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1).形状(2).物质
【解析】
【详解】陶瓷材料加工过程:先把陶土揉泥,再把陶泥加工成型,把成型的物品进行装饰,最后把它放
入窑中高温烧制。在用陶土做陶泥瓶的过程中,陶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构成它的物质没有发生变
化,陶泥花瓶经过高温烧制变成了陶瓷瓶。
2.切割后的蜡虽然变短了,但它还是»市场上的蜡虽然形态各种各样,但是它们都是。我们
切割蜡的时候要。熔化后的蜡烛,恢复原样。
【答案】(1).蜡(2).蜡(3).小心(4).冷却后
【解析】
【详解】切割后的蜡变短了,形状和大小发生了变化,但还是蜡。市场上的蜡虽然形态各种各样,但是它
们都是蜡。用小刀将蜡烛切开,注意用刀安全,观察蜡烛的变化。蜡块受热后,蜡块从固态变成液态;蜡
块冷却后,蜡从液态又变回固态。熔化后的蜡烛,冷却后恢复原样。
3.早在年前,我们的祖先己能铸造青铜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生
产包括、、和等过程。
【答案】⑴.
4000(2),商周(3).制模(4).制范(5).熔铸(6).修整
【解析】
【详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
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生产工序包括制模、制范、熔铸、
修整。
4.有些物体、或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物体的没有改变。
【答案】(1).形状(2).大小(3).形态(4).物质
【解析】
【详解】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根据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
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改变。
5.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将好种子和坏种子分开。
【答案】浮力
【解析】
【详解】盐水选种是把种子放在一定浓度的盐水里,利用浮力把好坏种子分开来。盐水的浮力较清水更大,
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
6.早在中国,蒸储白酒的技术就已经很普遍了。蒸储白酒的技术是利用了酒精沸点()。。和
水的沸点()℃的温差,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
【答案】⑴.元代(2).78.5(3).100
【解析】
【详解】中国的白酒都属于蒸储酒,一般是粮食酿成后经蒸储而成的,大多是度数较高的烈性酒,蒸储白
酒这一技术早在元代就己经在民间广泛使用了。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用蒸储的方法分离酒精(沸点为
78.5℃)和水(沸点为100℃)的混合物。
7.风谷车,又称风车,可借助的力量将饱满的稻粒和瘪粒稻壳分开。
【答案】风
【解析】
【详解】风谷车,又称风车。去除水稻等农作物子实中杂质、瘪粒、秸杆屑等的木制传统农具。可借助风
的力量将饱满的稻粒与瘪粒稻壳分开。
二、判断题
8.被揉成纸团的纸不在是纸了,已经成了另一种物质。()
【答案】X
【解析】
【详解】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
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被揉成纸团的纸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
质,它还是原来的物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泥巴捏成泥人,木头制成桌椅,它们发生的变化是一样的。()
【答案】V
【解析】
【详解】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
产生了新的事物。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
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
如蜡烛燃烧。泥巴捏成泥人,木头制成桌椅,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它们发生的变化是一
样的,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0.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永恒不变的。()
【答案】X
【解析】
【详解】世界上变化无处不在,万事万物时刻在发生着改变。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
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事物,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1.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铸造青铜器。()
【答案】X
【解析】
【详解】远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铸造青铜器,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文化的鼎盛时期。青铜器的
生产过程:制模一制范一熔铸一修整,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12.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衰退时期。()
【答案】X
【解析】
【详解】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要说灿烂期的话应该在商周时期。特点:青铜冶炼铸造业发达,
冶炼铸造技术很高,数量种类很多,而且产品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礼器、兵器、生活用具、手工工具等等。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时代,要说灿烂期的话应该在商周时期。
13.冰融化与蜡熔化都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答案】V
【解析】
【详解】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
产生了新的事物。冰融化与蜡熔化仅仅是形状或状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4.利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分离盐水中的盐的时候,加入蒸发皿的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o()
【答案】V
【解析】
【详解】根据实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进行蒸发时,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要使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溅出,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转移热的蒸发皿需要使用玷烟钳。
15.分离盐水时,我们要一直加热,直到盐颗粒出现。()
【答案】4
【解析】
【详解】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
色颗粒慢慢烘干。加热后,不能立即用手拿蒸发皿移放在桌面上,以免烫伤。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外焰
加热。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
颗粒慢慢烘干。
16.取放蒸发皿必须使用用烟钳。()
【答案】V
【解析】
【详解】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1.使用培瑞钳取放蒸发皿。2.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3.加热
