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三)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这种布局()A.缘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组织结构 B.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C.表明氏族社会即将走向解体 D.直接影响后世中国城市布局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普适性的思想,如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原,孔子的“仁”相较于“礼”能覆盖社会所有成员,法家认为一切应以“法”为评判标准,墨家则主张“兼爱”“尚贤”等。这种普适性思想的出现()A.源于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B.反映了血缘继承关系的崩溃C.是持续探索自然世界的结果 D.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3.下表是官方史书记载的南朝宋、隋江南地区户口数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隋朝()出处统计范围户数《宋书·州郡志》吴郡、吴兴、宣城、新安、东阳、207578户《隋书·地理志》会稽、临海、鄱阳、永嘉127963户A.统一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B.重新核定户籍的必要性C.豪强大族势力持续膨胀 D.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低4.如表为汉唐时期部分地区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由汉至唐()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江西汉45141唐3224184420A.农耕经济逐步发展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自然灾害趋于频繁 D.政治中心不断东移5.宋元时期,民间崇拜的神灵对象发生了变化:中唐以前只在荆州受崇拜的关羽开始成为全民信仰;城隍被奉为专门守护城市的神祇,受崇拜程度几乎与土地神相当;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盛行妈祖崇拜。这一现象说明A.思想观念受社会环境变迁影响B.文化教育发展促进信仰多元化C.各民族政权并立促进文化交融D.战乱频繁冲击了社会传统伦理6.下表是明朝金银比价变化表。据此推知,明朝中后期()年代金(单位:两)银(单位:两)洪武八年14洪武十八年15宣德元年14万历中后期17—8天启崇祯时110崇祯六年后113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外经济联系加强C.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D.税制改革势在必行7.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1861年秋经朝廷批准,曾国藩创办了最早的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这()A.得益于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B.是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的开端C.为抵抗英法联军的入侵有所助益 D.反映出中国早期近代化曲折发展8.有学者研究指出,一战结束后,我国依赖国际市场较多、帝国主义控制较久的缫丝业迅速萧条,而具有比较优势、市场更为广阔的棉纺织业则在继续发展。该学者意在()A.证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B.突出市场对民族工业决定作用C.否定民族工业陷入萧条结论 D.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性因素9.1939年1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这一表述()A.是基于二战全面爆发背景 B.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C.反映英美支持中国抗战 D.推动持久抗战局面形成10.1955年5月4日《河北日报》载:“在一九五二年前,国家每年要给这村发放五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套寒衣。虽然国家这样支持,还有四户不免讨饭吃……如今,这些人都能有上千斤余粮,赎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这说明()A.一五计划推动了国家工业化B.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成效显著C.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村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优越性11.1979年,国家再度设立主管全国粮食流通采买的粮食部。随着包产到户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原本粮食收购困难变成卖粮难。到1982年,粮食部不再作为独立部委,大部分人员并入商业部。粮食部的调整反映出()A.农村推动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活力得到增强C.变革土地所有权带来巨大效果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12.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莱尔德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发现了近三万“册”泥版书。这些泥版书上的文字最可能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玛雅文字13.有学者指出:中古西欧是一个二元制的社会,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这体现为村庄、采邑和教区三个交叉层次的关系,对大多数庄园农民来说,他们既是村民,又是佃农,同时也是教民。这反映出中古西欧()A.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倒退 B.封建庄园人身依附强化C.封建王权集中程度较低 D.教皇权威凌驾国王之上14.18世纪中期以前,欧洲民众多认为政府是“国王”的,社会底层在政治上消极对待。到了19世纪中期,欧洲民众多认为政府是“自己”的,社会底层在政治上期望积极参与,同时政府能自由支配权力、财富和能量,并与人民达成积极合作关系。这种变化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发生 B.科学革命的发展 C.殖民扩张的完成 D.工业革命的进行15.下图为1912年的漫画《沸点》。画中人物坐在写着“巴尔干麻烦”的桶上,想要压住已经被沸腾的蒸汽顶起的桶盖。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A.巴尔干是列强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B.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C人们希望避免战争爆发 D.两大军事集团试图妥协16.希拉克政府执政法国期间(1986年1月至1988年3月),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虽然只有短短14个月,却有29家企业实施私有化,总资产约1200亿法郎,转入私人企业员工约500万人。这反映了该时期法国()A.“滞胀”危机得到了缓解 B.适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C.