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_第1页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_第2页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_第3页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_第4页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2013哈尔滨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解析哈尔滨市2013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迸溅(bènɡ)勾当(ɡōu)颔首低眉(hàn)B.镂空(lòu) 蛮横(hènɡ) 长吁短叹(xū)C。狩猎(shǒu) 荒谬(miù) 繁弦急管(xián)D.陨落(yǔn) 阴霾(lí) 寻章摘句(zhā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玷污 诡秘 辨伪去妄B.嬉戏 嗔视 待才放旷C。幅射 旁骛 险象迭生D。沉湎 屏障 再劫难逃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悟空——车迟国斗法(《西游记》)B。张飞—-刮骨疗毒(《三国演义》)C.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水浒传》)5.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作。"B。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C。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D。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6。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事物“量变”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没有“质变"。。这之间,最重要就是积累。

A。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B。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C.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D。要想得到一鸣惊人的光荣,必须经过默默无闻的历练;要想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必须经过山重水复的洗礼;要想获取柳暗花明的人生,必须经过崎岖狭窄的跋涉7.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2),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4),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决心的句子是,。

二、阅读(45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薄:(2)求: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10.“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2分)答:(二)阅读《海洋是未来的粮仓》,回答11—14题。(12分)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资源短缺,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近几年,人们还培育出一些藻类新品种,这些藻类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翻番.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很多国家为了争夺有限的近海资源纷争不断。但是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选文有改动)11。第②段中许多人发出的警告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警告?(3分)答:1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答:13。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未来的粮仓?(3分)答:14.鉴于近海开发出现的问题,人类在未来对远洋和深海进行开发时应防止哪些不良行为和结果的出现?(答出三点即可)(3分)答:(三)阅读《改变命运的一分》,回答15-19题。(13分)改变命运的一分①办公室只剩下秦老师一个人的时候,门被推开了一条缝,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脑袋的拥有者向办公桌怯怯地走近,怯怯地叫了声:“老师。”②“查分数吧?你59分,全班就你不及格。”秦老师尽量控制自己的音量,努力展示她温和的一面。根据惯例,每次考试结束后办公室门口总会挤满迫不及待的学生,现在这个小男孩是班上最后一位来查分数的学生。③“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一张脸像被涂满了红墨水,细得像丝线一般的声音哆嗦着穿过秦老师的耳膜,“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④“加分?这不好。作文打分得严格对照评分标准。"秦老师摇了摇头,面带歉意地笑笑,“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不及格老师不骂你就是了,以后认真些,争取期末拿个高分。”⑤“可我妈……她会用竹鞭抽我的。"小男孩带着哭腔,双手习惯性地往头顶挡,有竹鞭已经临头的感觉.秦老师沉默了,她理解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当然也不希望学生因贪玩而考试不及格,可管教孩子也犯不上动竹鞭.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她做事一向很讲原则,可偏偏长着颗女人心。⑥不经意地瞧小男孩一眼,正迎上他瑟缩的眼神,秦老师的心猛然一震-—在孩子晶莹的泪光中,在恐惧的战栗后面,清泉般的童真悄然流淌。哎!毕竟,他还是个孩子,心还非常嫩。⑦“你看这样好不好?"