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北京市高三语文一模卷《红楼梦》试题汇集2025年一、海淀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黛玉和宝玉二人站在花下,遥遥知意。黛玉便说道:“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juān)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做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止乖而已。”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宝玉笑道:“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黛玉听了,转身就往厅上寻宝钗说笑去了。(1)请根据选文中的人物对话,概括林黛玉、贾宝玉的特点。从两人对话中能看出贾府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简要说明。(4分)(2)“三丫头”与王熙凤都有管理贾府的经历,请结合与之相关的情节,谈谈二人才能、品性的不同。(6分)二、西城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袭人恐惊动了人被宝玉知道了,只向他摇手,不叫他说话。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些须收拾收拾,所喜不曾呕吐,忙悄悄的笑道:“不相干,有我呢。你随我出来。”刘姥姥满口答应,跟了袭人出至小丫头们房中。命他坐了,向他说道:“你就说醉倒在山子石上打了个盹儿。”刘姥姥答应知道。又与他两碗茶吃,方觉酒醒了,因问道:“这是那个小姐的绣房,这样精致?我就像到了天宫里的一样。”袭人微微笑道:“这个么,是宝二爷的卧室。”那刘姥姥吓的不敢作声。袭人带他从前面出去,见了众人,只说他在草地下睡着了,带了他来的。众人都不理会,也就罢了。(1)刘姥姥误闯

(居所名),袭人对此事的处理体现出她

的形象特点。(4分)(2)袭人怕此事被宝玉知道,试想宝玉如果知道了此事会有怎样的反应。请结合书中相关情节说明理由。(6分)三、房山一模请阅读《红楼梦》选文及批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2回:(贾雨村)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的有座庙宇,门巷倾颓,墙垣朽败,门前有额,题着“智通寺”(甲侧①:谁为智者?又谁能通?一叹。)三字,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甲夹:先为宁、荣诸人当头一喝。)雨村看了,因想到:这两句话,文虽浅近,其意则深。(甲侧:一部书之总批。)《红楼梦》第5回:(宝玉)因向仙姑道:“敢烦仙姑引我到那各司中游玩游玩,不知可使得?”仙姑道:“此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尔凡眼尘躯,未便先知的。”宝玉听了,那里肯依,复央之再四。仙姑无奈,说:“也罢,就在此司内略随喜随喜罢了。”宝玉喜不自胜,抬头看这司的匾上,乃是“薄命司”(甲侧:正文。)三字,两边对联写道是: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宝玉看了,便知感叹。……注释:①甲侧:“甲”为甲戌本;“侧”为侧批,原抄在正文右侧的批语;“夹”为夹批,原抄在正文中间的双行批语。(1)《红楼梦》中许多事物的名称都隐含深意,可揭示作品主题,请从文中加点处任选一处,解释其体现了作品怎样的主题。(4分)(2)《红楼梦》前五回中的很多对联对后文人物命运有预言作用,请从文中画线句任选一处,结合作品中具体人物谈谈你的理解。(6分)四、丰台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一回中写此书“大旨谈情”;脂评中也出现了“情榜”,其中“情不情”指贾宝玉,“情情”指林黛玉。(1)请分别解释“情不情”和“情情”的含义,并结合原著举例说明。(6分)(2)《红楼梦》中“大旨谈情”的内涵丰富,请结合原著内容谈谈对“大旨谈情”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一、海淀一模(1)(4分)宝玉不谙世事,黛玉聪慧细腻。黛玉提到贾府“出的多进的少”,体现了贾府逐渐走向衰败的趋势。(2)(6分)王熙凤贪婪恣横,贾探春公正无私。例如凤姐用月银放高利贷以谋取私利,而探春在处理赵国基丧葬事宜时拒绝额外增加礼金。王熙凤有杀伐决断的治人之才,贾探春有兴利除弊的改革之才。如协理宁国府时,凤姐威重令行,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使府中上下秩序井然。探春将大观园的花草、竹林分给婆子们经营,既节省开支又激励下人,实现开源节流。二、西城一模(1)(4分)怡红院;镇定、周全、宽厚、尽责(2)(6分)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宝玉得知此事后会体谅刘姥姥,并不以此为意。因为宝玉虽是贵族公子,却仁爱宽厚、体恤他人。如妙玉要将刘姥姥用过的成窖五彩小盖钟茶杯扔掉,宝玉却认为白扔了可惜,不如送给贫苦的刘姥姥,让她卖了度日。可见,宝玉一向能体恤刘姥姥,理解她的难处,当然也就不会在意刘姥姥的酒后误入行为。答案示例二:我认为宝玉得知刘姥姥进入并弄脏了他的卧室后,会很不高兴。因为《红楼梦》中宝玉对婆子们往往比较排斥。如宝玉口渴想喝水,叫了几声后,几个婆子出现在他面前,他却挥手让她们离开。刘姥姥虽是客,但也是和婆子们一类的人,宝玉可以尊敬她,但并不意味着允许她进入自己的卧室。三、房山一模(1)答案示例一:智通寺的破败与荒凉,象征着人生的虚无与荒诞;老僧的形象则代表着那些曾经显赫一时但最终陷入困境的人们;而对联中的深意则是对人性中贪欲的批判与讽刺。作者通过描绘智通寺的破败景象、老僧的龙钟之态以及门上的对联,暗示了全书的主旨,即人生的虚无与荒诞以及贪欲带来的恶果。体现了《红楼梦》社会批判、家族兴衰(人生哲理,社会批判)的主题。答案示例二:“薄命司”指这些女性在情感、婚姻、家庭等方面经历的各种波折和不幸。通过“判词”等集中体现了女儿们的悲惨命运,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尊卑分明和命运无常。“薄命司”这一设定体现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关注这一主题。体现了女子的婚姻与爱情悲剧、命运悲剧以及对社会批判。(2)答案示例:“身后有余忘缩手”预示的贪婪与放纵。例如王熙凤,她凭借着自己的精明能干,在贾府中掌握了财政大权。为了满足自己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望,她不择手段,不仅克扣下人们的月钱拿去放高利贷,赚取高额利息,还在处理贾瑞对她的爱慕之情时,心狠手辣,设下相思局,致使贾瑞最终命丧黄泉。“眼前无路想回头:预示的悔悟与无奈。如贾雨村,他在贾府衰败后,为了保全自己,不惜落井下石,出卖贾府。然而,他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了众人的不满。最终,他因贪污受贿等罪行被查处,革职查办,锒铛入狱。在狱中,他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悔恨交加。“春恨秋悲皆自惹”:预示的自招烦恼与情感纠葛。如林黛玉:她多愁善感,常常因贾宝玉的言行举止而心生猜疑和悲伤。她的“春恨秋悲”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贾宝玉的深情和无法释怀的情感纠葛。“花容月貌为谁妍”:预示的美丽与孤独。在《红楼梦》中,许多女性人物都拥有如花似玉般的容貌,但她们的美貌并未给她们带来幸福和满足,反而常常成为她们命运的枷锁。如薛宝钗拥有美貌,但她的美貌背后却是家族的期望和压力。她为了家族的利益而嫁给了贾宝玉,但婚姻生活并不幸福,美貌也未能给她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四、丰台一模(1)“情不情”:对一切具有美好属性的有情之人、无情之人、有情之物、无情之物用情。(1分)

