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四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小于20。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X与Y的电子层
数相同;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胆矶溶液,观察到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ZWY是离子化合物,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B.晶体X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r(W)<r(X)<r(Y)<r(Z)
D.热稳定性:XW4>W2Y
2、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
3、电Menton法是用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降解的高级氧化技术,反应原理如图所示。电解产生的H2O2与卜膏+发生Fenton
反应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能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的A极为正极
B.与电源B相连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O+e±H++•OH
C.Fenton反应为:H2f)2+Fe2+=Fe(OH)2++•OH
D.每消耗22.4L()2(标准状况),整个电解池中埋论上可产生的・OH为2mol
4、聚乳酸是一种生物降解塑料,结构简式为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
B.聚乳酸的分子式是C3H4。2
C.乳酸的分子式是C3H6。2
D.聚乳酸可以通过水解降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
B.将SO?通入BaC)溶液可生成Baser.沉淀
C.将C(h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D.将NH3通入热的C11SO4溶液中能使CM+还原成Cu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指出,56C30分钟、乙醛、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
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氯消毒剂说明含有氯元素的化学物质都有消毒作用。
B.有效灭活病毒原理主要是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
C.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主要是因其呈酸性。
D.居家常用的84消毒液与75%乙醇混合使用消毒效果会更好。
7、将一定量的SO2通入BaCb溶液中,无沉淀产生,若再通入a气体,则产生沉淀。下列所通a气体和产生沉淀的离
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a为H?S,SO2+2H++S2--3S1+2H2O
2++
B.a为。2,Ba+SO2+2H2O+Cl2->BaSO31+4H+2Cr
2+++
C・a为NO2,4Ba+4SO2+5H2O+NO3->4BaSO41+NH4+6H
2+++
D.a为NHj,Ba+SO2+2NH3+2H2O->BaSO4l+2NH4+2H
8、已知:FeCh(aq)+3KSCN(aq)^^3KC1(aq)+Fe(SCN)3(aq),平衡时Fe(SCN)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Fe3+)大
B.加入KC1固体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1)(正)Vi)(逆)
D.若Ti、Tz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i、KZ,则K1VK2
OO
9、PETCH吐■,M能节=192,moH)可用来生产合成纤维或塑料。测某PET样品的端基
中竣基的物质的量,计算其平均聚合度:以酚配作指示剂,用cm。l•LTNaOH醇溶液滴定mgPET端基中的竣基至终
点(现象与水溶液相同),消耗NaOH醇溶液vmL。下列说法不可确的是
A.PET塑料是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B.滴定终点时,溶液变为浅红色
C.合成PET的一种单体是乙醇的同系物
D.PET的平均聚合度n。峭与(忽略端基的摩尔质量)
192cv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通入氨气,可制得大量碳酸氢钠固体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烧杯、锥形瓶和容量瓶等仪器应洗涤干净,必须烘干后使用
C.将含有少量乙烯的甲烷气体依次通过足量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足量碱石灰.可除夫甲烷中的乙烯杂质
D.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宜先快后慢,滴定时眼睛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
11、如图是N(h气体和CO气体反应生成CO2气体和NO气体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NOi+CO-CO2+NO-134k.J
B.NOz(g)+CO(g)fCO2(g)+NO(g)-234kJ
C.NO2(g)+CO(g);COz(g)+NO(g)+368kJ
D.NO2(g)+CO(g)wCO2(g)+NO(g)+234kJ
12、活性氧化锌是一种多功能性的新型无机材料。某小组以粗氧化锌(含铁、铜的辄化物)为原料模拟工业生产活性
氧化锌,步骤如图:
酸HjOXaq)ZnO»Zn粉热NHaHCOj(卬
II;
F«OH)IG.气体A
已知相关氢氧化物沉淀pH范围如表所示
Zn(OH)2Fe(OH)2Fe(OH)3Cu(OH)2
开始沉淀5.47.02.34.7
完全沉淀8.09.04.16.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中25%稀硫酸可用98%浓硫酸配制,需玻璃棒、烧杯、量简、胶头滴管等仪器
B.“除铁”中用ZnO粉调节溶液pH至4」〜4.7
C.“除铜”中加入Zn粉过量对制备活性氧化锌的产量没有影响
D.“沉锌”反应为2ZM++4HCO3-Zm(OH)2co3I+3CO2T+H2O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1,3-丁二烯的分子式:C4H8D.聚丙烯的链节:一CH•.—CH•、-CH•、一
14、分子式为C5H12的烧,其分子内含3个甲基,该是的二氯代物的数目为
A.8种B.9种C.10种D.11种
1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Ba2\Mg2\H\OH\Cl\HCOj\SO』?一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bL“乙溶液中c(H+)>0.1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Ch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
