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ogo
计算机网络教案
教案
〜学年第学期
院(部)信息科学技术系
教研室网络安全教研室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书/课专朝;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工程本科
主讲教师
职称职务
使用教材《计算机网络》(第6版)
山东政法学院教务处制
年月
第L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1.1-1.4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熟悉因特网各部分的工作方式;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网络通信中的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网络的组成、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的工作方式、核心部分的工作
方式、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难点:客户服务器(C/S)方式、对等连接方式、分组交换
教学内容:
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网络的组成、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的组成、边缘部分的工作方式、核心部分的工作方式、三种数据交换
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冲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
2、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3、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
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下次课预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往返时间等
第2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1.5-1.6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指标;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在划分标准、覆盖的范围、数据传输速率、
传输介质、拓扑结构和用户安全等方面的比较、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
率、带宽、时延
难点: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的比较以及各自的特点、带宽和时延的计算
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个人区域网、公用网、专
用网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
间、利用率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3、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计一下现在的网络时延是它的最小值的
多少倍?
4、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X
108m/so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I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下次课预习要点:
层次化结构、0SI的七层结构
第支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1.7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OSI与TCP/IP的分层结构;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协议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层次化结构的优点、OSI的七层结构以及每
一层分别提供的服务、OSI和TCP/IP参考模型各自的优缺点,二者的差异
难点:理解协议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OSI参考模型和协议的优缺点
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
协议与划分层次
具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TCP/IP的体系结构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什么各有什么含义
2、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下次课预习要点:
数据通信系统、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第4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2.1-2.3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字传输系统;
熟悉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的计算、导向传输媒体
的特点;
掌握有关信道的儿个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的构成、各种传输介
质的比较。
难点:香农公式的应用、极限传输速率计算、双绞线和直连线的制作、双绞
线和同轴电缆的结构、光纤的连接方式
教学内容: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并行传
输、串行传输
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三种通信方式、基带信号、调制信号、常用编码方
式、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信道的极限容量、极限传输速率计算
传输介质的分类以及各自的特性、双绞线和直连线的制作方法、同轴电缆和
光纤的结构、光线的特点、非引导性传输媒体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
2、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
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
3、常用的传输媒体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下次课预习要点:
TIA568A/568B两种线序
第5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制作双绞线实验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⑴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2]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第2版).徐明伟崔勇徐恪.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4
使用教材和[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分析与实揖朱晓燕刘羽.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8
主要参考书
[4]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路由技术)实验指南.梁广民王隆杰.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5]计算机网络原理:基于实验的协议分析方法.曹雪峰.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4.1
教学与目的要求:
理解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掌握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绞线的基本原理、TIA568A/568B两种线序
难点:双绞线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
教学内容:
(1)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剥去保护套管;
(3)按照EIA/TIA-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弦规定的序号排好;
(4)剪断电缆线,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
(5)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压实;
(6)测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直通线和交叉线的应用范围
下次课预习要点:
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
第9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2.4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波分复用的原理;
掌握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难点:统计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教学内容:
复用与分用的概念、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复
用的原理、CDMA的原理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2、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
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
3、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4-1-1+1+1)B:(-1-1+1-14-1+1+1-1)
C:(-1+1-14-14-1+1—1—1)D:(-14-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o问哪个站发送
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
下次课预习要点:
数字传输系统、宽带接入技术
第上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2.5-2.6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数字传输系统;
熟悉ADSL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ADSL原理、ADSL和有线电视进行上网的优缺点
难点:ADSL原埋
教学内容:
脉码调制PCM、ADSL、光纤同轴混合网(HFC网)、FI'Tx技术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比较xDSL、HFC以及FTTx接入技术的优缺点?
2、为什么在ASDL技术中,在不到1MHz的带宽中却可以传送速率高达每秒
几个兆比?
