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

沉思”等17个词语。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

大自然的乐趣,并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重点)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教

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L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

沉思”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I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哪本书让你们觉得很

有趣?朱维之爷爷向大家推荐了“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是一部什么样的

书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

范写、教学“读”的书写:强调右部上横短,横钩不宜太长。

2.课件出示朱维之的相关资料,介绍作者。

II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

完?

2.检查初读情况。

(1)课件出示会认字组词,指名认读词语,交流认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盘旋”的意思,并小结:指环绕着

飞或走。

(3)重点指导。

寸:出示“寸”字的演化过程图,解读并演示“一寸”的距离。

副:认识和它样子相近的字吗?(富、幅、福)

照样子,填一填:一副笑脸一副手套一副眼镜

佩:它有“古代衣带上佩带的玉饰”和“佩服、心悦诚服”等意思。认读积

累“佩服、敬佩、玉佩、佩戴”等词。

3.学习写字“四步法”,学生自主学写字。

四步法:①一步看字形;②二步说笔顺;③三步动笔写;④四步对字帖。

学生按“四步法”学写“册二教师巡视,指导改进。

(1)教学写“册”:独体字;强调最后一笔是长横,横穿整个字;教师范写;

对照字帖,看看每一笔是不是写在田字格相应的位置上。

(2)学生分别书写其他会写字。

m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交流初读问题。

a)课件出示初读问题并引导学生交流:“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

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

(2)学生根据第1、6自然段的内容回答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文第I、6自然段。

预设1:“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因为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

趣,所以读不完。

预设2:“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浮云飞鸟、虾蟹游鱼、

走兽昆虫、花草树木等,就是文中说的“世界万物”。

2.梳理文章脉络。

第1自然段写“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第2~5自然段

具体描写了动物、植物来表现大自然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了大自然是“读不完的

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3.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解决了生字问题,梳理了文章脉络。

另外,我们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动有趣。(板书:奥秘、乐趣)

4.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的基础练习的内容。

5.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2.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I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回顾交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不完的大书》,知道了这本“大

书”就是大自然。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学了课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印象?

2.过渡:本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大自然的

吧。

n品读赏析,感受动物的“好玩”

L品读笫2自然段,感受动物的“好玩说一说这些动物带给你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1)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

①指导读好“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这两个词,读出“愉悦”的感受。

②指导“麻”的书写:“广”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

上端。

(2)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①想象: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这一连串的动作呈现了怎

样的画面?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②请学生一边做手势演一演,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读,要读出老鹰雄健勇猛的

气势。

(3)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

佩。

①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片,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

受?

②指导朗读:要读出敬佩的语气。

3.小结;这三句话都是前面写动物的状态,后面写带给人的感受,这样写更

能让我们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感情。这些动物真“好玩”,这样的大自然真“好玩”!

4.拓展仿说。

(I)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好玩”的动物,它们

在干什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说。

(3)小结:不同的动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中有不同的乐趣,

难怪作者说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板书:动物:麻雀、老鹰、蚂蚁)

【设计意图】第2自然段中每句话都是先写动物的状态,再写带给人的感受。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感情,再联系生活实际仿说,让学生

感受语言的生动,积累典型的语言范例,丰富语言表达。

m研读交流,感受花草的“好玩”

1.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花草的“好玩”。说一说它们“好玩”在哪里。

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引导品读相关句子。

(1)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①“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

面?

②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真会想象,即使在天寒地冻、万物凋敝的冬

天,有人想到枯草顶着一顶顶“白帽子”的乐趣,有人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蕴含的生机。是呀,暑寒荣枯,各有各的美好,各有各的趣味。

(2)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

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①课件出示各种花草图片,指名学生仿照“有……有……”的句式说话。(板

书:花草:颜色、形状)

②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花草的世界就是那么丰富,说也说不完。

③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大自然中的花草姿态万千,暑寒荣枯,真是各有奥秘和乐趣,难怪

说一一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

【设计意图】这段话语言虽简练浅白,但内涵杂富。本环节抓住关键词“暑

寒荣枯”和“有……有……”的句式,放手让学生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又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好玩”。

IV品读分享,感受树木的“好玩”

1.品读第4自然段,感受果树的“好玩”。你觉得果树“好玩”在哪里?

