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安徽三模)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等,都受到光的调控。叶片中的光敏色素PFR和PR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在红光下PR变为PFR;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PR。昼越短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反之,昼越长时,PFR变为PR就较少,剩下的PFR也就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烟草种子接受光照提供的能量,从而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 B.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远红光,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C.若短日照植物避光一定时长,则比值变大提前开花 D.植物开花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可能影响植物激素的分泌2.(2024•天津模拟)下列过程可以“双向”进行的有()①染色体、染色质的形态转换②遗传信息在RNA、蛋白质间的传递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④狼和兔之间的信息传递⑤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物质供应关系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3.(2024•宣城模拟)歙县三潭枇杷素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的美誉。如图甲、乙、丙分别为枇杷幼树的照片以及对枇杷幼苗的不同处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枇杷细胞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图甲中①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④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C.图乙中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丙中单侧光既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又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4.(2024•淄博一模)生长素有多种生理效应,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生根 B.2,4﹣D可杀死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高 C.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相互作用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5.(2024•湖北模拟)脱落酸(ABA)常在叶绿体中以类胡萝卜素为原料合成,它有ABAH和ABA﹣两种存在形式。用放射性ABA处理叶片,它可以向上运输到茎,向下运输到根。遭遇干旱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从6.3上升到7.2,有利于ABAH形成ABA﹣,后者不容易进入叶肉细胞,而较多的随蒸腾流到达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A在植物体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B.ABA不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 C.保卫细胞ABA﹣含量升高可以作为气孔关闭的信号 D.木质部汁液较高的pH有利于CO2进入叶肉细胞6.(2024•葫芦岛二模)南瓜下胚轴长度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暗前远红光处理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处理,其中BRZ表示油菜素内酯抑制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瓜苗的光敏色素感受暗前远红光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B.暗前远红光和外源BR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苗下胚轴的伸长生长 C.暗前远红光处理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 D.BR缺失突变体用暗前远红光处理可基本恢复下胚轴伸长生长7.(2024•商洛模拟)研究者发现,拟南芥产生的一种分泌型多肽W在调节植物气孔开放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W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和W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W含量、N基因表达水平、ABA(脱落酸)含量和气孔开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接穗野生型突变体突变体野生型砧木野生型突变体野生型突变体W多肽相对含量1.000.90.01N基因表达相对量1.00.140.930.45ABA相对含量1.00.170.910.37气孔开度相对值1.01.231.051.11A.拟南芥内分泌腺产生的W多肽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B.拟南芥的N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是W多肽合成的关键酶 C.与W基因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植株适于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D.W多肽可能通过提高N基因表达水平促进ABA合成,进而促进气孔开放8.(2024•宁德模拟)如图是番茄果实发育四个阶段及激素变化。阶段Ⅰ花后期:受粉、受精、座果、子房发育;阶段Ⅱ果实初期:果实开始发育,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等;阶段Ⅲ果实中后期:发育并成熟,细胞停止分裂,细胞开始生长体积增大,果实膨大过程;Ⅳ果实成熟期:果实成熟、软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阶段Ⅰ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赤霉素类似物都可提高座果率 B.阶段Ⅱ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C.阶段Ⅲ生长素和赤霉素催化果实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D.阶段Ⅳ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利于果实成熟9.(2024•南宁二模)光质是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重要的光环境因素之一,油菜素内酯(BR)是能广泛提高抗性的植物激素。为了解远红光和外源BR对黄瓜植株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BRZ是BR的抑制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胁迫时,植株体内BR和脱落酸的合成增多 B.外源BR可能与赤霉素协同促进下胚轴的伸长生长 C.远红光处理对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 D.光敏色素被激活后将远红光信号直接传递给靶基因10.(2024•山东)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培养时间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WTOXWTOXWTOXWTOX24小时080036000036小时3190572331818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3•通州区模拟)如图1为0.02mg/L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图2为不同浓度的IAA和G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度为0.02mg/L时,只有ABA抑制薰衣草种子萌发 B.图2实验能说明GA与IAA具有协同作用 C.GA与IA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作用特点表现为两重性 D.若要进一步探究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最适GA浓度,则图2实验相当于预实验(多选)12.(2024•邵阳三模)细胞分裂素介导的应激反应可能在植物的昼夜节律中发挥作用。现有野生型(WT)和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敲除的植株,实验人员将其放在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培养12天后,再放置于4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培养(如图),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植物的光照时长是引起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 B.细胞的死亡与正常昼夜节律的打破有关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株类型和光照时长 D.细胞分裂素帮助“校准”了与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植物细胞的存活(多选)13.