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板块中国近代史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觉醒与重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课时20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必备知识•构建通史体系关键能力•深化融通学习命题研析•聚焦高考动向[课标要求]1.必修:(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2.选择性必修: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时空坐标]必备知识•构建通史体系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独裁统治外部原因(1)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3)十月革命的感召(选择性必修3·第13课)导火索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选择性必修3·第13课)2.概况3.意义爱国运动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社会运动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思想运动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党建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革命性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心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广泛传播,北京与上海为宣传中心著书立说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组织团体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翻译书籍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翻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概念释意】1.新民主主义革命:(1)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2)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李大钊于1919年撰写,文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2)这是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文。【图解历史】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教考衔接】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0课图片“《共产党宣言》一书的封面”及其注释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提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维度中共一大中共二大时间1921年1922年地点上海、嘉兴南湖游船上海内容(1)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3)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1)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历史意义(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2)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3)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1)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意义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2.国民革命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过程(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再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2)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失败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概念释意】1.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革命统一战线:(1)通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后的国民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联盟。(2)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因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图解历史】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教考衔接】在历史文献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成长。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0课思考:(1)根据材料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共产党的探索有何不妥之处。(2)根据材料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二大上如何进一步探索的。提示:(1)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未能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2)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出发,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①学思之窗: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②历史纵横:中共二大关键能力•深化融通学习主题一从学生运动到工人运动——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结构体系】【探究史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材料后德谟克拉西而起者,为伊尔革图克拉西(Ergatocracy)。Ergates在希腊语为“工人”(Worker)之意,故伊尔革图克拉西可译为“工人政治”,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德谟克拉西,在俄国劳农政府成立以后,制度与理想全为新创,而却无新字以表章之,故政治学者创Ergatocracy一语以为表章此新理想、新制度之用。……将来到了基础确立的时候,除去少数幼稚、老休、残疾者外,其余皆是作事的工人,各尽所能以做工,各取所需以营生,阶级全然消灭,真正的伊尔革图克拉西,乃得实现。——摘编自《李大钊全集》思考:(1)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的观点。(2)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对材料中李大钊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证。点拨▶学业质量突出史料实证水平4:学生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关李大钊观点的信息,且能够恰当地运用史实对李大钊的某一观点进行论述。关键能力·解读信息:从新型民主、新型制度以及实现途径等角度回答·运用信息:观点:根据解读信息的角度结合材料回答即可。论证:首先,选取观点,如新型民主、新型制度以及实现途径等角度。其次,选取史实进行论述,如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等;最后,进行总结升华。核心价值理论自信——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解答:(1)“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俄国劳农政府的建立开启了新的民主制度;阶级消灭之后,真正的“工人政治”得以实现。(2)论点:李大钊认为“工人政治”是新型的民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也让苦寻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李大钊率先在中国介绍、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他认为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工人政治”是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新型的民主,主张消灭阶级,建立无产者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李大钊等人的努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阐释史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及影响主题二从工人运动到社会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国民革命
【结构体系】
【探究史料】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材料一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材料二“(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2年7月)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和进程的?(2)根据材料二思考,当时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最低奋斗目标,后来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解答:(1)中共一大一开始就明确了党的最高目标,但对国情认识不够科学;中共二大制定了当时的民主革命纲领,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树立了革命分两步走的历程设定。(2)重要思想:提出了团结工人、贫农和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即统一战线)的思想。【阐释史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维度阐释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革命性最强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先进政党,制定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正确的策略方针群众基础(1)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广大工人阶级的利益,还代表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2)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能得到中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使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特别是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革命成就(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实现了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并参与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使中国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史学前沿】中华民族实现由自在转向自觉
