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讲义)-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挖空版)_第1页
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讲义)-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挖空版)_第2页
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讲义)-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挖空版)_第3页
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讲义)-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挖空版)_第4页
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讲义)-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挖空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部分中国地理

专题20我国的农业、地方文化与特色旅游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3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4

第一部分我国的农业..............................................4

考点01农业及其重要性................................................................4

考点02我国农业的分布................................................................4

考点0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8

考点04走科技强农之路................................................................9

重难点01我国农业的差异.............................................................10

重难点02我国主要农业类型的分布及发展条件...........................................11

►考向01农业及其重要性..........................................................12

►考向02我国的农业分布..........................................................13

>考向0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6

>考向04走科技强农之路..........................................................16

第二部分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17

考点0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7

考点0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18

>考向0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19

►考向0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20

填图宝典•地图速记..................................................21

填图01我国农业产区分布图...........................................................21

填图02我国农业分布图...............................................................22

新型考法•素养提升..................................................22

•►考法01新情境•探究式学习.......................................................22

►考法02新情境•主题学习.........................................................24

考情透视・标导航

考点要求课标要求命题预测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

试题以选择题和综合填图题为主,题目容易,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考查: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地区分布、我

国的文化特色与旅游业。

①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

2.从命题思路上看

举例描述中国农业、工业

(1)结合时政热点:

等生产活动的分布。

①乡村振兴战略: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考查乡村产业发

②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

展、生态保护、农民生活改善等方面与农业的关系,如

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某乡村发展特色农业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③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我国的农业、②粮食安全问题:结合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考查我国粮

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

地方特色与旅食生产的现状、分布、面临的挑战及保障粮食安全的措

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

游业施,如为什么要保护耕地、如何提高粮食产量等。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

③农业科技创新:关注农业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如

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无土栽培、农业无人机

④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

等,考查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国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

(2)渗透地理素养:通过分析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相

以及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

互关系,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的生态问题,以及

业发展的影响。

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案例,培养学生的人地协

调观。

3.复习时应注意关注细节和易错点,多联系生活实际和热

点话题,注重跨学科知识融合。

知识导图•思维领航

L农业及其重要性-----国民经济的基础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r-四大牧区—

—西藏牧区

I―西部一J青海牧区

J种植业

农业—地区分布一

r-林业-----东北、西南、东南部的山地、丘陵

一东部-----渔业1东部沿海、南方地区

J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

自然条件-----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一农业发展要因地制宜—Q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市场、技术、政策

专题19我国的交

通运输业与工业■—走科技强农之路-----依靠科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安全农业

服饰-----自然环境对服饰的材质,样式,色彩的影响

气候影响民居的建筑形式

一居民―

地形对民居的影响

文化特色环境对饮食的影响

饮食

人们的饮食习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方文化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地方文化特色,推动当地旅特业发展

保护地方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突破•考向探究

第一部分我国的农业

『考点突破』

考点01农业及其重要性

1.概念及重要性

农业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概念

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人们吃、穿、用提供物质来源。是支持国民经济建设

与发展的_______产业。

重要性

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农业还给工业生产提供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

2.主要农业部门

狭义种植业

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广义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树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的

林业

生产部门。

现代农』假日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

考点02我国农业的分布

1.农业的地区分布

4(X)rf«----v

中国畜牧业分布院亦J/

「48。。。。。。题却彳

济学需、/羔遍,

伊犁马.@、乌珠根沁马YS

〈雷》谭匕

畜牧业

EEp

—牧区分区界线g'“

一400一年等降水量线(亳米)文昌猪。一而诉

我国西部、北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水草肥美,适合放牧,有我国四大牧区

@_______牧区

②_______牧区

③_______牧区

④_______牧区

我国的四大牧区

四大牧区优良畜种牧场类型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温带草原牧场

新疆牧区伊犁马、新疆细毛羊高山牧场

西藏牧区西藏耗牛、藏绵羊、臧山羊高寒牧场

青海牧区青海耗牛高寒牧场

林业

林业集中分布在______和两大天然林区,以及部的人工林区

东北林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面积最大,以天然林为主

西南林区主要分布在横断山区,树种繁多

东南林区以次生林、人工林为主

渔业

我国渔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主,在江河和淡水湖泊区,以淡水养殖

和捕捞为主,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淡水渔业发达。

种植业

八必k"

*:爨F

J-•Tjv.

,f4,•hU.

