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练)2024年高考化学_第1页
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练)2024年高考化学_第2页
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练)2024年高考化学_第3页
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练)2024年高考化学_第4页
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练)2024年高考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讲沉淀溶解平衡

1.下列对“难溶”的理解正确的是

B.在水中难溶的物质,也难溶于其他溶剂

C.只有难溶的物质才能建立溶解平衡

D.相同条件下,难溶的物质更容易形成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难溶”是指物质常温时在水中溶解的质量小于0.01g,A正确;在水中难溶的物质,不一定难溶于

其他溶剂,B错误;易溶、微溶、难溶的物质均能建立溶解平衡,C错误:相同条件下,易溶的物质更容易

形成饱和溶液,D错误;故选A。

2.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一>Mg2+(aq)+2OH(aq),要

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MgSO4固体B.通HC1气体C.加NaOH固体D.加少量水

【答案】D

【解析】MgSCU易溶于水,力UMgSCU会增力Uc(Mg2+),A错误;加HC1会中和OK平衡右移,使c(Mg2+)

增大,B错误;加NaOH使c(OH)增大平衡左移,c(Mg2+)减小,C错误;加少量水时c(Mg2)减少,平衡

右移重新达到平衡时,c(Mg2+)又与原平衡相同,D正确;故选D。

3.在一定温度下,氯化银在水中存在如下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1—332溶液中,搅拌后在相

同的温度下Ag+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B.②>①③

C.@>@呦>①D.①>@迎>@

【答案】A

【解析】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相同的温度下,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越大,氯化银的溶解度越

小,银离子浓度越小,由题意可知,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③>①>②>①,则溶液中银离子浓度

由大到小顺序为①>②>®>③,故选A。

4.室温下,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BaSO4粉末,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固体未完全溶解。已知K^BaSOj+xlO-'^(BaCO?)=2.5xl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y

A.滤渣中加入醋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f+2H=CO2r+H2O

B.饱和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Hj=c(HCQ)+c(OH)+((C(t)

c(SOf)1

C.反应1^$。4+0):01^(303+50;正向进行,需满足

.KXBaCOj/,、K^BaSOj

D.过滤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存在c|CO;-)=;点才)且c(SO;)<;科:前)

【答案】C

【解析】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泡,是BaCCh和盐酸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2+

BaCO3=H2O+CO2?+Ba,A错误;饱和Na2c(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c(Na+)+c(H+尸c(HCO;)+c(OH)+2c(CO;),B错误;反应BaSO4+CO;=BaCO3+SO;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

数°繇=詈器+技要使BaSO4+8”BaCO3+S。:正向进行,则要满足Qc<K,

c(SO:)1

C正确:过滤后得滤渣和滤液,则过滤前BaSO4+CO;=BaCO3+SO:达到平衡状态,

cCCO;)t25BaSO4

和BaCCh均达到溶解平衡状态,即c(CO;尸KsP,:a£[3),尸喀鬻髭,D错误;故选C。

c(Ba_)c(Ba~)

5.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沉淀溶解和离子沉淀停止

B.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

C.加水时,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D.升高温度,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是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沉淀溶解和离子沉淀仍在进行,但速率相等,A项错误;

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不变,但不一定相等,B项错误;加水稀释时: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

方向移动,即促进沉淀溶解,C项正确;多数难溶电解质溶解于水时吸热的,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

解的方向移动。但Ca(OH)?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解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D项错误;故选C。

6.在FeS悬浊液中,存在平衡FeS(s)=Fe2+(叫)+S2(aq)。欲使FeS固体质量减少,Fe2+浓度不变,可向悬浊

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A.CuSO4溶液B.盐酸C.蒸储水D.Na2s

【答案】C

【解析】加入CuSO4溶液与S2反应生成CuS,对于平衡FeS(s)=Fe2+(aq)+S2(aq),生成物浓度减小,平衡正

向移动,FcS固体质量减少,Fe2+浓度增大,A不选;加入盐酸H*与S?反应生成H2s气体,导致”浓度减

小,平衡正向移动,FeS固体质量减少,Fe2+浓度增大,B不选;加入蒸储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FeS固

