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第5章钢的热处理2-河北工业大学_第1页
机械工程材料第5章钢的热处理2-河北工业大学_第2页
机械工程材料第5章钢的热处理2-河北工业大学_第3页
机械工程材料第5章钢的热处理2-河北工业大学_第4页
机械工程材料第5章钢的热处理2-河北工业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工艺4/25/202514/25/202524/25/202534/25/202544/25/202554/25/202564/25/202574/25/202584/25/20259将钢加热到略高于Acl的某一温度并保温较长时间,使钢中未溶碳化物〔共析Fe3C与Fe3CⅡ〕由片状变成球状,然后随炉缓冷或在略低于Ar1的一定温度等温,使A进行共析转变时,以未溶渗碳体粒子为核心形成球状Fe3C。4/25/2025104/25/2025114/25/2025124/25/2025134/25/202514加热温度亚共析钢:T=Ac3+〔30℃~50℃〕过共析钢:T=Accm+〔30℃~50℃〕4/25/2025154/25/2025164/25/2025174/25/2025184/25/2025194/25/202520亚共析钢:TA=Ac3+〔30℃~50℃〕T过高晶粒粗大;T过低欠热,有自由F硬度缺乏。过共析钢:TA=Ac1+〔30℃~50℃〕(1)T过高,碳化物溶解,M片%↑易于变形和开裂(2)选择TA=Ac1+〔30~50℃〕温度加热保存局部未熔碳化物,以提高钢的硬度与耐磨性,同时由于降低了A中的C含量,使基体的C%↓,使M条%↑,b↑,δ↑、αk↑。合金钢:奥氏体化温度可以适当升高。因为大多数合金元素都能阻碍A晶粒的长大,使A化温度升高。如:W18Cr4V钢,Ac1=860℃~880℃,

TA=1280℃,晶粒度为9级。4/25/2025213、加热与保温时间4/25/202522

图5理想冷却速度理想冷却速度:1〕在Ac1~650℃之间慢冷,以↓热应力2〕在650℃~400℃之间快冷,以避开“鼻尖;防发生非M相变3〕在400℃以下慢冷,以↓组织应力。4/25/202523结论:碳素钢一般采用水冷或盐水冷却。4/25/202524

油——20#机油,40~80℃盐浴和碱浴

4/25/2025254/25/2025264/25/2025274/25/202528指在B温度区域等温,发生下

B转变。内应力↓↓,变形小4/25/2025294/25/202530

钢的淬透性淬透层深度〔δ〕表层〔100%M〕至半M层〔50%M〕的深度。淬透层深度〔δ〕越大,钢的淬透性越好淬透性与淬透层深度关系:在尺寸、形状均相同的条件下,淬透性大的钢,淬透层深度越深。4/25/202531影响淬透性的因素4/25/202532钢的淬硬性

4/25/202533

淬透性的实际应用1、大截面零件或动载荷下工作应选高淬透性钢。

如:W18Cr4V、9CrSi2.形状复杂的或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件应选高淬透性钢。3.焊接零件应选低淬透性钢。

4/25/202534

4/25/2025354/25/2025362.剩余奥氏体转变〔200~300℃〕MM回A'B下200~300℃含量少主要组织4/25/202537剩余奥氏体的转变4/25/202538ε碳化物低过饱和度的a固溶体

亚稳定Fe3C稳定F针状细粒状T回M和A'分解4/25/2025394.碳化物的聚集长大〔>400℃〕T回Fe3CF不断聚集长大颗粒状或球状Fe3C回复、再结晶等轴晶多边形的FS回4/25/2025404/25/2025414/25/2025424/25/202543两者性能截然不同。其组织、性能比较如下表:4/25/2025444/25/2025454/25/202546两个温度区间:250-400ºC,450-650ºC4/25/2025474/25/2025484/25/2025491.氧化和脱碳2.变形与开裂3.硬度缺乏与软点4.过热与过烧过热是指晶粒过分长大,致使零件力学性能明显降低的现象。过烧是指组织中沿晶界产生了氧化或熔化的现象。假设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将引起零件过热或过烧现象。零件一且产生过烧即成为废品。4/25/202550工业中如齿轮、凸轮、曲轴等对性能的要求为:外表高硬度、高强度及好的耐磨性,而心部高韧性,对这类零件需要进行外表热处理.4/25/202551集肤效应:感应加热时,感生电流集中在工件外表的一种效应。感生电流的频率〔f〕越大集肤效应越强,电流透入深度越浅,淬透层越浅。↓〕,淬透层越浅感应加热的频率选择1.淬透层深度δ=0.5~3mm时选高频加热f=200~350kHz

。2.淬透层深度δ=2~10mm时,

选中频加热f=2000~8000Hz3.淬透层深度δ=8~15mm时,选工频加热f=50Hz图10工件感应加热示意图4/25/2025524/25/2025534/25/202554

§5-7钢化学热处理一、化学热处理概述对于某些齿轮类零件,如汽车变速箱齿轮,内燃机凸轮等在工作中承受强烈的摩擦磨损,和较大的交变载荷,冲击载荷。要求外表高硬度、高耐磨和高的接触疲劳强度,一定的韧性;心部具有高的韧性和足够高的强度。对这类材料需要进行外表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是将工件置于一定的介质中加热和保温,使介质中的活性原子渗入工件表层,改变外表层的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从而使工件表层获得所需特殊性能的热处理工艺。4/25/202555钢的渗碳〔气体渗碳〕渗碳用钢:渗碳件一般采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制造,如20、20Cr、20CrMnTi、20CrMo等。

渗碳温度:900~950℃渗碳时间为:依要求的渗层厚度而定。渗碳目的:是使工件在热处理后外表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强度以及较高的韧性和塑性。主要用于:外表将受严重磨损,并在较大冲击载荷、交变载荷,较大的接触应力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齿轮、活塞销、套筒等。4/25/202556渗碳原理在井式渗碳炉中滴入煤油,煤油在高温下裂解渗碳性介质-甲烷气体〔CH4〕和CO气体及氢气,该气体在钢的外表分解出活性碳原子-[C],在较高温度进入钢的外表。CH4→[C]+H2CO→[C]+CO2CO→[C]+H2O

4/25/202557渗层组织–(渗碳后缓慢冷却,从内层到外层组织)为:

原始组织-亚共析层-共析层-过共析层图11低碳钢缓冷后的显微组织渗碳件表层的碳浓度一般控制在1.0%左右,因此渗碳件缓冷后外层为过共析组织P+Fe3CⅡ,心部为原始低碳亚共析组织F+P,中间为过渡组织。一般规定,从表层到过渡层的一半处的深度为渗层厚度。渗碳温度越高、时间越长,那么得到的渗层深度越厚过共析层共析层亚共析层原始组织4/25/2025584/25/2025594/25/2025604/25/2025614/25/2025624/25/202563

钢的氮化4/25/202564钢的碳氮共渗1.中温气体碳氮共渗:由于氮能扩大g相区,降低钢的临界点,并能增加碳的扩散速度,因此共渗温度比渗碳温度低,渗速也快。生产中常用的共渗温度一般在820~880℃范围内,要求的渗层厚度为0.2~1.0mm,渗层的氮浓度在0.2%~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