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_第1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_第2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_第3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_第4页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传统文化知识积累与运用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正确书写下列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1.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______。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______。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4.春眠不觉晓,______。5.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6.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7.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__。9.红豆生南国,______。10.岁寒知松柏,______。二、词语辨析要求:下列各题,每题都有四个词语,其中有两个是近义词,请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近义词。1.(A.欣喜B.欢喜C.欢快D.欢腾)他看到这个好消息,______得跳了起来。2.(A.悲伤B.悲伤C.悲壮D.悲凉)他的脸上写满了______。3.(A.遥远B.遥远C.遥望D.遥感)那座山在______的地方。4.(A.优美B.优美C.优雅D.优美)她的舞姿______。5.(A.舒适B.舒适C.舒心D.舒畅)这个房间布置得很______。6.(A.艰难B.艰难C.艰苦D.艰难)他克服了重重______,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7.(A.欢快B.欢快C.欢喜D.欢腾)孩子们在操场上______地玩耍。8.(A.悲伤B.悲伤C.悲壮D.悲凉)她的歌声充满了______。9.(A.遥远B.遥远C.遥望D.遥感)那座山在______的地方。10.(A.优美B.优美C.优雅D.优美)她的舞姿______。三、句子仿写要求:根据下列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仿写一个句子。例句:月亮升起来了,像一个大玉盘。1.(仿写:______)2.(仿写:______)3.(仿写:______)4.(仿写:______)5.(仿写:______)四、文学常识要求:根据题目要求,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这部小说以______为背景,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故事。A.罗贯中B.施耐庵C.吴承恩D.曹雪芹2.《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______八个字。A.情之所至,意之所达B.红楼一梦,相思无涯C.通灵宝玉,宝玉通灵D.世间万象,皆在其中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称为“美猴王”,他的家乡在______。A.西天取经路B.东海龙宫C.女儿国D.花果山4.《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人。A.108人B.72人C.100人D.110人5.《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除了唐僧本人,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三位徒弟。A.孙悟空、猪八戒、沙僧B.猪八戒、孙悟空、沙僧C.沙僧、孙悟空、猪八戒D.沙僧、猪八戒、孙悟空6.《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感情纠葛是这部小说的______。A.脸谱化描写B.情节主线C.艺术特色D.人物形象7.《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被尊为“武圣”,他的事迹中最著名的是______。A.赤壁之战B.跃马檀溪C.过五关斩六将D.单刀赴会8.《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拥有七十二变,他可以变成任何东西,除了______。A.人B.动物C.植物D.天上飞的、地上跑的9.《水浒传》中的宋江被称为“及时雨”,他的绰号来源于他______的品质。A.英勇善战B.忠诚正直C.善良仁慈D.智勇双全10.《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小说中的形象特点是______。A.诗情画意B.意识超前C.纯真善良D.意志坚定五、成语填空要求: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1.他______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2.她的演讲______,让人听得如痴如醉。3.面对困难,我们要______,永不放弃。4.他的成绩一直______,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5.他的生活简朴,______,从不讲究物质享受。6.她的歌声______,让人陶醉。7.他的画技______,令人赞叹不已。8.在这次比赛中,他______地取得了第一名。9.她的举止______,落落大方。10.他对工作______,从不马虎。六、语言表达要求:根据下列情景,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1.假设你是一名小学生,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你作为参与者,请写一段话,描述你在活动中的所见所感。2.假设你的好朋友生日即将到来,请你写一段祝福语,表达你对他的祝福。3.假设你是一位家长,你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优秀,请写一段话,向老师表达你的感谢之情。4.假设你是一位同学,你的同桌生病了,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他的关心和祝福。5.假设你是一位小学生,你的班级要举办一次读书分享会,请你写一段开场白,介绍活动内容和意义。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文默写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此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此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美景,寓意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希望。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儿鸣叫的景象。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意境优美。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此句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对忠诚和信仰的坚守。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解析:此句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相思》,以红豆比喻思念之情。10.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解析:此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表达了在困境中才能看出真正的友谊。二、词语辨析1.B解析:欢喜表示高兴、快乐,与句意相符。2.A解析:悲伤表示伤心、难过,与句意相符。3.A解析:遥远表示距离远,与句意相符。4.D解析:优美表示美好、优雅,与句意相符。5.B解析:舒适表示舒服、自在,与句意相符。6.D解析:艰难表示困难、不易,与句意相符。7.C解析:欢快表示快乐、愉快,与句意相符。8.A解析:悲伤表示伤心、难过,与句意相符。9.B解析:遥远表示距离远,与句意相符。10.D解析:优美表示美好、优雅,与句意相符。三、句子仿写1.雪花飘落下来了,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月亮升起来了”改为“雪花飘落下来了”,并将“像一个大玉盘”改为“像一片片白色的羽毛”,保持了原句的意境。2.雨后的彩虹挂在天边,像一座七彩的桥梁。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月亮升起来了”改为“雨后的彩虹挂在天边”,并将“像一个大玉盘”改为“像一座七彩的桥梁”,保持了原句的意境。3.风吹过田野,像一首优美的乐曲。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月亮升起来了”改为“风吹过田野”,并将“像一个大玉盘”改为“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保持了原句的意境。4.落日映照在湖面上,像一块金色的镜子。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月亮升起来了”改为“落日映照在湖面上”,并将“像一个大玉盘”改为“像一块金色的镜子”,保持了原句的意境。5.夜空中的星星闪烁,像无数颗明亮的眼睛。解析:仿写时,将原句中的“月亮升起来了”改为“夜空中的星星闪烁”,并将“像一个大玉盘”改为“像无数颗明亮的眼睛”,保持了原句的意境。四、文学常识1.A解析:《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2.C解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通灵宝玉,宝玉通灵”八个字。3.D解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被称为“美猴王”,他的家乡在花果山。4.A解析:《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共有108人。5.A解析:《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除了唐僧本人,还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徒弟。6.B解析:《红楼梦》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