国家干预的弊端开始显露 D.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22分,18题12分,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江南水稻亩产大多高于北方麦豆一倍以上,加之江南普遍实行的是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北方。就手工业生产而言,由于江南许多地区都种植茶树、桑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以此为原料的制茶、纺织、榨糖等行业在江南地区自然更加发达。——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大提高,导致稻米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不敷需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需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入,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但仍供不应求。北方的河南、山东是新发展起来的植棉区,产量亦很可观,但棉纺业并不发达。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摘编自王天有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等材料二近代江南地区开埠最频繁也最为密集,这些埠口像大大小小的窟窿一样,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自此浸入、渗开。江南地区城乡社会演变由此缓慢发生。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渐被打破,买办、资本家、无产者成为新生社会力量;纱、布、五金、煤油涌进乡村,传统手工业者的痛苦开始了,而同时从事丝茶营生者获利暴增。无锡的缫丝厂从1919—1931年的短短12年间新建了41个丝厂,比1904—1918年建10个厂猛增了4倍多。——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宋到明江南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江南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18.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60多年如一日,一手拿锄头,一手握笔杆,留下了400多万字的珍贵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4年十月初五我家院子里驻扎的“遭殃军”(中央军)走了,母亲发现屋子里间的粮仓内放的麦子全不见了。我们母子俩一年也吃不完的满满一仓麦子,足有三四石,咋就不见了呢?1949年十月初八新中国成立了。合阳县的村村乡乡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位于最南端的路井乡格外热闹。除召开大大小小的庆祝会、座谈会、报告会之外,庄稼人用民间“社火”来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1954年4月14日东北村开了选举大会,东北村共有常住人口446人:选出侯勤江、王碧洽、靳自荣、侯生水为人民代表,靳自荣为赴县代表。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摘编自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民众生活”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我国历史学著名学者吴于廑先生提出了“世界史纵横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方面和横向发展方面。这里说的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所谓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而言的。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充分集中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史学科老中青几代学人的集体智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重大理论。——摘编自陈志强《“世界史纵横发展”理论视野下的当代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古代到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发生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人口迁徙角度阐释“世界史纵横发展”理论。(要求:自拟论题,阐释全面,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5届高三“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三)历史(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这种布局()A.缘于地理环境与社会组织结构 B.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状况C.表明氏族社会即将走向解体 D.直接影响后世中国城市布局【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姜寨周围有壕沟,说明邻水,且南依骊山、北望渭水、西南为临河;房屋组与房屋组、房屋组与中心广场之间的距离大体相当,没有特别凸显某房屋组,说明氏族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其社会组织结构还比较简单,A项正确;由所学知识可知,姜寨遗址所处时期已经是新石器时代前中期,排除B项;氏族社会即将解体要等到新石器时代后期,排除C项;图中遗址还是聚落形态,“直接影响后世中国城市布局”的表述程度失当,排除D项。故选A项。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普适性的思想,如老子认为“道”是万物本原,孔子的“仁”相较于“礼”能覆盖社会所有成员,法家认为一切应以“法”为评判标准,墨家则主张“兼爱”“尚贤”等。这种普适性思想的出现()A.源于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B.反映了血缘继承关系的崩溃C.是持续探索自然世界的结果 D.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传统的血缘继承关系逐渐崩溃,社会秩序面临重构。材料中老子、孔子、法家和墨家等思想家与学派提出的普适性思想,正是针对这一社会背景,试图为新的社会秩序提供理论依据。这些思想超越了血缘和地域的限制,强调道德、法律、仁爱等普适性原则,反映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A项正确;“血缘继承关系的崩溃”虽然是这一时期的社会现象,但并非普适性思想的直接来源,排除B项;“是持续探索自然世界的结果”与这些思想的关注点不符,它们更多关注社会和人伦,排除C项;“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发展”虽然是这些思想的长期影响之一,但并非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3.下表是官方史书记载的南朝宋、隋江南地区户口数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隋朝()出处统计范围户数《宋书·州郡志》吴郡、吴兴、宣城、新安、东阳、207578户《隋书·地理志》会稽、临海、鄱阳、永嘉127963户A.统一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B.重新核定户籍的必要性C.