(1)引导学生抓住了三个“不同”来感受。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果

树的变化吗?

课件出示梨树、桃树等开花、结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果树带给我们

的感受。

(2)引导想象说话:不同季节里,在果树下,你分别会做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2.品读第5自然段,感受竹子和棕桐的“好玩”。作者最喜欢的是竹子和棕

桐,它们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1)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

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①学生交流竹子带给人的感受。

②播放风吹竹叶的声音,引导想象说话:你们听,竹叶声像“温柔的细语”,

竹子在对作者说些什么?

③小结:带着沉思和遐想,竹子成了作者的伙伴,与作者一起长大,沙沙的

竹叶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多好玩啊!

(2)池塘边的棕稠柄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

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

是另一种境界。

①学生交流棕桐树带给自己的感受。

②引导想象说话:棕梅树倒映在水中,别有一番趣味。大家想一想,小鱼在

倒影间会玩些什么?又会对谁说些什么?

③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把我们带入童话般的情境,小鱼

在树影间游玩,它们捉迷藏、跳舞,还对棕柳树打招呼呢,多么悠闲自在!

3.小结:你们看,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大自然中的事物,“沙

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叶子似大蒲扇的棕桐树则是一副超凡脱俗的样

子,自然万物仿佛有了灵性,都成了作者的伙伴,多好玩啊!(板书:树:果树、

竹林、棕桐树)

V交流语言,体会乐趣

1.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

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句子。

(I)引导:课文中像这样把感受融入描写的句子特别多,有的先写事物的

状态,再写明感受;有的运用修辞手法,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奇妙无比、好玩有

趣……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吧。

(2)有感情地朗读。

(3)你能再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与同桌一起找一找,互相说说感受。

(4)指名交流。

2.交流并写出从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读到的内容。(课后第三题)

(1)课件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看,这就是

我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回忆,带着想象,来到这本“读不完的大书”

中吧!你想写哪些事物?它们的状态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交流。

(3)学生尝试写。提示: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也可以用上本课或平时积

累的生动的词句,使你笔下的“大书”内容更丰富。

(4)交流评价;你的小伙伴在大自然中读到了哪些内容?好玩吗?怎样修

改更好?

(5)引导学生修改。

【设计意图】这部分由读到写的设计,一是可以让学生回顾与体会课文较为

典型的生动语言: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中灵活运用积累的语言;三是可以让学生

在写中联系生活,体会更多大自然的乐趣。

3.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大自然中缤纷多彩的事物,并融

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积累了生动的语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有趣。

(板书:喜爱之情)

4.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和理解课文相关的题目。

5.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读书阁中的相关内容。

(2)建议完成第2课时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动物:麻雀、老鹰、蚂蚁、

读不完的大书花草:颜色、形状}喜爱之情

奥秘、乐趣

树:果树、竹林、棕植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从初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到精读课文,

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兴

趣,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究文章的能力。

不足之处: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动口、动脑能力

的环节,完成得不够到位。

22读不完的大书

»教学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

沉思”等17个词语。

2.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

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

A教学重难点

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能简单地写出自己感受到的大自然

的乐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麻、旋”等9个生字,会写“读、麻”等10个字,会写“高远、

沉思”等17个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导入课文题目:我们今天学习第22课《读不完的大书》,看老师写课文题

目.

2.指导写字:“读”左窄右宽,左边言字旁,右边“卖”字的下半部分“头”

字的横画要穿插到言字旁空白处,撇、点要写得舒展。

3.读题质疑:请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有什么书是读不完的呢?这本大书是什么

样的,里面写了些什么?

