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第一轮复习(练习)
专题十二简单机械
目录
一、题型梳理
题型1杠杆杠杆作图
题型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题型3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题型4杠杆分类
题型5定滑轮与动滑轮
题型6滑轮组及其绕绳方式
题型7有关滑轮组的计算
题型8斜面与轮轴
题型9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题型10机械效率
题型1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题型12斜面、杠杆的机械效率
题型13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二、直击中考
三、新题+综合题
一、题型梳理
题型1杠杆杠杆作图
1.作图题
(1)如图所示,。点为支点,画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时动力人的力臂。
【答案】见右图。
【详解】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为动力臂,过支点0作动力B作用线的垂线段/1,为动力
臂,如图所示。
(2)请在图中根据静止的杠杆的动力臂/i,画出动力a的示意图。
,尸2忱
【答案】见右图。
【详解】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就是力臂,因此动力Q所在位置与动力臂垂直,作用点在
杠杆上,由阻力可判断动力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2.在生活中有很多小妙招,如图甲所示,用钢勺很轻松就可以打开饮料瓶盖,模型如图乙,它是
以为支点(选填"A”或"B”)的省力杠杆,手在(选填"C”或"D”)点向下压时会更
省力。
甲乙
【答案】BD
【详解】如图乙,用钢勺撬动瓶盖,以点8为支点,动力作用在勺柄上,瓶盖对勺头的阻力作用
在点A向上,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手作用在。点时的动力臂大于作用在C点的动力臂,因为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故动力更小。
3.如图是用撬棒撬石头的情景,图中关于该撬棒使用时的杠杆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A
【详解】图中小石头与杠杆接触位置为支点,大石头向下压杠杆的力为阻力,人压杠杆的力为动
力.过支点。与两个作用力垂直的线段长分别为两个力的力臂。
题型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在如题图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选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调节杠
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此操作可方便测量力臂,原因是此时。
【答案】是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了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且此时支点到力的作
用线的距离等于力臂长度
【详解】口]杠杆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此时杠杆处于静止状态,达到平衡。
[2]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保持水平并静止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了杠杆自重对杠杆
平衡的影响,且此时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等于力臂长度。
2.某同学利用铁架台、带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祛码(每个钩码重1N)等实验材
料,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丙
(1)实验前,杠杆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先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
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该同学根据图乙便直接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义阻力臂。你认为这样得
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O
(3)该同学又采用了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计算出弹簧测力计
的值应为N,但是小明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稍大于计算值,其原因可能
是O
【答案】右不合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4.5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详解】(1)由图可知,杠杆左端较低,为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向右端移动平衡螺母。
(2)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归纳普遍性性的规律。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厂/=尸2方有如下关系式成立
3Nx6£=Fx4L
解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4.5N
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杠杆的重心没有通过支点,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有影响。
3.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称为“权衡器”,《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
讨。关于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海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其中杠杆的刻度均匀,每个钩码的重力均
