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_第1页
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_第2页
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_第3页
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_第4页
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人口、城市、交通

一、单选题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一2题。

1.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C.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2.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科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答案】LC2.B

【解析】L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乙模式需要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因而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2.城市化初

期,高速公路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随着城市建

设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推进时期,乙模式会消

失,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可能同时存在甲、乙模式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流

行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等地区。以砖、木、石为原料,以

木构架为主,它在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思精巧,自然得体。造型丰富,讲究韵

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如下图)最有特色。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一般建

在房屋两侧或紧邻的两栋房屋之间,往往高出屋顶一2米。错落有致,多形似

马头,寓意“马到成功,一马当先“。据此完成3—5题。

3.马头墙建筑群所在池的地理环境有

A.地势起伏大,多石林、峰林B.河水流量大,航运价值高

C.金秋,山坡上有大片火龙果待摘D.隆冬时节,田间有成片油菜

4.马头墙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防火B.防水C.防风D.祈福

5.关于徽派建筑的描述,合理的是

A.造型美观独特,适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B.房屋建筑材料基本来自本地山区

C.墙体厚实,以适应剧烈的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

D.青瓦白墙,和当地时常的蓝天白云相协调

【答案】3.D4.B5.B

【解析】3.据材料可知,马头墙建筑群所在地位于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

县、婺源县)等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起伏大,但石林、峰林属于

喀斯特地貌,我国多分布于云贵地区,A错误;河水流量大,但低山丘陵,地势

起伏大,航运价值小,B错误;火龙果属于热带经济作物,C错误;隆冬时节,

田间有成片油菜,D正确。故选D。

4.马头墙由砖和瓦砌成,具有的功能是防火,防风,形似马头,寓意“马到成

功,一马当先“,祈福的功能,不具有防水功能,故选B。

5.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材料,重装饰;与山水相映,诗情画意,天然和谐;

因徽州地处山区,土地偏狭;盛产木、石等原料,故选B。

梧州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最大的城市,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

宁。读图,回答第6〜7题。

6.梧州能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城市的原因是()

A.地形平坦B.土壤肥沃

C.河运便利D.人口稠密

7.梧州后来的发展大大落后于柳州和南宁,这表明()

A.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在增强

B.在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无吸引力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

D.沿铁路的城市轴线己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答案】6.C7.C

【解析】:

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此梧州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水运便利,有利于其发展。

第7题,随着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位于铁路枢纽的柳州和南宁发展迅速,而梧州

的发展速度缓慢。

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连续调整,对中国未来

的人口结构将产生重要即响。下图示意我国2010-2030年不同人口政策下人口

总量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8—9题。

8.“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

A.2016—2018年B.2020-2022年C.2024—2026年D.2028-2030

9.受“全面二孩”政策影响最小的地区可能是

A.京津地区B.沪宁杭地区C.青藏地区D.冀鲁豫地区

【答案】8.A9.C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政策的影响。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调整生育

政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在短期内产生一定的刺激人口增长的作用,但对

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影响较小。

8.“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经过调节、准备、孕育,1-3年内人口增长最为

明显,故该政策对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时段可能出现在2016-2018年。

A.2016—2018年

9.青藏地区人口稀少,本地享有少数民族生育优惠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对

其影响最小。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11.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A.城市化初期,高

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

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D.大城市

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答案】10.C11.B

【解析】10.甲模式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乙模式需要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因而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11.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乙模式,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在城市化推进时期,

乙模式会消失,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可能同时存在甲、乙模式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

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

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

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12—14题。

e县城

。中心集镇

。村

一主要公路

一次要公路

12.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

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更易招募劳动力

13.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一中心集镇双栖”居

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14.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

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

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2.D13.C14.B

【解析】12.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错误;

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

于县城,B错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

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D正确。故选D。

13.“村一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

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

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

附近;扩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

14.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

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②对;多

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

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

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故选B。

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5~17题。

S1

15.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南多北少

C.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16.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

17.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最适宜布局在

A.固原B.中卫C.银川D.石嘴山

【答案】15.D16.C17.C

【解析】15.宁喜欢在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

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因此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北部城