(2023秋•连云港期中)为研究激素对植物根生长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用碱蓬突变体和NAA、赤霉素(GA)进行了根伸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用野生型碱蓬的侧枝和NAA进行了生根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1可推测,本实验选用的碱蓬是GA不敏感型 B.N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C.由图2可知,相对浓度4是促进碱蓬侧枝生根的最适浓度 D.插条内缺乏相应酶分解NAA,因此NAA作用时间更持久(多选)14.(2024•市中区校级模拟)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示,在有乙烯的条件下,植物最终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蛋白具有接收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生理反应之一 B.乙烯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乙烯生理反应的出现 C.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多选)15.(2023秋•铜山区期中)某假说认为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在根冠中存在一种平衡石细胞,该细胞中含有能感受重力刺激的“淀粉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当植株横放时,平衡石细胞的生命活动如图所示,内质网释放钙离子的量会影响钙调蛋白的激活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B.重力引发的淀粉粒沉降造成了内质网中Ca2+释放 C.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过程 D.钙离子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生长素泵导致根向地生长三.填空题(共4小题)16.(2013秋•大庆校级期中)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双子叶杂草,看图分析回答:(1)图中①、②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是.(2)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左右(用字母表示).(3)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不同植物的作用不同,这(能、不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17.(2017春•开福区校级期中)教材知识填空.(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这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减少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对杨桃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2)“二孩政策”的实施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从而改变我国人口的,进而提高将来的人口增长速率.(3)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显著提高了群落的能力.(4)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应选择颜色为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5)为了获取细菌的单菌落,可将样本接种于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18.(2016春•松滋市校级期末)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1)实验假设:.(2)实验设计: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mg•L﹣1、10mg•L﹣1、1mg•L﹣1、0.1mg•L﹣1、0.01mg•L﹣1)方法步骤:①取6个培养皿,.②用移液管.③.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19.(2014春•天津月考)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1)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mol/L左右时,能明显是促进的生长,但对芽和茎的作用.(2)当生长素浓度由10﹣10mol/L增大到10﹣7mol/L时,对根的作用是;对茎的作用是.(3)上述曲线说明,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反应.四.判断题(共5小题)20.生长素从顶芽运送到侧芽需要消耗能量。(判断对错)21.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判断对错)22.该实验中应把枝条上的芽全部清除。(判断对错)23.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用量是自变量。(判断对错)24.生长素可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分裂、分化。(判断对错)
2025年高考备考生物复习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4•安徽三模)在自然界中,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等,都受到光的调控。叶片中的光敏色素PFR和PR是一类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在红光下PR变为PFR;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PR。昼越短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反之,昼越长时,PFR变为PR就较少,剩下的PFR也就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烟草种子接受光照提供的能量,从而在有光的条件下萌发 B.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远红光,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 C.若短日照植物避光一定时长,则比值变大提前开花 D.植物开花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可能影响植物激素的分泌【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1、光的作用: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2、调控机理:植物具有能够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一种,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3、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解答】解:A、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烟草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是因为光照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信号,A错误;B、昼越长时,PFR变为PR就较少,剩下的PFR也就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在红光下PR可变PFR,增加PFR量,因此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红光,才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B错误;C、短日照植物给予适当时长的避光处理,则比值会变小,而提前开花,C错误;D、植物开花与昼夜长短的关系,可能与光照时长影响植物激素的分泌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同时获取题干信息准确答题。2.(2024•天津模拟)下列过程可以“双向”进行的有()①染色体、染色质的形态转换②遗传信息在RNA、蛋白质间的传递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④狼和兔之间的信息传递⑤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物质供应关系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专题】对比分析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答案】B【分析】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组成都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不分裂的细胞或分裂间期、后期的细胞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因此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解答】解:①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物质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态,可以相互转换,①正确;②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即DNA→mRNA→蛋白质,②错误;③生长素在枝条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只能单向进行,③错误;④狼和兔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④正确;⑤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可以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等,⑤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可以双向进行的生理活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3.