为0.5N。
(1)实验中,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最便于测量力臂;
(2)如图乙所示,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或者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
5cm,杠杆都将失去平衡。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和力臂有关;
(3)小海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进行了4次实验。杠杆平衡时的部
分数据已填入表中,请将杠杆右侧的阻力数值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阻力臂him
动力Fi/N动力臂Zi/m阻力F2/N
11.00.202.00.10
22.00.152.00.15
32.00.151.50.20
41.50.10()0.15
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E/1F2/2;
(4)小海与小兰对实验过程进行交流,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并用弹簧
测力计代替一侧的钩码施力,会出现什么现象?于是他们共同进行了如图丁的探究。
①画出图丁中B的动力臂/i;
②多次改变拉力门的作用点在杠杆上的位置进行实验,发现杠杆平衡时,尸1/1都是大于尸其
【详解】(1)实验中,由于作用力是竖直方向上的,如果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臂刚好在杠杆
上,最便于测量力臂。
(2)杠杆已经平衡,如果在左侧钩码下增加一个钩码会改变杠杆受力的大小,杠杆失去平衡,表
明与力的大小有关,如果将左侧钩码向右移动5cm,力臂会变小,杠杆失去平衡,表明杠杆平衡与力
臂大小有关。由此可以猜想: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力的大小和力臂有关。
(3)如图所示,阻力相当2个钩码重力,每个钩码重0.5N,所以阻力为1N。
分析第1次实验数据可得
=1.ONx0.20m=0.2NmF2l2=2.0Nx0.10m=0.2N-m
可知西/1=尸2/2,同理计算其它3次实验的数据,获得相同的结论,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
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即/山=&/2。
(4)[5]①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如图所示
②由于支点不在中点处,杠杆自重会产生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则B需要比原来更大才能使杠杆平
衡,故其它条件不变,杠杆平衡时,Q/1都是大于B/2。
题型3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1.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木杆的
作用力F,使木杆从0A位置匀速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A
【详解】将杠杆匀速地由最初位置转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不变,阻力为杠杆的重力,保持不
变,阻力臂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RF=G/G,得尸=G/G〃F,所以动力逐渐变大,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忽略不计的撬棒撬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P的压力,且
AD>CD>BC,则要撬动石块P所用的最小的力是()
A.FiB.F2C.FiD.F4
【答案】A
【详解】①若以2点为支点,要使动力最小,则动力臂应最大,即此时应选为动力臂,为
阻力臂,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于撬棒斜向上,如解图1:②若以。点为支点,此时为动力
臂,C。为阻力臂,则作用在A点的最小力应垂直于撬棒斜向下,如解图2:已知CD>BC,
所以①更省力,力分垂直于撬棒且力臂最大,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
Ao
图1图2
3.如图所示,始终保持杠杆水平平衡,将弹簧测力计由位置a缓慢地移到位置b,测力计的读数
将()
A.不断减小B.不断增大
C.先减小,然后增大D.先增大,然后减小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力臂刚好在杠杆上,且最大;当弹簧测力计
在b位置时,力臂是从。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动力臂减小,根据丹/1=尸2/2可得,拉力大小是
F=Gl2/h,因为重力G及其力臂/2都不变,当拉力的力臂人减小时,拉力尸增大,即将弹簧测力计由位
置。缓慢地移到位置b,测力计的读数将不断增大,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如图在某轻质杠杆8点,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提升一重物,当杠杆水平静止时,弹簧测力
计示数为10N,若(9A=10cm,AB=40cm,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N,此杠杆属于杠杆。
【答案】50省力
【详解】口]由图可知,。点为支点,由于力臂等于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所以阻力臂为
l2=OA=10cm
动力驿为A=%+AB=10cm+40cm=50cm
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尸11=6/2可知
F^=10Nx50cm=5()N
l210cm
此时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阻力大小,即G=F2=50N
[2]由题意知,因为该杠杆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5.如图所示,杆秤坨的质量为0.5kg,秤钩悬挂处A与秤纽。间的距离为6cm,挂上重物后,秤蛇
移至距。点24cm的B处时,秤杆正好水平,求:
(1)秤坨受到的重力(g=10N/kg);
(2)被称物体的重力;
(3)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多少kg的物体?
