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成人慢性足跟痛最常见的原因,终身发病率约
10%。骨科君结合临床经验系统给大家介绍一下足底筋膜炎的诊断
和治疗。
病因及损伤机制
足底筋膜是支撑足弓的重要结缔组织,包括较厚的中央束与较薄的内、
外侧束,它们起源于跟骨内侧结节,走行于屈肌腱的两侧并止于近节趾
骨基底部骨膜。
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生物力学过度使用的状态,是持续性微小撕裂和慢性
损伤累计引起的退行性病变,并非一个炎症过程,组织学分析显示筋膜
黏液样变性和胶原坏死,同时伴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与基质钙化,所以
更多学者认为r足底筋膜病」可能更准确。
PLANTARFASCIITIS
由于足底筋膜相对缺乏弹性,尸体研究发现最大限度可延长4%,对其
施加90kg应力即可造成边缘部位微损伤。在步态周期中的推进期,
伴随跖趾关节背伸,高能张力通过「卷扬机」效应集中于足底筋膜
起点。
所以任何施加在足底筋膜上的机械负荷都被认为是足底筋膜炎的危险
因素,包括长期站立、肥胖、过度足内翻或扁平足、踝背伸受限、腓肠
肌挛缩及不合适的跑步姿势等。
高体重指数(BMI>27kg/m2)与踝关节背伸减少(踝关节正立位背
伸<10°)是发生足底筋膜炎的最高风险因素。
症状及体征
典型症状为足跟部内侧疼痛,患者常自述晨起第一步疼痛,休息一段时
间后重新行走的最初几步疼痛最明显,走起来会好一些,负重时间延长
后加重。
行走时足部特征表现为轻度跖屈及内翻,最常见体征是跟骨结节内侧的
局限性压痛,可伴轻微的肿胀及发红。
在足底筋膜炎的患者查体中,Windlass试验具有100%的特异性和
32%的敏感性,阳性结果为:稳定踝关节时,被动背屈跖趾关节引起
足后跟疼痛。
Palpatingtheplantarfascia
Thetoesaregraspedanddorsiflexedwithonehand,whiletheother
handpalpatestheplantaraspectofthefoot,particularlythebands
compressingtheplantarfascia.
这些疾病容易弄混
大多数情况下,临床症状及查体足以诊断足底筋膜炎,然而,对于疼痛
大于3个月且治疗无效的患者,需鉴别是否存在其他诊断。
3、跟骨滑囊炎
足跟部有三个滑囊,皮肤与跟腱之间的称为跟腱后滑囊。跟腱与跟骨后
上角之间称跟骨后滑囊。位于跟骨结节下方,称跟下滑囊。
滑囊炎与直接压迫、摩擦有关。站立行走、运动量大是造成跟下滑囊炎
直接原因,而所穿鞋后帮过硬、过紧、活动量多是造成跟后滑囊炎的直
接原因。
早期在足跟的后上方可见一个小的轻度变硬有压痛的红斑,随着炎症扩
散,跟腱可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红肿热痛症状明显。
4、跟骨内高压
跟骨主要由海绵松质骨构成,髓腔静脉窦较大,且处于身体最低处,当
骨内静脉回流受阻很容易增多造成血液淤滞,最终引起跟骨内压增高。
查体跟骨压痛广泛,无固定压痛点。
5、跟骨应力性骨折
跟骨骨折中有一部分为应力性骨折,易发生在跟骨距下关节后下部,表
现为活动增加和地面变硬时明显,休息时疼痛不缓解。
6、巴克斯特神经卡压综合征
外侧足底神经的第一分支,唯一一支位于拇展肌与趾短屈肌下,同时在
方肌上的神经。在拇展肌的下方和内侧跟骨结节处容易受到卡压。
BAXTER'SNEUROPATHY
Medialview内的程
Plantarview
疼痛多位于跟骨前4-5cm,或在跟骨结节远端,疼痛多为炽热痛,
沿外侧足底放射。
7、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本病为后跟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垫,性质为无菌性炎症。压痛点在足跟
正中点靠后一些。
特点是坐一会突然站起时或睡醒觉后起床时着地疼痛明显,活动后会明
显减轻,原因是炎症刺激的疼痛随着足跟与地面的挤压使血流增快,部
分炎性物质被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再次积存,故再次着地
疼痛。
8、跟腱末梢病(跟腱炎)
跟腱止点部可见外观增大跟腱止点处深压痛,跟骨后上结节增生肥大。
病人单足提踵困难或引发疼痛。
治疗
足底筋膜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故应对所有足底筋膜炎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1、牵伸训练
包括牵伸腓肠肌、跟腱及足底筋膜本身或其组合。
其中单纯跟腱卒伸训练作为足底筋膜炎首选治疗方法已有多年,疗效确
切。
小腿肌肉拉伸,一天3次或2次,每次持续拉伸3分钟。
2、支具