下次课预习要点:
点对点信道、PPP协议的组成
第&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3.1-3.2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PPP协议的特点、组成、工作状态;
熟悉PPP协议的帧格式;
掌握数据链路层点对点信道的特点、数据链路层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链路与数据链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字符填充)、差错检测
(CRC循环冗余检验)
难点:PPP协议帧格式(字节填充、零比特填充)、封装成帧、透明传输
(字符填充)、差错检测(CRC循环冗余检验)
教学内容: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链路与数据链路、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字
符填充)、差错检测(CRC循环冗余检验)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PPP协议的组成、特点、帧格式(字节填充、零比特
填充)、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
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2、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
4、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10。采用CRCD生成多项式是P(X)=X3+1O试求应
添加在数据后面的余数。
5、一个PPP帧的数据部分(用十六进制写出)是
7D5EFE277D5D7D5D657D5E。试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用十六进制写出)
6、
下次课预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适配器的作用
第2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3.3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适配器、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掌握CSMA/CD协议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CSMA/CD协议原理
难点:CSMA/CD协议原埋
教学内容: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各种拓扑结构的主要特点、局域网的数据
链路层、
CSMA/CD协议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常用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有哪些种类现在最流行的是哪种结构为什么早
期的以太网选择总线拓扑结构而不是星形拓扑结构,但现在却改为使用星形
拓扑结构
2、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到共享信道。这与传统的
时分复用TDM相比优缺点如何?
3、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s以太网网段上。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
时延为225比特时间。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
发送一帧。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容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
发生碰撞之前能否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换言之,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
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
(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到每一个以太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
前面还要增加若干字节的前同步码和帧定界符)
4、在上题中的站点A和B在t=0时同时发送了数据帧。当t=255比特时
间,A和B同时检测到发生了碰撞,并且在,255+48=273比特时间完成了干
扰信号的传输。A和B在CSMA/CD算法中选择不同的r值退避。假定A和B
选择的随机数分别是rA=O和rB=l。试问A和B各在什么时间开始重传其数
据帧A重传的数据帧在什么时间到达BA重传的数据会不会和B重传的数据
再次发生碰撞B会不会在预定的重传时间停止发送数据
下次课预习要点:
集线器的特点、信道利用率
第此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3.4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熟悉以太网集线器的作用及使用的场合;
掌握数据链路层广播信道的特点、以太网MAC层的硬件地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星型拓扑结构、信道利用率、MAC层及MAC帧格式
难点:MAC帧格式和信道利用率的计算
教学内容: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
以太网的MAC层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有10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试计算以下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
宽。
(1)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Mb/s以太网集线器;
(2)10个站都连接到一个100Mb/s以太网集线器;
2、假定一个以太网上的通信量中的80%是在本局域网上进行的,而其余的
20%的通信量是在本局域网和因特网之间进行的。另一个以太网的情况则反
过来。你认以太网集线器应当用在哪一个网络?
下次课预习要点:
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的工作原理
第11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3.5-3.6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高速以太网技术;
熟悉以太网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扩展方式、网桥、以太网交换机的作月
及使用的场合、VLAN技术;
掌握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高速以太网的主要特征、工作原理和扩展技
术
难点:透明网桥和源路由网桥的工作原理。高速以太网的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100BASE-T以太网
吉比特以太网
10吉比特以太网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以太网交换机有何恃点用它怎样组成虚拟局域网
2、网桥的工作原理和恃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3、网桥中的转发表是用自学习算法建立的。如果有的站点总是不发送数据
而仅仅接受数据,那么在转发表中是否就没有与这样的站点相对应的项目如
果要向这个站点发送数据帧,那么网桥能够把数据帧正确转发到目的地址吗
下次课预习要点:
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第12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VLAN实验(二层交换机)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1]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2]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第2版).徐明伟崔勇徐恪.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4
使用教材和[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分析与实钱.朱晓燕刘羽.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8
主要参考书
[4]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路由技术)实验指南.梁广民王隆杰.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5]计算机网络原理:基于实验的协议分析方法.曹雪峰.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4.1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二层交换机的配置方法;掌握二层交换机与VLAN的结合技术及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VLAN的配置方法、测试方法
难点:二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
教学内容:
第一步: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lO,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lO中
第二步:在交换机switchA上创建Vlan20,并将0/15端口划分到Vlan20中
第三步:把交换机SwitchA上与交换机SwitchB相连的F0/24端口定义为
Trunk模式
第四步:在交换机SwitchB上创建VlanlO,并将0/5端口划分到VlanlO中
第五步:把交换机SwitchB与交换机SwitchA相连的F0/24端口定义为
Trunk模式