【答案】(1)5N;(2)20N;⑶4.5kg
【详解】(1)秤坨受到的重力为G=7烟=0$kgxl0N/kg=5N
(2)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G物体*A。=G秤破xBO
代入数据得G物体x6cm=5Nx24cm
解得G物体=20N。
(3)若秤杆长60cm,则BO=60cm_6cm=54cm
由杠杆平衡条件G物体xAO=G^xBO'
可得G物体x6cm=5Nx54cm
解得G物体’=45N,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的物体质量为
,=%体_45N
m=4.5kg
一g-10N/kg
答:(1)秤蛇受到的重力为5N;(2)被称物体的重力为20N;
(3)若秤杆长60cm,则这把秤最大能称量4.5kg的物体。
题型4杠杆分类
1.如图所示,以下器具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答案】c
【详解】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镣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肱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使前臂骨骼绕肘关节转动,此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一个杠杆模型,简称
前臂杠杆。如图所示,手提重物时,对前臂杠杆的分析错误的是()
A.前臂杠杆是省力杠杆B.肘关节处可以视为支点
C.肱二头肌对前臂杠杆的牵引力是动力D.前臂保持水平时,阻力臂最长
【答案】A
【详解】ABC.用手提起物体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个杠杆,肱二头肌给挠骨的力Q是动力,重
物给前臂的力三是阻力,杠杆围绕肘关节转动,因此支点。在肘关节处。用手向上举物体时,动力臂
小于阻力臂,因此前臂是一个费力杠杆;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前臂保持水平时,阻力/2到支点的作用线的距离最远,即阻力臂最长,故D正确,不符合题
意。故选A。
3.如图所示,园艺工人在修剪枝条时,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这样做是为了()
A.增大动力臂,能够省力B.增大阻力臂,方便使用
C.减小动力臂,方便使用D.减小阻力臂,能够省力
【答案】D
【详解】常把枝条尽量往剪刀的轴处靠近,阻力臂减小了,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减小,动力臂不
变,则动力减小,能够省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某人采用如图1所示站姿锻炼:双脚并拢,脚尖。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
竖直墙壁上的A点,8点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锻炼时,躯体保持伸直,手臂弯曲、伸直交替进行。
(人体可视为杠杆,。点为支点)
(1)在图1中画出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在图1中画出墙壁对手掌支持力尸的力臂;
(3)如图2脚尖离墙壁越远,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选填“大”或“小”),依据公式
尸1匕=尸2乙2分析,墙壁对手掌支持力尸为动力则L、巳、上三个量的变化是匕、巳、L2
(以上三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见下图大减小不变增大
【详解】(1)人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人受重力的作用点在B点,由此画出人所受重力的示
意图,如图所示:
(2)延长支持力/画出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支持力斤的力臂
L,如图所示。
(3)脚尖离开墙壁越远,支撑点会下移,则由图可知动力臂会减小,阻力臂会增大,重力不变,
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人受到的支持力会变大;由力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手掌对墙壁
的压力会增大。
题型5定滑轮与动滑轮
1.用定滑轮匀速吊起重物,先后用打、F?、B沿图中所示的方向拉绳子,则()
/〃〃/
A.尸1>/2>/3B.尸1</2V/3C.尸3〈尸1<尸2D.尸1二尸2=/3
【答案】D
【详解】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则品=B=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
意。故选D。
2.如图是学校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于滑轮的说
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详解】旗杆顶上滑轮的轴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其优点
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选C。
3.如图所示的滑轮为(选填“动”或“定”)滑轮;若不计滑轮重及细绳和滑轮间的摩
擦,用竖直向上的拉力4N,可以匀速提升滑轮下重为100N的物体。
,'F
【答案】动50
【详解】口]如图所示,提升重物时,滑轮随着物体一起运动,故是动滑轮。
⑵动滑轮省一半的力,故竖直向上的拉力为
F=-G«,=-X100N=50N
2物2
4.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的支点。,并画出八、B的力臂312。
【答案】见右图。
【详解】动滑轮的支点在绳子与边框的接触点上,动力为绳子的拉力B,方向竖直向上,阻力为
动滑轮和物体重力之和尸2,方向竖直向下;过支点分别向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画垂线,就得到动
力臂上阻力臂勿如图所示。
5.同学们共同研究滑轮的特点。
弹簧测力计
移动距离为
30cm
6N
物体匀速
上升时弹
簧测力计
示数物体上升高
度为10cm
二G物=2N
G物=1N|।]
G物=1N
乙丙
(1)他们研究定滑轮特点时,做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据此可证明: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
变o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使用定滑轮时,相当于一个杠杆;
(2)他们研究动滑轮特点时,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重物,如乙图所示。据此可知,使用动滑轮
不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使用动滑轮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当重物上升1m时,弹簧测
力计将上升m;
(3)由丙图可知,有股绳承担了物重,该图中所使用的动滑轮重______No
【答案】力的方向等臂省力省力230.4
【详解】(1)从甲图中可看出三种拉力情况,每次拉力的方向都不相同,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
拉力的方向,观察测力计的示数都为1N,等于物重,可得出结论:定滑轮在使用时可以改变动力的方