C.丙溶液含有D.丁溶液含有Mg2+
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mF
B.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4H8O2
c.Mg2+的结构示意图:
D.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H;O::O;H
17、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氯化氢,直至有白色固体析出,析出过程中叙述错误的是
A.白色固体是NaCIB.溶液中存在两种电离平衡
C.溶液pH值减小D.NaCI的溶解速率小于结晶速率
18、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Mn2O7B.AI2O3C.Na2O2D.MgO
19、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25C时,用0.1mol・L/盐酸滴定20mL0.l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1
lOmLO.Olmol-L-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O.lmoH/H2c2O4溶液混合时,gMn瓢)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03(g)AHvO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反应垃程
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g)+Hz(g)TCH3CHK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20、我国科学家设计的二氧化碳的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是电化学装置的阴极
B.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32:4e-=C+3O2-
C.①中,捕获CO2时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通电
D.上述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O2T
21、亚硝酸钠(NaNO。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取亚硝酸钠,已知:
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NO能被酸性高镒酸钾氧化为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酸性KMnO,
溶液
A.可将B中的药品换为浓硫酸
B.实验开始前通一段时间CO2,可制得比较纯净的NaNOz
C.开始滴加稀硝酸时,A中会有少量红棕色气体
D.装置D中溶液完全褪色后再停止滴加稀硝酸
22、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
向盛有Fe(NC)3)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滴加KSCN后溶液变血红
A
色
后滴加KSCN溶液
B向盛有Br2的CC14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乙烯溶液逐渐褪色,岸置后观察到溶液有分层现象
向AlCh溶液中滴加氨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
C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NaHSO4溶液
D向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B.BC.C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G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合成路线如下:
C1
回
,,
己知:®RCH=CH2+CH2=CHR<[t5!LCH2=CH2+RCH=CHR
②G的结构简式为:
(I)(CH3)2C=CH2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2)D分子中含有的含辄官能团名称是F的结构简式为
(3)A-B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4)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水解;③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请写
出其中任意2种物质的结构式_、
(6)利用学过的知识以及题目中的相关信息,写出由丙烯制取CH2=CHCH=CH2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物)
反反杈英甲
24、(12分)蜂胶是一种天然抗癌药,主要活性成分为咖啡酸苯乙酯(I)。合成化合物I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RCHO+HOOCCH2COOH'^RCH=CHCO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化合物I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GT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o
(3)写出化合物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
(4)化合物W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两者所含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完全相同,且苯环上只有3个取代基,则W可能的结
构有(不考虑顺反异构)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面积比为
21:2:1:1:1:1,写出符合要求的W的结构简式:o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由CH3CH—CPU和HOOCCHzCOOH为原料制备CH2CH2CH=CHCOOH的合成路线(无
机试剂及毗咤任选)。0
25、(12分)探究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完成下列填空:
(1)棉花上沾有的试剂是NaOH溶液,作用是______.
(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B、D两个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
②停止通气后,分别加热B、D两个试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B:,D:—
(3)有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他将制得的SO2和Cb按1:1同时通入
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理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装置E中用(填化学式)和浓盐酸反应制得Cl2,生成2.24L(标准状况)的Ch,则被氧化的HC1为一mol.