4.引导读题:这是一在什么样的书呢?请再读课文题目,读出我们心中的这

些疑问。

【设计意图】“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围绕课

文题目生疑、质疑,体现了以疑促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引导:诗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

想:“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生字词语。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

球雀盘鹿敬飒千攀百冬春笋几寸一聊秋高

气爽

(1)指名认读加点的生字。提示:“姿、笋、寸”都是平舌音,“爽”是

翘舌音。

(2)读词卡“麻雀

①引导识记:你是怎么记住“麻”字的?

预设:

加一加:广+林

猜谜语:广州城内林子多。

②用“麻”字组词:肉麻、亚麻、芝麻、麻绳、麻布、麻袋、麻醉、麻药、

麻烦。

③指导写“麻”: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广”要写大些,第三笔撇要

舒展,包住“林”。

(3)读词卡“春笋”。

①课件出示“笋”的字源演变图。解说:“笋”的古文字上面的形状像竹叶,

表示笋是竹子的嫩芽;“旬”的意思是十天,表示笋生长迅速。

课件出示

的(小篆]向一书J界,楷书

②指名读句子。出示: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

和我一样高了。

(4)读词卡“几寸”,

①引导:你们知道一寸大约有多长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比一比。

②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课件出示“寸”的古文字。

课件出示

3

点拨:上面是手的形状,在手的下面加一横,表示由手掌后退一寸。这个位

置叫作“寸口”。我们摸一摸,有脉搏跳动的感觉。

③指导写“寸”:“寸”的字形偏长,第一笔横稍长,竖钩写在横画上偏右

的位置,点靠里、靠上。

(5)读词卡“一副”。

①引导:你是怎样记住“副”字的?(幅、富、福一一副)

②指名填空:一副()(课件出示短语,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一副样子一副面孔一副笑脸一副对联一副手套一副眼镜

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思考:“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用波浪线

画出相关句子。

(1)指名交流。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件出示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

秘,有无尽的乐趣。

(2)全班齐读。教师板书:看不完读不完

【设计意图】依据生字的构字特点,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并在识字

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词汇,渗透汉字文化,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教师配乐朗读

全文,给学生奠定良好的语感基调,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初步理解“大

书”的意思。

板块三朗读课文,感知“好玩”

1.引导:这本看不完的大画册、这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呢?请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3.学生交流。课件相机出示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空中的浮云飞鸟,水里的虾蟹游鱼,地上的走兽

昆虫、花草树木……

(1)提问:作者列举了哪些好玩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2)指名交流,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

(3)理解省略号。弓导:读不完的大书里只有这些好玩的东西吗?你是从

哪儿知道的?(用了省略号)课文哪个词概括了所有好玩的东西?(板书:世界

万物)

4.引读第1自然段:教师读第一句,学生读后面的句子。

5.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O教师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大自然真是一

部读不完的大书呀!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接读。

课件出示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

秘,有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总起段落,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文本信息,紧扣关

键词语及标点符号,从整体上感知课文题目中“读不完”的意思,在回环呼应的

朗读中,初步感悟课文首尾呼应的表达特点。

板块四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齐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词语中的会写字标颜色)

课件出示

读书麻雀蚂蚁长短栽种梨树几寸温柔

画册

2.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字形。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哪个字容

易写错,哪个字比较难写,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①出示“梨、柔”,引导: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点拨:下面的木字底要写得稍宽,撇和捺要舒展,托住上面的部分,让字站

稳。

②指导写“册”:最后一笔是横,靠近横中线,写得稍长,像一根线,把左

右两个部件串起来。

3.学生练习写字,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在随文识字写字的基础上,本教学板块安排了集中写字。从字

形结构入手,先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教师再有的放矢地重点指导,提高写字教学

效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

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体会语言的生动。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浮玄£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高空盘旋

千姿仃态雨后春笋超凡脱俗秋高气爽

2.引读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2)齐读第6自然段。

3.过渡:这节课我们维续走进这本读不完的大书,去感受大自然无穷的奥秘

和无尽的乐趣。

【设计意图】认读词语,既能复习巩固生字,乂能积累本课独特的语言;引

读课文,既是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顾,又为后面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做了铺垫。

板块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1.自读课文。

(1)引导:“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课文哪些段落

对此进行了具体描写?