(2024•宣城模拟)歙县三潭枇杷素有“天上王母蟠桃,人间三潭枇杷”的美誉。如图甲、乙、丙分别为枇杷幼树的照片以及对枇杷幼苗的不同处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枇杷细胞内的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图甲中①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大于④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C.图乙中的现象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图丙中单侧光既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又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1、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2、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解答】解:A、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A错误;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④处生长素浓度大于①处,B错误;C、乙中表现出了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可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D、单侧光刺激使生长素横向运输,分布不均匀。同时光作为一种信号,激活光敏色素后,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掌握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4.(2024•淄博一模)生长素有多种生理效应,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生根 B.2,4﹣D可杀死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高 C.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过程中存在生长素与乙烯的相互作用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考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分析】1、生长素的功能: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2、细胞分裂素的功能:促进细胞分裂;乙烯的功能:促进果实成熟。【解答】解: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生芽,A错误;B、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更敏感,2,4﹣D可杀死禾谷类田间双子叶杂草是由于双子叶植物对2,4﹣D的敏感性高,B正确;C、生长素能抑制双子叶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乙烯能促进植物花、叶和果实的脱落,二者相互作用,C正确;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获得无子番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的相关知识,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不同激素的作用以及激素之间的关系等。5.(2024•湖北模拟)脱落酸(ABA)常在叶绿体中以类胡萝卜素为原料合成,它有ABAH和ABA﹣两种存在形式。用放射性ABA处理叶片,它可以向上运输到茎,向下运输到根。遭遇干旱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从6.3上升到7.2,有利于ABAH形成ABA﹣,后者不容易进入叶肉细胞,而较多的随蒸腾流到达保卫细胞,导致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A在植物体中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 B.ABA不会影响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反应 C.保卫细胞ABA﹣含量升高可以作为气孔关闭的信号 D.木质部汁液较高的pH有利于CO2进入叶肉细胞【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C【分析】脱落酸是一种有机物,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对细胞的伸长也有抑制作用。【解答】解:A、题干信息提到,用放射性标记的脱落酸(ABA)喷施叶片,发现它可以向上运输到上方的茎和向下运输到根,说明与形态学的方向无关,不是极性运输,A错误;B、由题意可知,遭遇干旱胁迫时,ABAH形成ABA﹣,导致气孔关闭,影响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暗反应速率,进而影响光反应,B错误;C、遭遇干旱胁迫时,木质部汁液pH从6.3上升到7.2,ABAH形成ABA﹣,ABA﹣不容易进入叶肉细胞,而较多的随蒸腾流到达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ABA﹣含量升高,导致气孔关闭,C正确;D、较多的ABA﹣随蒸腾流到达保卫细胞,使保卫细胞ABA﹣含量升高,导致气孔关闭,不利于CO2进入叶肉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6.(2024•葫芦岛二模)南瓜下胚轴长度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暗前远红光处理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处理,其中BRZ表示油菜素内酯抑制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南瓜苗的光敏色素感受暗前远红光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B.暗前远红光和外源BR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苗下胚轴的伸长生长 C.暗前远红光处理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 D.BR缺失突变体用暗前远红光处理可基本恢复下胚轴伸长生长【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除了光敏色素外,植物体还存在感受蓝光的受体。【解答】解:A、南瓜苗内感受暗前远红光信号的光敏色素,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正确;B、同样只添加水,添加暗前远红光组下胚轴长度长于不添加暗前远红光组;同样不添加暗前远红光,外源增施BR组下胚轴长度长于只添加水组,说明暗前远红光和BR单独处理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苗下胚轴的伸长生长,B正确;C、由图可知,均施加油菜素内酯抑制剂BRZ,添加暗前远红光和不添加暗前远红光下胚轴长度一致,说明暗前远红光处理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C正确;D、由C分析可知,暗前远红光处理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BR缺失突变体体内缺乏BR,即使用暗前远红光处理也不会恢复下胚轴伸长生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掌握环境因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注意结合题图正确分析。7.(2024•商洛模拟)研究者发现,拟南芥产生的一种分泌型多肽W在调节植物气孔开放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W的作用机制,研究者以野生型和W基因缺失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的嫁接实验,干旱处理后,检测接穗叶片中W含量、N基因表达水平、ABA(脱落酸)含量和气孔开度。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接穗野生型突变体突变体野生型砧木野生型突变体野生型突变体W多肽相对含量1.000.90.01N基因表达相对量1.00.140.930.45ABA相对含量1.00.170.910.37气孔开度相对值1.01.231.051.11A.拟南芥内分泌腺产生的W多肽可能是一种植物激素 B.拟南芥的N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是W多肽合成的关键酶 C.与W基因缺失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植株适于干旱条件下的生长 D.W多肽可能通过提高N基因表达水平促进ABA合成,进而促进气孔开放【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数据表格;植物激素调节.【答案】C【分析】脱落酸:1、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2、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解答】解:A、植物没有内分泌腺,A错误;B、由表可知,N基因表达的产物对W肽的产生没有显著影响,但对ABA产生有影响,B错误;C、野生型砧木上嫁接W基因缺失突变体接穗后,接穗叶片中W多肽含量与参考组没有显著差异,可见砧木(根部)产生的W多肽可运输到接穗叶片上起作用,干旱条件下根部产生的W多肽可运输到叶片抑制气孔开放,可能有利于野生型拟南芥在干旱条件的生长,C正确;D、分析表格,W多肽相对含量相对较高时,ABA相对含量也较高,推测W多肽可通过提高N基因表达水平促进ABA合成,进而抑制气孔开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学生要正确分析题意和表格数据,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答。