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认识区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
(测试)解析版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评卷人得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读图“我国某地地区图”,在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图中东北地区的是()
东北平原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稻米满仓,荔枝成行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C
【解析】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
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山环水绕,平原居中是该区域的地表特征,故ABD不符合
题意;稻米满仓,荔枝成行指的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故C符合题意。依据题意,故选C。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
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东北地区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读东北地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
题。
2.关于图中地理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B山脉西侧为黄土高原B.河流C为乌苏里江
C.D区域为三江平原D.城市F为长春
3.下列特殊称谓哪个与东北无关(
A.白山黑水B.林海雪原C.“北大仓”D.天府之国
4.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有()
A.冬小麦、玉米B.春小麦、大豆C.甜菜、青棵D.蕉麻、谷子
5.东北地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B.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离冬季风源头近D.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答案】2.C3.D4.B5.B
【解析】2.图中B山脉为大兴安岭,以西为内蒙古高原,故A错误;河流C为黑龙江,故
B错误;D处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江冲击而成的三江平原,故C正确;城市F
为辽宁省行政中心沈阳,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3.关于东北地区的特殊称谓有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黑土地等,故ABC正确,不
符合题意;“天府之国”为成都平原,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4.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种植小麦为春小麦,并非冬小麦,
故B正确,A排除;青裸主要生长在青藏地区,故C排除;蕉麻为热带地区作物,故D排
除。故选B。
5.东北地区地形主要以平原、山地为主,故A错误;东北地区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对农作
物生长十分有利,故B正确;东北地区离冬季风源头近,冬季易受寒潮影响,对农作物生
长不利,故C错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
选Bo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读东北地区
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A.辽河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B.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成都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D.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因纬度位置较高,热量较低,本区没有种植水稻
B.本地区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C.大量种植大豆和玉米
D.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重要产区
【答案】6.B7.A
【解析】6.据图可知,①是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冲积而成
的三江平原;②是位于辽宁中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东北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丰沛,灌溉水源充足,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且水稻品质优
良,A叙述错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
一熟的需求,B叙述正确;东北地区土地肥沃,雨热同期,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
水稻等农作物,C叙述正确;黑龙江纬度较高,气候冷湿,适合甜菜的生长,是我国甜菜
的重要产区,D叙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叙述错误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读中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8.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平坦,黑土广布,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B.乙处是我国南、北方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C.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
D.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9.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B.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C.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D.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和高粱等
10.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人文条件是()
A.平原广阔B.人均耕地面积大C.水热条件好D.土壤肥沃
【答案】8.C9.B10.B
【解析】8.读图可知,甲处是内蒙古高原,该地形区地面坦荡;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形
平坦,黑土广布,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A错误;秦岭一淮河是我国南、北方地
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乙是大兴安岭,B错误;丙处为松嫩平原,是我国甜菜的主要产区
之一,C正确;丁地距离海洋近,甲地区距海较远,故甲地区的年降水量比丁地区少其主
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D错误。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9.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不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主要分布在
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主要糖料作物是
甜菜;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和高粱。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且地广人稀适合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
业生产条件较好,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大(人文条件),商品率高,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优越条件,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读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反映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大致是()
A.一望无际,草原广阔B.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雪山连绵,冻土广布D.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
12.黄土高原呈现上述地表形态的自然原因有()
①黄土高原地形崎岖,多陡坡②全年降水充足,多持续性降水
③土壤绵软疏松,极易渗水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③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
④修建梯田,修筑挡土坝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ILB12.C13.C
【解析】11.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使地表光秃裸露,植被稀
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B
正确。一望无际,草原广阔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冻土广布描述的是青藏高
原,喀斯特地貌,奇峰林立描述的是云贵高原,A、C、D错误。故选B。
1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高原呈现上述地表形态的自然原因有黄土高原地
形崎岖,多陡坡,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极易渗水;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在降
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
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①③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一
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增加植被覆盖
率,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
的数量等,①②④正确,C正确。杜绝放牧,禁止发展畜牧业不利于当地经济发展,A、
B、D错误。故选C。
民俗是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