举例说明示例:如刘姥姥故事中长相标致的的雪夜抽柴小姑娘本来是虚构出的人物,贾宝玉素不相识,却担心她冻病,追问刘姥姥她的下落。

(2分)(典型情节又如提醒画蔷字的龄官避雨、为玉钏儿吹汤、为呆香菱换石榴裙、喜出望外为平儿理妆、见到星星月亮鱼和燕子都咕咕哝哝说话、对黛玉一往情深等等,任举其一说明即可。)

“情情”:只对有情之人(即宝玉)、有情之物(与宝玉有关之物)用情。(1分)

举例说明示例:如林黛玉在宝玉挨打后哭肿双眼,前去探望,又在宝玉托晴雯送来的两方旧帕上看出对方的心意,珍重地在帕子上写下三首题帕诗。

(2分)(典型情节可以举黛玉与宝玉的诸多爱情情节,如共读西厢、因被宝玉的丫头拒之门外而自伤自怜写葬花吟、剪香囊事件、金麒麟事件,任举其一说明即可。)

(2)参考要点:

①《红楼梦》描写了诸多人与人之间的情,如亲情、友情、爱情。此即是大旨谈情。(1分)

②通过故事的展开,作者对于“情”的本质进行了阐释,即自然、真纯、美好。(1分)作者通过对“有情之世界”的构建,展示了情的可贵。(1分)

③作者通过贾宝玉的生活轨迹,其对黛玉知己之情的坚持,及对具有美好属性的人或物的呵护、体贴、尊重,展示了情是人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1分)

