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肇庆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肇庆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本试题共6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距今7200—6900年前的江苏省草堰港遗址,目前已出土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其中,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其次为罐、钵;骨器数量众多、打磨精美;木器有钻木取火器、纺轮、浮漂等。由此可推知()A.当时渔猎采集已被取代 B.人类生产生活渐趋稳定C.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 D.该区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草堰港遗址的考古发现可知,该地区遗物众多,陶器中釜占主导地位,说明已经有了定居生活的痕迹。同时,遗址中还发现了骨器和木器,这些工具的存在表明了当时生产活动的多样化和生产生活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B项正确;根据时间可知该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当时渔猎采集未被完全取代,排除A项;该遗址虽显示出一定的社会复杂性,但时期不符合且无明确证据表明早期国家形态初步形成,排除C项;该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但并不能说明该区已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排除D项。故选B项。2.秦朝在征服岭南后,在岭南地区修建了不少的城池和关隘,譬如《史记》中记载的岭南三关,分别控制着五岭山脉的险要关口,卡住了从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通道。这一措施()A.阻止了岭南地区与北方的往来 B.反映了秦朝刑法的严酷性C.导致了岭南地区出现割据政权 D.加强了对岭南的直接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秦朝在岭南地区修建城池和关隘,主要是为了加强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和管理,这些关隘控制着五岭山脉的险要关口,卡住了从中原进入岭南地区的通道,从而加强了秦朝对岭南地区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修建关隘不是为了阻止往来,而是为了控制通道,排除A项;修建关隘与刑法的严酷性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导致岭南地区出现割据政权的因素众多,修建关隘带来的地理和战略优势只是其中之一、且岭南地区出现割据政权是在秦朝灭亡后,排除C项。故选D项。3.590年,隋文帝颁布命令,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实行“寓兵于农”。这使过去兵民分治、府兵另立户籍的旧制发生了改变。这反映了隋朝政府()A.意图削弱军将权力 B.弱化对民众的控制C.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D.着力减轻财政负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隋文帝在590年的改革中要求府兵及其家属在州县落籍,平时从事生产,这一措施有助于将原本独立的军户编入普通州县户籍,从而削弱了军将对军队的私人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直接控制,A项正确;隋文帝的改革通过将府兵及其家属编入民籍,纳入州县管理,实际上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排除B项;“寓兵于农”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但“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减轻财政负担不是改革的主要意图,主要意图是削弱军将的权力,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4.北宋中期,理学诗派兴起,其主题主要集中“论道崇德”“仁政爱民”“咏史怀古”和“游记写景”等方面,同时也涉及了“人生感怀”“咏物言理”“议论科举”等话题。由此可见宋代()A.文化精神呈现出新的面貌 B.商品经济渗透到文化领域C.文学创作转向为政治服务 D.传统教化实现了迭代重构【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北宋中期,理学诗派兴起,涉及道德、政治、历史、自然等多个主题,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标志着儒学出现新气象,强调了义理探究和经世致用,与之前的文化面貌有明显区别,体现了宋代文化精神的新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商品经济对文化领域的渗透,排除B项;理学诗派并非纯粹为政治服务,而是更广泛地探讨道德和哲学问题,排除C项;虽然涉及教化,但“迭代重构”的说法过于宽泛,不够准确,排除D项。故选A项。5.如表为明代匠户制度的相关信息。这种变化()类别要求轮班匠明初规定每三年到京服役三个月;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起,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住坐匠明初规定固定做工,每月有1/3的时间为官府做工,月粮由国家支给,其余2/3的时间自由支配;后来,逐渐放松了对匠户的人身控制A.降低了官营手工产品的品质 B.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C.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开启了白银货币化进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明代的匠户制度原本要求工匠世代为官府服役,这限制了工匠的自由和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嘉靖年间的政策改革,轮班匠开始通过缴纳银两代替服役,这一变化使得工匠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从事其他工作,包括参与市场活动,从而有可能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这种变化有利于减轻工匠的服役负担,但并不必然会降低产品质量,排除A项;明代并未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虽然改革涉及白银的使用,但这并不是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开始,且材料中未提及这一改革对白银货币化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6.1869年,左宗棠在陕西建立了西安机器局;1872年,西安机器局迁至兰州,改名为兰州机器局,该局为驱逐外匪阿古柏和收复新疆提供了大部分军火。据此可知,该机器局的设立()A.化解了清政府边疆危机 B.反映洋务运动具有一定成效C.开启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D.