市较多,南部城市较少,因此B项错;逆城市化是当今发达国家或者城市化水

平较高、城乡差别较小地区出现的一种特殊城市化现象,该省的城市化仍以农

村变城市为主,因此C项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区城市及铁路都主要沿河

谷分布,因此D项正确。16.影响快寄货物集散中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交通,从

图中可以看出,四个选项中交通最发达的是银川,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

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

故答案:C

17.由图可知,银川市位于整个宁夏城市的中心,物流中心建在银川,到其他各

个城市距离都差不多,加上银川又是首府,故答案: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克斯县城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是我国

唯一的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乌孙(游牧古国一乌孙国

所在地)文化与易经文化交织的地方。读特克斯县城道路网及河流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8—19题。

18.西汉时期,乌孙人在此地建城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乌孙国。在此地建城的突

出优势是

A.北依山地,森林茂密B.河谷平坦,利于筑城

C.沿河设城,水运便利D.背山面河,风景优美

19.特克斯县城的马路上没有一盏红绿灯,但从来不会堵车,主要是由于该县

城()

A.地形平坦开阔,街道平直B.河流远离,未穿城区C.道路环形

放射,街道相连D.过境干道,绕城边缘

【答案】18.B19.C

【解析】18.由材料可知,特克斯县城地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地形平坦开阔,

利于筑城,B正确;虽沿河分布,但受自然环境的制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

水运并不便利,C错误;森林茂密与风景优美并不是建城的突出优势,AD错误。

故选B。

19.由材料及图可知,特克斯县城设计成八卦布局的形式,道路呈环形放射状

布局,街道相连,可避免车流汇集导致堵车,街道不是平直,过境干道,绕城

边缘会减少城区交通拥堵,但不是主要原因,河流远离,未穿城区,对城市堵

车状况没有影响。故选C。

二、综合题

2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及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④等高线(米)城铀5河流"/公路丹娘乡附近河道景观图

(1)描述该地区地形池势特征,并推测其发展趋势。

(2)简述图中沙洲的形成原因,说出影响沙洲中心沙山高度的地质作用。

(3)以该地区聚落和交通为例,简述地形对其影响。

【答案】(D整体地势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有较深河谷。发展趋势:整

体海拔会逐渐升高,河谷会变深

(2)上游地区河水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河流含沙量较大;该河段地势高差小

且河道弯曲,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泥沙堆积,形成沙洲。风力作用

(3)以交通为例:受地表崎岖不平的影响,该地交通线路多分布在地势较为低平

的河谷地带;其走向多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运输为

主。以聚落为例:聚落整体规模较小,聚落较为分散,聚落形态受地形影响较

大,多分布在河谷地带。

【解析】(D地形地势特征可以根据等高线判断出来。从经纬网判断该地区位于

青藏高原,受板块挤压,整体地势抬升;河谷落差大,流速快,受河流侵蚀作

用强,会逐渐变深。(2)沙洲属于河流堆积地貌,成因可以从含沙量、搬运能力

变化等角度考虑。因沙山位于沙洲中心,主要是受风力作用影响。(3)地形对交

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交通线路的位置、走向和交通运输方式上;地形对

聚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聚落的选址、规模、形态等。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大连地铁1、2号线和规划中的4号线有望在南关岭交会。大连地铁南

关岭车站土建工程已经竣工交验,1号出入口距离北站南广场入口仅有六十多米

的距离,地铁站厅层与北站出站层实现了无缝对接。据了解,由于南关岭地铁

站是重要的换乘枢纽站,这个车站站台为三岛式设计。目前,车站站台层己经

将1、2号线在此交会的轨道隧道建成,并预留出规划中的其他线路区域。从城

市发展总体趋势出发,大连中心城区初步设计规划了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其中,

地铁1、2号线和规划中的轨道4号线有望在南关岭交会,南关岭将成为线路交

会十分集中的地区。

材料2: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

⑴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⑵据材料说出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⑶据材料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4)分析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的影响。

【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

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

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可以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

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

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

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做大、

做强。(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

首先源于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同时交通条件改善,这里距离港口、沈大高速

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独特的优势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⑵交通条件改善会导致地租变高,因此,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

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地铁通车会带动区域城市化,使得居民出行距离增加,区域交通条件改善,

地租水平变化。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

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将以住宅用地

为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

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城市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

展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