秦老师灵感一闪,立刻以温暖的目光笼罩小男孩的全身,此刻小男孩正微张着嘴,星星般的双眼涌动着期盼。“我在总成绩上给你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你给我一还十,怎么样?”⑧“行,期末还你。”小男孩咬了咬嘴唇,迈开脚步逃跑似的走出办公室。背后传来秦老师柔和的声音:“要好好念书,不要再旷课去捉青蛙摸小鱼……”⑨因为一直惦记着那十分“高利贷",同时也由于对秦老师心怀感激,所以小男孩在此后的学习中非常刻苦。期末,小男孩的语文取得98分的好成绩,被扣去10分,还有88分。于是学校给小男孩颁发了一个“三好学生”奖,一个学习成绩进步奖.这是小男孩上学三年来第一次获奖。他紧紧抱着奖状和奖品,小男孩发现秦老师正温和地对自己微笑,挨妈妈的竹鞭都不哭的小男孩,竟一下子热泪盈眶。⑩后来,小男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中学,几年后又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再后来,他成了某集团公司的老总,捐出了许多钱建设家乡,而且每年回家乡都不忘去看望他当年的语文老师秦老师。这是我的一位老总朋友的亲身经历,至今他向我们讲起这一分“高利贷”的往事时,仍是激动不已,因为他知道,是秦老师当年“借”给他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注]高利贷:索取特别高的利息的贷款。15.从第①段小男孩来办公室找秦老师的行为举止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是有些顾虑的,他可能有哪些顾虑呢?(答出两点即可)(2分)答:16。先前,秦老师以为小男孩是来查分的就有些不高兴,后来当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时,她本应更不高兴,但她为什么还对小男孩“面带歉意地笑笑”?(3分)答:17.第⑤段写道“是不是给他加上一分?秦老师有点犹豫不决",秦老师为什么会“有点犹豫不决”?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话具体回答。(3分)答:18.第⑦段中,秦老师的“灵感"具体指什么?(2分)答:19。为什么说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改变了他的一生?(3分)答:(四)阅读《谦和是一种力量》,回答20-23题。(12分)谦和是一种力量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一)“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二)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三)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选文有较大改动)20.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答:

21.阅读全文,请说一说谦和具有哪些力量.(3分)答:22。依次写出文中画线处所运用的论证方法.(3分)答:23。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3分)【链接材料】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答:三、作文(50分)[市区作文]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命题作文生活中,一次意外的相逢,一次偶然的相遇……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不期而遇,可能是带给我们美好感受的一次经历;不期而遇,也可能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一次机遇……请以“美在不期而遇”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给材料作文一个遭受挫折的年轻人,情绪低落地走到自家的一扇窗前,推开了窗子。窗外是拆迁后留下的一片废墟,断壁残垣,杂草丛生……他猛地关上了窗子,低着头,坐在房间的一隅,默默无语.他的父亲看到了,忙拉着他来到客厅的落地窗前。窗外绿草如茵,花坛中一簇簇盛开的鲜花,迎风摆动……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色,他觉得自己的心情也渐渐好了起来.这个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环境会对人的心情产生一定影响;正确而及时的引领有助于走好人生之路。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县(市)作文]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命题作文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给材料作文手每天晚上都打来半盆热水,让脚在里面惬意地泡上一会儿;每隔两三天就会为脚换上一双干净的袜子;每一两个月都会精心地为脚剪一次指甲.一天晚上,脚对正给自己剪指甲的手说:“你这样服侍我,实在让我不好意思,我该怎样回报你呢?”手对脚说:“要说报答,应该我报答你才对。”“为什么?我对你既无恩又无德."“有的,要知道,很久以前,我和你是一样的,是你的甘愿承担,才把我解放出来,才有我今天的成就。”脚听后报之一笑。“即使今天,离开你,我同样一事无成。所以,我要一辈子侍候你,为你服务,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劲走路,为我服务,所以,就成就人类辉煌这一本质而言,你和我的贡献是一样的。”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人要懂得感恩;合作才能共赢。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BA。“勾”应读gòu。C.“狩”应读shòu。D。“霾"应读mái。2。答案AB。“待才放旷”应为“恃才放旷"。C.“幅射”应为“辐射”。D。“再劫难逃"应为“在劫难逃”.3。答案DA。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在……上”。B.搭配不当,去掉“声”。C。语意重复,去掉“停下脚步”或者“驻足"。4。答案B刮骨疗毒的是关羽。5。答案AB。“都老实呆着”语气强硬不得体.C。“老头儿"用语不礼貌。D.管理员说话有挖苦嘲讽意味,命令同学把已扔进垃圾箱的馒头捡回来也明显不妥。6.答案C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四个选项句子的特点,经过分析可知,每个选项三个分句内容上是一致的,但内部结构的搭配条理上有区别.