体质量减少,由于还是饱和溶液,则Fe?+浓度不变,C选;加入Na2s增大S?浓度,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

逆何移动,FeS固体质量增加,Fe?+浓度减小,D不选;故选C,

7.t℃时,Ag,CrO,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时,Ag/SrO4的Ksp数量级是109

B.t℃时:Ag2CrO4(s)+2C「(aqjU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数K=2.5xl0'(fC时K即AgCl=2xlO")

C.时,用0.01mol/LAgNQ液滴定20mL0.01mol/LKCl和0.01moLLJKzCrO」的混合液,CrO;先沉淀

D.在饱和Ag^CrO』溶液中加入KWrOq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

【答案】B

【解析】AgWrO,的沉淀溶解平衡为Ag2CrO4(s)U2Ag'(aq)+CrO:(aq),根据图象曲线.上的数据结合溶

度积常数概念计算得到Ksp(Ag2CR)=c2(Ag+)-c(CrO『)=(104),04=10q,八项错误;在4时,

Ag2CrO4(s)+2CP(aq)W2AgCl(s)+CrO:(aq)的平衡常数

c(CrO;)c(CrO;jc2(Agj((AgCrOj10-'2

心即厂诉i淳西/西=2.5x101B项正确;混合溶液中

(C「)=0.01mo|.L“,c(CrO:)=0.01molL”,向其中滴加O.Olmol.l/AgNOi溶液,开始生成AgCl沉淀时

屋+\K中(AgCl)2X1()TO

所需小户书广——molL-,=2xlO-smolL-1,开始生成Ag2a0』沉淀时所需

IO?

c(Ag+)=飞窗学)=•广=10-5moi•L">2x10,mol.丁,故先析出氯化银沉淀,C项错误;

在Ag^CrOq饱和溶液中加入K£0固体,可使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中c(CrOj)增大,c(Ag1减

小,不可能由Y点到X点,D项错误;故选B。

8.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0.1mol-L1MgCE溶液和0.5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

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molUFeCb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⑨将①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O.lmolLFcCb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④另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饱和NMC1溶液,沉淀溶解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将①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

B.①中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g9H)2(s)=Mg2+(aq)+2OH(aq)

C.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0H)3比Mg(0H)2难溶

D.NH4CI溶液中的NH;可能是④中沉淀溶解的原因

【答案】C

【分析】将O.lmoLLT的MgCQ溶液和().5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氢氧化镁悬浊液和氯化钠以

及剩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

【解析】将①中所得沌液氢氧化镁过滤,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21所得

滤液中含少量Mg2+,故A正确;①中浊液中存在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2OH-+Mg2+,

故B正确;实验②中是因为剩余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缘故,不能说明Fe(OH)3比

Mg(OH):难溶,实验③中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发生的反应为

3Mg(OH)2(s)+2Fe3+(aq)U2Fe(OH)3(s)+3Mg"(aq),故C错误;氢氧化镁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OH)2=2OH-+Mg2+,加氯化钺会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沉淀溶解,故D正确;

故选C。

9.根据下列图示,相应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CH3COOH稀溶液加水时溶液导电性变化,a点pH值大于b点

B.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MCO3(M:Mg2+、Ca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MgCO3)VKMCaCO3)

C.图内是稀释相同体积、相同pH的HNO2和CH3coOH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所含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点小于y点

D.图丁中,曲线B对应温度下,将0.02molU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Ch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混合溶液的pH=12

【答案】C

【解析】CH3co0H稀溶液加水时,电离程度增大,但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碱性,溶液的导电性减弱,CH3co0H

稀溶液加水稀释后,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图中a、b点对应的pH(a)<pH(b),故A错误;纵横坐标均为负对

