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春期期中七年级地理巩固与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是携手同行共创未来世界期待“博鳌声音”。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 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亚洲大致分为3个地区2.亚洲各地区“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原因是()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地形类型多样C.亚洲三面濒临海洋 D.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3.按亚洲划区来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承办地位于()A.南亚 B.东南亚 C.中亚 D.东亚人口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日本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问题是日本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日本人口年龄构成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日本突出的人口问题是()①老龄化②增长快③少子化④数量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日本因人口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是()A.交通拥堵 B.就业压力大 C.住房需求大 D.劳动力短缺6.应对人口问题,日本采取措施包括()A.鼓励生育 B.限制人口迁移 C.鼓励提前退休 D.修建基础设施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越南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读东南亚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地理位置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东南亚位于()A.两洋、两洲的“十字路口” B.亚欧大陆中心C.“五海三洲”的联系枢纽 D.中纬度地区8.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城市分布影响很大,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A.河流沿岸 B.绿洲上 C.高原地带 D.山坡上“新马泰”,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总称。陕西的小贝计划利用暑假期间去“新马泰”旅游,图为东南亚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9.小贝在马来西亚观光,随处可见()A.骆驼 B.油棕 C.梨树 D.苹果树10.下列关于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C.水源充足,灌溉较便利 D.地处中纬,冬夏温差较大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图1为“印度半岛风向示意图”,图2为“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孟买气候特点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C.全年高温,可分为旱、雨两季 D.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2.根据盛行风向推断,印度半岛雨季的湿润气流主要来自()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太平洋读“印度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地形图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B.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C.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D.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平原和德干高原14.截止2020年,小悦的爸爸从印度考察回来,有意考考小悦的地理知识,在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故意说错了一项,请你帮小悦找出来()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水旱灾害频繁 C.服务外包业发展迅速 D.地形以平原为主读“俄罗斯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由图可知,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是()A.铁路和管道 B.公路和铁器 C.管道和海运 D.内河和航空16.俄罗斯和中国一直都是很好贸易伙伴,下列商品最有可能从该国出口到中国的是()A.服装 B.粮食 C.石油 D.咖啡17.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有()①南部地形平坦,易于施工②南部气候比较温暖③南部城市和人口较多④南部矿产资源较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读中东地区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8.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沿岸地区 B.红海沿岸地区 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黑海沿岸地区19.苏伊士运河是()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B.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C.非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 D.非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20.苏伊士运河连接了()A.红海和印度洋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大西洋 D.地中海和太平洋二、解答题(3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综合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最后综合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1)知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____、____,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____(填字母)。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析气候: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B地是____气候,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H地是热带沙漠气候。(3)看地势:读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以____和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于沿海地区,由亚洲河流的流向可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4)识水系:亚洲大河呈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东部的平原、高原B.亚洲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图1为孟买气候资料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为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1)读图1分析,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这种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好处是____,利于农作物生长;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____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产生这种灾害的原因与____(填风向)季风不稳定有关。(2)判断图2所示的季节为印度的____(雨或旱)季。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与小麦:水稻喜湿喜热;小麦喜温凉,比较耐旱。结合图2分析:图3中A表示的是____作物分布区,B表示的是____作物分布区。23.二战后,对外贸易在日本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进出口和对外投资等方面。2024年日本的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2%,半导体等制造设备和汽车零部件推动了出口增长。