向,不会改变动力的大小。
定滑轮在使用时,支点在转轴上,动力臂等于阻力臂都等于半径,其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2)在图乙中拉力B=O.6N<G=1N,故使用动滑轮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在使用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因此相当于是个省力杠杆。
当重物上升1m时,动滑轮左右两侧的绳子都需要移动1m,因此弹簧测力计将上升2m。
(3)由图可知,滑轮组上由三根绳子承担了重物的重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滑轮组时所用拉力
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因此尸=0.8N,货物的重力G=2N,根据
F」(G+G动)
n
可得6动=彼3=3*0砥小=(^
6.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0kg,当力尸为100N时,物体A恰能匀速前进,若A前进0.5m所
用的时间为10s(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g=10N/kg)o求:
(1)物体A的重力;
(2)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3)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大小。
么4
♦.------A
【答案】(1)500N;(2)200N;(3)0.1m/So
【详解】(1)物体A的重力为G=»ig=50kgxl0N/kg=500N
(2)图中滑轮是动滑轮,不计绳和滑轮的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摩擦,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
1"
FF=2F&
因为物体恰能匀速前进,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尸拉
尸F拉=2P=2x100N=200N
(3)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s绳=2sA=2xO.5m=lm
则绳子末端的移动速度为
=0.1m/s
绳t10s
答:(1)物体A的重力为500N;(2)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3)绳子末端的移动速度大
小为0.1m/So
题型6滑轮组及其绕绳方式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拉动汽车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见下图。
【详解】图中只有一个动滑轮,因要求最省力,则连接动滑轮的绳子股数”=3时最省力。具体接
法为: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左边的定滑轮,再绕过右边动滑轮,如图。
7F^
2.请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向下拉绳提起物体,请在图中画出最
合理的绳子绕法。
【详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
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
方向向下,根据题意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可知,是用两股绕线的这种方法。绳子由定滑轮下端开
始,绕过动滑轮,再绕过定滑轮,另一端在人的手中。如图所示。
3.分别使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A在2s内匀速拉升20cm,拉力大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尸2=6N
A.甲更省力B.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更大
C.两次所做的有用功都是200JD.此过程Q做的功比反做的功多
【答案】D
【详解】由图得,甲滑轮组w=3,乙滑轮组w'=2
A.拉着同一物体,甲绳子末端的拉力大于乙绳子末端的拉力,因此乙更省力,故A错误;
B.由5=演得,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更小,故B错误;
C.两次所做的有用功都是叫^G/^lONxO.2m=2J,故C错误;
D.此过程B做的功
=Fixs=Fixnh=9Nx3x0.2m=5.4J
B做的功
r
W2=F2xs=F2Xiih=6Nx2x0.2m=2.4J
故D正确。故选D。
题型7有关滑轮组的计算
1.若滑轮组、绳子、摩擦均忽略不计,则下列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的几种组合中最省距离的是
【答案】B
【详解】如图所示,A.动滑轮上绕两段绳,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G/2;
B.两个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G;
C.动滑轮上绕3段绳,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G/3;
D.动滑轮上绕两段绳,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G/2;
综上所述,B选项中的滑轮组最不省力,最省距离,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多选题)如图所示,用20N的拉力/向上拉动绳子,使重为50N的物体M在2s内匀速升高
2m(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滑轮组既省力又省距离B.动滑轮重为10N
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4m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3m/s
【答案】BD
【知识点】滑轮组承重绳子段数与绳端拉力、移动距离的关系、滑轮组的构成及优点
【详解】A.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力又省距离,滑轮组省力但是费距离,故A错误;
B.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3,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TG+G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户-G=3X20N-50N=10N,故B正确;
C.物体M升高2m,则绳子移动距离s=〃/?=3X2m=6m,故C错误;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故D正确。故选BD。
3.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向下拉动绳子来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600N。不计
绳重及摩擦。
(1)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若忽略动滑轮重,工人所用拉力多大;
(3)若不可忽略动滑轮重,工人实际所用拉力为350N,动滑轮有多重?