8.(2024•宁德模拟)如图是番茄果实发育四个阶段及激素变化。阶段Ⅰ花后期:受粉、受精、座果、子房发育;阶段Ⅱ果实初期:果实开始发育,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等;阶段Ⅲ果实中后期:发育并成熟,细胞停止分裂,细胞开始生长体积增大,果实膨大过程;Ⅳ果实成熟期:果实成熟、软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阶段Ⅰ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赤霉素类似物都可提高座果率 B.阶段Ⅱ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 C.阶段Ⅲ生长素和赤霉素催化果实内营养物质的合成从而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D.阶段Ⅳ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利于果实成熟【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C【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解答】解:A、由图可知,阶段Ⅰ生长素、赤霉素的含量较高,阶段Ⅰ花后期可进行座果,因此阶段Ⅰ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赤霉素类似物都可提高座果率,A正确;B、阶段Ⅱ果实初期:果实开始发育,主要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等,阶段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较高,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分裂,B正确;C、阶段Ⅲ果实中后期:发育并成熟,细胞停止分裂,细胞开始生长体积增大,果实膨大过程,阶段Ⅲ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体积增大,果实膨大,而不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C错误;D、乙烯能够促进果实成熟,阶段Ⅳ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利于果实成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的各种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的作用。9.(2024•南宁二模)光质是影响植株生长发育重要的光环境因素之一,油菜素内酯(BR)是能广泛提高抗性的植物激素。为了解远红光和外源BR对黄瓜植株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BRZ是BR的抑制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胁迫时,植株体内BR和脱落酸的合成增多 B.外源BR可能与赤霉素协同促进下胚轴的伸长生长 C.远红光处理对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 D.光敏色素被激活后将远红光信号直接传递给靶基因【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D【分析】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光敏色素是其中的一种,除了光敏色素外,植物体还存在感受蓝光的受体。【解答】解:A、油菜素内酯(BR)是能广泛提高抗性的植物激素,脱落酸能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保持休眠,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因此干旱胁迫时,植株体内BR和脱落酸的合成增多,A正确;B、由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无论是否添加远红光,外源BR组下胚轴长度均增加,赤霉素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因此外源BR可能与赤霉素协同促进下胚轴的伸长生长,B正确;C、由图可知,在施加远红光的条件下,添加BR组、BRZ组、BRZ+BR组下胚轴长度不一致,这说明远红光处理对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BR有关,C正确;D、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被激活后其结构发生变化,该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递到细胞核,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光敏色素不能将远红光信号直接传递给靶基因,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环境因素﹣光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学生要结合题图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答。10.(2024•山东)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培养时间MSMS+脱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WTOXWTOXWTOXWTOX24小时080036000036小时3190572331818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 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 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数据表格;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分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解答】解:A、拟南芥植株会产生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A正确;B、与MS组相比,MS+PAC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故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含量来促进种子萌发,而不是增加赤霉素的活性,B错误;C、与MS组相比,MS+脱落酸组种子萌发率明显降低,这说明脱落酸能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C正确;D、由BC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脱落酸能抑制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故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3•通州区模拟)如图1为0.02mg/L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图2为不同浓度的IAA和G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度为0.02mg/L时,只有ABA抑制薰衣草种子萌发 B.图2实验能说明GA与IAA具有协同作用 C.GA与IA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作用特点表现为两重性 D.若要进一步探究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最适GA浓度,则图2实验相当于预实验【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CD【分析】分析图1: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都能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脱落酸(ABA)抑制种子萌发;分析图2:GA与IA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作用都表现为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而高浓度时抑制种子萌发。【解答】解:A、据图1可知,与空白对照(蒸馏水)组相比,在植物激素的浓度都为浓度为0.02mg/L时,GA、IAA、CTK都能促进种子萌发,且促进种子萌发的能力GA>IAA>CTK,而ABA抑制种子萌发,A正确;B、图2实验没有GA和IAA共同处理的实验结果,因此不能说明GA与IAA具有协同作用,B错误;C、据图2可知,与两种植物激素浓度为0时比较,GA与IAA对薰衣草种子萌发的作用都表现为低浓度时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时抑制种子萌发,即都表现出两重性,C正确;D、据图2可知,该实验设置了0mg/L、0.025mg/L、0.05mg/L、0.1mg/L四种GA浓度,在0.025mg/L左右,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率更高,因此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最适GA浓度是0.025mg/L左右,所以若要进一步探究促进薰衣草种子萌发的最适GA浓度,则图2实验相当于预实验,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能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多选)12.(2024•邵阳三模)细胞分裂素介导的应激反应可能在植物的昼夜节律中发挥作用。