第六步:验证测试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将该实验整理成实验报告
2、思考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更加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
下次课预习要点:
IP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定义
第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4.1-4.2.3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虚电路服务和数据包服务的特点、网络层与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掌握传统IP地址分类、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虚电路服务和数据报服务、IP地址概念、类型、分类
难点:1P地址分类
教学内容: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虚拟互连网络
分类的1P地址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3、IP地址方案与我国的电话号码体制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下次课预习要点:
ARP协议的原理、子网掩码的概念
第M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4.2.4-4.3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IP数据报格式
掌握无类域间路由选择CIDR、IP分组的转发流程、子网划分方法、地址解
析协议的要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P报文格式、分组转发、子网划分、无分类编址C1DR、子网掩码的
概念
难点:IP数据报格式、子网划分方法、无分类编址CIDR
教学内容:
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IP数据报的格式
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划分子网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无分类编址CIDR(构造超网)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一个3200位长的TCP报文传到IP层,加上160位的首部后成为数据
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
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200位。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
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多少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
据”当然指的是H域网看见的数据)
2、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塔。试问在IP数据
报的发送过程中总共使用了几次ARP?
3、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固定首部长度)。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
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
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
数值
4、
下次课预习要点:
IP地址与TCP/IP协议的配置方法
第坨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1P电址的划分与配置实验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1]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2]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第2版).徐明伟崔勇徐恪.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4
使用教材和[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分析与实钱.朱晓燕刘羽.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8
主要参考书
[4]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路由技术)实验指南.梁广民王隆杰.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5]计算机网络原理:基于实验的协议分析方法.曹雪峰.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4.1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命令提示符的使用方法;
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命令提示符的使用方法
难点:子网掩码、网关的配置方法
教学内容:
1、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DNS服务落地址
2、子网掩码实验
(1)为每组两台计算机配置地址;
(2)用ping命令检查PC1和PC2之间的连通性,并分析原因。
(4)在两台PC上分别执行arp-d命令,然后在PC1上pingPC2,观察并记
录结果;
(5)在两台PC上分别执行arp-d命令,然后在PC2上pingPCl,观察并记
录结果。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保留实验截图,提交实验报告
下次课预习要点:
ICMP协议原理
第坨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4.4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的报文类型与相关网络命令;
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CMP报文的种类
难点:ping^tracert的原埋
教学内容:
ICMP报文的种类
ICMP的应用举例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如何利用网络命令进行网络故障的排查?
下次课预习要点:
常用网络命令的功能
第17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常用网络命令实验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1]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2]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第2版).徐明伟崔勇徐恪.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4
使用教材和[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分析与实钱.朱晓燕刘羽.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8
主要参考书
[4]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路由技术)实验指南.梁广民王隆杰.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5]计算机网络原理:基于实验的协议分析方法.曹雪峰.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4.1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熟悉常用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
掌握网络协议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ping、ipconfig参数的含义
难点:tracert原理
教学内容:
(1)查看本机的网络连接状态;
(2)设置网络TCP/IP参数;
(3)任务栏上的“本地连接”图标的隐藏或显示。
(4)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依次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并分析结
果:
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节点的连通性,测试教师指定的机器是否可连通;
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主机的IP地址、MAC地址,以及主要的网络参数;
利用arp命令查看主机的地址解析表,并增加和删除一些主机的解析记录;
利用route命令查看主机的路由表,并增加和删除一些路由记录;
利用traced命令查看到指定主机之间的所经过路由器,分析路由的路径;
利用netstat命令查看主机路由信息,以及TCP、UDP通信的连接信息和统
计数据。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保留实验截图,提交实验报告
下次课预习要点:
路由选择协议RIP、OSPF的原理
第坨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4.5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概念、路由选择协议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部网关协议RIP、OSPF;外部网关协议BGP
难点:内部网关协议RIP、作原埋
教学内容: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内部网关协议RIP
内部网关协议OSPF
外部网关协议BGP