数,则纵横坐标的乘枳越大、K3越小,可知KMMgCO3)>K»(CaCO3),故B错误;pH值相同的一元酸,

稀释相同的倍数,pH变化较大的酸的酸性较强,根据图知,酸性:HNO?酸性大于CH3coOH,pH相同时,

酸的酸性越强,其溶液浓度越小,根据图知,pH相同的HNCh和CH3co0H浓度:c(HNO2)<c(CH3COOH),

稀释相同体积、相同pH的HN0?和CIUC00H稀溶液时,稀释相同倍数时仍然存在C(HNO2)<C(CH3COOH),

即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点小于y点,故C正确;曲线B对应的温度下K“=lO6xio』i()凡该温度将

O.OZmol-L1的Ba(0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碱过量,混合溶液中

c(OH尸OSx:2mol/L=0.01mol/L,该溶液中c(H+)=mol/L=101°mol/L,溶液的pH=lgl0'0=10,

故D错误;故选C.

10.已知25℃时,AgCl的溶度积Ksp=1.8xlO】Omol2.L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AgNCh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尸c(Cl)

C.温度一定,当溶液中c(Ag)c(Cl)=K,p时,此溶液为AgCl饱和溶液

D.将固体AgCl加入到KI溶液中,固体由白色变为黄色,AgQ完全转化为Agl,AgCl的溶解度小于Agl

的溶解度

【答案】C

【脩析】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溶解度减小,但K印不变,Ksp只受温度影响,故A错误;两种

溶液混合,因为各溶液的浓度未知,所以c、(Ag+)不一定等于以C「),故B错误;温度一定,岩溶液中

c(Ag)c(Cl)=K»时,说明此溶液为AgCl饱和溶液,故C.正确;沉淀转化时是溶解度较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

度更小的沉淀,AgCl的溶解度大于Agl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C。

11.下列有关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说法正确的是

A.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速率相等

B.AgCl难溶于水,溶液中没有Ag+和C1

C.继续加水,AgCl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向AgQ沉淀中加入NaQ固体,AgQ沉淀的溶解度不变

【答案】A

【解析】当AgCl沉淀达到溶解平衡时,AgCl沉淀生成和沉淀溶解不断进行,但溶解量和形成量在单位时

间内相同,因此从外观看不再发生变化,因此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正确:尽管AgCl难溶于水,但也有

一定的溶解度,溶解的AgCl电离产生Ag+、Cl进入溶液中,因此溶液中含有Ag'和CLB错误;向饱和溶

液中继续加水,会有一部分AgCl沉淀溶解进入溶液至饱和,固外的溶解量增大,但由于溶解度是在一定温

度下,某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它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量的多少无关,

与温度不变,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不变,C错误;AgCl沉淀溶解平衡为:AgCl(s)^Ag*(aq)+Cli:aq),向其中

加入NaQ固体,溶液中c(Q)增大,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导致AgQ沉淀的溶解度减小,D错误;故选

Ao

12.已知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M25C)见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难溶电解质AgClAgBrAglAg/SOsAgiCrCh

Ksp1.8x101。5.4xl()i38.5x10171.4xl051.12xl()2

A.由溶度积常数可判断在相同条件下一些同类型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B.将浓度均为4x1OWL1的AgNCh溶液和K2CQ4溶液等体积混合,有Ag2CrO4沉淀产生

C.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饱和NaBr溶液可以得到黄色AgBr忌浊液

D.向1001m0.11110卜口的22$04溶液中加入11北0』》«)卜1?的人81^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D

【解析】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溶度积常数越小,则溶解度越小,所以由溶度积常数可判断在相同条件下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大小,故A正确;等体积的4xl03mo|・U的AgNCb溶液和4xl03mol*L,的KCrCh溶液混