现有野生型(WT)和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敲除的植株,实验人员将其放在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培养12天后,再放置于4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培养(如图),一段时间后测定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增加植物的光照时长是引起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 B.细胞的死亡与正常昼夜节律的打破有关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株类型和光照时长 D.细胞分裂素帮助“校准”了与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植物细胞的存活【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BD【分析】由图可知,实验组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在四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三四组显著改变了正常昼夜节律后,实验组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的明显增加。【解答】解:A、由图可知,第二组和第三组均增加了光照时间,但第三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比第二组的高,因此增加植物的光照长度不是引起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A错误;B、第一组按照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环境进行,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最低,二三四组实验环境光照和黑暗时间改变,致使昼夜节律改变,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增加,因此植物细胞的死亡与正常昼夜节律的打破有关,B正确;C、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植株类型、光照时长、昼夜节律是否打破,C错误;D、由图可知,对照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在四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均低于实验组,三四组显著改变了正常昼夜节律后,实验组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的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率相较于对照组的明显增加,说明细胞分裂素帮助“校准”了与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了植物细胞的存活,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多选)13.(2023秋•连云港期中)为研究激素对植物根生长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用碱蓬突变体和NAA、赤霉素(GA)进行了根伸长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用野生型碱蓬的侧枝和NAA进行了生根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1可推测,本实验选用的碱蓬是GA不敏感型 B.N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C.由图2可知,相对浓度4是促进碱蓬侧枝生根的最适浓度 D.插条内缺乏相应酶分解NAA,因此NAA作用时间更持久【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C【分析】1、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林园艺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2、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等。【解答】解:A、为了排除植物自身产生的GA对实验的干扰,本实验选用的碱蓬是G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A错误;B、顶芽可以产生生长素,由图1中去顶芽组可以推知:GA可以促进根伸长;再由去顶芽+NAA组可知,同时使用GA和NAA,根的长度远高于去顶芽GA组,说明N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B正确;C、根据图2,可知促进碱蓬侧枝生根的最适浓度NAA相对浓度应在2~6之间,相对浓度4不一定是促进碱蓬侧枝生根的最适浓度,C错误;D、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插条内缺乏相应酶分解NAA,因此NAA作用时间更持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多选)14.(2024•市中区校级模拟)乙烯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野生型拟南芥中乙烯的作用途径如图所示,在有乙烯的条件下,植物最终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R蛋白具有接收信息和催化两种功能,促进果实成熟是乙烯生理反应之一 B.乙烯进入细胞核后可能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乙烯生理反应的出现 C.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 D.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考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专题】模式图;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BC【分析】分析题图: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乙烯与R蛋白结合后,酶T的活性被抑制,不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导致E蛋白被剪切,剪切产物进入细胞核,可调节乙烯相应基因的表达,植株表现有乙烯生理反应。没有乙烯的条件下,酶T能催化E蛋白磷酸化,植株表现无乙烯生理反应。【解答】解:A、R蛋白具有结合乙烯和调节酶T活性两种功能,A错误;B、乙烯不能进入细胞核,B错误;C、酶T作用导致E蛋白磷酸化后使E蛋白不被酶切,从而出现无乙烯生理反应,C错误;D、有无乙烯生理反应发生,关键在于酶T有无活性,只要酶T无活性,无论存在还是不存在乙烯都会发生有乙烯生理反应,所以酶T活性丧失的纯合突变体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会表现出有乙烯生理反应,D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多选)15.(2023秋•铜山区期中)某假说认为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在根冠中存在一种平衡石细胞,该细胞中含有能感受重力刺激的“淀粉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聚合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淀粉体”也含有自己的环状DNA分子。当植株横放时,平衡石细胞的生命活动如图所示,内质网释放钙离子的量会影响钙调蛋白的激活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根向地生长 B.重力引发的淀粉粒沉降造成了内质网中Ca2+释放 C.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过程 D.钙离子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生长素泵导致根向地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及意义.【专题】模式图;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植物激素调节.【答案】ABC【分析】分析题图:重力引发的淀粉粒沉降造成了内质网中Ca2+释放,钙离子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钙调蛋白,进而激活生长素泵向重力方向运输生长素。【解答】解:A、根背地侧生长素分布少,生长快,近地侧生长素分布多,抑制生长,根向地生长,A正确;B、由图可知,重力引发的淀粉粒沉降造成了内质网中Ca2+释放,B正确;C、平衡石细胞中的淀粉体含有自交的环状DNA分子,因此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过程,C正确;D、钙离子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钙调蛋白,进而激活生长素泵导致根向地生长,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长素、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及特性;识记基因突变的含义,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三.填空题(共4小题)16.(2013秋•大庆校级期中)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中双子叶杂草,看图分析回答:(1)图中①、②曲线,其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是.(2)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左右(用字母表示).(3)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不同植物的作用不同,这(能、不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图形图表题;植物激素调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作用的双重性,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敏感.