路由器的构成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试简述RIP,OSPF和BGP路由选择协议的主要特点。
2、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B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这三列分别表示“目的
网络”、“距离”和“下一跳路由器”)
N17A
N22B
N68F
N84E
N94F
现在B收到从C发来的路由信息(这两列分别表示“目的网络”“距
离”):
N24
N38
N64
N83
N95
试求出路由器B更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骤)。
下次课预习要点:
多播技术、VPN和NAT的原理
第坦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4.6-4.7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多播的基本概念;
熟悉VPN和NAT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P多播工作原理、虚拟专用网VPN的种类
难点:1P多播,作原埋、网络地址转换NAT
教学内容:
IP多播的基本概念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和多播路由选择协议
隧道技术实现VPN
NAT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什么是VPNVPN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VPN有几种类别
2、什么是NATNAPT有哪些特点NAT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NAT的优点和缺点
有哪些
下次课预习要点:
锐捷路由器的使用方法
第组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配置静态路由实验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1]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郭雅.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2]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第2版).徐明伟崔勇徐恪.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3.4
使用教材和[3]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分析与实钱.朱晓燕刘羽.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8
主要参考书
[4]思科网络实验室CCNP(路由技术)实验指南.梁广民王隆杰.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3
[5]计算机网络原理:基于实验的协议分析方法.曹雪峰.清华
大学出版社.2014.1
教学与目的要求:
了解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方法。
掌握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静态路由方式实现网络的连通性
难点:通过校园网具体案例,提高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步:在路由潜Routeri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第二步:在路由器Routeri上配置静态路由
第三步: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接口的IP地址和串口上的时钟频率
第四步:在路由器Router2上配置静态路由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保留实验截图,提交实验报告
下次课预习要点:
运输层端口的概念、UDP和TCP协议的基本知识
第21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5.1-5.3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熟悉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格式;
掌握运输层中的两个协议的特点与原理、端口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程之间的通信、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复用和分用、UDP协议的
特点,UDP报头格式
难点:端口的分类、UDP报头格式
教学内容:
进程之间的通信、运输层的两个主要协议、复用和分用、端口号
UDP协议的特点、UDP农头格式
TCP最主要的特点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
的还是面向无连接的?
2、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
TCPo
3、接收方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
4、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要划分为三种
下次课预习要点:
停止等待协议、超时重传机制
第丝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5.4-5.5
及职称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教材: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参考书:
[1]王慧强等.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哈尔滨工程
使用教材和大学出版社.2009.10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第5版).电子工业出
主要参考书
版社.2011.6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第5版).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2.03
[4]徐明伟徐恪.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8.4
教学与目的要求:
掌握停止等待协议的原理、TCP的数据编号与确认机制、连续ARQ协议、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超时重传、滑列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技术、TCP报文段的首部
格式、连续ARQ协议的_L作原埋
难点:滑动窗口流量控制、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停止等待协议、超时重传机制、信道利用率、连续ARQ协议、累积确认机
制、回退N
TCP报文段的首部各字段的含义
复习思考题、作业题:
1、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
2、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丢弃
它而其他什么也没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理由。
3、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70和100o
试问:
(1)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多少个字节的数据?
(2)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多少?
(3)如果主机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试问
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多少字节?
(4)如果A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B。B在
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A发送确认。试问这个确认号应为多少?
下次课预习要点:
Wireshark匚具的使用方法
第空次课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授课章节UDP、TCP协议分析实验
及职称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
与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中考语文猜题卷含解析
- 就业指导课练习题库(含答案)
- 冷藏运输服务协议2025年
- 商场店面装修合同2025年
- 激素调控极化过程-洞察及研究
- 离婚后共同生活协议书范文2025年
- 南京别墅装修设计公司2025年
- 软件运维合同模板(2025版)
- 2026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石弓中心校中考物理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控股权转让协议(2025版)
- 2025年丁烷气瓶市场前景分析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含答案)
-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 软件开发项目上线报告模板
- 医院重点病人管理制度
- 2025狱警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多学科共识解读(2025版)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4 针刺伤预防与处理
- STM32智能扫地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通 用设计(330~750kV输电线路绝缘子金具串通 用设计分册)2024版
-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