中的基本力量。有些民俗的形成深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回答下面小题。
14.“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山歌出
现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
15.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A.二人转B.信天游C.京东大鼓D.对山歌
【答案】14.A15.B
【解析】14.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周代以来,关中地
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
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该词描写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A正确,BCD错
误。故选A。
15.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二人转发源于东北地区,京东大鼓产生于河北省香河
和宝垠一带的农村地区,广西盛行对山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完成下面小
题。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③陡坡耕种④海水侵蚀⑤地表崎岖,千沟万壑
A.①②③⑤B.①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④⑤
17.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利用和治理措施的不正确是()
A.a地通常用作耕地B.b地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c地应大力植树造林D.d地宜打坝建库
【答案】16.C17.B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为背景,涉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防
治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16.①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对地表侵蚀冲刷严重,对;②黄土土质疏松,
多直立型,易被冲刷,对;③陡坡耕种占用了植被土地,属于人为活动,破坏自然植被,
错;④该地远离海洋,无海水侵蚀,错;⑤地表崎岖,千沟万壑,易被暴雨侵蚀,对;故
选①②⑤,故选C。
17.从图中看出,a为黄土源,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农业生产,可以开垦为耕地,A对;
b处为缓坡,缓坡适合修建水平梯田,但黄土高原为我国北方地区,降水不足,不适合发
展水稻种植业,B错;cd两处分别为陡坡和沟谷,陡坡处植树造林护坡和打坝建库固沟,
CD对;结合题意,故选B。
18.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B.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
C.将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D.开挖鱼塘,建设人工草场
【答案】D
【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主要的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和开垦,导致生态环境恶
化,修路采矿等破坏地表植被。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和生物措施,具体措施是大力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
还草,以及整修梯田、修筑挡土坝等工程。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持水土;将坡耕地改成水
平梯田;在沟里建坝拦蓄泥沙,打坝淤地,开矿时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
作,故ABC正确,开挖鱼塘,建设人工草场,不现实,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D。
某中学研学旅行时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图甲“黄土高原位置图”和图
乙,完成问题。
甲
乙
1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范围东至乌鞘岭B.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自然原因形成
C.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D.③河段形成了“地上河”
20.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该民居的特点是()
A.冬暖夏凉,就地取材B.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C.稳固性差,造价较高D.门窗很小,采光较差
【答案】19.C20.A
【解析】19.黄土高原范围西至乌鞘岭,A错误;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
重,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千沟万壑、支离破
碎”的地貌,B错误;信天游是该地区富有民俗特色的民歌形式,C正确;③为中游河段,
“地上河”位于下游河段,D错误。故选C。
20.图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该民居的特点是当地人们就地取材、依山而
建、冬暖夏凉;屋顶是平顶或没有屋顶;黄土直立性强,干燥易开挖,造价便宜,门窗较
大,采光好。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月以来,上海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持续大量的新增病例,给上海的城市
运行带来前所有的挑战。读我因“弓箭型”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A.甲B.乙C.丙D.T
22.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①濒临黄海和东海②位于长江入海口,通过长江联系广大内陆地区③通过京广线联系南方
和北方地区④可以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21.D22.B
【解析】21.读图可知,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
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即箭头丁处,D正确;“弓”
是指东部沿海地区,连接甲京津唐工业基地、长三角和乙珠江三角洲三大工业基地,排除
AB;丙为长江,排除C;故选D。
22.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处,东临黄海和东海,①正确;长江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是我国
著名的“黄金水道”,上海可通过长江联系广大内陆地区,②正确;京广线不经过上海,
排除③,排除ACD;上海东临太平洋,能够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④正确;
①②④正确,B正确,故选B。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1200122"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水网集中,城市集中,适合发展()
A.林业、渔业B.种植业、渔业C.林业、畜牧业D.种植业、畜牧业
24.下列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B.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
C.南京是江苏省的行政中心
D.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北翼的中心城市
25.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上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
A.农业基础好B.劳动力廉价C.原材料丰富D.科技力量雄厚
【答案】23.B24.D25.D
【解析】23.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网密集,盛产稻米和鱼虾,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
乡的美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地形以平原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适宜发展的产业有海洋渔业、种植业等,不适宜发展畜牧
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4.由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地理位置十
分重要,A正确。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B说法正确。南京是江苏的省会,
是江苏省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和教育科研基地,C说法正确。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南翼的
中心城市,北冀是南京,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优越的位置,便利的交通,广阔的腹地,使上海发展成我国最大
的工业城市。上海也是我国主要的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最主要
的有利条件是科技力量雄厚,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图示区域是()
A.京津唐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三江源地区
27.既是图示区域的核心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的是()
A.南京B.杭州C.上海D.宁波
【答案】26.B27.C
【解析】26.图中主要的城市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由此可以推断该区域为长江三角
洲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7.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上海,而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上海,C正确,ABD错误。故选
Co
读长江三角洲图,完成下面小题。
铁路。省级行政中心
28.关于长江三角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长江的中下游地区B.东部濒临黄海和东海
C.河网密布,湖泊星罗D.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9.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不正确的是()
A.地势低平、气候湿润B.其核心城市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C.其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D.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
