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_第4页
2025年高中语文古诗文学案:《阿房宫赋》(附练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目解读“阿房宫”:文章所描述的主体对象。它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于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开始建造的大型宫殿建筑群。阿房宫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被誉为

“天下第一宫”,是秦朝建筑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同时也象征着秦朝的强大国力和秦始皇的无上权威。然而,这座宫殿最终并未完全建成,随着秦朝的灭亡,阿房宫也逐渐荒废,只留下一些遗址和历史的记忆。“赋”:一种文体。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通常采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注重辞藻的华丽和韵律的和谐,以达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的效果。在内容上,赋往往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讽喻意义。《阿房宫赋》便运用了赋的文体,通过对阿房宫的兴建、壮丽景象以及最终毁灭的描写,来抒发作者对秦朝兴衰的感慨,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

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名门,唐宰相杜佑之孙,26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都曾任职。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自号“樊川居士”。杜牧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在文、赋、诗方面皆有建树。其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的散文大家。有《樊川文集》传世。其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推动赋由骈俪走向散文化,《阿房宫赋》历来被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其诗成就最为突出,诗风清丽自然,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等。

背景简介杜牧处于晚唐时期,此时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军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而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

知识链接赋

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由《诗经》《楚辞》发展起来。出现于战国后期,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从形式上看,它注重铺叙,语言华美,文笔绚丽,讲究韵律和句式,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文章显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从内容上看,赋要通过“体物”达到“写志”的目的,结尾的部分则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章法开放流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畅快的气势。

导图梳理

整体感知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阿房宫的宏伟富丽,突出表现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导致了秦王朝的必然灭亡,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因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切勿重蹈秦与六国的覆辙,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的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内容分析1.《阿房宫赋》一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解析】(1)从阿房宫建筑之奇、美女之众、珍宝之富三方面写阿房宫。(2)①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无以复加,而为此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导致秦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②为后面的正义宏论张本,为篇末归结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现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细读第一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阿房宫的宏伟壮观的。

【解析】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总写和细写相结合的写法。总写部分,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之广,“隔离天日”,状其楼阁之高;“骊山”两句,写其倚山傍水,气势非凡。细写部分,作者工笔重彩,精描细绘。先写建筑之外观,接着,笔触又深入建筑内部,再进一步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第一段中,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里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的比喻,还间有动态描写,再加上大量对偶排比句式的运用,致使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几十个字,阿房宫之丰姿盛态就显现于读者眼前。

手法鉴赏1.想象、比喻与夸张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秦始皇本纪》的记载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也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

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课后练习1.文学常识

杜牧(803—853),字____________,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名门,唐宰相杜佑之孙,26岁中进士,在地方和中央都曾任职。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杜樊川”,自号____________。杜牧性情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在文、赋、诗方面皆有建树。其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是继韩愈、柳宗元之后的散文大家。有《樊川文集》传世。其赋受“唐宋古文运动”影响,推动赋由骈俪走向散文化,____________历来被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其诗成就最为突出,诗风清丽自然,绝句诗尤受人称赞,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合称____________。代表作有《泊秦淮》《江南春》《赤壁》等。2.文言基础(1)重点虚词而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____________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____________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____________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___________⑤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义:

今义:②齐楚之精英

古义:

今义: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

今义:④隔离天日

古义:

今义:3.简答(1)赋的文体特征决定它谋篇布局一般是通过体物写志,找出本文的“体物”与“写志”部分,并简要概括。(2)杜牧写这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类文拓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节选自《阿房宫赋》)乙三十五年,除道①,道九原抵云阳,堑②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闲,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③,自殿下直抵南山。表④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⑤。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⑥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节选自《秦始皇本纪》)【注】①除道:修路。除,治。②堑:挖。堙:填塞。③阁道:即“复道”。④表:标志。⑤阁道:古星名,属奎宿。汉:天河,银河。营室:古星名,属室宿。⑥隐宫:宫刑。1.下列选项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骊山北构而西折

泉涓涓而始流B.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审容膝之易安C.表南山之巅以为阙

农人告余以春及D.为复道,自阿房渡渭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3.与乙文的叙述相比,甲文运用想象虚构了阿房宫的规模以及其中的建筑,与史实有出入,

你认为这种写法可取吗?说说原因。

参考答案【课后练习】1.牧之

“樊川居士”

《阿房宫赋》

“小李杜”2.(1)①表顺承

②表转折

③表目的

④表转折

⑤表修饰

(2)①古义:文中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企业、活动)。

②古义:文中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精华;出类拔萃的人。

③古义:可惜。今义:怜悯,同情;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④古义:遮蔽,遮断。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3.(1)体物:第1、2段,铺叙渲染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淫、奢侈的生活。写志:第3、4段,议论秦朝因骄奢淫逸、横征暴敛而亡国,在篇末点题,警诫。(2)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而写秦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类文拓展】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而: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修饰。B项,之:①结构助词,的;②句中助词,不译。C项,以:①②都是介词,把。D项,为:①动词,建造;②动词,做。2.我听说周文王在丰建都,武王在镐建都,丰、镐两城之间,才是帝王的都城所在。

3.可取,想象虚构比之于简略的叙述,能更具体形象地展现阿房宫巨大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同时为下文揭示‚秦爱纷奢,不爱百姓,自取灭亡的道理提供了依据/做铺垫。【参考译文】甲:略。乙:三十五年(前212),开始修筑道路,经由九原一直修到云阳,挖掉山峰填平河谷,笔直贯通。这时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多,先王宫廷窄小,听说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丰、镐两城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