合后,c(AgNO3)=c(K2CrOQ=2xl03mol・U,溶度商Qc=(2xl03)2«2xi()3)=8xi()9>Ksp=l.12x10%所以有

Ag;CrO4沉淀产生,故B正确;由表格中的Ksp可知,L8xlOio>5.4xlOi3,则AgBr的溶度积比AgCl小,

所以向AgCl的悬浊液中滴加NaBr的饱和溶液可以得到黄色AgBr悬浊液,故C正确;由离子浓度可知,

0.1:«().()()1)2=IO?〈心p=1.4x1(A,则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D。

13.一定温度下,AgC1(s)UAg'(aq)+C「(aq)体系中,c(Ag+)和c(C「)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三点的Ksp相等

B.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c(C「)

C.AgCl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大

D.b点的溶液中加入AgNCh固体,c(Ag+)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

【答案】C

【解析】一定温度下,因此a、b、c三点的长卬相等,故A正确;Ag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

AgCl(s)^Ag+(aq)+Cr(aq),溶液中c(Ag+)=C(C「),故B正确;c点的氯离子浓度比b点氯离子浓度大,

氯化银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AgCI在c点的溶解度比b点的小,故C错误;b点的溶液中加入AgNCh

固体,4Ag+)浓度增大,则c(Ag+)沿曲线向a点方向变化,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14.已知ROU是一元弱碱。难溶性盐RA的饱和溶液中c(A)随c(OH)而变化,A不发生水解,298K时,c2(A)

与c(OH)有如图所示线性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RA的溶度积Ksp(RA)=2xl(P。

B.KA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

C.等体积、等浓度的ROH溶液可HA溶液混合时,存在c(H,尸c(ROH)+c(OH)

D.pH=6时,c(A)<2xl05mol*L'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c(OH)=0,c2(Aj=20xl0-,,(mol/L)2,此时c(R+)ac(A)则

+2,0

Kflp(RA)=c(R)-c(A-)«c(A')=2x10.A正确:难溶性盐RA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RAUIT+A:

在ROH溶液中,相当于在水中增加R+的量,RA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溶解度减小。所以RA在水中的溶

解度大于在ROH溶液中的溶解度,B错误;ROH是一元弱碱,A不发生水解,所以等体积、等浓度的ROH

溶液与HA溶液混合所得溶质RA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H*)=c(ROH)+c(OH),C正确;pH=6

时,c(OH)=10-8mol/L,此时c2(A)=3xl()T°(nK)l/L)2,c(Aj=10-5mol/L<2xl05mol*L,D正确;

故选Bo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传感器测量一定温度下物质的电导率,各物质的电导率数据如表:

编号①②③®⑤©⑦

CaCOiCaSO4AgCI

CaCCh(固0.001mol-L'NaCl溶0.001mo卜UAgNCh溶

物质饱和溶饱和溶饱和溶

H2O

体)液液

液液液

电导

07373891989113813

下列分析不不触的是

A.依据表中数据分析,CaCCh固体中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B.对比②和⑦,说明⑦中存在:AgCl=Ag(+Cl

C.对比③和④,可推出该温度下,^(CaCO3)<^(CaSO4)

D.⑤、⑥等体积混合后过滤,推测滤液的电导率等于13

【答案】D

【解析】碳酸钙为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A正确;与②对比,⑦中导电

率为13,说明⑦氯化银饱和溶液中存在:AgCl=Ag++CL故B正确;与③对比,④中导电率为389,说明

溶液中钙离子浓度高,因此可推出该温度下,((CaC03)<K印(CaSO)故C正确;⑤、⑥等体积、等浓度

混合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混合后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导电率一定大于13,故D错误;故选D。

16.某污水处理厂用“Pb?+沉淀法”处理含辂废水(主要含C产以及少量Qi"、Fe?-)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金属离子a?*、Cr"、Fe计沉淀完全时(c=l.()xlO-5mol【T)pH分别为6.7、5.6、2.8。

+

②CjO;+H,0U2CrOj+2H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时生成CrO:的离子方程式为2c产+3也02+2土0=2(>0:+10日