(5)实给结束后,检验蘸有试剂的棉花含有SO/一的实验方案是:取棉花中的液体少许,滴加足量的稀HNOa,再加
入几滴BaCb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
26、(10分)便氮化例(NaNj)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NaN,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
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uNO2,以t・Bu表
示叔丁基)与N2H八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
取一定NaNOz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2===2HNO2+Na2sO』。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
在40c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制备叠氮化钠(NaN3)
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BuN(h+NaOH+N2H4===NaN3+2H2O+
t-BuOHo
装置a岛加
t-BuNO2—(v
NaOH、N2H4及
助剂混合溶液
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C,采用的实验措施是;
③反应后溶液在O'C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o
(3)产率计算
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mol・L「六硝酸锦铉[(NH4)2Ce(NO3)6]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咻指示液,并用0.10mol-L)硫酸亚铁镂[(NH4)2Fe(SO4)2]为标准液,
滴定过量的Ce,+,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4++Fe2+===Ce3++Fe3+)o
已知六碓酸钵钱[(NHSCeINCh"]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钠、氮气以及Ce(NO3)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其他操作及读数均
正确,滴定到终点后,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使用叠氮化钠溶液润洗
B.滴加六硝酸钵钱溶液时,滴加前仰视读数,滴加后俯视读数
C.滴加硫酸亚铁铉标准溶液时,开始时尖嘴处无气泡,结束时出现气泡
D.滴定过程中,将挂在锥形瓶壁上的硫酸亚铁铁标准液滴用蒸储水冲进瓶内
(4)叠氮化饱有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怵的溶液进行销毁,反应后溶液碱性明显增强,且产生无色无
味的无毒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7、(12分)结晶硫酸亚铁部分失水时,分析结果如仍按FeSOKIhO的质量分数计算,其值会超过100%。国家标准
规定,FeSO-IhO的含量:一级品99.50%〜100.5%;二级品99.00%〜100.5%;三级品98.00%〜101.0%。
为测定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钛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2+-+3+2+
5Fe+MnO4+8H->5Fe+Mn4-4H2O;
2-+2+
2MnO4--|-5C2O4-bl6H->2Mn+10CO2T+8H2O
测定过程: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镒酸钾溶液IL,然后称取0.200g固体Na2c2O4(式量为134.0)放入锥形瓶中,用蒸储
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
(1)若要用滴定法测定所配的高镒酸钾溶液浓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o
⑵将溶液加热的目的是—;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其后因非温度因素影响而增大,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条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则测得高铳酸钾浓度_____(填“偏大”"偏小''"尢影响
⑷滴定用去高镒酸钾溶液29.50mL,则c(KMnO』)=mol/I.(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⑸称取四份FeSO4・7H2O试样,质量均为0.506g,,用上述高钵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滴定数据
滴定次数
1234
实验数据
V(高镭酸钾)/mL(初读数)0.100.200.000.20
V(高铳酸钾)/mL(终读数)17.7617.8818.1617.90
该试样中FeSO,7H2。的含量(质量分数)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符合国家级标准。
⑹如实际准确值为99.80%,实验绝对误差=一%,如操作中并无试剂、读数与终点判断的失误,则引起误差的可能
原因是:。
28、(14分)钛及其化合物在化,、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与钛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
____________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钛的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_________。
(3)在浓的TiCh的盐酸溶液中加入乙酸,并通入HC1至饱和,可得到配位数为6、组成为TiCH6H2O的绿色晶体,
该晶体中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则该配合离子的化学式为。
(4)半夹心结构催化剂M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的聚合,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组成M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②M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o
③M中不含(填代号)。
a.n键b.。键c.离子键(1.配位键
(5)金红石(TiCh)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A、B、C、D4种微粒,其中氧原子是________(填代号)。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
D(0.19a,—,_);钛氧键的键长d=(用代数式表示)。
29、(10分)以C、CO、CO2、CH4等含1个碳原子的物质为原料,可以合成一些化工原料和燃料,
(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其最外层有一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2)上述物质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3)合成气(CO和HA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①用合成气制备二甲醛时,还产生了一种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制备二甲醛的化学方程式—,
②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合成的物质是_(填字母序号)。
a.甲醇b.乙二醇c.乙二酸d.尿素
工业上可用CXh生产燃料甲醇:CO2(g)+3H2(g),CH3OH(g)+H2O(g)+Q(Q>0)。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
应:测得n(CO2)和1KCH3O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4)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如果平衡常数K减小,平衡一(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或“不”)移动。