图中曲线①在浓度低时促进作用明显,而曲线②在浓度高时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曲线①.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左右,此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双子叶杂草起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作物起促进作用.【解答】解:(1)图中曲线①在浓度低时促进作用明显,而曲线②在浓度高时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曲线①.(2)由于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为D时,对单子叶作物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双子叶杂草却起抑制作用.(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植物器官、不同种类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不同植物的作用不同,这不能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故答案为:(1)②(2)D(3)不能【点评】本题以生长素类似物除双子叶杂草为背景,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17.(2017春•开福区校级期中)教材知识填空.(1)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这期间,有的酶合成增加了,有的酶合成减少了,说明植物激素作为,对杨桃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2)“二孩政策”的实施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从而改变我国人口的,进而提高将来的人口增长速率.(3)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复杂,这显著提高了群落的能力.(4)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应选择颜色为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5)为了获取细菌的单菌落,可将样本接种于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和作用;种群的数量特征.【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故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2)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分布.意义: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3、鉴别、培养大肠杆菌可使用伊红﹣美蓝培养基,菌落呈黑色或紫黑色有金属光泽.【解答】解:(1)乙烯促进果实的成熟,在杨桃成熟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植物激素是乙烯,植物激素是一种信息分子,对杨桃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2)“二孩政策”的实施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从而改变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进而提高将来的人口增长速率.(3)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大肠杆菌代谢产物能与染料伊红美蓝反应,使菌落呈黑色,因此应选择颜色为黑色的菌落进行计数.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来推测样品中的活菌数,其原理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5)分离菌落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划线涂布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故答案为:(1)乙烯信息分子(2)年龄组成(3)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4)黑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5)固体培养基【点评】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群落的空间结构、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属于高考的高频考点,对于微生物分离与培养这一个知识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实验原理补充实验步骤,识记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掌握微生物分离与纯化的一般方法.18.(2016春•松滋市校级期末)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1)实验假设:.(2)实验设计: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mg•L﹣1、10mg•L﹣1、1mg•L﹣1、0.1mg•L﹣1、0.01mg•L﹣1)方法步骤:①取6个培养皿,.②用移液管.③.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早期幼苗生长发育情况.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还有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即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解答】解:(1)实验假设: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2)实验设计:①取6个培养皿,编号并垫上滤纸.②用移液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相应的培养皿中.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实验结果: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幼苗在生长素浓度为1mg.L﹣1和10mg.L﹣1时,生长较好,所以可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1﹣10mg.L﹣1.故答案为:(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2)①编号并垫上滤纸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相应的培养皿中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④1﹣10mg.L﹣1【点评】本题考查与植物激素相关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19.(2014春•天津月考)如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1)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mol/L左右时,能明显是促进的生长,但对芽和茎的作用.(2)当生长素浓度由10﹣10mol/L增大到10﹣7mol/L时,对根的作用是;对茎的作用是.(3)上述曲线说明,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反应.【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芽其次、最后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分别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图中曲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1)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10mol/L左右时,根的促进生长作用最明显,所以能明显是促进根的生长,但此生长素浓度对芽和茎基本没有促进作用,因而对芽和茎的作用微弱.(2)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当生长素浓度由10﹣10mol/L增大到10﹣7mol/L时,对根的作用是逐渐减弱直至抑制,对茎的作用是逐渐增强.(3)上述曲线说明,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并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故答案为:(1)根微弱(2)逐渐减弱直至抑制增强(3)不同【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重点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的有关生长素的知识答题,同时能根据曲线图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别是曲线下降阶段,千万不要误认为曲线下降就代表抑制作用.四.判断题(共5小题)20.生长素从顶芽运送到侧芽需要消耗能量。(判断对错)【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分析】生长素运输:(1)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向形态学下端;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横向运输:影响因素﹣﹣单侧光、重力、离心力。