【答案】(1)见图;(2)300N;(3)100N
【详解】(1)向下拉动绳子来提升货物,从拉力端开始向上绕起,绕过上面的定滑轮、下面的动
滑轮,最后固定在定滑轮的下挂钩上,如图所示。
(2)由图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2,若忽略动滑轮重,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F=-G=-x600N=300N
22
(3)若不可忽略动滑轮重,工人实际所用拉力
则动滑轮的重力G动=2尸-G=2x350N-600N=100N
答:(1)见解析;(2)工人所用拉力是300N;(3)动滑轮重力是100N。
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时10s匀速提升质量20kg的物体,物体向上移动了2m,不计
绳重和摩擦,g取10N/kg,动滑轮重力为20N。求:
(1)所提物体的重力;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答案】(1)200N;(2)110N;(3)0.4m/s
【详解】(1)质量为20kg的物体的重力为
G=mg=20kgx10N/kg=200N
(2)不计绳重和摩擦,如图,滑轮组的动滑轮和重物由2条绳子共同对它们施加了向上的拉力,
因为定滑轮不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即为重物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
(3)因为〃=2,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物体向上移动了2m,所以绳
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则绳子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
s4m八”,
v=—==0.4m/s
t10s
答:(1)所提物体的重力为200N;(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10N;(3)绳子自由端的移
动速度为0.4m/So
题型8斜面与轮轴
1.古代的汲水装置一一辘轮,由具有共同转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提水时,用力使大轮转动,小
轮随之转动并缠绕井绳,提起水桶。用辘辕提水的某时刻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使用时,图甲中辘转可视为费力杠杆
B.使用辘轮提水,不仅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
C.图丙中水龙头开关,②比①更省力
D.家中房门的门把手与辘转的原理相同
【答案】D
【详解】A.辘粉的实质是轮轴,动力作用在轮上,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可以省力,属于省力杠
杆,故A错误;
B.省力的机械必定费距离,费力的机械必定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故B错
C.水龙头开关的设计应用了轮轴,增大轮的半径可以增大动力臂,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可以
减小动力,故选择图中的①可以更省力,故C错误;
D.辘粉和家中房门的门把手的设计都应用了轮轴,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了把两件相同货物搬运到汽车上,工人用相同材质的木板搭建了A3、CD两个斜
面,用沿斜面向上的力将其中一件货物从斜面A5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另一件货物用同样的方法沿斜
面搬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平地面
A.沿斜面推动更省力
B.沿斜面CZ)推动,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更多
C.无论利用哪个斜面,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同
D.沿斜面推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大
【答案】D
【详解】A.AB.CO两个斜面的高度相同,CD斜面长,沿斜面推动省力,故A错误;
BC.AB,C。两个斜面的高度相同,货物的重力相同,由W=G/z可知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相同,
两件货物推到顶端的时间未知,由P=?可知工人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不一定相同,故BC错误;
D.沿斜面推动货物的过程中,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
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货物的机械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D。
3.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简单机械除了杠杆、滑轮,还有斜面和轮轴。如图所示,是用螺
丝刀拧螺丝的情景。手柄(选填"粗”或“细”)一些的螺丝刀用起来更省力;螺丝钉是一种简
单机械,螺丝钉上螺纹的展开长度相当于(填“斜面”或“轮轴”),螺纹密一些的螺丝钉拧起
来更省力。
手柄
螺纹
【答案】粗斜面
【详解】螺丝刀拧螺丝时使用的是轮轴,轮轴是一种省力机械,支点在轴,螺丝刀手柄越粗动力
臂越大越省力。
螺丝钉在旋转进入孔中时,螺纹上会受到孔对它的阻力作用,螺丝钉上螺纹就好像是高山上的盘
旋公路一样,高山上的盘旋公路是斜面,那么螺丝钉上螺纹的展开长度相当于斜面。
题型9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古人用脚踏碓(dui)舂米(将稻米去皮)的情景。脚踏碓是用柱子
架起一根木杠,木杠绕着。点能够上、下转动,杠的前端装有锥形石头,不断用脚踩踏木杠后端,就
可以舂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脚踏碓相当于省力杠杆B.石头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
C.使用这种杠杆可以省功D.人对碓做的功是总功
【答案】D
【详解】A.用脚踏碓舂米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误;
B.用脚踏碓舂米过程中,克服石头重力做的功对人们来说是有用的,属于有用功,故B错误;
C.根据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C错误;
D.用脚踏碓舂米过程中,克服石头重力做的功是有用的,克服木杠重和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因
此人对碓做的功是总功,故D正确。故选D。
2.如图甲,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琴琴同学分别将A、B两物体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
功情况如图乙所示,请问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是J,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是Jo
【答案】20.5
【详解】由图乙可知,对物体A做的总功为3J,额外功为1J,故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
卬有=以总-WA额=3J-1J=2J
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都拉到斜面顶端,故对物体B做的有用功和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
相同;由图乙可知,对物体B做的总功为2.5J,故对物体B做的额外功
殛额=WB,e.-Ww=2.5J-2J=0.5J
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将重为20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