C.加入PbSO,生成PbCrO」说明KKPbSOjAK/PbCR)

D.“沉倍”过程中,增大溶液的pH,沉格率提高

【答案】A

【解析】碱性环境中不能生成H+,A错误;“沉降”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使C/♦和F*生成沉

淀,故需要调节溶液的pH〉6.7,B正确;在滤液中加入PbSO,通过沉淀转化生成PbCrO」说明溶度积

KKPbSOjAK^JPbCrOj,C正确;在沉铭过程中增大溶液的pH,平衡Crq:+%0=2CrO;+2H+正向

移动,CrO:浓度增大,沉铝率提高,D1E确。故选A。

17.某温度下,向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HJ的NaCl、NazCrCh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卜U的

AgNCh溶液,滴定过程中的pX(pX=lgX,X=C1、CrO:)与滴加AgNC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g3=().47)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B.曲线I表示NaQ溶液

2b

C.Ksp(Ag2CrO4)=1.0xl0

【答案】C

【解析】纵坐标表示pX=lgX(X=Q,CrO;-),c(Cl)=c(CrO;-)=0.1mol/L,代入得a=l,A正确;等体积、等

浓度的NaQ溶液,NazCrCU溶液与等浓度AgNCh溶液恰好反应时(滴定曲线突跃中点),NaQ溶液反应消

耗AgNCh溶液体积只有NazCrCU溶液消耗AgNCh溶液体积的一半,I表示NaCl溶液,B正确;从图中可

b+b3b

得Na2CrO4溶液与AgNOs溶液反应终点时c(CrOf)=10mol/L,c(Ag)=2x10mol/L,Ksp(Ag2Ci<)4)=4x10,

C错误;NaQ溶液中加入40mL的AgNCh溶液,AgNCh溶液过量,反应后溶液中,

2

由图可得Ksp(AgCD=ixio。,求出c(Cl)=3xAxl02cm0人,px=M=2cl.47,D正确:故选C。

18.25℃和100C两种情况下,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C时、d点已经饱和,会有沉淀析出

B.25℃时,CaCCh的K卯=2.8'1。9

C.25℃时加入Na2cCh,可以使溶液由c点变为d点

D.升高温度可以使溶液由4点变为曲线上的任一点

【答案】B

【解析】100℃时,d点位于100°C曲线下方,处于未饱和状态,则不会有沉淀析出,故A错误:25℃时,b、

c点均可表示CaCOs的K»c点c(Ca2+)=2.0xl0-5mol/L.C(CO;')=1.4x10^mol/L,

Ksp=c(Ca2+)-c(COf)=2.8xlO-9,故B正确;25C时加入Na2c。3,溶液中c(8;)增大、。叱)降低,

则(1点应位于25℃曲线以卜,故C错误;升高温度,CaC(%溶解度增大,其Ksp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

使溶液由a点不可能变为曲线上的任一点,故D错误;故选B。

19.一定温度下,AgCl和AgzCQ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卜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条件下能生成AgKrCh沉淀,也能生成AgCl沉淀

B.b点时,c(Cl)=c(CrOr),^(AgCl)=KvP(Ag2CrO4)

C.Ag2CrO4+2ClU2AgCl+CrO;的平衡常数K=l()

D.向NaQ、NazCQi均为O.lmo卜U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Ch溶液,先产生AgzCrO』沉淀

【答案】C

【分析】根据图像,由(1.7,5)可得到AgzCrCh的溶度积KUAgCrOi尸炭(Ag)c(CrO:-)=(lxi0S)2xixl0=10,

由(4.8,5)可得到AgCl的溶度积K即(AgCl)=c(Ag+>c(Cl)=lxl05xlxl0=10,据此数据计算各选项结果。

【解析】假设a点坐标为(4,6.5),此时分别计算反应的浓度烯。得,0(AgCl)=lO,aAg2CrO4)=l(F,二者

的浓度燧均小于其对应的溶度积Kw二者不会生成沉淀,A错误;K,p为难溶物的溶度积,是一种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根据分析可知,二者的溶度积不相同,B错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

