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资料_第1页
202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资料_第2页
202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资料_第3页
202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资料_第4页
2024年同等学力心理学综合真题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等學力心理學综合真題、答案解析及命中率一、單项选择題(每題1分,共20分)1.思维的基本過程是(B)A.比较与分类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概括D.系统化与详细化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音高听覺理论的是(C)A.電话說B.神經齐射說C.拮抗過程說D.行波理论3.鲁利亚认為脑干网状构造和边缘系统的机能属于(B)A.行為调整系统B.動力系统C.信息接受系统D.信息存储系统4.镶嵌图形的特點可以用于测量的认知風格是(D)A.自動化加工与意识控制加工C.同步性与继時性加工B.冲動与沉思D.場独立性与場依存性5.幼儿思维的重要特點是(C)A.可逆性B.抽象性C.详细形象性D.去自我中心性6.在新生儿阶段一般不具有的是(D)A.吸吮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抓握反射D.初级循环反应7.在被试内试验设计中,控制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的常用措施是(B)A.恒定法B.平衡法C.双盲设计D.纳入处理8.一定属于多原因试验设计的是(A)A.混合设计B.被试内设计C.随机区组设计D.被试间设计9.下列试验中不能用来论证社會學习理论的是(B)A.抗拒诱惑试验B.水下击靶试验D.言行一致试验C.袭击反应的學习试验10.建立在“官能心理學”基础上的迁移理论是(A)A.形式训练說B.概括原理說C.共同原因說D.关系转换說11.定量地揭示整個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组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措施是(A)A.社交测量法B.罗夏墨迹测验C.角色饰演法D.主題统覺测验12.為了保持认知的协调,外在理由越缺乏,越需要内在理由的补充,這种心理反应被称作(B)A.催眠者效应B.不充足理由效应C.睡眠者效应D.過度理由效应13.一种研究者汇报独立样本的t检查的成果t(24)=2.53,根据這個成果可以推知研究被试總人数為(D)A.23B.24C.25D.2614.一项调查表明抽烟量较大的人群比抽烟较少或不抽烟的人群患肺癌的比率更高,据此我們可以說,抽烟量与患肺癌比率這两個变量间存在著(A)A.有关关系B.因果关系C.函数关系D.包括关系15.一项研究波及到职业,我們用1表达“农民”,2表达“教師”,3表达“公务员”,這裏的数据123属于(C)A.等级数据B.比率数据C.称名数据D.等距数据16.已知某校男、女學生對某项教育措施各自持“同意”和“反對”态度的人数,若要理解性别与变量与否有关,则应當计算(C)A.积差有关B.等级有关C.Ø有关D.二列有关17.如下各项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D)A.韦氏量表B.個性偏好测验C.比纳量表D.主題统覺测验18.可以作為同质性信度指標的是(C)A.肯德尔友好系数B.差异系数C.克伦巴赫系数D.确定系数19.最早采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A)A.比纳量表B.瑞雯推理测验C.韦氏量表D.斯坦福比纳量表20.一项研究假设為:通過知覺运動學习的左利手小朋友比未通過這种學习的小朋友在眼手协调的作业上做得更杰出,然而這种差异不出目前右利手小朋友中,這项试验中“与否通過學习”是(C)A.中介变量B.因变量C.调整变量D.自变量二、名詞解释(每題3分,共24分)1.效果律(課後名詞解释p.583)效果律是由桑代克提出的,是指假如一种動作跟伴随情境中一种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這個動作反复的也許性将增長,但假如跟随的是一种不满意的变化,這個動作反复的也許性将減少。2.暗适应(課後习題,p.40)暗适应是一种视覺适应,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時视覺感受性提高的時间過程。例如,我們從阳光照射的室外進入電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都會发生暗适应過程。開始時覺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通過一段時间,眼睛開始能看清黑暗中的物体,阐明视覺感受性提高了。3.概念形成(,p.596)概念的形成,是指從大量的详细例证出发,在小朋友实际經验過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通過归纳的措施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從而获得初级概念的過程。概念形成是學前小朋友获得概念的經典方式。如學前小朋友获得“灯”這個概念,就是多次看到不一样种类的灯,通過归纳逐渐形成的。4.