图1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图2为日本主要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21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位于亚洲____部,____西北部。(2)描述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3)日本资源贫乏,需要大量____原材料和燃料;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利用科技和劳动力素质优势,将进口的原材料加工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____,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和出口。(4)简要分析日本对外投资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各一条)24.近年来,俄罗斯农业快速发展,粮食产量逐年攀升。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小麦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读图文,回答问题。(1)俄罗斯小麦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以小麦为例,说明俄罗斯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形____;(土地辽阔)耕地多;____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土壤(有深厚黑土分布)____;灌溉水源充足等。(2)说明纬度位置对俄罗斯农业生产的影响:俄罗斯大部分位于____带和北寒带;俄罗斯____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温暖的____季;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____的欧洲部分和南部地区;作物以耐旱的小麦为主。

2025年春期期中七年级地理巩固与练习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于3月25日至28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是携手同行共创未来世界期待“博鳌声音”。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世界第一大洲。下图为亚洲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亚洲的描述,正确的是()A.北部深入极圈,南至赤道以南 B.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属于热带C.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亚洲大致分为3个地区2.亚洲各地区“寒暑并存,干湿同在”,其原因是()A.亚洲大部分处于高纬度地区 B.亚洲地形类型多样C.亚洲三面濒临海洋 D.亚洲纬度和经度跨度大3.按亚洲划区来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承办地位于()A.南亚 B.东南亚 C.中亚 D.东亚【答案】1.A2.D3.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赤道从亚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穿过,北极圈穿过亚洲的北部,A正确;亚洲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B错误;亚洲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错误;亚洲大致分为6个地区,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D错误。故选A。【2题详解】亚洲纬度跨度大,导致气温差异大,从热带到寒带气候都有;经度跨度大,导致降水差异大,从沿海湿润到内陆干旱,故形成了“寒暑并存,干湿同在”的气候特征,D正确;亚洲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误;亚洲地形类型多样,以及亚洲三面濒临海洋,不是亚洲各地区“寒暑并存,干湿同在”的主要原因,BC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3题详解】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承办地在中国海南,按亚洲分区,中国属于东亚地区,故承办地位于东亚,D正确,排除ABC。故选D。【点睛】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从相对位置看,亚洲的西部与欧洲毗连,西南与非洲相接,东北与北美洲相望。人口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日本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口年龄结构问题是日本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下图为日本人口年龄构成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日本突出人口问题是()①老龄化②增长快③少子化④数量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日本因人口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是()A.交通拥堵 B.就业压力大 C.住房需求大 D.劳动力短缺6.应对人口问题,日本采取的措施包括()A.鼓励生育 B.限制人口迁移 C.鼓励提前退休 D.修建基础设施【答案】4.B5.D6.A【解析】【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比重较高,说明老龄化问题突出,①正确;0-14岁人口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出生率低,存在少子化现象,③正确;日本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②错误;数量多不是日本突出的人口问题,④错误。即①③正确,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5题详解】日本由于日本老龄化严重、少子化,导致劳动力人口减少,进而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D正确;交通拥堵、就业压力大、住房需求大通常是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数量过多导致的问题,而日本人口增长缓慢,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题详解】日本人口问题主要是老龄化和少子化,鼓励生育可以提高出生率,缓解少子化和老龄化带来的问题,A正确;限制人口迁移不能解决日本的人口问题,B错误;鼓励提前退休会使劳动力减少,加剧劳动力短缺问题,C错误;修建基础设施与解决人口问题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点睛】日本国,简称日本,首都东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屿,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千米。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泰国、缅甸、越南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读东南亚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地理位置对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有着重要作用。这是由于东南亚位于()A.两洋、两洲的“十字路口” B.亚欧大陆中心C.“五海三洲”的联系枢纽 D.中纬度地区8.东南亚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城市分布影响很大,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A.河流沿岸 B.绿洲上 C.高原地带 D.山坡上【答案】7.A8.A【解析】【7题详解】东南亚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两洋”指印度洋和太平洋,“两洲”指亚洲和大洋洲,A正确;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并非亚欧大陆中心,B错误;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C错误;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A。【8题详解】中南半岛的城市大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原因主要有: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A正确;“绿洲上”主要是干旱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中南半岛气候湿润,并非以绿洲为城市分布的主要区域,B错误;“高原地带”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C错误;“山坡上”地形起伏大,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发展,D错误。故选A。【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合水稻的生长,因此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其中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新马泰”,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总称。