豪强大族势力持续膨胀 D.官修史书的史料价值低【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到隋朝(中国)。由材料可知,南方地区官方记载户数锐减,大量人口隐匿在豪强大族之中,故隋建立后“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B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官方史书记载的户数减少,不代表实际人口减少,且隋灭陈相对比较顺利,也没有大屠杀,排除A项;隋朝时豪强大族已经衰落,排除C项;官修史书史料价值较高,排除D项。故选B项。4.如表为汉唐时期部分地区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由汉至唐()山西河北江苏浙江江西汉45141唐3224184420A.农耕经济逐步发展 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C.自然灾害趋于频繁 D.政治中心不断东移【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唐时期(中国)。据材料表文信息可知,从汉到唐南方部分地区水利工程数量增幅巨大,这为农业灌溉创造条件,通过防洪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安定的自然环境,从而促进封建农耕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修建水利工程有利于防治洪涝灾害,但并非出于应对自然灾害的需要,排除C项;汉唐政治中心位于陕西,并未东移,排除D项。故选A项。5.宋元时期,民间崇拜的神灵对象发生了变化:中唐以前只在荆州受崇拜的关羽开始成为全民信仰;城隍被奉为专门守护城市的神祇,受崇拜程度几乎与土地神相当;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盛行妈祖崇拜。这一现象说明A.思想观念受社会环境变迁影响B文化教育发展促进信仰多元化C.各民族政权并立促进文化交融D.战乱频繁冲击了社会传统伦理【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宋元时期,民间崇拜的神灵对象发生了变化”,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繁荣,思想观念也发生一定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化教育,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民族政权并立所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战乱的频繁所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6.下表明朝金银比价变化表。据此推知,明朝中后期()年代金(单位:两)银(单位:两)洪武八年14洪武十八年15宣德元年14万历中后期17—8天启崇祯时110崇祯六年后113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中外经济联系加强C.商品经济发展受阻 D.税制改革势必行【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表格数据可知,从明初到明末,1两金兑换的白银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金价上涨,银价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国内白银数量猛增,导致银价下跌,这体现了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影响了银价的波动,B项正确;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明朝后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因此明朝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并未受阻,排除C项;白银大量流入促进了税制改革,但明朝一条鞭法主要发生在明朝中期,与其他时间的白银价格变动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B项。7.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1861年秋经朝廷批准,曾国藩创办了最早的近代军事工厂——安庆内军械所。这()A.得益于太平天国运动彻底失败 B.是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的开端C.为抵抗英法联军的入侵有所助益 D.反映出中国早期近代化曲折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中的“复陈”“尤属”等可知,当时很多人排斥引进外洋器物,但经曾国藩等人的努力,最终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说明中国早期近代化的曲折发展,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是1864年,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湘淮军即崛起,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于1860年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项。8.有学者研究指出,一战结束后,我国依赖国际市场较多、帝国主义控制较久的缫丝业迅速萧条,而具有比较优势、市场更为广阔的棉纺织业则在继续发展。该学者意在()A.证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B.突出市场对民族工业决定作用C.否定民族工业陷入萧条的结论 D.强调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性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传统观点认为一战是促成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材料中战后“具有比较优势、市场更为广阔的棉纺织业则在继续发展”,相反“依赖国际市场较多、帝国主义控制较久的缫丝业迅速萧条”,表明一战后的萧条与行业本身以及是否依赖国际市场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讨论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时,应更注重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因素,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的主要行业,不能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排除A项;B项中“决定作用”的表述程度失当,排除B项;据材料中的“帝国主义控制较久的缫丝业迅速萧条”可知,该学者并未否定萧条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9.1939年1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的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这一表述()A.是基于二战全面爆发的背景 B.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C.反映英美支持中国抗战 D.推动持久抗战局面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这种观点有助于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在中国在抗战初期国人对抗战胜利缺乏信心的情况下发表的,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英美支持中国抗战,排除C项;中国从九一八事变以来截至1939年已经抗战八年,持久抗战局面已经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10.1955年5月4日《河北日报》载:“在一九五二年前,国家每年要给这村发放五万斤以上的救济粮和一百几十套寒衣。