足部矫形器有助于平衡足底内、外侧弓和横弓三点力学稳定足部结构,
降低足内翻概率,缓冲地面压力并减轻足底筋膜张力,从而缓解足底筋
膜炎症状,常能使患者在短期内获益。
夜夹板可使踝关节在睡眠中保持中立或背屈位,防止跟腱-腓肠肌复合
体挛缩,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尤其是晨起前几步的疼痛。
3、非留体类抗炎药
使用NSAIDs治疗足底筋膜炎是一种流行的做法,但有学者提出,足
底筋膜炎并不是真正的炎症过程,口服NSAIDs可短期缓解疼痛,但
对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仍不明确且缺乏可靠证据。
4、皮质类固醇注射
大量研究报道皮质类固醇治疗足底筋膜炎短期疗效显著,但其潜在并发
症包括筋膜破裂及足跟脂肪垫萎缩,因此在注射皮质类固醇后,短期症
状仍未明显改善者,建议停止重复使用。
5、PRP
大量文献报道在慢性顽固性足底筋膜炎的治疗中,PRP比皮质醇注射
更有效和持久,并且从理论上PRP治疗足底筋膜炎可能优于皮质类固
醇注射,因为跖筋膜炎并不是一个炎症的过程。
6、肉毒杆菌毒素A
BTA注射治疗跖筋膜炎的报道较少,现有的研究认为BTA作用机制
在于防止乙酰胆碱从神经肌肉交界处的轴突末端释放从而引起肌肉松
弛,这种机制已被用于治疗顽固性疼痛,对于慢性跖筋膜炎已显示出有
效的结果。但其注射有效性与并发症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对
照研究。
7、冲击波
体外冲击波的机制是通过振动造成深部组织微小创伤,诱导局部新生血
管形成、改善微循环,刺激机体组织重启并加速修复。
目前关于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最佳冲击波强度尚无定论。最新的
meta分析认为冲击波能量在0.28MJ/mm2时效果最佳。
注意
如接受保守治疗足底筋膜炎6个月仍无效,临床称为顽固性足底筋
膜炎,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手术方式以开放、经皮或关节镜下足底
筋膜切除与腓肠肌松解术为主要术式,主要是基于缓解足底筋膜处
的张力和超负荷。
参考文献
1、HohmannErik;TetsworthKevin;GlattVaida.Platelet-RichPlasmaVersus
CorticosteroidsfortheTreatmentofPlantarFasciitis:ASystematicReviewand
Meta-analysis.TheAmericanJournalofSports
Medicine,2021,49(5):1381-1393.
2、ZhangLei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CalcanealSpurTypeandPlantar
FasciitisinChinesePopulation.[J].BioMedresearchinternational,2020,2020:
5679629.
3、LimAngTeeandHowChoonHowandTanBenedict.Managementof
plantarfasciitisintheoutpatientsetting.[J].Singaporemedicaljournal,2016,
57(4):168-70;quiz171.
4、KirkpatrickJoshuaandYassaieOmidandMirjaliliSeyedAli.Theplantar
calcanealspur:areviewofanatomy,histology,etiologyandkey
associations.[J].Journalofanatomy,2017,230(6):743-751.
5、EngkananuwatPhoomchaiandKanlayanaphotpornRotsalaiandPurepong
Nithima.EffectivenessoftheSimultaneousStretchingoftheAchillesTendon
andPlantarFasciainIndividualsWithPlantarFasciitis.[J].Foot&ankle
international,2018,39(1):75-82.
6、MohammadrezaAbbasianetal.OutcomesofUltrasound-Guided
GastrocnemiusInjectionWithBotulinumToxinforChronicPlantarFasciitis[J].
Foot&AnkleInternational,2020,41(1):63-68.
7、WuChueh-Hungetal.Sonoelastographicevaluationof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