鉴别指数(,p.392)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指標,它是指测验编制中确定测验项目辨别個体所测能力高下的程度指標。5.晕轮效应(p.696,課後名詞解释)當一种人的外表充斥魅力時,他的其他某些实际同外表無关的特性也會得到更好的评价,這种現象称作晕轮效应。相反,假如一种人的外表缺乏吸引力,那么對他在其他特性上的评价也會更糟。心理學家們把這种從一种已知的特性推知其他特性的普遍倾向概化為晕轮效应。6.抽样分布(,p.280)样本记录量的概率分布叫做抽样分布。例如样本平均数的分布,样本方差的分布,两样本平均数之差的分布等。抽样分布是记录推断的理论根据。7.社會惰化(,p.769)社會惰化是指群体一起完毕一件事情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独完毕時偏少的現象。8.成熟势力說(06,483)格赛尔通過双生子爬梯试验提出成熟势力說,该理论认為支配小朋友心剪发展的原因有二,即成熟与學习,并认為成熟更為重要。格赛尔认為,小朋友心理和動作的发展是一种按次序模式展開的過程,這個模式是由机体成熟所决定的。三、简答題(每題6分,共36分)1.简述愛好及其类型p.107愛好是人們探究某种事物或從事某种活動的心理倾向性,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為基础,是推感人們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机。當愛好不是指向认识的對象,而是指向某种活動時,這种動机叫愛好。人對有愛好和愛慕的東西會体現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愛好可以分為直接愛好和间接愛好两种。直接愛好是由认识事物自身的需要所引起的,如對看電影、小說的愛好;间接愛好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成果所引起的,它和目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的关系,如研究者對试验成果的愛好,就是间接愛好。间接愛好在自覺组织的劳動中占重要地位,因而应當注意它的形成和培养。愛好還可以分為個体愛好和情境愛好。個体愛好是指個体長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動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對稳定的愛好,它与個体的情感和价值观相联络。情境愛好是指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忽然激发的愛好,它持续的時间较短,對個体的知识、偏好系统产生影响,是一种唤醒状态的愛好。2.简述短時记忆的特點p.68(简6)按记忆保留的時间長短和信息的多少分类:瞬時记忆、短時记忆和長時记忆。短時记忆是感覺记忆和長時记忆的中间阶段,是目前一刻可以意识到的记忆,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為主,同步有视覺或語义编码,保持時间大概為5秒~2分钟,记忆容量為7±2個组块。信息通過充足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後,在頭脑中長時间存储的记忆,叫長時记忆。它的保持時间長,容量没有程度,以語义编码為主。當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後,感覺信息在一种极短的時间内保留下来,這就是瞬時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開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為主,存储時间大概是0.25—0.5秒,容量比较大。3.简述心理测量的性质p.343心理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對人的行為加以确定。即根据一定的心理學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給人的行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心理测量具有如下三個性质:(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研究者無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為,也就是說,只能通過一种人對测量題目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2)心理测量的相對性在對人的行為做比较時,没有绝對的原则,也就是没有绝對的零點,有的只是一种持续的行為序列。所谓测量就是看每個人处在這個序列的什么位置上。(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测量的客观性实际就是测量的原则化問題。通過長期努力,测量的原则化有了很大改善。首先,测量用的題目或作业、施测阐明、施测者的言語态度及施测時的物理环境等均通過了原则化。另一方面,评分记分的原则和手续通過了原则化。最终,分数的转换和解释都通過了原则化。4.简述试验法的明显特點p.204试验法是指在观测和调查的基础上,對研究的某些变量進行操纵或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現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研究措施。對变量的控制和對因果关系的揭示是试验法的基本目的。