虽然国家这样支持,还有四户不免讨饭吃……如今,这些人都能有上千斤余粮,赎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这说明()A.一五计划推动了国家工业化B.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成效显著C.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村生产力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优越性【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55年(中国)。根据材料“在一九五二年前……如今,这些人都能有上千斤余粮,赎了房、地,没有房子的盖上了房子,破旧的房子翻盖一新”可知,1952年后,河北某农村改变了之前靠吃国家救济和贫穷的历史,粮食产量提高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很多。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农民个体经济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因此材料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所取得的显著成就,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一五计划推动了国家工业化,但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我国工业化方面的史实,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年至1937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D项。故选B项。11.1979年,国家再度设立主管全国粮食流通采买的粮食部。随着包产到户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原本粮食收购困难变成卖粮难。到1982年,粮食部不再作为独立部委,大部分人员并入商业部。粮食部的调整反映出()A.农村推动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活力得到增强C.变革土地所有权带来巨大效果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时期(中国)。粮食部从复设到并入商业部,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后市场活力增强,不需要其来管理买与卖,B项正确;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是1984年,排除A项;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排除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B项。12.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莱尔德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发现了近三万“册”泥版书。这些泥版书上的文字最可能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印章文字 D.玛雅文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中叶(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亚述位于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用削尖的芦苇杆等在泥版上书写,这种文字被后来的阿卡德人、亚述人等继承和使用。所以这些泥版书上的文字最可能是楔形文字,B项正确;象形文字主要是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与两河流域的亚述地区距离较远,且象形文字书写材料多为纸莎草等,并非泥版,排除A项;印章文字是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使用的文字,主要发现于印度河流域,与西亚两河流域的亚述地区不同,且印章文字多刻在印章等物品上,排除C项;玛雅文字是美洲玛雅文明所使用的文字,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地区,与两河流域的亚述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隔甚远,且书写载体和风格与泥版书也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有学者指出:中古西欧是一个二元制的社会,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这体现为村庄、采邑和教区三个交叉层次的关系,对大多数庄园农民来说,他们既是村民,又是佃农,同时也是教民。这反映出中古西欧()A.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倒退 B.封建庄园人身依附强化C.封建王权集中程度较低 D.教皇权威凌驾国王之上【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中古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庄园有一定独立性,教会势力强大,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较弱,封建王权集中程度较低,C项正确;中古西欧社会经济发展并没有严重倒退,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封建庄园,也没有体现出“强化”,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形成了一种对立统一”,并未说明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4.18世纪中期以前,欧洲民众多认为政府是“国王”的,社会底层在政治上消极对待。到了19世纪中期,欧洲民众多认为政府是“自己”的,社会底层在政治上期望积极参与,同时政府能自由支配权力、财富和能量,并与人民达成积极合作关系。这种变化能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发生 B.科学革命的发展 C.殖民扩张的完成 D.工业革命的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反映的是政府与人民之间关系的转变及政府能力的增强,工业革命使得社会底层经济地位提升,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同时社会生产力大大增加,社会财富、政府职能也大大增加,D项正确;材料中的时间段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发生于17世纪,殖民扩张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A、C两项;材料变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与科学革命无关,排除B项。故选D项。15.下图为1912年的漫画《沸点》。画中人物坐在写着“巴尔干麻烦”的桶上,想要压住已经被沸腾的蒸汽顶起的桶盖。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A.巴尔干是列强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B.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C.人们希望避免战争爆发 D.