2024年北京市各区高三一模二模《红楼梦》试题一、西城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①—⑤,5分;⑥,5分)有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整个一个大观园的故事”。为此,《红楼梦》研究小组以“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作为专题进行探究。请你根据原著内容,在①—⑤处分别填写一个典型情节(每处不超过10个字),在⑥处填写结论,帮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研究题目

天上人间诸景备——大观园研究目的

探究作者设置大观园的匠心研究内容 兴建 1.兴建原因:

2.建筑影射:例如,贾政、宝玉一行来到大观园正殿的玉石牌坊,众人皆道此处应书“蓬莱仙境”,宝玉心中忽有所动,觉得此处似曾相识。这是因为

繁盛 贾宝玉和众女几们搬入了大观园,他们的诗意生活体现在:1.真情:

2.雅趣:

3.烂漫:湘云醉眠芍药裀

4.自由:宝玉生日,群芳夜宴 衰败 1.衰败先兆:管理松弛、偷盗案频发、仆人之间矛盾重重……2.直接原因:痴丫头在大观园拾到了绣春囊,王夫人听信了王善保家的谗言,

。3.后果影响:晴雯、司棋被赶出了大观园,含恨而终;芳官等人出家……研究结论

二、东城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1)脂砚斋评贾宝玉:“说不得(谈不上)贤,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说不得庸俗。”请从以上评价中任选两点,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印证。(4分)(2)有评论者认为,贾宝玉、林黛玉都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宝玉更体现出一种情感的广度,林黛玉体现出一种情感的深度,她“情”有独钟。你是否同意对林黛玉的评价?结合《红楼梦》中具体情节,加以解说。(6分)三、房山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这些诗词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暗示了人物的身世命运,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活。(1)《桃花行》(节选):“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些诗句隐含着小说中诗作者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联系原著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6分)(2)《临江仙·柳絮》:“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桃花社”起社后,众人以“柳絮”为题作词,抒写个人情志。《临江仙·柳絮》一词中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两句隐含了小说中词作者怎样的追求?请联系原著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4分)四、门头沟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1)《红楼梦》中有不少与“作诗”相关的情节,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等,哪个情节让你印象深刻?请简单介绍情节,并说明理由。(4分)(2)有人评价《红楼梦》中小说人物所写之诗是“按头制帽”。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一联,谈谈你的理解。(6分)“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林黛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薛宝钗)五、石景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写人突破了传统叙事文学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人物往往“正邪两赋”、善恶相兼,充分表现出人性的丰富和复杂。(1)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判断甲、乙是《红楼梦》中的哪两个人物,将人物的名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选文一【甲】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门,并不看真是谁,还只当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乙】“嗳哟”了一声。【甲】还骂道:“下流东西们!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选文二【甲】笑道:“你今儿还记着呢!”【乙】道:“一百年还记着呢!比不得你,拿着我的话当耳旁风,夜里说了,早起就忘了。”【甲】见他娇嗔满面,情不可禁,便向枕边拿起一根玉簪来,一跌两段,说道:“我再不听你说,就同这个一样。”【甲】______【乙】______(2)下列表述不符合“正邪两赋”说法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的价值⋯⋯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鲁迅)B.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红楼梦》第二回)C.所谓“人各有当”也。此方是至理至情,最恨近之野史中,恶则无往不恶,美则无一不美,何不近情理之如是耶?(脂砚斋)D.其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只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儿们,其温厚和平,聪敏文雅,竟又变了一个人了。(《红楼梦》第二回)(3)你如何理解《红楼梦》在塑造人物方面“正邪两赋”的特点?请从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选文中涉及的人物除外),结合具体情节加以说明。(5分)六、西城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宝黛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情节主线之一,根据《红楼梦》前三十六回,可以梳理出宝黛爱情发展的几个阶段:

