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标准起草组

2023年6月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是基于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电子海

图显示系统(ECDIS)等现代高科技技术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航标应

用技术,自2005年在我国首次投入使用以来,虚拟AIS航标的优点得到了航运

单位和航标管理部门的认可。目前,我国已有虚拟AIS航标500多座,但由于

没有规范可依,影响了其使用质量。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关标准,规范虚拟AIS

航标的使用。

本标准由《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交科技函〔2022〕645号立项编制,计划编号JT2022-65,标准名称为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本标准由交通运输航测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

海嗒嘀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等。

(二)主要工作过程

(1)软课题研究阶段

2021年6月,成立《航海保障标准制修订-虚拟航标规定》标准软课题研究

项目组。

2021年7月~8月,向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南海航海保

障中心及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中国引航协会和上海

港引航站等相关用户发出了“虚拟航标现状调查问卷”,共收到问卷37份。

2021年9月~12月,标准研究。形成《航海保障标准制修订-虚拟航标规定》

标准软课题研究成果。

(2)项目申报立项阶段

2022年3月~2022年10月,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相关材料,开展制

修订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2022年11月,《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计划(第二

批)的通知》交科技函〔2022〕645号。标准名称为《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

(AIS)航标配布规范》。

1

(3)征求意见稿阶段

2022年12月~2023年5月,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下达2022年交通运输

标准化计划(第二批)的通知》交科技函〔2022〕645号,课题组开展调研、咨

询、研讨,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初稿)。

2023年5月24日,召开《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配布规范(征

求意见稿)》专家咨询会。

(三)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员及其所做的具体工作

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嗒嘀导航技术有限公

司等。

标准主要起草成员:唐文明、杨文志、黄燕嫄、吕旭炜、茹斌、刘嘉林、

王辉、周需要、阳建云、黄晓时、陆一军、毛琨翔、顾春杰。

上述人员主要承担的工作见表1。

表1主要起草人员及任务分工

序号姓名单位编写任务及分工

总体负责标准文本的编写及定稿,主要

1唐文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

负责第1章及第5章的编写。

标准编写的协调推进,主要负责第章

杨文志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6

2的编写。

标准总体技术把关,主要负责第章的

黄燕嫄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7

3编写。

4吕旭炜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负责附录A的编写。

主要负责第章,参与标准编制说明的

茹斌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3

5编写

主要负责第章,参与标准编制说明的

刘嘉林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4

6编写。

7王辉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主要负责第8章。

8周需要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参与第5章的编写。

9阳建云上海嗒嘀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标准第6章、第7章的编写。

10黄晓时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参与第8章的编写。

11陆一军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参与附录A的编写。

2

序号姓名单位编写任务及分工

12毛琨翔上海嗒嘀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参与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

13顾春杰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参与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1.合法性原则

本标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航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

等法律法规。

2.适应性与协调性原则

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在我国已有标准《自动识别系统(AIS)

航标应用导则》(JTJ1193-2018),标准规定了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的分类、电

文、参数配置、甚高频数据链路(显示符号,以及布设AIS航标的考虑因素。但

对虚拟AIS航标的配布,并没有具体要求,本标准与《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

应用导则》(JTJ1193-2018)等其他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

3.国际标准对标

关于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国际航标协会IALA2021年6月

的建议案R0143,ProvisionofVirtualAidstoNavigation(O-143)-Ed2.0和指南

G1081,ProvisionofVirtualAidstoNavigation-Ed2.0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本标

准按照上述国际标准要求制定,保证标准的国际兼容性。

4.发展性原则

本标准将充分考虑航海技术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形势,适应发展需要。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遵循《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

写》框架编写,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及标准主要内

容。具体编制内容说明如下:

1.范围

3

本文件规定了海区虚拟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的分类、总体要求、配布

方法、技术要求、命名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中国海区及其港口、通海河口虚拟AIS航标的设计、布设和

管理,航海人员和相关组织机构使用虚拟AIS航标助航服务时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696-2016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GB17380中国海区水中建构筑物助航标志规定

GB/T26781-2011海区浮动助航标志配布导则

JT/T1193自动识别系统(AIS)航标应用导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S: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

ECDIS:电子海图显示信息系统(ElectronicChartDisplayandInformation

System)

EPFS:电子定位系统(ElectronicPositionFixingSystem)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sUnion)

MMSI:水上移动业务标识(MaritimeMobileServiceIdentity)

UTC:协调世界时(UniversalTimeCoordinated)

RAIM: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AutonamousIntergrityMonitoring)

VDL:甚高频数据链路(VHFDataLink)

5.分类

5.1~5.3条源自JT/T1193—2018的4.3条。其中,“永久虚拟AIS航标可在

不具备布设实体航标条件时使用”中的“可”改为“应”,以尽可能地谨慎与

避免虚拟AIS航标的使用。

4

依据IALAG1081的4.2:临时的和永久的虚拟航标应用,应在海事安全信

息(MSI)中得到体现。IHO建议,任何持续超过六个月的临时状态都应相应地

绘制图表,并视为永久状态。所有有关的航海纸质海图、电子航海图和其他有

关的航海出版物应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显示。在一些国家,永久性状态按年度和

季度划分。IALAR1043:“5.1临时和永久使用临时虚拟AIS主要用于有时间

紧迫性考虑的情况,如海上事故、大规模灾害、需要避免替代航道或区域、军

事和海上作业,当一个实体AIS航标在短时间内丢失或不可用时,临时的虚拟

AIS航标也可以被证明是有效的。虚拟AIS航标的永久使用在引入该技术时受到

限制,主要用于由于水深、海况或其他环境条件而很难放置或维护实体航标的

地方。其他有益的应用,为水手已经证明了多年。建议谨慎使用,避免不当使

用。强烈建议在决定设立之前,对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与海员协商。

虚拟AIS航标的临时和永久使用应反映在海事安全信息(MSI)以及所有相关的

航海出版物和系统中。但考虑到我国虚拟AIS航标的管理现状,本标准关于永

久与临时的时间不予设定。

6.总体要求

6.1条:虚拟航标提高安全、环境、保安的一些潜在优势包括:及时告知;