预设:第2〜5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请

联系每个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或第1自然段的内容进行简要概括。(板书:飞鸟

昆虫花草树木)

2.学习写飞鸟的语段。

(1)引导:第2自然段写了哪些好玩的飞鸟?在作者的笔下它们是什么样

的呢?

(2)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

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

(3)麻雀和老鹰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预设:麻雀一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活泼快乐)

老鹰一一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雄健勇猛)

(4)引导:飞鸟如此有趣、好玩,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动作)

谁来演一演老鹰的这三个动作?

(5)指导朗读: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出麻雀的活泼,老鹰的勇猛.

(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习写昆虫的语段.

(1)引导:作者写了什么昆虫?是怎么写的?(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

(2)提问:文中写到了哪两种情形?(蚂蚁搬家两军对垒)

(3)引导:蚂蚁搬家时是怎样的?“井然有序”是什么意思?

(4)想象:蚂蚁搬家,井然有序是怎样的画面?(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

有序地搬运货物)

(5)提问:“两军布垒”是什么意思?你们见过蚂蚁“两军对垒”的情形

吗?(指名交流)作者用哪个词来描述蚂蚁这种精神?(勇敢忠贞)

(6)指导朗读。引导:两军对垒,攻守有序,小小的蚂蚁竟然如此勇敢忠

贞,真令人敬佩!请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一一齐读)

4.学习写花草树木的语段。

(1)引导:飞鸟、昆虫是如此好玩,那花草树木又是怎样有趣呢?课件出

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波浪线画出关键句子。

花草树木是怎样有趣?用横线画出描写生动的句子。

(2)根据学生的交流,品读相关句子。

预设一:品读中心句,

课件出示

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①提问:“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季节不断变化,草木有荣有枯)

②点拨:植物的开花、结籽,有着一一(不同的趣味);花草树木的一荣一

枯,有着----(不同的趣味)。

③齐读句子。

预设二:品读写花草的句子。课件出示写花草的句子。

课件出示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

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①指名朗读。

②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花儿的有趣的?(颜色多、形状多)能用两个

词语概括吗?(五颜六色、千姿百态)

③引导:作者又是怎样写草的有趣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形态各不相

同)

④教师引读:花儿颜色有一一(学生接读),形状有一一(学生接读),草的

叶子各不相同一一(学生接读)。

⑤学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花的句子;男生读写草的句子。

预设三:品读写树木的句子。

过渡:作者写了哪些树木?你觉得哪些描写特别有趣?课件出示写竹子的句

子。

课件出示

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

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

①指名读。

②提问:哪些画面很有趣?作者是怎么写的?(先用作比较的方法写雨后春

第长得快,再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竹叶的沙沙声)

③指导朗读:读前面一句要突出强调竹子长得快,读后面一句要读得轻而温

柔。(指名读一一齐读)课件出示写棕桐树的句子。

课件出示

池塘边的棕桐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布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

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

种境界。

①指名读。思考: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棕桐树的有趣?(风吹树叶、鱼戏倒

影)

②引导:“超凡脱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棕榔棚的这副样子是超凡脱俗

的?

③“倒映”和“倒影”各是什么意思?(出示图面,让学生指出倒影)

④引导想象:棕楣树在水中的倒影是怎样的?倒在倒影间游玩是怎样的情景

呢?

⑤指名读写棕柳树的句子。

⑥男女生合作朗读。女生读写竹子的句子,男生读写棕梅树的句子。

【设计意图】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

意思。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圈画文中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受和体会语言、形象、情感之美。

板块三整体回顾,感悟写法

1.质疑引读。

(1)引导:这部大书读到这儿读完了吗?这本读不完的大书里还会有些什

么呢?(指名交流)

(2)课件播放大自然中好玩的画面。

(3)课件出示中心句,学生齐读。

课件出示

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

秘,有无尽的乐趣。

2.梳理结构。

(1)引导:你们发现这篇课文各个自然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了吗?

(2)小组讨论一一指名交流。

预设:总(第1自然段)一一分(第2〜5自然段)一一总(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