【解答】解:生长素从顶芽运送到侧芽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运输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也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判断对错)【考点】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解答】解: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实现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该实验中应把枝条上的芽全部清除。(判断对错)【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分析】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中,所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当地主要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或小组想要研究的其他植物的枝条.在处理月季插条时,每一枝条要留3﹣4个芽,目的是促进成活.在处理插条时,用低浓度的IBA浸泡插条基部.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实验结果中可能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似的两种不同浓度.【解答】解:在处理月季插条时,每一枝条要留3﹣4个芽,目的是促进成活。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23.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用量是自变量。(判断对错)【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解答】解: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用量(浓度)是自变量。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4.生长素可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分裂、分化。(判断对错)【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专题】正推法;植物激素调节.【答案】√【分析】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参与植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而不直接参与细胞的代谢活动,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解答】解:生长素是信号分子,可以与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和分裂、分化。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考点卡片1.光合作用原理——光反应、暗反应及其区别与联系【知识点的认识】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二、光反应和暗反应:比较项目光反应暗反应场所基粒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的基质条件色素、光、酶、水、ADP多种酶、CO2、ATP、[H]反应产物[H]、O2、ATP有机物、ADP、Pi、水物质变化2H2O4[H]+O2↑ADP+PiATP①CO2的固定:CO2+C52C3②C3的还原:(CH2O)+C5+H2O能量变化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实质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水光解产生O2和[H]同化CO2形成(CH2O)联系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以NADPH形式存在)和ATP②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合成ATP提供原料③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命题方向】题型一: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或场所、条件、反应产物等的区别)典例1:(2010•海南)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H]和H2OB.[H]和ATPC.ATP和CO2D.H2O和CO2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b.ATP的生成。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b.CO2的还原。解答:A、水分子不是光反应产生的,A错误;B、光反应的产物是[H]、ATP和氧气,[H]、ATP参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正确;C、二氧化碳不是光反应的产物,C错误;D、水和二氧化碳都不是光反应的产物,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之间的关系,要结合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去理解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题型二:外界条件改变时C3和C5含量分析典例2:(2011•闸北区一模)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B.a、b都上升C.a、b都下降D.a下降、b上升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受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因素影响。光照强度影响光反应阶段、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暗反应。解答:根据光合作用那个的具体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可推知a、b分别是[H]和ATP,c是二氧化碳。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三碳化合物不能生成,原有的三碳化合物继续还原生成五碳化合物,直至全部消耗,导致五碳化合物积累,含量增加;三碳化合物减少。最终使得三碳化合物还原过程消耗的[H]和ATP量减少。但光反应继续进行,则a、b在叶肉细胞中的含量增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和物质变化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典例3:(2010•普陀区模拟)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C3与C6H12O6生成量的变化是()A.C3突然上升,C6H12O6减少B.C3与C6H12O6都减少C.C3与C6H12O6都增加D.C3突然减少,C6H12O6增加分析: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光合作用的过程。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直接影响的因素是光照,光照减弱以后,导致光反应减弱,进而影响暗反应中C3与C6H12O6生成量的变化。解答:光照强度的改变,直接影响光反应。光照由强变弱,在光反应中[H]和ATP的生成量减少。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是:光反应为暗反应供[H]、ATP去还原C3,导致C3化合物的还原减弱,则C3化合物消耗减少,C3化合物剩余的相对增多;生成物C5和(CH2O)生成量减少。所以[H]的含量减少、ATP的含量减少、C3的含量增多、C5的含量减少、(CH2O)的含量减少。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本质是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光合作用的模式图进行相关生理过程的分析。题型三:光合作用中原子转移途径分析典例4:科学家用含有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A.二氧化碳→叶绿素→ADPB.二氧化碳→叶绿体→ATPC.二氧化碳→乙醇→糖类D.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吸收CO2,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2C3(在酶的催化下),二氧化碳的还原: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解答: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碳原子的转移途径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暗反应阶段才有二氧化碳的参与。【解题思路点拨】1、光合作用产物与底物间各种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氧元素(2)碳元素:CO2→C3→(CH2O)。(3)氢元素:H2O→[H]→(CH2O)。2、光照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过程及中间产物的影响及动态变化规律条件C3C5[H]和ATP(CH2O)合成量停止光照,CO2供应不变增加减少减少或没有减少或没有增加光照,CO2供应不变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光照不变,停止CO2供应减少增加增加减少或没有光照不变,增加CO2供应增加减少减少增加2.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特征及意义【知识点的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1、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2、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①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如图所示:【命题方向】题型一: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区别典例1:(2013•江苏)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分析:本题比较简单,考查只需结合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进行作答即可。