推动了军事体制的根本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兰州机器局提供了驱逐外匪和收复新疆所需的军火,体现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成效,增强了国防力量,B项正确;A项夸大了兰州机器局的作用,其对边疆危机的化解作用有限,排除A项;兰州机器局主要服务于军事,并未开启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排除C项;兰州机器局并未推动军事体制的根本变革,D项说法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7.从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在一些城市设立各种军事学堂,同时派大量留学生分赴英、法、德、日等国学习军事。这些措施提高了军队的知识化程度,不少新思想也在军队中迅速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A.进一步推动了新的革命浪潮 B.体现了学堂选官制得以落实C.促进洋务运动向深层次发展 D.标志着军事近代化改革开启【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清政府设立军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学习军事的举措,在提高军队知识化程度的同时,还使新思想在军队中迅速传播。这些新思想包括了对清政府统治的质疑和反抗,部分新军接受了革命思想,又进一步推动了新的革命浪潮的到来,A项正确;学堂选官制得以落实并未在材料中提及,且与材料中提到的新思想传播不符,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已经失败,排除C项;我国军事近代化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8.1918年,《新青年》开辟“易卜生号”,除了宣传胡适等人批判传统戏剧的言论外,还刊登了旧剧剧评家张厚载为旧剧辩护的文章,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中国旧剧逐渐摆脱了所谓“野蛮落后”“原始低等”的标签。这反映出()A.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B.国民近代公民意识的觉醒C.中华传统文化有旺盛的生命力 D.社会风俗实现近代化转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8年(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新青年》杂志的“易卜生号”引发了关于传统戏剧的讨论,这场讨论针对传统戏剧是否过时、落后,乃至是否要舍弃,最终中国旧剧摆脱了负面标签,这显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适应时代变迁和创新发展的生命力,C项正确;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但不是核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无法得出近代公民意识的觉醒,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服饰、称呼、礼仪等社会风俗的近代化转型,排除D项。故选C项。9.1938年,晋察冀边区开展了冬学运动,把广大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包括识字、学习救亡歌曲以及一些军事常识等。这一运动的开展()A.巩固了中央苏区的政治地位 B.反映出抗日救亡运动的起步C.有利于增强抗日救亡力量 D.适应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8年(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1938年晋察冀边区开展的冬学运动,通过组织农民学习政治、文化知识,提高了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文化水平,使他们更加了解抗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了抗日救亡的力量,C项正确;193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巩固了中央苏区的政治地位与当时历史背景不符,排除A项;抗日救亡运动起步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排除B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是在1949年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C项。10.1961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发文件要求重视节水工作;次年5月,建筑工程部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建工厅(局)等“协助大工业用户合理安排用水,做好冷却水、空调水及部分洗涤水的循环使用、重复利用”。此举旨在()A.满足经济体制全面转型需要 B.提升废水处理的技术C.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准备条件 D.适应国民经济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国家计划委员会要求重视节水工作,随后建筑工程部也发出通知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使用,这些措施反映出在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经济困难后,政府开始调整经济政策,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没有经济体制全面转型,排除A项;提高废水处理的技术、为大规模工业建设准备条件与节水措施有关联,但并不是这些措施的目的,材料中措施的目的是适应国民经济的调整,排除BC项。故选D项。11.据记载,波斯帝国首位君主居鲁士在出征途中,会抽调部分士兵专门负责修路,并根据马匹奔跑一天的里程设立驿站,配备负责信函传递的马匹和人员。居鲁士此举意在()A.改善征服地区交通 B.创新地方治理的模式C.维护帝国统治稳定 D.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根据材料可知,居鲁士抽调士兵修路、设立驿站,而道路改善和有组织的驿站能够加快信函的传递速度,从而在大规模军事行动中保持信息的流畅和指挥的有效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维护帝国统治稳定,C项正确;改善征服地区交通、创新地方治理的模式不是居鲁士的主要目的,其目的是维护帝国统治稳定,排除AB项;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指出,中世纪欧洲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货物交换的活跃,“旧城不断恢复,新城开始建立……复兴的城市又为商人阶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保障”。该看法着重()A.强调希腊文化的影响 B.分析城市发展的原因C.说明王权强化的历程 D.探究民族国家的起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欧洲)。