(5)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出的平均反应速率v(丛)=-o
(6)为了提高CH30H的产量,理论上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有_、_(任写2条措施)。
(7)常温常压下,16g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9.2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题分析】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向过量的ZWY溶液中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既有黑色沉淀生成又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臭鸡蛋气体的气体为HzS,黑色沉淀为CuS,ZWY为NaHS或KHS;
由于W、X、Y、Z的族序数之和为12,X的族序数=12・1・1・6=4,X与Y的电子层数相同,二者同周期,且原子序数
不大于2。,则X只能为Si,Y为S元素;Z的原子序数大于S,则Z为K元素。
【题目详解】
W为H,X为Si元素,Y为S,Z为K元素
A、KHS属于离子化合物,属于弱酸盐,可以和强酸反应,属于酸式盐,可以和碱反应,故A正确;
B、晶体Si熔点高、硬度大,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故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W)<r(Y)<r(X)
<r(Z),故C错误;
D、X为Si元素,Y为S,非金属性Si<S,热稳定性:SiH4<H2S,故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解题关键:推断元素,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易
错点B,注意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2、A
【解题分析】
A、因为分液漏斗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卜压强相等,所以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
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下,所以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B、用弹簧夹夹住右边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倒水,若液面
高度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C、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
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D、向外拉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
气泡产生,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故选A。
点睛: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解题关键: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
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易错选项A,分液漏斗
液面上的气体与烧瓶内气体相通,故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上下压强相等,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液体都会顺利滴
下,这个叙述正确,但不是题目的要求。
3、C
【解题分析】
左侧电极附近&3+-上12+,发生了还原反应,该极为电解池的阴极,与之相连电源的A极为负极,A错误;与电源B
相连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双氧水能够把Fe?+氧化为Fe(0H)2+,C正确;每消耗1mol
2+2+
O2,转移4moi电子,根据H2O2+Fe=Fe(OH)+OH反应看出转移1mol电子,生成lmolOH,所以应当生成4mol
OH;D错误;正确选项C。
4、D
【解题分析】
A.根据结构简式,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2n,故A错误;
B.聚乳酸的分子式为(C3H,02%,故B错误;
C.麒子的单体为空一1一C°叫因此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3,故C错误;
D.聚乳酸含有酯基,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生成小分子,达到降解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题分析】
A、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zO,得不到U2O2,A错误;
B、SO2和BaCb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B错误;
C、由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因此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可生成次氯酸,C正确;
D、将Nib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氨气可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氮气和水,D错误。
答案选C。
6、B
【解题分析】
A.不是所有的含氯物质都有消毒作用,如NaCl溶液,A错误;
B.有效灭活病毒原理主要是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活性,B正确;
C.过氧乙酸的消毒能力主要是因其有强氧化性,C错误;
D.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有强氧化性,乙醇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有毒物质氯气,不能混合
使用,D错误。
答案选B。
7、C
【解题分析】
A.H2s为弱电解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S-3SJ+2H20,故A错误;
B.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应生成BaSO4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z+2H2O+Cl2TBaSO41+4H++2CT,故B错
误;
C.NO?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身可以被还原为钱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4Ba+4SO2+5H2O+NO3->4BaSO4l+NH4+6H,故C正确;
D.通入氨气,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应该生成BaSCh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Ba+SO>+2NH3+H2O-^BaSO31+2NH4%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二氧化氮具有强氧化性,反应后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可以生成NM+。
8、C
【解题分析】
A.由图象可知,A点C[FC(SCN)3]较大,则C(F©3+)应较小,故A错误;
B.根据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分析,化学平衡为Fc"+3SCN-Fe(SCN)3,加入少量KC1固体,溶液中Fe》、
SCK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
C.D在曲线上方,不是平衡状态,c[Fe(SCN)3]比平衡状态大,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V,1,故C正确;
