万”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千丝万缕的杨柳已吐新绿是实写,柳条渐抽渐长可藏遮栖鸦是虚
写。
D.词的上片写春回大地的景色,下片写进京途中的所见所感,上下两片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表情达
后、O
17.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o(荀子《劝学》)
(2)不宜妄自非薄,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3),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o(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7),鲜矣仁。(《论语》)
(8)天若有情天亦老,o(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
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20.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
态。150字左右。
21.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些“逆行者”致
意。150字左右。
22.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
阅读的文字。150字左右。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
大关键词为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词语,谈谈你的理解
与看法。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800字。
202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3题答案】
【答案】1.A2.C
3.①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并将消除绝对贫困、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国家战略。②目标明确具体。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
百年奋斗目标。③有资金保障,针对性强。中央财政提前下达专项扶贫资金,继续重点加大对深度贫困地
区支持力度。④扶助对象精准。贫困地区明确,贫困人数清楚,实行精准扶贫。
【4〜7题答案】
【答案】4.AB5.(1)史老师肯定了“我”的付出,维护了“我的自尊,我因感激而落泪。
(2)新来的老师刚接手不了解情况,丢弃了“我”苦心做出来的黑板榛,“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内
心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
6.①深受学生喜欢,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②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敢于给学生遮挡风雨。史老
师批评同学们,呵护年幼的“我”的自尊心。③惜才、爱才,并不离不弃给予教育、警醒。“我”受到了
不明真相的何老师的无意伤害,由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变成了坏学生,但史老师一直关注“我”的成长。面
对“我”的逃避,她在校门口给了让“我”警醒的永世难忘的教育话语。
7.示例一:必不可少,是精彩之笔①结构上更完整。文章标题是“黑板擦”,作者写了牛毛黑板擦、木板
黑板擦,最后谈到今天擦字的手段,从过去到现在,顺理成章,结构自然完整。②内容上突出作品的真实
性。作品结尾段出现了“我”做教师的妻子如今是如何擦字的内容,从而让“我”成为更真实的存在,增
强了作品的真实性。③情感上,强化了作者对史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示例二:画蛇添足①情节上,写黑板擦是为了引出与之相关的故事,表现自己的教育思想,赞颂相关老
师,最后一段没有这些作用。②结构上看,删掉之后内容更简明,而且不影响文章主旨的表达。
【8〜11题答案】
【答案】8.他们原本也是不会说话的他们是怎么会说话的
9.(1)开端:鸵鸟夫妇相亲相爱生活在一起,却突然被抓被卖。(意到即可)
(2)发展:鸵鸟先生不受诱惑,对妻子不离不弃,农场主抓走他妻子,他绝食抗争,农场主把他的妻子
送给另一只雄鸵鸟。(意到即可)
(3)高潮:鸵鸟夫妇在苦难中彼此忠贞守望,竟然学会了说话,最终感动了农场主,夫妻破镜重圆。(意
到即可)
(4)结局:鸵鸟夫妇渐渐彼此厌倦对方,哀叹命苦。(意到即可)
特色:①先扬后抑;②设置荒诞情节一一让鸵鸟夫妇学会说话。
10.①设置了荒诞情节一一鸵鸟“竟然会说话了”,使小说情节陡转,曲折生动;②语言描写,突出了鸵鸟
夫妇忠贞不渝的爱;③为下文农场主的感动而让它们夫妻团聚的情节埋下伏笔;④与小说结局鸵鸟夫妇厌
倦彼此形成鲜明对照,耐人寻味。
11.①设置了阅读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围城”比喻爱情和婚姻的普遍心态,③含蓄地概括
了小说的核心情节:鸵鸟夫妇被拆散一一鸵鸟夫妇拼命想团聚一一团聚后又想逃离;④以“围城里的鸵
鸟”的命运象征(或隐喻)爱情和婚姻城堡里的人类的普遍状态,含蓄地暗示了小说的主题。
【12〜15题答案】
【答案】12.A13.D14.D
15.(1)征收贡物的使者,一路上相继不绝。所以李德裕借此上奏并进行委婉劝说。事情奏上后,朝廷始
终没有答复。(2)监军王践言进入朝廷,说悉怛谋被捆绑送回使敌人感到非常痛快。皇上很责怪牛僧孺。
[16-17题答案】
【答案】16.D17.①对春色由衷的喜爱之情。词的上片写春回人间的万千气象之景,表达了作者对春色
的喜爱。②对仕途的担忧之情。“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的“愁”,隐含着作者对仕途的担忧,要
到京城了,本来是高兴的事情,但是因新旧党之争问题,词人也不知道此次进京情况会是如何。③孤独寂
寞之情。尾句“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写出了离愁在心不能成寐的情状,表现了词人水程夜泊的孤独寂
寞。
【18题答案】
【答案】①.金就砺则利以塞忠谏之路也③.艰难苦恨繁霜鬓©.山水之乐⑤.
赢得仓皇北顾寄蜉蟾于天地⑦.巧言令色⑧.人间正道是沧桑
【19题答案】
【答案】认同。薛宝钗八面玲珑、事事力求周全,是知世故而又最世故的人了。宝钗的妥帖和世故,让她
得到了王夫人的喜爱、丫鬟们都称赞她,她的风头压过了黛玉。宝钗的圆滑世故,获得了王夫人的好感,
让孤苦无依的湘云把她当亲姐姐看待,收买了袭人。但是宝钗却始终得不到贾母的喜爱,除了贾母偏心自
己的外孙女黛玉之外,重要的是贾母对宝钗这个人的否定。如果说宝钗是知世故而世故,那么黛玉便是知
世故而不世故,宝钗无论做什么都是为己之利而为之,而黛玉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黛玉知道自己在贾
府中尴尬的地位,所以事事小心谨慎、不肯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怕下人多嘴多舌,她宁愿自己委屈
些,也不肯麻烦别人。宝钗和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她便不再对宝钗设防,还坦然的告诉宝钗自己以
前误会了她。贾母对她的宠爱和宝玉是一个层次,她却从来不曾恃宠而骄。王夫人对她心存偏见,她从不
违心的讨好。金钏儿被王夫人逼得跳井,王夫人自己都觉得过分了。可宝钗却借机讨好了王夫人,觉得拿
几两银子打发金钏儿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20题答案】
【答案】“爸爸,我的生日快到了,你打算送我什么礼物?”同桌新买了平板电脑,向我炫耀好几次了。
这次赶上我生日,我心想,爸爸肯定会说“你想要什么?”,然后我就顺势也要一个。“对呀,送什么呢?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去年我的生日,你送我了什么呢?"爸爸说。一瞬间,我觉得无比惭愧。“对不起
爸爸,我只知道要礼物,却从未给过你和妈妈礼物。”“傻孩子,你每年都在成长,这就是送给我们最好
的礼物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省经典《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常考题含答案
- 药店岗位职责及培训试题及答案药房营业员岗位职责试题
- 2025年电工证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年内分泌学科主治医师资格真题及答案
- 暗区突围战术解析
- 辽宁省2025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新人教版
- 音乐库软件介绍
- 2025 特技幼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花卉园艺考试题目及答案
- 湖南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GB 38454-2019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
- (妇产科学)第十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课件
-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含试验方案)课件
- 检测仪表基本知识课件
- 对外汉语初级教学(餐厅点餐)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GB∕T 17627-2019 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 定义、试验和程序要求、试验设备
- Q∕SY 1557-2012 测井电缆深度标准井技术规范
-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 盾构始发专项方案
- 滑移装载机滑移式装载机机械结构设计
- 工程造价与招投标课程设计 任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