发展阶段 本阶段人物的语言前世定情 “他既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一见如故 【甲】争吵误会 【乙】心意相通 【丙】用情专一 【丁】(1)请从以下人物语言中选出四组,依次填在甲、乙、丙、丁处。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要求填写序号。(4分)①“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②“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③“你放心。”“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④“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⑤“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经历了以上阶段,宝黛二人心心相印,彼此忠贞不渝,但他们的爱情仍以失败告终。(2)请概述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并从原著中任举一例加以说明。(4分)(3)宝黛爱情悲剧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怎样的感悟?请简要概述。(2分)七、海淀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宝玉笑道:“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1)脂砚斋曾评价香菱“根基不让迎探”,可惜“青年罹祸,命运乖蹇”。请简述小说《红楼梦》中与之相对应的内容。(4分)(2)文中画线句是宝玉对香菱之叹:人有不为境遇所消磨的先天禀赋或心灵素质。其实,《红楼梦》中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这样的特点。请从宝玉、探春、湘云和妙玉中任选两人,结合小说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谈一谈。(6分)八、朝阳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自题一绝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1)“荒唐言”指离奇、不真实的内容。请结合原著,举一例说明。(2分)(2)“辛酸泪”点明此书是一部悲剧作品。有学者解说悲剧的原因:“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请结合原著,各举一例说明。(6分)(3)“其中味”是作者在作品中寄托的精神追求和情感体验。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原著简要概括。(2分)九、丰台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红楼梦》开篇有首偈云:“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其中“作奇传”体现了浪漫主义特色,“整部小说写的是奇人、奇事、奇境、奇思、奇情、奇物、奇趣,甚至还有奇语”。(1)《红楼梦》中有很多“奇事”和“奇物”,请你各概括两件。(4分)(2)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奇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十、昌平二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1)《红楼梦》在回目中巧用代称,有的人物会有不同的代称,请写出以下加点代称所指的人物。(6分)回目 人物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①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②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③(2)请从①②③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简要说明该人物某一代称的含义。(4分)

参考答案一、西城一模①元春省亲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

黛玉葬花

香菱学诗

抄检大观园

要点一:大观园是太虚幻境在人间的投射,是贾宝玉和众女子们的理想世界,但它不能独立于贾府而存在,不断被肮脏污浊的现实世界侵蚀,最终必然走向毁灭,体现了这一理想世界的虚幻性。

要点二:大观园的兴衰,是贾府走向衰落的缩影,也是红颜薄命的象征,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评分参考】①-⑤每点1分;⑥5分,要点一3分,要点二2分。其他理解言之有理亦可。二、东城一模(1)答案示例:说不得贤:此处的“贤”指当时社会公认的德行才能。宝玉不喜读八股文章,不愿走仕途经济之路,还称读书人为“禄蠹”,可见其并非有德行才能之人。说不得愚:“愚”意为愚笨。宝玉看到龄官淋雨,便提醒她避雨,不料自己身上也都湿了。婆子们说宝玉痴傻,下雨了不知道跑,还告诉别人快去避雨。实际上是宝玉痴情的一种表现,可见其说不得愚。说不得不肖:“不肖”是不成才的意思。宝玉天资聪颖,善于诗书作对,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所题匾额及所作对联都获得大家一致好评,连贾政也颇为赞许,可见其并不是不肖。说不得庸俗:“庸俗”意为平庸鄙陋。宝玉心思细腻,对一切美好事物都怀有怜惜之意,不以世俗眼光为标准,幼年便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超越时人的见解,可见其绝非庸俗之人。(2)答案示例:示例一:我认同这一观点。宝玉对世界的情是一种天真的泛爱,是对一切美好事物都心存喜爱与怜惜,但黛玉之情更专一执着。黛玉对宝玉情深,便将自己的心思和情感都集中在宝玉身上,会因不安而不断以“金玉”之说来试探宝玉,问宝玉有没有“暖香”来配宝钗的“冷香”,在误会宝玉因宝钗冷落自己时悲泣葬花,吟咏《葬花吟》。黛玉在看待世间万物时往往以自己对宝玉的情感作为出发点,移情于物,专注而热烈。示例二:我不认同这一观点。黛玉情感细腻而丰富,并非只将感情专注于宝玉一人。她为免落花遭人践踏脏污,便为其立花冢以葬花,她有感于身世飘零、寄人篱下,便作《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以抒己志。黛玉也会将情感寄予在世间万物之上,是和宝玉相同的广泛之爱,而非单一的选择。三、房山一模(1)【答案示例及赋分建议】小说中诗作者林黛玉的性格:这些悲叹的诗句,让我们联想到原著中如下情节,初秋夜,黛玉看到窗外雨打竹摇,想到自己与宝玉的姻缘难测,写下了哀怨的《秋窗风雨夕》,这隐含着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或:这些自怜的诗句,与原著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沼陷沟渠”暗合,隐含着黛玉以死与命运抗争、不甘受辱被污的“孤标傲世”的刚烈性格)。(2分)“花自媚”与原著中黛玉蔑视功名富贵、不与世俗合污的行止相吻合,隐含着她孤高自许、目下无尘的性格。(2分)命运:诗句中的“泪干春尽花憔悴”隐含着黛玉夭亡(或:爱情无果而终)的命运,据原著,黛玉本是三生石旁的绛珠仙草,她来到尘世是为还泪的,泪干是其夭亡的预言(或:泪干是她与宝玉爱情无果而终的预言)。(2分)【评阅建议】6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答案示例及赋分建议】小说中词作者薛宝钗有想凭借外力登上自己向往的权势顶峰(或:借助外力成就自己、实现自身价值)(1分)和过上富贵的上层社会生活(或:做一个大家族的主母施展自己的管理才能)的追求,(1分)这些可以从她想通过选秀进宫得到证明,(1分)还可以从她想借所谓的“金玉良缘”之说煞费苦心地争取宝二奶奶的位置得到证明。(1分)【评阅建议】4分。意思对即可得分。四、门头沟一模(1)答案要点:理由可从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小说主题、典型环境塑造等角度写。(评分标准:情节2分,理由2分。情节泛泛而谈,与后面理由无勾迹只分别赋1分。(2)答案要点:“按头制帽”中“头”和“帽”分别指小说人物形象和作诗内容、作诗风格,而“按”和“制”是指作者曹雪芹为塑造小说人物而在特定场景、情节中精心设计诗歌。示例一:满纸上写的都是平日自我怜惜的哀怨,谁又能透过片言只语了解我的愁思。林诗抒写了黛玉寄人篱下的愁苦孤独和寂寞;反问语气加重了这种情感,表现出林黛玉的孤苦处境和多愁善感。示例二:清淡到极点才显出海棠花格外鲜艳,愁思太多怎能使花朵没有露珠泪痕?薛诗在“白”中看到了花的“艳”,“更”字突出薛宝钗对淡然素雅之美的追求;反问语气凸显薛宝钗追求平和温润的人生境界。以花写己,尽显宝钗独有的封建闺秀典范形象。(评分标准:理解、诗句翻译或分析、人物形象各2分,意思对即可)五、石景山一模【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宝玉袭人(每空1分,共2分)

