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培训课件:《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_第1页
幼教培训课件:《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_第2页
幼教培训课件:《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_第3页
幼教培训课件:《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_第4页
幼教培训课件:《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托幼机构儿童伤害防范

如果不注意防范,伤害可能随时会发生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儿童伤害的分类伤害相关因素托幼机构常见儿童伤害的处理流程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和方法相关规定规范解读托幼机构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一、基本概念儿童伤害: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儿童造成的肉体和精神上的伤害,原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软组织损伤、骨折在儿童伤害中最为常见。基本概念软组织是指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滑膜、关节等软组织及部分软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损伤。软组织损伤常见有摔伤、扭伤、割伤、烧(烫)伤等。基本概念根据受伤部位皮肤粘膜的完整性分为闭合性损伤和开放性损伤。闭合性创伤:皮肤没有破开,但皮下组织和血管因受到挤压引起一定范围的损伤。开放性创伤:皮肤有破损。基本概念骨折:骨骼断裂。闭合性骨折:没有皮肤破损的骨折。开放性骨折:是指在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的骨折类型。二、儿童伤害的分类根据国际疾病ICD-10分类标准:儿童伤害分为:交通伤害、中毒、跌落伤、叮蛟伤或动物致伤、烧(烫)伤、溺水、窒息、挤压伤、割伤、刺伤、触电等。儿童伤害致死已成0-5岁儿童第一死因。2000-2005年全球0-14岁儿童伤害死因构成图

图片来源:医学生网()三、儿童伤害发生相关因素性别因素:男孩90%;女孩10%季节因素:春季60%;夏季30%;冬秋季10%场地因素:大型玩具场所75%;盥洗室20%;教室、活动室5%儿童伤害发生相关因素安全隐患调查结果:25%的有热源的幼儿园中,未安装防护栏;15%的园所室内电器插座安装高度不够;25%的园所热水瓶、成人剪刀、消毒剂未放置在安全地方;13%的园所伙房、锅炉房没有防止儿童进入的安全措施;35%的园所娱乐设施及玩具无日常维护和保养.四、常见儿童伤害的处理流程(九)跌落伤害发生地四肢受伤骨折颅脑伤或颈、腰椎损伤尽快冷敷减轻痛苦避免随意移动伤员,先止血,再用木板、厚纸板等加以固定保持安静平卧、不可搬动,尽快呼叫120现场抢救(十)电击伤害电击伤立即切断电源平卧,解开衣扣,心肺复苏呼120,送医院抢救(十一)异物入五官鼻腔异物不要用手去掏,以防越掏越深异物较小紧压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出,纸捻刺激鼻黏膜,使其打喷嚏后喷出纸片或棉花用圆头镊子取出不易取出送医院处理眼异物不要用手揉眼睛在眼睛表面用干净的手帕和棉球轻轻擦去,或闭眼片刻,让泪水带出异物嵌入结膜内翻开眼皮试去铁屑等嵌入角膜送医院处理外耳道异物体积小的异物可让孩子的头歪向异物一侧,然后单脚跳小虫类异物可在耳内滴数滴酒精或油,将虫杀死再取出消化道异物光滑的异物吃些粗纤维的食物,使其尽早随大便排出尖锐的异物尽快送医院处理五、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及方法六、儿童伤害防范相关规定规范解读

《管理办法》解读增加:第二十一条托幼机构未按照规定履行卫生保健工作职责,造成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职责,导致托幼机构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生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修改:第五条托儿所、幼儿园园舍、桌椅、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儿童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要求。(1994年)第七条:托幼机构的建筑、设施、设备、环境及提供的食品、饮用水等应当符号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2010年)

第十五条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六)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1994年)修改:

第十条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八)建立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卫生安全防护工作,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2010年)

《工作规范》解读

第二部分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内容:儿童伤害事故的预防(八)范围:涉及托幼机构的一日生活、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与管理、体格锻炼、卫生与消毒、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规范》解读1.托幼机构的各项活动应以儿童安全为前提,建立安全及检查制度,落实预防儿童伤害的各项措施。2.托幼机构的房屋、场地、家具、玩教具、生活设施等应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3.托幼机构应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食物中毒、火灾、暴力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果发生重大伤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4.托幼机构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教育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普及安全知识。5.保教人员应接受预防儿童伤害事故相关知识的培训,做好儿童安全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软组织损伤、骨折、烧(烫)伤、中毒等伤害事故的发生。

工作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加强儿童安全知识教育及时报告制度开展有针对性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安全工作检查,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加强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与安全训练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儿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责任与实施

妇幼保健机构:辖区内卫生保健人员的培训、基本知识、基本救助技能或演练、安全教育等。托幼机构:确定责任人、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设施、设备、教玩具等。卫生保健人员:掌握全园儿童健康状况、晨检和全日健康观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救助技能、安全教育、安全记录等。责任与实施安全问题是托幼机构的大事。教育部门:主管部门,第一责任人。卫生部门主要任务:配合/协助教育部门。工作方法:健康教育、应急(急救)知识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七、儿童伤害防范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及地方关于加强托幼机构儿童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二)制订并落实儿童安全管理制度1、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修改、补充,真正体现其实效性。2、建立安全管理工作小组,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专项检查与一般检查相结合的方法。3、定期召开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分析全园安全工作情况,交流做法和经验,提出工作要求。4、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5、制定儿童伤害应急预案,及时、科学、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托幼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流程

(三)加强教职员工的安全意识

培养他们的工作责任心,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操作规范和发生伤害事故时的现场处理方法,托幼机构应定期对教职员工进行安全管理的园内外培训。坚决杜绝任何虐童事件的发生,避免儿童身心的伤害。

(四)加强对家长的安全教育

幼儿园在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指导活动中应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如开设专题讲座、辨析活动、知识竞赛、家教园报和墙报等,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丰富家长的安全知识,便于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五)加强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1.帮助儿童树立安全意识。

2.引导儿童学习必要的安全常识。

3.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激发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六)结合儿童伤害特点开展儿童伤害防范工作

1、加强对男孩伤害事故的预防工作。2、针对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特点,保教人员始终要有安全意识,对潜在的损伤有预见,提高警惕,发现危险苗头,及时加以处理。3、儿童伤害较多发生在春季和每天的10:00—14:30,因此尤其要给予高度重视,提高防范意识,完善相关措施。

4、大型玩具场所是儿童伤害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