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大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主题概述: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教材的第三单元,名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抵御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平和艺术欣赏能力,增强个人的内心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适应现代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等问题。本单元分为“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三课。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和民族特性。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华传统美德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络”,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秩序。第六课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培养学术化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通过认识思想理念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文化底色。第七课是在引导学生了解、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完善自己的人格,向上向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第八课让学生接受美德感召,践行中华美德,完善自身品行,推进社会道德建设。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三)主题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情感和经验上基于语文学习、影视作品和学校的文化活动,部分家长的有意识引领有所感知,有些学生可能还掌握了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艺,比如,接触过民族乐器、书法、国画、剪纸,能说出一些传统经典,知晓或者参观过国内的部分文化景点,同时,在七年级上册时,我们学过中国古代历史,了解了部分历史名人事迹;等等。但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的知识层面,对其深层次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认识和思考不多,对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更是连概念都没听过,点滴的理解也只是记忆层面,更罔论对其分类明确。而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之间本身就有很大的兼容性,学生认识这些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我们从初中开始系统化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在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传统美德这些主要内容上下功夫,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精华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提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力量,增强中华儿女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四)开放性学习环境: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单元学习目标:1.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起源、发展历程,涵盖传统节日、传统技艺、传统建筑等丰富表现形式,全面把握其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精准剖析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等的内涵,深度理解民族精神,像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的价值,能够阐述它们如何贯穿于历史长河与现代生活。2.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结合时代背景与生活实际,准确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自信、准确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3.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从内心深处认同其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传统美德。主动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共同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单元评价建议:学习态度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学习程度知识获取1.知道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理解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社会风尚;践行中华民族思想;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理解不同学习活动对提升相关能力的作用,如案例分析能锻炼问题分析能力,小组讨论可增强沟通协作能力。明白自我反思能促进自我认知,相互评价能从他人视角获取反馈,优化自身行为。学习能力1.认识中华人文精神,明确人文是关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2.能举例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3.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勤俭节约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1.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2.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修养功夫和哲学思维等。3.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素养达成政治认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底蕴,领悟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修养功夫和哲学思维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健全人格认识中华人文精神,明确人文是关于人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道理。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促进社会和谐。二、具体课时设计: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1.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认同“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强的责任感。”2.课时教材分析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本框是本课第二框,是本课落脚点。“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主要探讨了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美德教育的主流活动是道德模范的评选,它的评选方向和类别有五个方面,本框就从这五个方面做了一定的引领。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知道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能从多方面分别说出一些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一般要求,身体力行的践行中华传统美德。3.学情分析道德、人格是非常抽象的东西,人类道德和人格的教育需要以一定的载体作为依托,其提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将德育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教育内容,产生的只能是空洞的教育,甚至是“假、大、空”的教育。要在智育中潜移默化德育,也就是以知识和逻辑的美来引导学生。载体可灵活多变,如以知识或情感为载体,进而强化意志,促进行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学生情感,明确道德观念,深化强化意志,交流促进行动。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教学难点: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5.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通过中国好人榜相关事迹的探究,,以活动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的思考,理解“践行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增强政治认同。责任意识:通过议学活动的探究,将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激发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6.