D.随着温度的升高c[Fe(SCN)3]逐渐减小,说明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K也在变小,所以
TK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I、KZ,则KI>K2,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题分析】
COOH
oo1
0cHCHQ七H是聚酯类高分子,它的单体为:HOCH2cH20H和Q,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小
COOH
分子。
【题目详解】
COOH
A、PET塑料是聚酯类高分子,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20H和,故A正确;
COOH
B、用NaOH醇溶液滴定PET端基中的竣基,恰好反应完时生成竣酸钠,显弱碱性,使酚酸试剂显浅红色,B正确;
COOH
OOI
C、HO.OLoCHCHQ+11的单体为:H°CH2cH20H和Q,乙二醇中有两个羟基'在组成上与乙醇也
COOH
没有相差・CH2-的整数倍,故乙二醇与乙醇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NaOH醇溶液只与PET端基中的叛基反应,n(NaOH)=cvxi(^mol,则PET的物质的量也等于c/10-3mol,
则PET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J--=--------g/mol,PET的平均聚合度na---------,故D正确。
vcxiOmolcv192cv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单体的判断,中和滴定等知识点,判断同系物的两个要点:一是官能团的种类和个数
要相同,二是组成上要相差・CH2•的整数倍。
10、C
【解题分析】
A.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应该先通入氨气,使溶液呈碱性,以利于吸收更多的CO2,
产生更多的NaHCCh,故A错误;
B.锥形瓶、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馈水,不影响滴定结果或配制溶液的浓度,并且加热烘干时可能会影响刻度,造成
误差,所以不需要烘干锥形瓶或容量瓶,故B错误;
C.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即可得纯净的甲烷,故C
正确;
D.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中液体流速可以先快速滴加,接近终点时再缓慢滴加,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液体颜色
的变化,不用注视着滴定管中液体刻度的变化,故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酸性高锭酸钾溶液可以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随后加入足量碱石灰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达到除杂的目的,
也是学生的易错点。
11、D
【解题分析】
由能量变化图可知,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且放出热量,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O2(g)+CO(g)=CO2(g)+NO(g)AH=(134-368)k.J/mol=-234kJ/mol,则反应物总内能比生成物总内能多234kJ,即
NOz(g)+CO(g)=COz(g)+NO(g)+234kJ,故D正确;故选:D。
【题目点拨】
反应的给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注意标注物质聚集状态和对应反应的培变,据此判断热化学方程
式正误。
12、C
【解题分析】
粗氧化锌(含铁、铜的氧化物)加入稀硫酸溶解过滤得到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加入H2O2溶液氧
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氧化锌调节溶液PH沉淀铁离子和铜离子,加入锌还原铜离子为铜单质,过滤得到硫酸锌,
碳化加入碳酸氢较沉淀锌离子生成碱式碳酸锌,加热分解生成活性氧化锌;
A.依据溶液配制过程分析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
B.依据沉淀PH范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铜离子沉淀;
C.“除铜”加入Zn粉的作用是含有铜离子,调节溶液pH除净铜离子;
D.“沉锌”时加入NH4HCO3溶液,溶液中的ZM+与HCO.3-反应生成Zn2(OH)2cO3和CO2.>
【题目详解】
A.酸浸”中所需25%稀硫酸可用98%浓硫酸(密度为l.84g/mL)配制,是粗略配制在烧杯内稀释配制,所需的仪器
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等,故A正确;
B.依据沉淀PH范围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和铜离子沉淀,调节溶液PH为4.1〜4.7,故B正确;
C.“除铜”中加入Zn粉置换溶液中的Cu,过量的Zn粉也能溶解于稀硫酸,溶液中Zi?+浓度增大,导致活性氧化锌
的产量增加,故C错误;
2+
D.“沉锌”时溶液中的Zif+与HCO3-反应生成ZI[2(OH)2c0.3和CO:,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Zn+4HCO3-Zn2(OH)
2CO3I+3CO2T+H2O,故D正确;
故选C。
13、A
【解题分析】
A正确;
B、结构简式中,只有单键可以省略,碳碳双键等不可以省略,乙烯的结构简式应该是CH2=CH2,B错误;
C、CHg是丁烯的分子式,1,3-丁二烯的分子式为C4H6,C错误;
[H?H1H2H
D、丙烯的分子式为CH2=CH・CH3,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甘一5一厂.,其链节应该是C-,一,D错误;
CH3CH3
故选A。
【题目点拨】
①A选项是一个常考的出题方式,一定要注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说法,也要注意比例模型中原子半径的比例大小
是否符合实际情况;②简单分子的分子式的确定可以直接套用通式来确定,考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记忆各类有机物
的通式,以及减氢原子的规律。
14、C
【解题分析】
CH3cHeH2cH3
分子式为CsHi2含3个甲基的煌为|,该煌的一氯代物有4种:CICHiCH(CH3)CH2cH3、(CHj)
CH,
2CCICH2cH3、(CH3)2cHeHCICH3、(CHj)2CHCH2CH2CI,采用•,定一移二”法,第二个氯原子的位置如图:
)),该烧的二氯代物的同
C1CH2CH(CH3)CH2CH3'(CH32CaCH2CH3'(CH32CHCHC1CH3'(CH3)2CHCH2CH2CI
分异构体有5+2+2+1=10种,答案选C.
15、D
【解题分析】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0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T;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
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丁是NH4HCO3,故选D。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然后判断甲的组成即可。
16、C
【解题分析】
A.中子数为10的氟原子为:1F,选项A错误;
B.C4H8。2为乙酸乙酯的分子式,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CH3COOC2H5,选项B错误;
C.Mg2+的结构示意图为:④选项C正确;
D.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两个氧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应为:H:O:O:H,选项D错误。
・一■•
答案选C
17
【解题分析】
A.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氯化氢,氯离子浓度增大,会使氯化钠析出,故A正确;
B.溶液中只存在水的电离平衡,故B错误;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通入氯化氢后溶液显酸性,溶液pH值减小,故C正确;
D.因为有氯化钠固体析出,所以氯化钠的溶解速率小于结晶速率,故D正确;
故选:B.