(2)B(3分)(3)“正邪两赋”指丰富复杂的人性,“正邪两赋”之人善恶相兼,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真的人物”。(1分)王熙凤的性格就具有多面性。一方面她阴险恶毒、见利忘义,如毒设相思局,几次耍弄心怀不轨的贾瑞;如弄权铁槛寺,为了3000两银子,间接逼死了金哥和长安守备之子。另一方面她又聪明能干,在秦可卿死后协理宁国府,诸事井井有条;而且人情练达、幽默风趣,如笑称贾母额上的包是“盛福寿盛满了”,不失机智和体贴。(“正”1分,“邪”1分,结合故事情节各1分。)六、西城二模(1)【甲】②【乙】④

【丙】③

【丁】①(2)【答案示例】宝黛二人在婚姻上没有自主权,他们的爱情因遭到家长等势力的反对而失败。比如,王夫人在抄检大观园时曾经怒斥晴雯,其矛头暗指黛玉,表达了对黛玉的不满。王夫人的反对是宝黛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评分参考】原因2分,举例2分。(3)【答案示例】作者认识到宝黛爱情这样美好的事物终将被世俗力量毁灭,体会到悲剧的必然性和人生的幻灭感。七、海淀二模(1)(4分)①香菱本为乡宦之家的千金,家世出身不亚于贾府庶出的迎春和探春。②先是元宵节走失被拐,后遭薛蟠霸抢为妾,之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评分说明】①出身,1分,②命运,一点1分,两点3分。(2)(6分)答案示例:宝玉身处封建大家族中,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他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催促龄官避雨、为平儿理妆、到晴雯家探病等,都能看出他一片赤诚、率性纯真的心性。湘云虽父母双亡,兄嫂欺凌,却始终乐观开朗、热情豪爽,如大嚼鹿肉、醉卧芍药䄄、中秋夜开导黛玉等,都展现了她洒脱、率性直爽的本性。八、朝阳二模(1)(2分)答案示例: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这样的离奇情节是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2)(6分)答案示例:①思想观念冲突造成悲剧。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厌恶科举,薛宝钗安分随时、恪守封建妇德,二人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悲剧。②命运变化不定造成悲剧。钟鸣鼎食的贾府盛极一时,最终却被抄家,家族遭遇崩溃败落的悲剧。【评分参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3)(2分)答案示例:作品褒扬贾宝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