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4.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剩下水分。5.戴护
目镜。取放蒸发皿必须使用生烟钳,小心烫伤,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17.过滤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答案】V
【解析】
【详解】玻璃棒主要用途是化学实验中使用,主要用来加速溶解,促进互溶,引流,蘸取液体,在蒸发皿
中搅拌以防止因受热不均匀而引起的飞溅等。过滤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
的。
18.在使用酒精灯时,我们用内焰加热。()
【答案】X
【解析】
【详解】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
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灯的外缘温度
最高,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19.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答案】V
20.使用蒸发皿加热液体时,加入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答案】X
【解析】
【详解】根据实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进行蒸发时,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要使用玻璃棒
不断搅拌,以防液体溅出,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转移热的蒸发皿需要使用生竭钳。
21.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可以用磁铁来分离。()
【答案】V
【解析】
【详解】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具有磁性,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银、钻等金属的特性。
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可以用磁铁来分离,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和分离,要求学生掌握木屑和铁屑混合在一起了,可以用磁铁来分离。
22.小明在家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没有酒精灯,可用蜡烛加热做实验。()
【答案】V
【解析】
【详解】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
水,如果在家里没有酒精灯的话,可用蜡烛加热做实验。
23.蜡烛燃烧时变短,这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答案】X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
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
燃烧。蜡烛燃烧时变短,有水、二氧化碳、黑色物体生成等,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24.物体混合在一起后,都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来进行分离。()
【答案】X
【解析】
【详解】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只要没有新物质产生就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就可以通过不同的
方式方法进行分离,但是并不都是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过滤只适合没有溶解的物体。
25.蒸储白酒的技术是利用了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不同。()
【答案】V
【解析】
【详解】蒸储白酒的技术,早在中国元代就已经很普遍了。它利了酒精沸点(78.5℃)和水的沸点(100℃)的
温差,分离酒精和水,从而提高酒的浓度。蒸储白酒的技术是利用了酒精的沸点和水的沸点不同,所以题
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三、选择题
26.木头制成桌椅,()没有变。
A.形状B.材质C.大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上变化无处不在,万事万物时刻在发生着改变。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
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事物。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
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木头制成桌椅,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材质没有变,所以B
符合题意。
27.我们捏泥人时,使用陶泥的原因是它()。
A.安全环保B.方便快捷C.便宜
【答案】A
【解析】
【详解】泥巴可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形状发生了变化。陶泥是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
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我们捏泥人时,使用陶泥的原因是它安全环保,所以A符合题意。
28.下列不属于形状变化的是()。
A.气球变瘪了B.大米变成米饭C.木头制成桌椅
【答案】B
【解析】
【详解】世界上变化无处不在,万事万物时刻在发生着改变。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
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事物。气球变瘪了和木头制成桌椅仅仅是
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大米变成米饭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所以B符合题意。
29.下列变化中有新物质产生的是()o
A.蜡烛熔化B.钢水变钢锭C.馒头发霉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
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蜡烛熔化,铁
块变铁水,都是形态的变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生产新物质,而馒头发霉,在霉菌的作用下馒头变质,
生成了新的物质。
30.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o
A,火柴燃烧B,木材做家具C.白糖加热至焦黑
【答案】B
【解析】
【详解】火柴燃烧生成有二氧化碳气体,白糖加热至焦黑,生成了焦黑色的新物质。木材做成家具只是木
材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
故选:B
31.在制作蜡星星的时候,我们先将蜡块切碎。这时蜡的()发生了变化,接着再用酒精灯将蜡块加热
的过程中,蜡的()发生了变化。
A.大小B.状态C.颜色D.味道E.以上都是
【答案】⑴.A(2).E
【解析】
【分析】
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
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
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
色。
【详解】将蜡块切碎这个时候蜡的大小发生了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知识物理变化;用酒精灯将蜡块加