再仔细分析分句内部搭配的合理性,可知搭配最合理的应当是C项:“一鸣惊人”与“默默无闻"对应,“豁然开朗"与“崎岖狭窄”对应,“柳暗花明”与“山重水复"对应。7.答案(7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1)巴山夜雨涨秋池(2)乱花渐欲迷人眼(3)草色入帘青(4)烽火连三月(5)千树万树梨花开(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1)-(5)是直接型默写,只要根据上句或者下句提示正确默写出所缺的句子即可。第(6)句是理解型默写,要能理解诗意,准确把握诗中“以死明志”的点睛句。8.答案(2分)(1)薄:迫近(2)求:探求解析这两个实词都是教材文下注解中的,平时注重积累即可正确解答。9.答案(4分)(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解析翻译句子时注意将实词的意思落实到位,尽可能直译,补出省略的成分,为保证句子连贯流畅,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1)句中“翔集”“锦鳞”是得分关键词;(2)句中“微”“归"是得分关键词,并注意“吾谁与归"的倒装句式,翻译时要调换语序。10。答案(2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楚“二者之为”的内容,“二者之为"是“以物喜,以己悲”,那么“异”即不同于此两种心情,也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评析这道题考查理解分析作品内涵的能力,难易度:中。11.答案(3分)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解析首先从文中找到可提取信息的区间第②段,很快找到“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句,第1小问答案就出来了;再根据“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可在前文中找到发出警告的原因。12。答案(3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解析题干中“哪些”暗示我们画线句用的说明方法至少有两种,然后再找到画线句分析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13.答案(3分)因为未来陆地上的食物资源很可能满足不了人类需要,而海洋中尤其是远洋和深海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为人类食物的生物资源,人类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使之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解析首先从最后一段找到题干这句话,然后由“综上所述”可知答案应从上文总结归纳,这样由问题牵着从前文中找相关信息,就能获得答案.评析这道题考查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难易度:易。14.答案(3分)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恶性竞争影响国家关系(国家间为争夺有限的海洋资源纷争不断);破坏生态平衡。(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解析解答这道题,同样先从文中找到题干提及的相关信息,由第⑥段第2句可知近海开发中的三个问题,再联系过度开发的后果,即可得出远海开发应防止的不良行为。评析这道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难易度:中。15。答案(2分)小男孩可能有以下一些顾虑:①怕别人发现他来找秦老师;②怕因分数低被老师批评;③怕加分的要求被老师拒绝;④怕因提出加分的要求而遭到老师批评。(答出合理的两点即可)解析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揣摩人物心理,从小男孩“像贼一样探进一颗瘦小的脑袋"“怯怯地”可揣摩出他内心的害怕、担忧。为什么有这样的心理呢?联系下文内容即可知道他胆怯、害怕的原因。评析这道题考查通过人物外在描写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难易度:中。16.答案(3分)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使秦老师对他有了一些同情和理解(让秦老师看出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对他有了一些好感),所以秦老师因不能满足他加分的要求而心怀歉意。解析小男孩提出加分的要求,足以表现小男孩的自尊,因此博得秦老师的好感,但秦老师做事一向讲原则,不能给他加分,所以心怀歉疚。评析这道题考查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难易度:中。17.答案(3分)当得知小男孩要求加分的真实原因后,秦老师那女人特有的爱心和同情心使她很想给小男孩加一分,但她又一向很讲原则,让她放弃原则很难,因此她犹豫不决,不能做出决定。(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从文中找到秦老师愿意给小男孩加分的原因及又不能给他加分的原因,这样就能获得秦老师之所以犹豫不决的原因了。评析这道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中人物情感的能力,难易度:中.18。答案(2分)在总成绩上加一分,但不是送,是借,要还的,期末时一还十。解析由对文中“秦老师灵感一闪"下文内容的分析,即可知道其“灵感”的具体内容.评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重要词语内涵的能力,难易度:易。19.答案(3分)秦老师当年“借”给小男孩的那一分,对小男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以后,小男孩变成了一个积极进取、心怀感恩的人。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不仅事业达到了高峰,人生也变得更加有意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从文中找小男孩获得这“一分”后的变化,然后分析这些变化所体现的小男孩的品质及对小男孩后来取得成就的影响,即可获得答案。评析这道题考查理解作品主题的能力,难易度:难。20。答案(3分)谦和是一种力量。解析按照把握论点的方法从标题、开头、结尾、中间等处提取概括论点。本文标题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