陕西的小贝计划利用暑假期间去“新马泰”旅游,图为东南亚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9.小贝在马来西亚观光,随处可见()A.骆驼 B.油棕 C.梨树 D.苹果树10.下列关于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B.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C.水源充足,灌溉较便利 D.地处中纬,冬夏温差较大【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骆驼主要分布在气候较干旱地区,马来西亚气候并不干旱,A错误;马来西亚纬度较低,盛产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图中根据图例也可看出),B正确;梨树和苹果树都是温带果树,在马来西亚不能看到,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当地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灌溉较便利,这些条件利于东南亚的水稻种植,ABC正确,不符合题意;读图可知,东南亚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马来群岛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广阔海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盛行风向随季节而变化。图1为“印度半岛风向示意图”,图2为“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孟买的气候特点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C.全年高温,可分为旱、雨两季 D.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2.根据盛行风向推断,印度半岛雨季的湿润气流主要来自()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 C.印度洋 D.太平洋【答案】11.C12.C【解析】【11题详解】由题干可知,印度半岛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区。由图可知,孟买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降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故C正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是温带季风气候,故A错误;冬季严寒且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B错误;全年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故D错误。综上,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图可知,印度半岛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湿润的气流,故C正确;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来自亚欧大陆的东北风会较为干燥,故A错误;印度半岛离非洲和太平洋遥远,故BD错误。综上,ABD错误,故选C。【点睛】印度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读“印度降水量分布图“印度地形图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3.印度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地区B.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C.水稻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D.小麦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平原和德干高原14.截止2020年,小悦的爸爸从印度考察回来,有意考考小悦的地理知识,在介绍该国的地理特征时故意说错了一项,请你帮小悦找出来()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水旱灾害频繁 C.服务外包业发展迅速 D.地形以平原为主【答案】13.C14.D【解析】【13题详解】水稻是喜湿热作物,通常种植在降水量较多或有良好灌溉条件的地区,通常降水量大于1000毫米的地区。恒河中下游平原和半岛沿海平原由于降水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C正确,B错误。小麦则更适应于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因此主要分布在印度的西北部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下,A错误;恒河下游平原降水丰沛,不是小麦的主要分布区,D错误。综上,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截止2020年,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人口第二大国,A正确;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B正确;印度软件产业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C正确;印度地形分南北三大地形区,即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D错误。根据题意,排除ABC,故选D。【点睛】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截止2020年,人口位于世界的第二位。读“俄罗斯交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由图可知,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是()A.铁路和管道 B.公路和铁器 C.管道和海运 D.内河和航空16.俄罗斯和中国一直都是很好的贸易伙伴,下列商品最有可能从该国出口到中国的是()A.服装 B.粮食 C.石油 D.咖啡17.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有()①南部地形平坦,易于施工②南部气候比较温暖③南部城市和人口较多④南部矿产资源较丰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15.A16.C17.C【解析】【15题详解】读图可知,俄罗斯铁路线分布广泛,且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线路众多。铁路适合长距离、大运量货物运输,管道适合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货物,故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两种主要方式是铁路和管道,A正确;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公路、航空、内河和海运受气候影响大,不是俄罗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排除BCD。故选A。【16题详解】俄罗斯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发展缓慢,出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重工业产品,进口的大都是轻工业产品。故最有可能从该国出口到中国的是石油,C正确;服装属于轻工业产品,俄罗斯需要进口,排除A;虽然俄罗斯粮食产量可观,但并非主要出口到中国的优势商品,排除B;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无法种植咖啡,排除D。故选C。【17题详解】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南部是山区,地势崎岖,①错误;俄罗斯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而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暖,更适宜修建铁路和人类活动,②正确;南部人口、城市较多,客运需求量大,③正确;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区集中,货运需求量大,④正确。综上所述,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排除ABD。故选C。【点睛】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但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由于纬度较高,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读中东地区部分国家位置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8.中东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A.地中海沿岸地区 B.红海沿岸地区 C.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D.黑海沿岸地区19.苏伊士运河()A.亚洲与非洲分界线 B.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C.非洲与大洋洲的分界线 D.非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20.苏伊士运河连接了()A.红海和印度洋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大西洋 D.