热的过程中,蜡的大小、状态、颜色、味道都发生了改变,是化学变化。
32.以下物质变化中,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B.易拉罐变形C.打碎的玻璃杯D.捏橡皮泥
【答案】A
【解析】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
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
化称为化学变化。根据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冰融化成水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
理变化,罐变形、打碎的玻璃杯、捏橡皮泥都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33.使用酒精灯时,要用()加热。
A.外焰B.内焰C.内外焰
【答案】A
【解析】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34.分离盐和芝麻,水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A.浸湿芝麻B,溶解盐C,稀释盐和芝麻
【答案】B
【解析】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
方法分离出来。由于盐是可溶于水的,芝麻是不溶于水,所以加入水后可以先将盐溶解,完了之后可以先
通过过滤的方法将芝麻分离出来。
35.蒸发试验中,不需要用到()。
A.酒精灯B,天平C.漏斗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蒸发实验中,需要用到蒸发皿、铁架台、玻璃棒、酒精灯、三脚架、漏斗等,不需要用到天平。
四、列举题:(按照分类标准给所给变化举例子)
36.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_______生活中的变化:
【答案】(1).动物长高了(2).小草变绿了(3).季节在变化
【解析】
【详解】世界上变化无处不在,万事万物时刻在发生着改变。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
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事物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事物。动物的变化:动物长高了;动物长
大;植物的变化:小草变绿了,植物开花了;生活中的变化:季节在变化,事物也在变化。
五、分类题
37.把下列变化分类,将序号填在表格里。
①煤燃烧②铁钉生锈③大蒜拌黄瓜④水的蒸发
⑤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点亮灯泡⑦雪糕融化⑧水中加白糖
产生新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
()()
【答案】(1).①②⑤(2).③④⑥⑦⑧
【解析】
【详解】世界是由各种事物构成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
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煤燃烧、铁钉生锈、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没有产生新物质:大蒜拌黄瓜、水的蒸发、点亮灯泡、雪糕融化、水中加白糖。
38.这些混合物可以分离吗?
混合的物质分离方法结果
水和盐蒸发结晶能分离
水和沙()()
铁屑和木屑()()
沙和绿豆()()
水和醋()()
【答案】(1).过滤(2),能分离(3).用磁铁吸(4).能分离(5).筛选(6).能分离
(7).蒸发(8),不能分离
【解析】
【详解】将水中不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结晶的方法可将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
根据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水与沙混合用过滤的方法能够分离;铁屑和木屑可以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来进行分
离;沙与绿豆的大小不同,可用筛选的方法进行分离;水和醋使用蒸发的方法来进行分离,但是水和醋会
融合在一起,不能够完全分离。
六、实验操作题
39.请填写下图装置中仪器名称。
()
B
案
(蒸发皿)
H(酒精灯)
【解析】
【详解】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
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
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蒸发实验中,需要
器材是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杯和酒精灯,蒸发的时候需要用玻璃杯棒进行搅拌。
40.A、B两个实验装置中是蒸发装置。
AB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些物体混合在一起后,还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性质特征,可以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
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常见的分离的方法是过滤和蒸发,A图的实验装置是过滤的装置,B图的实验装置
是蒸发装置。
41.添加待蒸发液至蒸发皿中,添加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否则可能导致液体飞溅。
【答案】三分之二
【解析】
【详解】添加待蒸发液至蒸发皿中,注意添加液体不能超过蒸发皿容积的三分之二,否则可能导致液体飞
溅,加热的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的温度过热造成液体飞溅。
42.当蒸发皿中发现(),就应该熄灭酒精灯。
A.有白色颗粒出现时B,食盐水沸腾了C,食盐水烧干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
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当发现有白色颗粒出现,就应该
熄灭火焰,利用蒸发皿的余温蒸发剩余的水分。
43.过滤是常用来分离和混合物的实验操作。
【答案】⑴.固体(2).液体
【解析】
【详解】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过滤是常用来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实
验操作。
44.过滤操作要领可归纳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
A.滤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范例云盘
- 体育顾问合同标准文本
- 劳动合同合同标准文本
- 农业劳务用工合同范例
- 个人签订劳务合同范例
- 蛮字测试题及答案
- 买房单合同范例
- 办公软件出租合同样本
- 住宅底商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临床护理教学》课件
- 外科护理学题库(中专)
- 电动葫芦(行车)检查记录表
- DB2110T 0004-2020 辽阳地区主要树种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
- 100以内进位加法练习题1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
- 服装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 基于深度学习的问题链讲座课件(44张PPT)
- 水文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 西安交通大学赵进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8-9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