两大军事集团试图妥协【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欧洲)。据题干描述,漫画《沸点》描绘了一个人物坐在写着“巴尔干麻的桶上,试图压住已经被沸腾的蒸汽顶起的桶盖。这幅漫画反映了1912年多国想要控制巴尔干地区的紧张局势,体现了当时人们并不希望战争爆发,C项正确;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但不是列强争夺最激烈的地区,排除A项;时间是1912年,漫画也不是指萨拉热窝事件,排除B项;材料没有交代漫画人物,也没有表明妥协,排除D项。故选C项。16.希拉克政府执政法国期间(1986年1月至1988年3月),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虽然只有短短14个月,却有29家企业实施私有化,总资产约1200亿法郎,转入私人企业员工约500万人。这反映了该时期法国()A.“滞胀”危机得到了缓解 B.适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C.国家干预的弊端开始显露 D.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国推行国营企业私有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法国同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一样面临“滞胀”的经济危机,而凯恩斯主义失灵无法解决此危机,强调市场的作用,刺激经济发展的活力,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反映的是法国依据经济发展状况适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此措施取得的成就,无法得出“滞胀”危机得到了缓解,排除A项;此材料无明确时间信息表明国家干预的弊端此时才开始显露,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法国联合欧洲国家发展经济,无法得出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7题22分,18题12分,19题18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江南水稻亩产大多高于北方麦豆一倍以上,加之江南普遍实行的是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北方。就手工业生产而言,由于江南许多地区都种植茶树、桑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以此为原料的制茶、纺织、榨糖等行业在江南地区自然更加发达。——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大提高,导致稻米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不敷需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需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入,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但仍供不应求。北方的河南、山东是新发展起来的植棉区,产量亦很可观,但棉纺业并不发达。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摘编自王天有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等材料二近代江南地区开埠最频繁也最为密集,这些埠口像大大小小的窟窿一样,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自此浸入、渗开。江南地区城乡社会演变由此缓慢发生。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渐被打破,买办、资本家、无产者成为新生社会力量;纱、布、五金、煤油涌进乡村,传统手工业者的痛苦开始了,而同时从事丝茶营生者获利暴增。无锡的缫丝厂从1919—1931年的短短12年间新建了41个丝厂,比1904—1918年建10个厂猛增了4倍多。——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宋到明江南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江南社会结构变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答案】(1)变化:宋代江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重,明代江南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导,粮食生产趋于萎缩;江南手工业获得巨大发展;专业市镇发展;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发展。(任答3点即可)影响:江南出现“粮荒”;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增强;推动工商业市镇形成;促进区域市场和统一的全国市场的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促使反封建的思想产生。(任答3点即可)(2)变化:传统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生社会力量出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工业经济兴起。原因:大量通商口岸开放;列强经济侵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对比题、影响题。时空是宋朝至明朝时期的中国。变化,据材料一“北宋江南水稻亩产大多高于北方麦豆一倍以上,加之江南普遍实行的是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北方。就手工业生产而言,由于江南许多地区都种植茶树、桑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大提高,导致稻米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不敷需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可得宋代江南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并重,明代江南经济作物种植成为主导,粮食生产趋于萎缩;据材料一北宋时“以此为原料的制茶、纺织、榨糖等行业在江南地区自然更加发达”“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可得江南手工业获得巨大发展;据材料一“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可得专业市镇发展;据材料一“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可得区域之间长途贸易发展。影响:据材料一“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需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入”可得江南出现“粮荒”;据材料一“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但仍供不应求。北方的河南、山东是新发展起来的植棉区,产量亦很可观,但棉纺业并不发达。