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以好人为榜样,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同时,借助课堂互动讨论,锻炼学生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助力他们在交流碰撞中深化对美德的理解,成长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与践行者。7.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教师:在当今社会,有这样一份特殊榜单——中国好人榜。上面记录着各行各业、来自五湖四海的平凡人。他们或是勇救落水者的热心市民,或是数十年如一日照顾邻里孤寡老人的普通人,用一个个善举诠释着中华传统美德。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中国好人榜,学习这些榜样,探讨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设计意图:借助各行各业的事例,帮助学生意识到传统美德无处不在,拉近与课程的距离。(2)自主学习:(3)新课讲授环节一:美德传千载,价值如何解?教师:中国好人榜2008年4月21日正式启动,至今评选活动已走过17年。活动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主导,每月在中国文明网、央视网展示候选人,经网友评议投票,结合各地推荐筛选,确定上榜名单。多年来,上榜者来自各行各业,用行动诠释助人为乐、敬业奉献等美德。2025年1月15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153人(组)入选。议一议:这一评选活动如何直观展现中华传统美德是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学生:选活动开展17年,持续传播践行传统美德的事迹,让孝老爱亲、敬业奉献等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延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为道德建设提供精神源泉。教师:1.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P68)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设计意图:讲述各行业上榜者事迹,传递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过渡语:既然中国好人用行动彰显了传统美德的魅力,那我们该如何将这些榜样的力量转化为自身的行动?从关注好人好事,到以他们为标杆,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践行传统美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环节二:美德日常提,如何化行为?教师:请每小组派代表抽取资料卡,就本组抽取到的资料卡开展讨论:1.中国好人榜中的人物体现了哪种传统美德?2.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这种传统美德?要求:每小组安排好成员记录以及中心发言人。小组讨论3分钟,发言时间2分钟。资料卡一: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但她没有被困难打倒,积极面对生活。主要事迹:2018年参加首届汶川马拉松,2021年亮相上海时装周T台。她出版书籍《黑暗里的星星》,在网络上分享成长故事,关爱帮助残疾人群体,作为人大代表和工会代表,为残疾群体发声,提出完善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建议。学生:自强不息教师: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P71)(1)做自强不息的人。①原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②做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资料卡二:刘天娇,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都市高薪工作,13年扎根深山,足迹踏遍辖区每个角落,记录山情与林情变迁,被誉为“森林守护神”。在他的守护下,林场连续多年未发生森林火灾,火情测报准确率达100%。学生:敬业乐群教师: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P71)(2)做敬业乐群的人。①做法: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②原因: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资料卡:金元伟: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居民。42年来热心助人,左邻右舍、同事、陌生人有困难都帮,后来成立工作室,义务帮助居民清洗空调、修理电热水壶、更换水龙头等。学生:扶危济困教师: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P71)(3)做扶危济困的人。①体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②做法: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③原因:助人者,人恒助之。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资料卡四:杜志军:来自湖北咸宁。2024年10月7日,通城县城一黑色轿车司机突发疾病,车辆失控横冲直撞。杜志军驾驶白色轿车,手刹、脚刹并用,冒死顶住失控车辆,挽救了昏迷司机,避免了重大公共安全事故,被网友称为“白车侠”。学生:见义勇为教师: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P71)(4)做见义勇为的人。①体现:“见义不为,无勇也。”②做法: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资料卡五:曹楚文:出生于2006年7月,是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哥哥自幼因病残疾,行动艰难。从上学第一天起,曹楚文就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背着他上学,帮其洗漱、打饭,陪他学习玩耍。2024年,兄弟俩成功考入广东科技学院,谱写了兄弟情深的动人篇章。曹楚文获评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广东好人”,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学生:孝老爱亲教师:2.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P71)(5)做孝老爱亲的人。①原因: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②做法: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③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设计意图:促使学生深度剖析资料卡,准确识别中国好人身上的传统美德,加深对各类美德内涵的理解。小组讨论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践行方法,提升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学生将美德认知转化为日常行动,增强传承和践行传统美德的意识。过渡语:刚刚,各小组围绕资料卡展开了热烈讨论,对中国好人榜人物所展现的传统美德,以及践行这些美德的途径,都有了深入思考。这些美德绝非只存在于纸面上,它们时刻指引着我们的生活。现在,咱们跳出资料卡,走进真实生活,一起看看这些美德,如何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落地生根。环节三:承中华美德,做时代新人议学延伸:分享自己身边同学的优秀事迹。每位分享者讲述1-2个具体事例,如同学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的伙伴提高成绩,或积极参与校园环保行动。设计意图:借助身边同学的真实事迹,给大家树立近距离的榜样,让同学们更易学习和模仿。同时,锻炼分享者表达能力,加深同学们对美德的理解,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助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八: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以中国好人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传统美德并非遥不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互联网产业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建设报告
-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的社区参与路径研究报告
- 物理法则的现代应用试题及答案
- 社交电商裂变营销:从内容营销到社群运营的全面解析
- 维保考试题及答案
- 科技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与性能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智能化改造成果鉴定报告
-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改进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学一诊试题及答案
- 整装定制合同协议
- 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防汛安全培训课件
- 关于临期商品的处理管理办法
- 新能源全面入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136号文政策解读
- 2025消防业务理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机关财务报销制度和流程
- DB12-T1196-2023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水幕电影制作合同
- 交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深度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