与其他研究措施相比,试验法的明显特點是:①要操纵或控制变量,人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②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③有严格的研究设计,包括被试选择、研究的测量和工具、试验程序、设计分析措施等,以保证试验成果的科學性。5.简述社會测量法及其几种详细形式(选17,选6,选12p.217)社會测量法是定量地揭示团体(尤其是小团体)内的社會构造模式,即人际互相作用的模式及各组员在该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措施。(最早由美国社會心理學家莫雷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团体组员之间在一定原则上所進行的肯定性或否认性选择,实际反应著组员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因此可通過度析组员的选择成果来测量团体及其组员的人际关系。)社會测量法有許多详细的形式,重要是:①提名法,即让被试根据某种原则(如“喜欢与否”)從同伴团体中选出若干组员,又分為照片提名法和現場提名法两种;②猜人测验,即让被试根据對某种心理或行為的品质、特性的描述,找出团体中最符合這些描述的人来,如“你們班上最風趣的同學是谁”;③社會距离量表,用于测量团体中组员间互相关系(遠近、亲疏等),可计算出团体社會距离分数(等于团体中某组员所有得分之和除以總人数)和個体社會距离分数(等于個人對团体内每一组员评分之和除以總人数);④关系分析法,用于研究社會知覺,即對于他人對自已的评价的知覺。6.简述运用一组原始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的重要环节p.267测量数据分类是将持续数整顿成次数分布表,重要是依数值大小将数据排序,并列成次数分布表,標出對应的次数。制作次数分布表有如下六個重要环节:(1)求全距:找出最大数与最小数,求其差数,称為全距。(2)确定组数:组数(K)一般為10~20组,常取12~16组,或可用公式:K=1.87×(Ⅳ一1)/取近似整数。(3)求组距:组距(i)是任意一组的起點和终點之间的距离。(4)确定分组的精确上、下限:分组区间的起點值与终點值,分别叫做组下限与组上限。组限有“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表述组下限数字的精确值為分组的精确下限,而精确下限加上组距,即為分组的精确上限。(5)登记次数:按精确上、下限之规定划分、登记,将数据归到對应的组间内。(6)標出组中值:一种组的组中值是该组内数据的代表值,它等于该组精确上限与精确下限之和的二分之一,或等于该组精确下限加上半组距。四、论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1.论述不一样理论對小朋友性别角色发展的見解p.505性别除了具有生物學上的特點之外,還负载著社會文化方面的意义,這就是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发展是指,小朋友除了理解自已在生物學上的性别归属外,還应理解不一样性别代表的不一样的社會文化方面的意义。有关小朋友性别角色的发展問題有不一样的理论观點:(1)社會生物學理论认為,两性间的发育和荷尔蒙的差异在小朋友性别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他們认為小朋友的诸多性别行為是天生的,小朋友天生的性别差异决定了父母及其他社會组员對他們的教养方式和态度。(2)精神分析理论认為,小朋友是通過對同性别家長的认同過程而學會性别概念的。在這一過程中,小朋友逐渐内化了父母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為,并接受了父母有关性别的許多价值观念上的认识。(3)社會學习理论认為,小朋友性别角色的发展是通過观测學习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而获得的。该理论认為,小朋友在初期的某些行為中,也許共有男性和女性的特點,但只有那些符合小朋友自身性别的行為會不停地受到正强化,而從社會的眼光看来不符合小朋友自身性别的行為會不停地被減弱;小朋友從父母、教師及其他成人那裏,逐渐理解到社會對不一样性别個体的规定和期待;也能從周围年長小朋友那裏,學习到性别类型化行為。(4)认知理论认為,性别角色的获得并不需要學习多么复杂的知识,它是受個体的自身成熟及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该理论认為,小朋友首先學會完毕性别分类任务,在此基础上,他們更易于感受、注意、记忆那些与自身性别一致的活動和行為,发展起与自已性别相联络的行為模式。2.結合文學著作的人物形象,论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07简答,p.140)人格是心理特性的整合统一体,是一种相對稳定的构造组织,在不一样步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為模式的心理特性。特质是持久的品质或特性,這些品质或特性使得個体在多种情境下的行為具有一致性。人格的特质理论强调特质,推崇持续的维度。该理论认為,特质是决定個体行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單位。奥尔波特初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种群体所共有的、相似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時,可以比较不一样文化中的共同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