解答:A、在有丝分裂间期既有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正确;B、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是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消失,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以及知识网络构建的能力,难度不大。题型二:有丝分裂的特点典例2: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②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均不含同源染色体;③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与细胞质DNA平均分配;④二倍体生物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时,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分析:二倍体动物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平均拉向细胞的两极,使每一极均存在于与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平均分配的,因此染色体上的DNA是平均分配的;而细胞质的DNA是位于线粒体中的,由于细胞质在分裂过程中是随机分配的,因此细胞质DNA分配也是随机的。解答: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的每一极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体,每一套染色体都和体细胞的染色体相同,因此二倍体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每一极都含有同源染色体,①正确,②错误;③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DNA的分配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而细胞核中的DNA是均等的分配,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并且明确有丝分裂全过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是平均分配的,而位于细胞质的DNA分配是随机的、不均等。【解题思路点拨】有丝分裂过程要点: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复制后,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个染色单体上。当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原来的一个染色体成为两个染色体。染色体有两种形态,细丝状的染色质形态和短粗的染色体形态。染色质在前期高度螺旋化,转变为染色体,染色体有在后期解螺旋,恢复成染色质。因此,前期和末期有染色质和染色体两种形态的转化,而中期和后期只有染色体一种形态。3.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知识点的认识】1、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相关概念(1)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基因是通过控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整个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主要阶段。(2)转录: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转录的场所:细胞核转录的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转录的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与转录有关的酶:RNA聚合酶;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转录的步骤及过程图象:(3)翻译: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翻译的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上。翻译的本质:把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mRNA转化成为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特定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DNA(基因)上,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因此,转录形成mRNA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翻译的过程图象:(4)密码子: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密码子共有64种。UAA、UAG、UGA三个终止密码不决定任何氨基酸,其余的每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共有61种。包括AUG、GUG两个起始密码。(6)tRNA:tRNA是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一共有61种,一种tRNA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2、DNA与RNA的比较比较项目DNARN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G、C、TA、G、C、U空间结构规则的双链结构通常呈单链分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分类﹣﹣mRNA、tRNA、rRNA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1)作为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2)作为翻译的模板和搬运工3)参与核糖体的合成4)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由DNA转录产生,DNA是遗传信息的储存者,R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RNA的遗传信息来自于DNA注解:细胞结构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细胞内有(5种)碱基,有(8种)核苷酸。病毒只有(4种)碱基,有(4种)核苷酸。3、RNA的分类种类作用信使RNA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转运RNAtRNA运载氨基酸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4、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的区别项目比较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反密码子概念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RNA病毒除外)m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其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是一个密码子tRNA一端与密码子对应的三个相邻碱基位置在DNA上(RNA病毒除外)在mRNA上在tRNA上作用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间接模板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直接模板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运载氨基酸5、遗传密码的特性(1)密码子:有2个起始密码子(AUGGUG),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有3个终止密码子(UA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货运市场2025年竞争格局优化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文化与科技融合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创新实践报告
- 工业互联网网络运维 课件 任务4.2-1 网络运行监控-网关监控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 弱电安全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数学高一向量试题及答案
- 四川计算机vb二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陶瓷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 其他园区管理办法
- 无人机训练方案
- 内蒙古包头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西藏林芝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健康体重教育小学课件
- 2025年华住储备干部考试题库
- 肌力评估及护理
- 医疗护理员培训课件
- 供水公司报装管理制度
- 床上用品采购 投标方案
- 标识、文化墙及灯箱采购服务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超级电容活性炭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