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声现象课件_第1页
第三声现象课件_第2页
第三声现象课件_第3页
第三声现象课件_第4页
第三声现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声现象ppt课件物体的振动有传播介质收听装置—人耳可听声(20Hz~20000Hz)响度不低于0dB人怎样才能听到声音?抽去空气过程中玻璃钟罩内的铃声,观察现象回答问题:1、声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振动声源:振动发声的物体(或正在发声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均能发声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类似水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在15摄式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且声速与温度有关4、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液体>气体一、基础概念5、声音的特征(三要素)定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响度

音调

音色

声音的强弱(大小)由声源的振幅、远近、远近、传播的集中与分散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细语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声音的品质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分辨不同发声体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范围:通常指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

物理学中指波形无规律的声音危害:影响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损害身体健康环境污染包括:噪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6、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例:某物体振动20Hz表示:1S内物体振动20次声音响度的单位:分贝(dB)噪音7、例: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无声手枪等是在

减弱噪声;关闭门窗,在住宅和马路见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是在

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8、减少噪声的途径:控制噪声声源(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阻断噪声的传播(隔声、吸声、消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9、超声波与次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应用:医院里的B超检查、声呐等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应用:检测地震、海啸、台风等一些自然灾害10、声音具有能量。例:利用声能击碎体内的结石等,你还知道什么事例吗?二胡,钢琴,提琴,笛子等乐器区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3、音色口技演员模仿动物发声用悦耳动听来形容响度引吭高歌勿高声喧哗用震耳欲聋来形容嗓门高(声音洪亮)、声如洪钟二、实例列举以及区别1、响度大,声源的振动振幅不一定大,还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在变,音调不变。音调男高音女生声音高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脆如银铃、尖、细铁轨裂开或者螺丝松动涉及瓷器、西瓜水牛哞哞的叫是响度大,蚊子嗡嗡的叫是音调高有关音调的注意点弦乐器发声由弦的长短、粗细、和张紧程度有关: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管乐、簧乐以及其他管类: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是声音在延续,而是声源在振动和回声的作用.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挥动的手臂B.挂在胸前的哨子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2、从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物理量()A.声速B.频率C.响度D.振幅BB3、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在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是通过骨骼将声带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他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C4、下列的几种有关噪声的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是()A.噪声只是由机器、车辆等机械设备发出的声音,污染环境.B.噪声刺激人的神经,使人感到恐慌、疲惫、不安等.C.噪声可以刺激杂草种子的提前发芽,便于农民提前锄草,保护庄稼D.噪声有时也是由美妙的音乐产生的A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左边的音叉,右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左边音叉通过________把振动传给了右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音叉____响.小球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会空气不会不会介质6、沸腾的水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A.水能传声B.水蒸汽能传声

C.空气能传声D.水振动而发声7,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反射声音

B.桥洞反射的声音都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能反射回来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D.声音被桥洞吸收DC8、有副对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其中涉及到那些声学知识?9、下列不是超声波应运的是()A.用声纳测量海底深度

B.蝙蝠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C.预测海啸和台风

D.用声音粉碎肾结石C10、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铜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C1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的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__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12、人说话或唱歌是靠人的____________振动,进而引起周围的__________振动,直至传到我们的耳中,引起鼓膜____________,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引起听觉。振动空气声带空气振动耳膜13、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振动风马的声带河水14、如图14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15.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D16.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D1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18.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__很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不同.

19.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20.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B.在水中的声速小于在空气中的声速C.回音的声速比原来声音的声速要小D.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21.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

2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23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山谷里,想估测山谷的宽度。他大喊一声后经过0.3秒钟听到右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经过0.5秒钟才听到左面山崖反射回来的声音。请你帮他估算这个山谷的宽度。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焊接器几个探究实验·新课标考点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1.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声。小介质不能·新课标(2)补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一般来说,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在________中传播得最慢。振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不同固体气体·新课标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________越高,音调________。快高频率频率越高·新课标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频率赫兹20Hz~20000Hz20Hz20000Hz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__。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另外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新课标大幅度振幅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转换法距发声体的距离4其他实验与探究1)给你一个发令枪和一只停表,请你在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如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写出操作步骤。2)为了探究发声体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小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根划过,使塑料梳子发出声音。小强发现,把现一塑料片用同样的速度在不同的梳齿的塑料梳子上划过发出声音的音调也不同,你认为,音调的高低与梳齿有什么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①猜想:②实验步骤:3)在学习吉它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课本中所涉及的探究实验中,有些实验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例如:

。本章研究问题的方法1.控制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