以图形方式显示,易于呈现;方便、快捷设置;直接传输给导航系统;限于相

关区域;信息直观;安装和维护成本低;对传统航标或实体AIS航标不实用的

位置进行标示。但虚拟AIS航标也存在较大局限:近期到中期来讲,许多船舶

将无法显示虚拟航标,而且如果可以看到,不同显示器上的符号可能不同。基

于虚拟AIS航标的上述特点,为此允许有条件使用虚拟AIS航标。

6.2条:由于AIS系统中的可用时隙,同一区域中的虚拟AIS航标数量受到

限制,因而布设虚拟AIS航标时,宜充分考虑播发虚拟AIS航标基站的配置和

密集布设对AIS系统的影响。

6.3条:虚拟AIS航标作为航道侧面标配布使用时,也存在航道方向的确定

问题,为此按GB4696规定确定,使航海者不至于混淆。

6.4条:虚拟AIS航标一般设置在难以布置浮动标志的位置,因此在同一位

置,不应同时设置浮动标志和虚拟AIS航标。

5

6.5条与6.6条:按照IALAG1081与JT/T1193-2018的相关条款进行编写。

宜综合考虑助航需求、航行风险、设标条件、电磁场环境和虚拟AIS航标的局

限性等因素。

7.配布方法

7.1条:虚拟AIS航标用于复式航道,系根据我国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天津

港深水航道、连云港港等的实际使用情况而制定。

对通航桥梁桥区航道,我国在东海大桥、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有较为

成功的经验,本标准系在调研基础上制定。

7.2条:在由于气象、地形或水文条件而难以放置或维持实体航标的浅滩和

礁石的靠近航道一侧,只需要设置一座标志,这座标志性质为孤立危险标志。

当浅滩和礁石较大且有一个以上方位有船舶航行时,应在对应方位分别设置,

必要时可设置在四周,设置的间距根据浅滩和礁石的形状确定。

7.3条:关于沉船、新危险物的设置,GB4696中已有规定,但并未有具体

的设置方法,目前的做法一种是设置一个在新危险物上,或设置两个或多个在

外围边线上,本标准在GB4696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规定。

7.4条:海上作业区、锚地、遮蔽区、禁航区、水上活动区等专用区域的虚

拟AIS航标设置应符合GB4696的规定,并根据IALAG1081提出了冰期的人工

岛、存在海底受损风险的敏感区域,以及保护哺乳动物或其他物种的及时减速

区或限制区的设置要求。

7.5条:在我国鲜有应用,系依据IALAG1081制定。

7.6条:发生故障或移位的实体航标,目前我国作为临时或应急用,系依据

IALAG1081制定。

7.7条与7.8条根据IALAG1081制定。

8.技术要求

8.1条:AIS基站覆盖服务范围内播发的虚拟AIS航标信号,在到达用户天

线时的信号强度应大于或等于-107dBm,系按照IALAR126第4章要求,以保

障虚拟AIS的可用性。

6

8.2条:依据JT/T1193的规定,虚拟AIS航标应连续播发,播发周期为3min。

首次播发时,应对实际播发状况进行核实确认。

8.3条:依据IALAR126,推荐考虑从一个以上的AIS基站广播虚拟AIS航

标,以保障其冗余和可靠。

8.4条:依据JT/T1193的附录A编制本标准的附录。

8.5条:按照管理要求提出及时发布虚拟AIS航标航标动态的要求。

9.命名规则

本章规范了虚拟AIS航标的命名规则。

9.1条按照JT/T1193-2018的附录A表A.1与A.1.2.3,虚拟AIS航标名称最

长为20字符的6位ASCII码,一般宜为12个字符,航标扩展名称最多为14个

6bit的ASCII码。

9.2条系根据GB4696命名原则。

9.3条~9.5条系按照各海区实际现状编写。

附录A

主要根据原JT/T1193的附录A,考虑到虚拟AIS航标的电文格式是21号

报文,且虚拟航标的很多参数内容是固定的,为便于用户使用,本附录直接列

出虚拟AIS航标的电文格式及参数含义。

三、主要试验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或预期的经济效果

目前,我国AIS岸基网络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大体上能够形成对沿海水

域的连续覆盖。AIS岸基系统的建成及船用AIS的普及,为虚拟AIS航标的应

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给航标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自2005年在我国首

次投入使用以来,虚拟航标的优点得到了航运单位和航标管理部门的认可。通

常设置在非常需要航标但由于某些特定的因素影响,临时需要设置而来不及设

置实物航标时,或者在设置传统航标存在很大困难或者无法设置传统航标的重

要水域,可以通过信息21发送虚拟航标信息,提供更好的通航环境信息,尤其在

视线不清以及夜间航行时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在电子海图上达到与实体航标同

样的效果。目前,虚拟航标系统逐渐成熟,并与传统的视觉航标并存。在目前

7

航运发展,通航水域资源珍贵的情况下,虚拟AIS航标的使用需求增加较快。

然而,虚拟航标的使用需要利用AIS岸台,要求AIS网络系统有非常高的可靠

性,如电源系统、数据链路、设备质量、强电磁干扰等,但上述因素都可通过

技术手段加以改善。如果设置不当,将影响船舶航行安全。本标准通过完善海

区虚拟AIS航标相关规范,保障其使用的可信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