达式为),将表达式转化为与两种难溶物的溶度积有关的式子得

C(5)

c(CrO;)c(CrO:)c“Ag,)=/(AgzCrOj=lxIQ-117

=1x10,C正确;向NaCkNaCrO均为0.1mol-L1

"c2(Cr)-c2(Cr)c2(Ag+)^(AgCl)"(IxlO-98)224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AgNCh,开始沉淀时所需要的c(Ag-)分别为10和10,说明此时沉淀CI需要的银离子浓

度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先沉淀的是AgCl,D错误;故选C。

20.卜・图为Fe(OHb、Al(OH)a和Cu(OH)2在水中达沉淀溶解平衡时的pM-pH关系图

(pM=-lg[c(Myfmol.L-')]:c(M)<10"mol.LT可认为M离子沉淀完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a点可求得K、p(Fe(OH)3)=l(T&s

B.pH=4时Al(OH)3的溶解度为为_mol•L7

C.浓度均为O.OlmoLL的A「,和Fe3+可通过分步沉淀进行分离

D.AltC/混合溶液中c(Cu")=0.2mo|.LT时二者不会同时沉淀

【答案】C

【解析】由点a(2,2.5)可知,此时pH=2,pOH=12,则K印(Fc(OHb)-c(Fe3+)d(OH-)=10*乂.的二]。.。,

故A错误;由点(5,6)可知,此时pH=5,pOH=9,则Ksp(Al(OH)3)=c•(A产).c3(OH)=10^xlO^^lO-3\pH=4

1033

时A1(OH)3的溶解度为湍咛■=103moi.L」,故B错促;由图可知,当铁离子完全沉淀时,铝离子尚未开始

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分步沉淀A产和Fe",故C正确;由图可知,A/+沉淀完全时,

3+51

c(Al)^10-molL-,PM>5,此时pH约为4.7,在此pH下C/+刚开始沉淀的浓度为O.lmoL广,而题中

c(Cu2+)=0.2mol・LT>0.imol.LT.则A产、C『会同时沉淀,故D错误;故选C。

21.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已知沉淀溶解平衡:Mg(OH)20=Mg2+(aq)+2OH(aq)

条件改变移动方向c(Mg2t)c(OH)

加少量水—

升温

加MgCh(s)

加盐酸—

力口NaOH(s)

Q:离子积对于AmBn(s)=mAn(aq[+nBm(aq)任意时刻Q=cm(A")cn(Bm)。

(l)Q>Ksp,溶液过饱和,有析出,直至溶液,达到新的平衡。

(2)Q=K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1

(3)Q<Kp,溶液未饱和,无析出,若加入过量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直至溶液

【答案】正向移动不变不变正向移动增大增大逆向移动增大

减小正向移动增大减小逆向移动减小增大

(1)沉淀饱和(2)平衡状态(3)沉淀溶解饱和

【解析】加水使得氢氧根离子镁离子浓度减小,促使平衡正向移动,由于Ksp=c(Mg2+)c2(0H)不变,故

达到新平衡时氢氧根离子、镁离子浓度与原来相回,故填:正向移动、不变、不变;

升高温度促进溶解的进行,故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氢氧根离子、镁离子浓度变大,故填:正

向移动、增大、增大;

加氯化镁,使得溶液中镁离子浓度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c(Mg")c2(OH-)不变,故达到新

平衡时氢氧根离子减小、镁离子浓度增大,故填:逆向移动、增大、减小;

2+2

加盐酸,盐酸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促使平衡逆向移动,使得镁禽子浓度增大,Kxp=c(Mg)c(0H)

不变,故达到新平衡时氢氧根离子减小,故填:正向移动、增大、减小;

加氢氧化钠,使得溶液中氢氧离子浓度增大,促使平衡逆向移动,由于K卬气(Mg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