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可得地区经济的互补性增强;促进区域市场和统一的全国市场的发展;据材料一“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可得推动工商业市镇形成;结合所学,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棉纺织业等行业的繁荣,有存在雇佣关系的可能,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可得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结合所学,工商业的发展使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壮大,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他们在思想文化上也会有新的诉求,一定程度上促使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可得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发展,促使反封建的思想产生。【小问2详解】本题是对比题、原因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变化:据材料二“传统的士农工商结构逐渐被打破,买办、资本家、无产者成为新生社会力量”可得传统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生社会力量出现;据材料二“纱、布、五金、煤油涌进乡村,传统手工业者的痛苦开始了”“无锡的缫丝厂从1919—1931年的短短12年间新建了41个丝厂,比1904—1918年建10个厂猛增了4倍多。”可得自然经济逐渐瓦解,近代工业经济兴起。原因:据材料二“近代江南地区开埠最频繁也最为密集,这些埠口像大大小小的窟窿一样,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自此浸入、渗开”可得大量通商口岸开放;列强经济侵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结合所学可得出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18.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60多年如一日,一手拿锄头,一手握笔杆,留下了400多万字的珍贵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4年十月初五我家院子里驻扎的“遭殃军”(中央军)走了,母亲发现屋子里间的粮仓内放的麦子全不见了。我们母子俩一年也吃不完的满满一仓麦子,足有三四石,咋就不见了呢?1949年十月初八新中国成立了。合阳县的村村乡乡都举行了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位于最南端的路井乡格外热闹。除召开大大小小的庆祝会、座谈会、报告会之外,庄稼人用民间“社火”来表达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1954年4月14日东北村开了选举大会,东北村共有常住人口446人:选出侯勤江、王碧洽、靳自荣、侯生水为人民代表,靳自荣为赴县代表。1982年7月9日路一大队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的树底下召开社员会,讨论本队实行哪一种生产责任制。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摘编自侯永禄《农民日记——一个农民的生存实录》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时代变迁与民众生活”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时代变迁影响民众生活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侯永禄的《农民日记》记录的这些片段,展现了不同时代下民众生活的转变。1944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侯永禄的家庭遭遇了国民党军队——被称为“遭殃军”的掠夺,粮食被无情地搜刮一空,揭示了战乱年代下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国民党的腐败及其不得民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实施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使农民生活大为改善,农民用“社火”等活动表达对新生活的美好期盼。1954年,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民主选举制度开始在农村地区实施,东北村举行的选举大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实质。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大包干”让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中国农村社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侯永禄的日记见证了从抗战时期的苦难、新中国成立后的喜悦、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到改革开放后的新气象,这些珍贵的文字不仅反映了个人家庭的变化,也成为见证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解析】【详解】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由材料中侯永禄日记里1944年家庭遭“遭殃军”掠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庆祝、1954年民主选举以及1982年实行“大包干”等内容,得出论题:时代变迁深刻影响民众生活。结合所学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知识分析阐述,如:抗战时期,1944年侯永禄家粮食被国民党“遭殃军”搜刮,反映战乱和腐败统治下民众生活困苦;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年合阳县乡村举行庆祝活动,后进行土地改革等改善农民生活,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东北村选举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改革开放时期,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大包干”使农民获自主经营权,生活水平提高。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我国历史学著名学者吴于廑先生提出了“世界史纵横发展”理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学校机房管理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奶油瓜子数据监测报告
-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大型纸袋微波低温干燥设备数据监测报告
- 商务礼仪师考试新方向试题及答案
- 九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Robots Reading教学设计 (新版)牛津版
- 概念引导思维的Adobe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塑料食品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商务礼仪师考试品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双壁波纹管辅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无人机失控应急事件处置预案
- 驻厂协议书模板
- 树木清除合同协议
- 2024年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司
- 单位体检协议书模板合同
- 委托律师签署协议书
- 图文工厂转让协议书
- 货物贸易的居间合同
- 2025-2030中国疗养院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