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4m、高1.5m,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使用
斜面可以(选填“省力”或“省功”)。
【答案】3X10375%省力
【详解】斜面作为简单机械使用时,有用功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因此
%=G/z=2000NX1.5m=3x1j
总功等于推力做的功,因此
叫=R=1000NX4ni=4xl()3j
所以,机械效率为
〃=犀x]00%=3*I。:J*]00%=75%
W总4X103J
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反而会需要做额外功。使用斜面时,推力比重力小,因此可以省力。
题型10机械效率概念
1,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D
【详解】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省力情况无关,故A错误;
B.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慢的机械,其功率小;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
比值,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
C.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所做有用功越多,总功未知,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C
错误;
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故D
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做相同的功,时间少,做功快B.相同时间,功率大的做功多
C.机械的功率大,机械效率一定高D.机械效率不能达到100%
【答案】c
【详解】A.功率是做功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公式P=:知,做相同的功,用时少的功率
大,做功快,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功率反映做功的快慢,由公式知,相同时间,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多,故B正确,不符
合题意;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与功率大小做功快慢没有关系,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无论怎样优化机械设计,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要做额外功,所以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即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一定小于1,也就是机械效率小于100%,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工人用滑轮组将一桶重为400N的沙子在10s内匀速提升6m,所用的拉力为250N,若不
计绳重、桶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的功率是150W
B.若提升过程中有部分沙子洒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
C.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省功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
【答案】B
【详解】A.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沙子提升6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X6m=12m
拉力所做的总功W,a=F5=250NX12m=3000J
拉力的功率
p=^=3000J=3()0W
t10s
故A错误;
B.提升过程中,部分沙子洒出,据W彳G/?知,所做的有用功变小,不计绳重、桶重及摩擦时,
所做额外功不变,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小,故B正确;
C.使用滑轮组能省力,但需要做额外功,不能省功,故C错误;
D.提升400N重的沙子所做的有用功W:w=G/?=400NX6m=2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D错误。故选B。
4.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如图所示,工人借助动滑轮用250N的拉力,将450N的重物匀速提
升2m,用时IQs0则()
A.重物上升的速度为0.4m/sB.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1000J
C.工人的拉力的功率为90W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90%
【答案】D
【详解】A.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空生=0.2面s
t10s
故A不符合题意;
B.动滑轮做的有用功为W*G/z=450NX2m=900J,故B不符合题意;
C.动滑轮有两根绳承担,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绳二片0.2m/sX2=0.4m/s
工人的拉力的功率为P=Fv绳=250NX0.4m/s=100W,故C不符合题意;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450N
77=^x100%=—X1OO%=x100%=90%
%nF2x250N
故D符合题意。故选D。
题型U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400N的物体提升1m,所用拉力尸的大小为2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B.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4m
C.拉力厂做的功是22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90.9%
【答案】D
【详解】AB.由图可知〃=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z=2><lm=2m>/z,这个滑轮组费距离,
故AB错误;
C.拉力尸做的总功为W,.=A=220NX2m=440J,故C错误;
D.有用功为W*G/7=400NXlm=400J
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x100%=x100%=90.9%
故D正确。故选D。
2.小明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使重200N的物体A在10s内向右移动了2m,若
物体A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60N,小明所用水平拉力尸=25N,则该过程中()
A.物体A的重力做功400JB.绳端移动距离为4m
C.绳端移动速度为0.2m/s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详解】A.物体A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时,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物体A的重力没有
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w=3,则绳子移动的距离
s绳=加物=3X2m=6m,故B不符合题意;
C.绳端移动速度
s绳6m,.