“中华民族”一词,是20世纪初出现的新名词、新概念,其内涵反映了国人对于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追求,无疑属于重要的“文化观念的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觉。换言之,这一崭新概念的确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由自在转向自觉的重要标志。近代中华民族自觉是历史的概念,需将之置于近代历史发展进程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五四运动后的20年间,中华民族自觉渐趋深化,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解放”的奋斗目标。【解读】中华民族追求自身解放,是民族的自觉,也是民族的大义,更是最大的民意。命题研析•聚焦高考动向考点要求考题统计高频视角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3年16考)2024年湖北卷·T17;安徽卷·T7;海南卷·T17;天津卷·T5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共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联合战线;农民运动2023年河北卷·T20;北京卷·T19;广东卷·T17;浙江6月选考·T23;湖南卷·T18;全国乙卷·T292022年河北卷·T16;辽宁卷·T8;山东卷·T17;湖北卷·T18;全国乙卷·T29;浙江6月选考·T12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国民革命(4年15考)2025年八省联考:云南卷·T82024年山东卷·T6;湖北卷·T7;北京卷·T8;江苏卷·T7;浙江1月选考·T8;河北卷·T9;广东卷·T192023年重庆卷·T17;江苏卷·T7;广东卷·T17;浙江6月选考·T23;全国甲卷·T302022年天津卷·T7;湖北卷·T18研真题悟方法(2024·山东卷·T6)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18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解题指导】练考题明方向考点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2024·天津卷·T5)1919年4月底,虽经中国代表的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仍然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列强的这一行径,引发了国人“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从形成原因上,对“积压已久”理解全面的是 (
)A.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B.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C.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D.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长期存在着封建统治者同人民大众、中华民族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这些矛盾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不断发展,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帝国主义势力长期压制下,这些矛盾终于因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而爆发。巴黎和会上列强的行径,既是其殖民侵略和压迫中国的缩影,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政府无能、国势不盛的反映,这说明“积压已久”是近代历史发展的结果,C正确;“五四爱国运动的激发”,是“积压已久的不满与愤怒”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排除A;“群众爱国意识的觉醒”虽是愤怒不满的原因,但明显难以全面反映出“积压已久”的历史内涵,排除B;“列强压迫中国的反弹”可以解释国人的“不满与愤怒”和“积压已久”的一个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对原因的全面解释,排除D。2.(2023·全国乙卷·T29)1920年5月,陈独秀发表演说:“中国古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在我们要将这句话倒转过来说,‘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9月,他发文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这反映出(
)A.工人待遇得到极大改善B.民主与科学深入人心C.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解析】选C。由材料“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可知,陈独秀主张通过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而说明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了政治舞台,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工人待遇情况,排除A;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B;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排除D。3.(2024·安徽卷·T7)1921年4月,《新青年》刊文指出,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是近世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始祖”,有许多独具慧眼的见解,但“我们对于古人的学说,当参照现在的情形,加以考虑,断不可一味盲从,做出那‘孔趋亦趋,孔步亦步’的样子”。由此可见,当时知识界已关注到 (
)A.革命理论传播的广泛性B.儒家传统文化的包容性C.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学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运用,这体现了社会主义学说的实践性,即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调整和实践,故选D;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理论”,“广泛性”更没有依据,排除A;材料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未涉及儒家传统文化的特点,排除B;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要分两步走,排除C。考点二中国共产党建立与国民革命4.(2024·北京卷·T8)1920年,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也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说明(
)A.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B.成立工人组织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C.“劳工神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共识D.建立工会是开展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解析】选B。5.(2025·云南适应性测试·T8)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多以犁头、锤子、镰刀等简捷有力的劳动工具为象征物,如犁头“将上层的、枯燥的、龟裂的、减削了培养能力的地面滚个翻身,同时又把那些在地面上潜滋暗长寄生着的莠草连根铲除”,“帝国主义、媚外军阀、买办地主……犹如莠草,势在铲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A.注重启发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B.初步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C.尝试开展工农联合的革命运动D.基本形成土地革命的政策主张【解析】选A。据材料“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多以犁头、锤子、镰刀等简捷有力的劳动工具为象征物”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象征物是在向无产阶级传达一种反抗压迫者的思想,启发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以及自身所处的被压迫地位,从而提高阶级觉悟,故选A;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的提出是在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排除B;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轿车买卖合同范本
- 2025信息系统建设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商业空间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国际货币兑换借款合同模板
- 2025办公室租赁补充合同范本
- 2025商务合同英文合同结构与格式指南
- 2025混凝土钢筋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肥租房合同范本
- 《童谣与寓言故事》课件
- 《繁花似锦东大街》课件
- 2025年审计审查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 城市管理文明执法规范(试行)
- 广东省2024-2025学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高三试卷(佛山二模)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石油政工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二建-水利-简答200问
-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创意综艺风脱口秀活动策划PPT模板
- 大客户营销技巧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