30.下列关于长三角经济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B.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
C.矿产、水能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D.河海陆联运,经济腹地广,发展水平高
【答案】28.B29.C30.C
【解析】28.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部濒临黄海和东海,选
项CD不能反映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特点。故选B。
29.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有“水乡”和“鱼米
之乡”之称,故A正确;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上海,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故
B叙正确;长江三角洲北翼的中心城市是南京,杭州是南翼的中心城市,故C错误;南京
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故D正确。故选C。
30.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创新产业发展迅速,故A叙述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
河湖密布,以水乡为特色发展旅游业,故B叙述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水能资源不
丰富,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故C叙述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海陆联运,经济
腹地广,发展水平高,故D叙述正确。故选C。
评卷人得分
二、解答题(4小题,共40分)
31.(10分)推动东北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维护
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东
北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读图1、图2、图3完成下列问题。
120°130°
图1东北地区示意图
图2松花江某水文站年平均径流量示意图
半
湿
湿
润
区
润
区
图3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局部)
(1)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地区,其中A是山,B是
_________河。
(2)漠河是我国领土最北点,年降水量大约是,对比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漠
河属于湿润区的原因__________o
(3)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其土地利用
类型属于,试从气候、土壤、地形等方面说明其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
原因__________»
(4)众多河流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图2可以看出松花江每年有
个汛期,试解析汛期形成的不同原因__。
(5)图1阴影部分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从自然资源的角度解析该工业
基地形成的条件是,这种高度依赖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发展模式会面临一
的问题,所以振兴东北工业亟需调整产业结构。
【答案】(1)大兴安岭黑龙江
(2)400mm-600mm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3)耕地(以旱田为主的耕地)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4)两
①汛期的水源主要来自春季冰雪融水,②汛期的水源主要来自夏季大气降水。
(5)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枯竭(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
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由图可
知,A是大兴安岭,B是黑龙江。
(2)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漠河年降水量在400mm与600nlm之间;漠河位于我国领土的最北
端,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由于纬度高,气温较低,蒸发弱,属于湿润区。
(3)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由于位于北方地区,其土地利用类型属于以旱
地为主的耕地;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的气候
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热条件;黑土广布,土壤肥沃为粮食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粮食种植,同时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人均
占有耕地多,有较多的余粮供应外地,使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4)读图可知,流经哈尔滨的河流是松花江,注入黑龙江,该地冬季降雪多,由于气温
低,积雪不融化,积存量大,随着①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积雪大量融化,汇入河流形成春
汛;②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形成夏汛,所以东北地区的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
次汛期。
(5)由图可知,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
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高度依赖
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发展模式会面临,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所以
振兴东北工业亟需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32.(8分)读我国东三省农业矿业分布示意图和美国本土东部地区农业带分布及本土工
业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空中喷洒农药
(1)东北三省的小麦主要分布于(地形区),美国的小麦区分布于(填字母)地
区。
(2)读景观图.两区域的农业生产共性是,因此商品率高。
(3)美国最大的工业区是;东三省有(工业基地);两个工业区在自然地理方面
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4)两区域在冬季易受到(气象灾害)影响,造成作物低温冻害;夏季,墨西哥湾湿
润气流常深入美国大陆内部,带来强降水,造成美国不同季节的气象灾害,这主要是受美
国(影响因素)影响。
【答案】(1)三江平原A
(2)机械化程度高
(3)东北部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4)寒潮地形因素
【解析】(1)读图可知,东北三省的小麦主要分布于三江平原,美国的小麦区分布于中部
的平原地区,为图中的A地区。
(2)读图可知,东北地区的收割机收割小麦,美国农业区空中喷洒农药,反映了两地农业
的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产量大,因此商品率高。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工业分布广泛,其中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
界上最大的工业区,该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于工业的发展。位于东三省的
工业区是辽宁省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有利于工
业的发展。两个工业区在自然地理方面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利
于工业的发展。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我国的东北部同属于北温带,两区域在冬季易受到寒潮的
影响,造成农作物低温冻害。北美洲东部分布有高原、山地,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
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夏季,墨西哥湾湿润气流常深入美国大陆内部,带来强降水,造成
美国不同季节的气象灾害。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33.(10分)读黄土高原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山脉D,该山脉的以东是平原。
(2)黄土高原南抵山脉C,该山脉以南地区的降水量是大于毫米。
(3)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①省o
(4)②省北部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民歌是。
(5)位于④省著名的农耕区是。
(6)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E是,该河流发源于⑦省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
最大的高原湿地地区。
(7)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其形成原因是,高原上最严重的生态环境
问题是o
【答案】(1)太行山华北
(2)秦岭800
(3)窑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意识基础试题及答案
- 二级考试C++全方位知识总结试题及答案
- 法律文书考试题及答案二
- 诗歌的创作背景试题及答案
- 法律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Delphi编程应考心态调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Delphi产品维护与更新策略题目及答案
- 2025年MySQL数据同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木材供货合同范本
- 2025港口货物运输合同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必修地球圈层结构通用PPT课件
- 光伏行业英文词汇.doc
- 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报告(税务师事务所专用)
-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课件
- 80吨吊车性能表
-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工程报价清单明细表
- 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质量安全自查表
- 毕业设计(论文)情况登记表
- 轮对电机跑合试验台操作使用说明书
- 毕业论文--剪切机设计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