v==----=0n.6m/s
t10s,故C不符合题意;
D.拉力做的总功W总=^5■绳=25N义6m=150J
拉力做的有用功W^=fsft=60NX2m=12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以O.l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升10s。
(1)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求人对绳的拉力R
(2)实际中动滑轮重为40N,人的拉力做功400J,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及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
的额外功。
1!\
ft
wwwwwwwwKww
【答案】(1)150N;(2)75%,60J
【详解】(1)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人对绳的拉
尸」G枷」x300N=150N
力2物2
(2)物体上升的高度〃=vZ=0.1m/sX10s=lm
有用功Ww=G/z=300NXlm=3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上*100%=^21x100%=75%
唯400J
克服动滑轮做的功W动=6动〃=40?4><1111=401
额夕卜功W额=卬总-卬有=400J-300J=100J
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w=w额-w动=100J-40J=60J
答:(1)若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滑轮与轴间的摩擦,人对绳的拉力是150N;(2)实际中动滑轮
重为40N,人的拉力做功40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150N,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是60L
4.质量为1.8t的小汽车陷入泥泞中,在大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聪明的小红很快想到了办法,利
用所学滑轮组知识,带领大家将小汽车顺利拉出。如图,若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80%(g=10N/kg)»求:
(1)小汽车所受阻力力
(2)绳子自由端拉力尸1;
(3)树承受的拉力B;
(4)小汽车以O.l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吊的功率。
【答案】(1)3.6x103N;(2)1500N;(3)3000N;(4)450W
【详解】(D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2倍,所以小汽车所受阻力为
f=0.2G=02mg=0.2x1.8x1()3kgxlON/kg=3.6xl03N
(2)由滑轮组机械效率〃=矍、100%可知
二%用―力物_于
w总一耳S绳一3月
F\=L='6X1°"=15Q0N
则绳子自由端拉力3〃3x80%
(3)树承受的拉力等于定滑轮上2股绳的拉力的合力,所以树承受的拉力为
F2=2£=2X1500N=3000N
(4)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绳子自由端的运动速度为0.3m/s,拉力尸的功率为
p=V==£耍=i500Nx0.3m/s=450W
答:⑴小汽车所受阻力为3.6x103N;(2)绳子自由端拉力为1500N;(3)树承受的拉力为3000N;
⑷小汽车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厂的功率为450W。
题型12斜面、杠杆的机械效率
1.搬运工人为了将笨重的物体装进汽车车厢,常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上
顶端,已知斜面长5m,高2m,物体重1000N,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500N,则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3个力的作用,合力为0
B.推力所做的功是2500J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D.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100N
【答案】A
【详解】A.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推力、摩擦力共4个力的作用,处于平
衡状态,合力为0,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推力所做的功是W,&=Fs=500NX5m=2500J,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推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二G/z=1000NX2m=2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2000J
x100%=80%
〃=隔一2500J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推力做的额外功为咋=唯一监=25。。,2。。。八5。。」
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W^=500J=W0N
s5m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如图所示,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至图中虚线位
置,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钩码总重为1N,钩码上升高度为0.2m,弹簧测力计移动的竖直距离为
0.6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杠杆为费力杠杆B.人利用杠杆做的有用功为0.6J
C.人利用杠杆做的额外功为0.4JD.杠杆的机械效率为66.7%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为省力杠杆,故A错误;
B.人利用杠杆做的有用功为WU=G/7=1NX0.2m=0.2J,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N,人利用杠杆做的总功为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吉林省百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福建省长泰名校高三第三次测评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考前热身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甘肃省临夏地区夏河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陕西省汉中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届广西南宁市三十三中学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湘南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高级中学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
- 幼儿园小班健康《打针吃药我不怕》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高考数学重点板块分析与教学建议课件
-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 全厂接地装置安装施工方案
- 成都市2022级(2025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 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 部编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教学设计全套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建筑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 中国应急管理的演化历程
- 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