・//“J

J二

--—-**■_vA*M,*UE.,

z**tlKJc.■口"r14K;、

、.-八J・【

•,\S____

aM\」:中匚,■..,

*«*[/£:'«:

11MJ

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而种植业又受到南北自然条件的

不同的限制,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粮食作物呈现出“南稻北麦”的格局,其耕作制度、粮食作物、经

济作物等均有差异。

东西部农业的差异——东耕西牧

地区农业部门主要分布区

种植业东部_______区(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部地区林业东北和______的天然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

渔业沿_______地区(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西部地区

种植业因降水稀少,仅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绿洲地区

差异原因:_______差异

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南稻北麦

地区耕作制度主要作物耕地类型

北方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地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

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长江中下游

南方一年两熟至三熟

平原水稻、油菜等—

地区

华南及海南一年三熟

差异原因:_______(气温、降水)差异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

作物类型生长习性分布地区

春小麦长城以北的北方地区

小麦耐寒耐旱

冬小麦长城以南的北方地区

喜高温、湿润、短日照,对土壤

水稻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要求不高

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达海南都可种

玉米喜温和气候和阳光

植;北方地区产量较大

大豆喜温暖,喜阳光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华北平原也有分布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喜光、耐旱、喜疏松

纤维作物棉花黄河流域、新疆南部、长江流域

土壤

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渤海沿岸、黄淮海地区,山东、河南两省为花生重

花生

的沙质土地要产区

原料作物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喝尔盆地,松嫩平原为

油菜喜温凉

最大产地

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甘蔗喜湿热

为最大产地

糖料作物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嘎尔盆地,松嫩平原为

甜菜喜温凉

最大产地

喜温暖湿润、喜酸性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种植在南方的丘陵、山地

土壤

考点0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牧草生长良好宜_______则_______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宜_______则_______

自然条件

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宜_______则_______

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宜_______则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术水平、国家政策

平原地区种植业

地形对农业山区林业

类型的影响高原畜牧业、河谷地带气温较高,适宜发展种植业

丘陵缓坡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我国部分地河西走廊水源不足

区发展农业江南丘陵肥力不足

的限制性因素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热量不足

考点04走科技强农之路

1.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

①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②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③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④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2.科技在发展农业中的作用

①无土栽培具有节省耕地、省工省力、省水省肥、绿色环保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②生物技术等用于病虫害防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产出无公害产品

③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用于畜牧、养殖,生产过程的全流程控制,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④机械化、专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农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

向农业______迈进的步伐

『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01我国农业的差异

东西差异

地区农业类主要分布区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东部林业东北天然林区(最大)、西南天然林区、东南人工林区

渔业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分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

畜牧业四大牧区: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天然草场广布)

西部

种植业因降水少,主要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南北差异

地区耕地类型作物熟制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

秦岭淮

旱地为主甜菜玉米、棉

河以北华北平原两年三熟冬小麦花生

分界线1月0P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秦岭淮长江中下一年两到

水田为主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河以南游平原三熟

地区差异

重难点02我国主要农业类型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灌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溉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农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盐碱化。

业可持续发展道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技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①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

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品有利条件

②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

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低温冻

农不利条件

害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道发展农业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改进耕作方式,植树造林,保护生态,发展

路生态农业。

水典型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稻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

种充足。

有利条件

植②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

业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利条件人多地少,多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可持续发展道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路保护生态。

典型地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

①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有利于牧草生长(降水

有利条件从东到西递减)

②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

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受暴风雪、寒潮影响;鼠

业不利条件

灾、蝗灾严重。

可持续发展道退耕还林还草,保护草原生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加

路大农牧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经济收益。

『考向探究』

A考向01农业及其重要性

【典例】(24-25八年级上•辽宁•阶段练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14亿中国

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读“农业产业结构产值构成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林业3.4%

种植乎558%林业4.8%

1978年2017年

1.40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变化最大的产业部门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渔业D.林业

2.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运输B.技术水平C.国家政策D.市场需求

【变式】(24-25八年级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预制菜是指工厂对菜品原料深加工或初加工,采取冷冻或

真空等方式进行包装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简单烹调的菜品。据此及预制菜上下游行业结构图,读图可

知,下列对预制菜上游行业影响显著的是()

上游行业预制菜行业下游行业

蔬菜种植业

标准化

禽畜畜牧业餐饮企业

规模化I成品菜I,冷链物流

水产养殖业再加工半成品菜配送零售企业

彳臬荐万式一」

调味品产业J

:常温冷藏I冷冻

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交通运输业

A考向02我国的农业分布

考法01考查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

【典例】(24-25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末)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

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下图为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地打造的特色农业品牌最合适的是()

①南宁——黑皮果蔗②黑龙江——海伦绿茶

③陕西一米脂水稻④江西一赣南脐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对我国农产品主产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B.甲、乙主产区农产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

C.乙、丙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主产区,甲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主产区

D.丙位于新疆牧区,气候干旱,不能发展种植业

【变式】(24-25八年级上•湖南衡阳•期末)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都有油菜生长。读图

和文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油菜的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A.青藏高原和天山山麓

B.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2.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从南到北的变化基本规律是()

A.同时开放B.越来越晚C.越来越早D.没有规律

考法02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典例】(24-25八年级上•贵州黔东南•阶段练习)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农业部门是()

