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兰亭集序》-【知识探究】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0.1 《兰亭集序》-【知识探究】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0.1 《兰亭集序》-【知识探究】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0.1 《兰亭集序》-【知识探究】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0.1 《兰亭集序》-【知识探究】高二语文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导入“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王羲之二知人论世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领右将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兰亭集序》是读“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兰亭“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集诗集序文体《兰亭集/序》“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前言”,“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序言有“自序”和“他序”之分。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琵琶行(并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三课堂任务任务一:听朗诵标音,诵读课文,圈画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字。乐痛悲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任务二: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课文,把握作者“乐”“痛”“悲”情感变化的脉络。乐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法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春季的末一个月伯(孟)、仲、叔、季状语后置一种祭礼抽背:巨身修尾/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兵法修列/又重之以修能形作名都修长的映衬、围绕引(清流)以为,省略句排列旁边乐器名作动;饮酒深远高雅的情思南朝·粱·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王羲之为何不写五彩缤纷的暮春,只写“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修竹、茂林、清流十分清幽,有高雅的、淡雅的格调。宗白华«美学散步》:“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乐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和风这繁多放纵双目,开畅胸怀极尽欢乐确实、的确定语后置句用来使……纵展/使……开畅结合第一段,概括作者“乐”的原因。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急湍;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佳朋良辰美景乐事赏心谢灵运在《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作者叙事写景,都围绕一个“雅”字:雅景、雅事、雅士、雅怀。由此可窥探到那个时代文人名士所特有的部分行为风格——魏晋风度(纵情山水,饮酒赋诗)。乐«晋书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晋书孙绰传»:“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余年。”«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在晋以后,山水成了中国文人精神和理想之所在。山水于晋人有特殊的意义。(山水诗开创者:南朝谢灵运)在这样一个与自己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高度契合匹配的环境中,人的幸福感与愉悦度是想当然的。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助词,引起下文一俯一仰之间有的人之于通“晤”会晤于一室之内晤言依,随着放纵身体虽然通“取”,取得不一样高兴的样子到;求得等到连接痛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先前作动词用,感到欣喜尚且因为引发感触长自然、造化至抽背:匪我愆期/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而生有功。概括:作者“痛”在哪个问题上?痛“死生亦大矣”概括:划出第3段有关死和生的语句,分析王羲之“痛”的具体内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生①痛人生短暂找出相同表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暂得于己,快然自足”②痛快乐不再(短暂)痛思考:为什么“向之所欣”会“已为陈迹”?“所之既倦”叔本华“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概括:东晋时人可能会“欣”什么?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③痛世事无常痛思考:概括这两种人的行为,他们的人生是否有别的出路?①把自己的胸怀抱负,躲在室内畅谈(喝酒、嗑五石散);②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竹林七贤之一——刘伶

《晋书.列传十九.刘伶》记载刘伶常驾鹿车,携美酒,一路痛饮。还带了个仆人,让仆人扛把锄头,吩咐仆人道:“死便埋我。”爱酒至斯,如此放浪形骸,可见其洒脱。其时值刘伶任建威参军,一日于家中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客人来访,他也不回避穿衣,还狂笑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痛分裂动荡的魏晋,战乱不断,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当时很多士人在战乱与政治斗争中无端丢掉性命。天下名士,少有全者。永和初年,又遇地震、瘟疫,人祸天灾,无时不在。天下名士普遍逃避世事,以求自保。因此有人“悟言一室之内”,“悟言一室”如盛行清谈、喝酒、嗑药(五石散);有人“放浪形骸之外”,醉生梦死。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时代背景死概括:划出第3段有关死和生的语句,分析王羲之“痛”的具体内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④痛生死难测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短暂之痛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世事无常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往事不再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痛由痛可知乐之珍贵,因此要及时行乐。悲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触发感慨符契。两半,可合在一起本来(就)面对叹息,悲伤君子喻于利;明白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即使一个个......的原因情趣这次(集会)的诗文悲概括:划出这一段有对“死生”的表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死生”“齐彭殇”是谁的看法?王羲之认同吗?庄子的看法,从“虚诞”和“妄作”中看出来王羲之并不认同把生和死看作同等的消极想法。为何要加上“固知”?因为当时的人本来就清楚,将生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但是还在这样做,“悟言一室之内”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悲王羲之跟那些逃避现实的人不同之处体现在哪里?从中你看出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及时行乐但要有作为。可见王羲之悲痛却不悲观,而是劝解人们珍惜光阴,热爱生命,有所作为。

“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李泽厚《美的历程》

消极其表,执着其里悲概括:本段之“悲”的具体表现。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每览昔人兴感之由,......不能喻之于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思考:文中第三段的“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