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模拟试卷(3)姓名:班级: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扬州菜中,千层油糕是从河南的千层馒头演变而来的,大汤包与饺面是从淮安传来的。这主要体现了大运河A.维护了国家安定统一 B.促进了中外友好交往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异 D.加强了南北文化交流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选官制度而建立的……通过考试提拔任用行政官吏的制度在英国已经广泛了。”材料中的“官吏制度”指的是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三公九卿制 D.分封制3.从如表的这些评论中可以认定,隋朝大运河●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天下转漕,仰此一渠A.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B.加快了中外经贸往来C.实现了隋朝的大一统 D.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4.《通典》记载:“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这表明隋朝A.政治清明 B.疆域辽阔 C.文教昌盛 D.府库充盈5.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副教授蒙曼认为隋朝之所以兴盛有四个原因,“第一是统一,第二是制度,第三是工程,第四是国际秩序”。这里的“制度”主要指的是A.禅让制,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C.世袭制,分封制 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6.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科学家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汉武帝 B.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7.隋文帝规定:六宫妃嫔,穿过和洗过的旧衣服,都要再穿;日常饮食只要不是举行宴会,最多只能有一个肉菜。开皇三年,隋文帝罢去508个郡,共减少官吏5.6万人。由此可见,隋文帝A.生活奢侈 B.虚心纳谏 C.变革礼仪 D.崇尚节俭8.北宋时期,四川人口达114万户,经济作物茶叶等广泛种植,蜀锦生产、造纸、盐业开采等居全国前列,但铁钱铸造量少且重,川蜀路途多山,携带不便。材料最适合用于研究,北宋A.四川地区户籍的管理 B.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C.交子产生的社会背景 D.铁器铸造行业的衰落9.下图是宋代荷叶龟纹银杯,外壁上刻有“张家十分”的字样。“张家”是商家身份的标志,“十分”是用于宣传所打制的银器分量足、成色好的广告语。材料体现了宋代A.城市生活精彩纷呈 B.商品经济繁荣C.书法艺术独具特色 D.海外市场广阔10.元朝行省长官经由朝廷颁发牌符后,对辖区内所统帅的军队有提调权,还可介入所属下级军官的迁调事宜,可对所属军队将领治罪。这说明元朝行省长官A.是朝廷临时派出官员 B.职权范围不断扩大C.拥有一定程度自主权 D.有权统领各地财赋11.《文献通考》记载:“王安石变法后,熙宁(宋神宗)十年,国家财政收入与治平(宋英宗)时相比增长了4倍……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此史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A.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B.加剧土地兼并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增强军事力量12.“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知州)举动为其所制。”上述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 B.唐朝的刑部 C.北宋的通判 D.秦朝的太尉13.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创造出许多精品。图中四件文物中属于唐代手工业精品的是14.金朝是一个以女真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民族联合政权。据统计,金代六部尚书共227人,其中女真97人,汉族108人,契丹13人,渤海9人。由此可见,金代的政治制度A.激化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民族交融C.实现了民族平等 D.弱化了女真地位15.公元609年,淮南、江南、岭南登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2.4%,到742年,上述地区的登记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27.7%;到11世纪,这一区域的人口已经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这反映了A.政治中心的转移 B.经济格局的变迁C.民族交融的深入 D.社会治理的优化16.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A.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B.交通发展强化了统治C.元代重视文化建设 D.民族交融丰富了文化17.2024年1月16日,中国和瑙鲁恢复外交关系,外交部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最能印证这一原则的是A.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B.宣政院的设立C.澎湖巡检司的设立 D.伊犁将军的设立18.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削弱相权,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B.重文轻武,中央集权C.藩镇割据,政权分立 D.废除丞相,八股取士19.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还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他的这些举措A.结束了草原的分裂割据 B.延缓了蒙古的统一进程C.有助于元朝统一全国 D.消除了各民族间的矛盾20.“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军大举南下,一路攻城拔寨,兵临澶州城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十二月,双方签订盟约,辽军撤回。”此战后A.宋朝偏安江南一隅 B.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C.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D.北宋废除了重文轻武政策21.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江南地区粮食生产约370万石(一种计量单位),占总数(全国)的61.67%。所以,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经济重心南移 B.对外贸易发展 C.城市经济繁荣 D.民族交融加强22.忽必烈是蒙元历史上成就仅次于成吉思汗的一位蒙古大汗。《元史》评价他:“度量弘广,知人善使,信用儒术,用能以夏变夷,立经陈纪,所以为一代之制者,规模宏远矣”。材料表明,忽必烈A.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B.统一中国结束政权并立局面C.放弃蒙古文明融入中原文化 D.参照中原文化创立元初体制23.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A.北方财富增加 B.城市生活繁荣 C.中央集权加强 D.经济重心南移24.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学会运用时序和地域,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蒙古灭西夏②蒙古灭金③蒙古灭南宋④元朝建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二、材料解析及探究题(共26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材料二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两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两州之半予金;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匹。——《中国古代史》材料三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开始在黄河流域扩张发展势力。……陆续攻灭了当时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上“乾元”的意思,定国号为元。……8年后灭南宋统一全国。——《中国通史》(1)材料一中“辽”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辽)与朝廷和好年深”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的?结合所学,该盟约签订后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结合所学,举出一位反对宋金议和的抗金将领。据材料二指出宋金议和划定的分界线。此次议和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局面?(3)材料三中被蒙古国陆续攻灭的“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些?元“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4)综上所述,归纳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它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唐诗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睐,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宋代是历史上第一个全面通过科举取士的王朝,每榜录取进士数目扩大了10倍以上。据研究者统计,两宋三百余年,是唐至五代登科总人数的近10倍。——《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2》(1)材料一中的制度指什么?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据材料二分析唐诗繁荣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对选官制度完善作出的贡献。(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科举考试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4)综上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的认识。27.发展经济,繁荣社会,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含嘉仓示意图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材料四《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听闻”。(1)我们经常使用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和文物史料,请你判断材料一、二分别属于哪一类史料?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现象?(2)材料二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他统治前期史称什么?诗中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3)依据材料三,指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的记载,写出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28.民族关系发展。材料一唐统治集团是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产物,它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国家亦是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形成。唐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如唐高祖之母为鲜卑化的匈奴独孤氏,皇后长孙氏亦是鲜卑人。李唐统治集团与少数民族接触、融合,更容易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发展进步的民族观,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摘编自范香立《唐代和亲研究》(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分析唐朝推行此民族政策的原因。材料二契丹、女真等民族建立的王朝,跟汉唐时期某些游牧民族建立的部落联盟制国家(如匈奴、突厥等)有了非常大的不同。一方面,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都可以和中原王朝相提并论;另一方面,同时又始终将位于内陆亚洲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