A.种植业B.林业C.畜牧业D.渔业

2.下列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小麦集中产区以水田为主B.水稻集中产区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北

C.玉米种植区相对比较分散D.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第一、二级阶梯

【变式】(24-25八年级上•青海海东・期末)一幅“中国吃货地图”(见下图)从饮食文化角度反映出我国各

地自然环境和农业分布的特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烤全羊小鸡炖蘑菇

大盘鸡

酥油茶

1.下列关于图中美食特色与我国农业生产或自然环境的组合,正确的是()

A.火锅——四川盆地气候寒冷B.牛羊肉——内蒙古牧区独有

C.米线、刀削面一南稻北麦D.酥油茶一青藏高原温暖湿润

2.从图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A.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B.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气候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D.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

a考向0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典例】(24-25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平原地区

B.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沿海地区海水养殖业发达

D.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变式】(24-25八年级上•广东东莞•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到:粮食生产“二十连

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

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粮食产量能够实现“二十连丰”得益于()

①遵循因地适宜的发展原则②农田灌溉和机械化水平提高

③农业高科技的投入和应用④近些年我国气候灾害发生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A考向04走科技强农之路

【典例】(24-25八年级上•江西景德镇•期末)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万亩沙漠温室内,科研人员

在水稻试验区采用垂直立体无土栽培方式,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沙漠温室利用的土地属于()

A.水田B.草地C.工矿用地D.难利用土地

2.在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技术B.交通C.市场D.机械化水平

【变式】(24-25八年级上•山东淄博・期末)黑龙江省土地面积广阔,是我国推行“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

的试点省份。该生产模式通过使用“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可自动进行精准的整地、播种、施

肥、喷药、收割等作业。图为黑龙江省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0°E

1.黑龙江省平原地区能开展大规模机械化耕作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丰富B.地势平坦C.水源充足D.土壤肥沃

2.“北斗”和搭载“智慧大脑”的农机能够自动精准()

①播种②施肥③收割④防止滑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北斗+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推进农业生产的变化是()

①农业产量提高②农产品质量提升③土地面积扩大④农业科技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二部分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

『考点突破』

考点0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1.我国的民居

地区民居特点

内蒙古(蒙古—易于拆迁,适宜游牧生活

族)

北京(华北地—御寒、抵御风沙

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坡顶屋有利于雨天排水

黄土高原—冬暖夏凉,节省土地,通风不良,较潮湿

傣族聚集区竹楼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就地取材

新疆(西北)地平顶屋墙厚、窗小、顶平(降水稀少,风沙多)

贵州、湘西—地表崎岖,受地形影响,顺山坡地势而建

西藏石砌碉房就地取材、坚固、耐用

2.我国的服饰

服装款式: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蒙古袍宽大一便于骑射。

蒙古族服饰

面料:较厚重一能御寒。

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

傣族服饰裤。

原因:傣族主要聚居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气候湿热。

中午气温高,藏袍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早晚气温低,再穿

藏族服饰

上双袖,可以保暖,因为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旗袍是满族的传统服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旗袍的流行达到了顶峰,

满族服饰

旗袍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源于我国满洲服饰。

3.我国的饮食

地区饮食习惯自然环境

南方食品大多用稻米做成高温多雨,盛产水稻

北方食品大多用面粉做成气候适合种植小麦

山区多野味和山珍地形崎岖,适合野生动物生存

东北挖窖贮藏冬菜和腌制酸菜冬季漫长严寒

湖南吃辣气候潮湿

四川吃麻辣气候潮湿

山西喜吃醋与水质有关

新疆囊气候干燥

广东喝凉茶,煲老火汤气候高温多雨

4.传统出行方式

地区出行方式

江南水乡多乘船出行

北方平原地区多依靠马车出行

内蒙古高原多骑马出行

沙漠等极度干旱的地区可乘坐骆驼出行

考点0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的影响

1.旅游文化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三清山、神农架等。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平遥古城、福建土楼等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黄山、泰山、峨眉山一乐山大佛、武夷山等

对旅游资源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举

2.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特色民族风情如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海南岛的黎族风情等

文化民风民俗如北方的腰鼓、京剧,南方赛龙舟、川剧变脸等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对旅游VL的影响特色文化增强当地魅力,吸引游客,创造更多的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文化旅游资源要坚持科学利用、合理保护,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向探究』

A考向0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典例】(24-25七年级上•辽宁朝阳•期末)海草房是我国山东半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房屋的墙壁很

厚,多用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砌。屋脊高高隆起,有50。角,用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的海草层层叠压铺盖

而成。苫盖的海草最厚处达四五十厘米,海草是生长在5—10米浅海的藻类。下图是山东半岛及海草房示

意图。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海草房屋脊高高隆起的作用是()

A.充分节约原料B.减少土地利用

C.便于排水排雪D.增加欣赏价值

2.海草房建筑的特点是()

①保持水土②保暖性好③抗震性强④就地取材

A.①②B.①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