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课标内容】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在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得到培养和发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阅读文学作品,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设计理念】本课的学习采用默读、朗读、品读等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力求让学生读出语言美感、读出散文的语言特点,并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一步熟悉阅读的基本方法,进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材分析】《昆明的雨》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散文类型多样,有写人记事的《背影》,有托物言志的《白杨礼赞》,有阐发哲理的《散文二篇》,还有就是本篇写景抒情散文。本文是汪曾祺先生多年后的怀旧之作,文章通过叙写昆明雨季的景、物、事,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散文并不陌生,七年级上册的《春》《济南的冬天》均是典型的写景抒情散文,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上没有太大问题。对于文章语言的品析能力有待提升,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体会文章的美感与诗意。【教学目标】1.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深厚感情。2.从不同角度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课文形散神聚,语淡情浓的特点。【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叙写的景、物、事,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难点:领悟作者的诗意情怀,学会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美好。【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学习方法:默读、诵读、圈点批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朋友曾邀汪曾祺画一幅具有昆明特点的画,汪曾祺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和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这幅画勾起了汪曾祺对昆明的情思,并写下了此文。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汪曾祺先生走进昆明,去感受昆明的雨。简介作者,梳理字词1.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所作小说以中短篇为主,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他的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代表作有《我的家乡》《翠湖心影》等,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2.字音字形乍zhà辟邪bìxié鲜腴yú篱笆líba格调gédiào吆喝yāohe暮年mù情味qíngwèi苔痕 táihén密匝匝zā 连绵不断liánmiánbùduàn 张目结舌zhāngmùjiéshèP86青头菌jùnP87黄焖鸡mènP88择净zhái扳尖bān炽红chìP89绿釉yòu3.词义解释鲜腴: 新鲜,肥美。方比: 比较,比得上。密匝匝: 非常浓密的样子。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未中断。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初读文章,整体感知1.文章题为《昆明的雨》,快速默读文章,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的句子。预设:第二段:我想念昆明的雨;最后一段:我想念昆明的雨。2.昆明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预设: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四、再读课文,把握内容1.文中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到了其他事物,找出来并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按照示例来回答。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雨季中那倒挂着的、能开花的仙人掌。预设1: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预设2: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带花帽、穿花鞋的卖杨梅的小姑娘和她娇娇的吆喝声。预设3: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黑红黑红的“火炭梅”。预设4: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香香的、带着雨珠的缅桂花。预设5: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那在莲花池边与友人小酌。小结:作者在这几处虽未直接写雨,但选取的都是雨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仅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特点,也是几十年后作者依然记忆犹深的。正如阅读提示中写到的: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的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在散文中,我们把这种手法叫做形散神聚。2.齐读小诗《昆明的雨》,再次体会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我想念昆明的雨。我想念那倒挂着的、能开花的仙人掌我想念那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我想念那香香的、带着雨珠的缅桂花我想念那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和她娇娇的吆喝声我想念那莲花池边与友人的小酌我想念昆明的雨五、赏读课文,体会美感1.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圈画批注,从修辞、口语化、用词、标点等方面,感受文章语言的“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内讨论交流。预设1:“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连用两个感叹号,充分体现了杨梅红而甜的特点,也体现了昆明雨的滋润。预设2:“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作者将干巴菌比作半干的牛粪、被踩破的马蜂窝,将鸡油菌比作鸡油,语言平实朴素,真实可感,让人亲近。预设3:“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但是并不使人厌烦。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作者用平淡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似是生活中随意的与人交谈,“下起来没完”极其口语化,使人觉得作者好像在面对面与我们述说。预设4:“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作者用了“小花帽子”“满帮花的鞋”“娇娇的”这些词语,让人眼前浮现一位爱美的、娇柔的小姑娘。小结:汪老的文字就是这样的平淡自然,而又烟火可亲。作者用平淡的语言,将人间烟火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融进了昆明的雨中。语言虽淡,感情却浓。我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有机会同学们多去大千世界走一走,去寻找美,感受美,书写美。六、作业布置(根据个人兴趣,任选一项完成)1.课下阅读《故乡的食物》、《我的家乡》,再品一品汪老先生那淡而有味的语言。2.收集10句与雨相关的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板书设计】昆明的雨汪曾祺形散神聚语淡情浓【备课反思】本文是汪曾祺的一篇经典散文,通过对昆明雨季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在备课过程中,我进行了多次反思和调整,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品味的基础上,读出平淡自然的文字中蕴含的浓浓情味儿,训练学生默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喝水安全教育
- 2025五指山市会文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旅游达人培训课件
- 压铸模具设计
- 骨科术后护理查房全记录
- 公司企业环境日宣传教育
- 设计专业结课总结
-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 初中化学说课课件
- 服装生产授权委托书
- 口腔科水路清洗消毒制度
- 近视防控技术的进展
- 工作场所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 电气自动化试题及答案
- 内控评价收集资料清单
- 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一期及南北片区集中供能专项规划
-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 专题11二次函数中矩形存在性综合应用(专项训练)(原卷版+解析)
- 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价格
- 泼水节文化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