18、D
【解题分析】
碱性氧化物是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题目详解】
A.MIUO7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A不符合题意;
B.ALO3既能与碱反应产生盐和水,也能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所以属于两性氧化物,B不符合题意;
C.Na?O2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生成氧气,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C错误;
D.Mg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碱性氧化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掌握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C
【解题分析】
A.等浓度的强酸强碱的滴定曲线,到达终点的pH发生突变,不是渐变;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锈离子,Mn"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反应加快;
C.反应2sO2(g)+O2(g)=2S(h(g)AH<0,结合K虽温度的变化情况作答;
D.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根据图示的能量变化与实际反应的热效应不符。
【题目详解】
A.0.1mol・L」NaOH溶液的pH为13,用0.1mol・L”盐酸滴定恰好中和时pH为7,因浓度相同,则体积相同,但酸碱
中和在接近终点时,pH会发生突变,曲线的斜率会很大,A项错误;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镒离子,则n(Mn2+)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大,且催化作用,一段时间内增加的更快,后来浓
度变化成为影响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浓度减小,速率减慢,图像不符,B项错误;
C.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后升温K正减小,而K逆增大,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
倒数关系,C项正确;
D.图象中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但反应CH2=CH2(g)+H2(g)fCH3cH3(g)AHV0,是放热反应,反应物能量高,
图象中表示的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20、D
【解题分析】
由电解装置示意图可知,a极生成02,。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b极),
2
电极反应式为:2C2O5-4e===4CO2+O2,d极生成C,C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d为阴极,连
通电
22
接电源负极(c极),电极反应式为:CO,+4e===3O+C,电池总反应为CO2C+O2f,据此解答问题。
【题目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a极是电化学装置的阳极,A选项错误;
B.d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O.?+4e===3O2+C,B选项错误;
C.①中,捕获CO2时,C(h变成CzO产和CCh3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为+4价,没有发生改变,C选项错误;
通电
D.电池总反应为=C+Ozt,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21、C
【解题分析】
A.装置B中无水CaCb作干燥剂,干燥NO气体,由于装置为U型管,若换为浓硫酸,气体不能通过,因此不能将B
中的药品换为浓硫酸,A错误;
B.实验开始前通一段时间CO2,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避免NO氧化产生NO?气体,不能发生2NOi+Na2O2=2NaNO3,
但CO2会发生反应:2co2+2Na2(h=2Na2co3+O2,因此也不能制得比较纯净的NaNCh,B错误;
C.开始滴加稀硝酸时,A中Cu与稀硝酸反应产生NO气体,NO与装置中的02反应产生NO2,因比会有少量红棕色
气体,C正确;
D.在装置D中,NO会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溶液褪色,因此当D中溶液紫红色变浅,就证明了NO可以被氧化,
此时就可以停止滴加稀硝酸,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22>B
【解题分析】
A.向Fe(NC)3)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的Fe?+、H*、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溶液变为黄色,再滴加
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故不选A;
B.乙烯能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生成1,2-二溟乙烷溶于四氯化碳,所以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故选B;
C.向A1Q,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相当于加入过量强酸),
氢氧化铝溶解,故不选C;
D.Na2s?。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产物中有硫和二氧化硫,所以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故不选D。
答案:B,
【题目点拨】
易错选项A,注意酸性情况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4羟基、段基
Cl0HCHOHO
产-卜;
S2NaOH_J6C-CH20H
工,+2NaCl—LH
CH3—CH:—O
OH
—CH*——CH:—0
CH;OH
催化剂BbCH3—CH—CH—CH3NaOH稻容液
2CH3-CH=CHCH-CH=CH-CHIIrr;----------CH=CH-CH=CH
233ArAr加热22
【解题分析】
由A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B,B与HC1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的结构简式为
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景区专业单招试题及答案
- 烘焙专业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秦皇岛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含答案)
- 转专业试题及答案
- 墙体开洞补洞施工方案
- 马自达氛围灯施工方案
- 福建省泉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 农机库房施工方案
- 城市规划行业工艺流程与实施标准
- DB11-T 2082-2023 公路除雪融雪作业技术规程
- 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单(带存根回执)
- 新生儿常见感染诊断治疗
-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分家山林权协议书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政策解读
- 眩晕的中医辨证治疗
- 2023年公共科考试:社区治理真题模拟汇编(共142题)
- 众辰变频器z2400t-15gy-1说明书
- ov属性分析技术在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应用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