地中海和太平洋【答案】18.C19.A20.B【解析】【18题详解】中东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其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这里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区域,C正确;地中海沿岸、红海沿岸、黑海沿岸并非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地,ABD错误,故选C。【19题详解】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A正确;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等,B错误;非洲与大洋洲、非洲与南极洲均无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C、D错误;排除BCD,故选A。【20题详解】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B正确;它并非连接红海和印度洋、地中海和大西洋、地中海和太平洋,ACD错误,故选B。【点睛】苏伊士运河,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二、解答题(3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综合法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常用的方法。综合法一般是从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入手,逐项研究其地形、气候、河流等地理要素,最后综合概括出该区域的地理特征。(1)知位置: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大部分,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____、____,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____(填字母)。①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③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析气候: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B地是____气候,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H地是热带沙漠气候。(3)看地势:读亚洲地形图,亚洲地形以____和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于沿海地区,由亚洲河流的流向可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4)识水系:亚洲的大河呈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下列关于亚洲水系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亚洲河流都发源于东部的平原、高原B.亚洲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C.地域广阔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有利条件D.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多【答案】(1)①.太平洋②.印度洋③.B(2)温带大陆性(3)①.高原②.中间(部)高,四周低(4)①.放射②.C【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半球位置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表现在亚洲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和面积最大的大洲,①③④正确,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②错误;B正确,排除ACD;故选B。【小问2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广大B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H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小问3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地形高原和山地占比75%,所以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于亚洲四周沿海地区。亚洲的河流大部分自中间向四周流,由此推断亚洲地势特征是中间(部)高,四周低。【小问4详解】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是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由中间向四周流入周边的海洋。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和山地,A错误;亚洲河流众多,既有外流河,也有内流河,不是所有河流都流入海洋,B错误;亚洲面积广大为形成众多河流提供了有利条件,C正确;亚洲西部和北部河流数量少,D错误。故选C。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图1为孟买气候资料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为印度粮食作物分布图。(1)读图1分析,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这种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好处是____,利于农作物生长;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____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产生这种灾害的原因与____(填风向)季风不稳定有关。(2)判断图2所示的季节为印度的____(雨或旱)季。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与小麦:水稻喜湿喜热;小麦喜温凉,比较耐旱。结合图2分析:图3中A表示的是____作物分布区,B表示的是____作物分布区。【答案】(1)①.热带季风②.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或雨热同期)③.旱涝④.西南(2)①.雨②.小麦③.水稻【解析】【分析】本题通过三幅图片,涉及印度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降水量与农作物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图1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孟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由此可知印度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由图2可知,印度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很不稳定,有的年份来得早、退的晚;有的年份来得晚、退的早;有的年份风力强盛;有的年份势力不足,造成旱涝灾害频繁,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小问2详解】由图2可知,此时印度盛行从印度洋吹向陆地的温暖湿润的西南季风,为印度的雨季。从图2可以看出,图3中A表示的区域年降水量在500毫米—1000毫米之间,较为干旱,适合小麦等耐旱作物的生长;B表示的区域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较为湿润,适合水稻的生长。23.二战后,对外贸易在日本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进出口和对外投资等方面。2024年日本的商品出口额同比增长6.2%,半导体等制造设备和汽车零部件推动了出口增长。图1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图2为日本主要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度(2021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位于亚洲____部,____西北部。(2)描述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3)日本资源贫乏,需要大量____原材料和燃料;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利用科技和劳动力素质的优势,将进口的原材料加工成工业产品大量出口。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____,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和出口。(4)简要分析日本对外投资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各一条)【答案】(1)①.东②.太平洋(2)①.太平洋②.濑户内海(3)①.进口②.港湾(4)对日本:缓解了日本国内资源匮乏、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用地紧张等问题。(任一条,言之合理即可)对其他国家:引进了资金和技术;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可能造成资源贫乏。(任一条,言之合理即可)【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