材料中提到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和“货物交换的活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直接促进了旧城市的复兴和新城市的建立,为商人阶层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中古时期城市的发展,并未提及希腊文化,排除A项;中世纪时期,王权有强化的趋势,但材料没有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性;材料主要涉及中古时期城市发展的原因,与民族国家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3.如表为1820—1913年世界主要地区人均收入情况数据统计(单位:1990年国际元)。据此可知,当时()地区1820年1870年1913年西欧145520063488东欧6839531726英国衍生国注130224195233拉美6287761552亚洲591548691非洲420500637世界7078741524注:英国衍生国指那些曾经是英国殖民地或受英国影响较深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A.全球地区分化扩大 B.工业革命惠及世界C.英国主导世界经济 D.大国之间冲突激增【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观察表中数据可知,西欧地区人均收入增长速度接近1.5倍,亚非拉地区除了拉美,增长速度都没有超过一倍,说明工业革命加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经济不平衡,扩大了经济的全球分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分化,而非工业革命惠及世界,排除B项;材料时间截至191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快速崛起,英国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后,全球的分化,大国之间冲突激增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4.187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法国等国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涉及多项当时国际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另外还将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人放置在博览会中加以展示,借以塑造“异国情调”。据此可知,这次博览会()A.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 B.呼吁各国加深科技合作C.彰显殖民大国优势姿态 D.推广工业革命的新成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78年的万国博览会,不仅展示了工业成就,还通过国际会议讨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体现了当时国际秩序中各国力量的博弈和影响力,同时,将阿尔及利亚人作为展示对象,反映了当时殖民主义下的力量不平等和文化霸权,彰显了殖民大国的优势姿态,C项正确;将阿尔及利亚人放在博览会是为了显示殖民大国的姿态,而非为了引导世界关注非洲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科技在博览会中的情况,排除B项;将阿尔及利亚人放置在博览会中展示不属于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C项。15.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推行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搞空实体经济。这些措施表明()A.二战后经济安全仍然面临着挑战 B.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成效显著C.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成为世界潮流 D.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法国)。戴高乐在1958年推行的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追逐利润而搞空实体经济,这表明了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经济安全挑战,反映出当时法国对于经济稳定和安全的高度重视,A项正确;虽然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复苏有积极作用,但该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加强国际经济协调成为世界潮流并未在材料中体现,且戴高乐的改革更多地体现了法国对国内经济安全的控制,而非国际经济协调,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二战后经济安全仍然面临着挑战,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命脉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16.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创作的讽刺漫画《先生,我们一定会将你们的人道主义援助用于和平目的》。该漫画意在说明()注:箱子上有“美国制造”的字样A.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有所扩展 B.美国冷战思维加剧地区冲突C.美国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D.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中东地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时期(苏联)。该漫画是苏联在冷战时期创作的讽刺作品,它反映了苏联对于美国所谓“人道主义援助”背后的政治动机的批判,苏联试图通过批判美国“人道主义援助”的虚伪性,揭露美国冷战思维加剧地区冲突的真相,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苏联对美国的讽刺,未提及和平演变政策的扩展,排除A项;虽然美国在冷战中确实试图扩大其影响力,但漫画主要反映的是美国援助背后的政治动机和对地区冲突的影响,而非其霸主地位的确立,排除C项;漫画反映的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非冷战重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版画和插图源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都极具史料价值。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版画主要题材及作品主要题材作品历史人物《四美图》《关羽像》《东方朔偷桃图》风景画《御制秘藏诠之木刻山水画》民风民俗《童姑对唱》《新年接喜》农桑《耕织图》医药《经史政类备急本草》《新刊补注铜人腧穴缄灸图经》——据崔世伟《论宋代版画中的理学思想》整理材料二明朝中后期,书籍产业迎来扩张,小说和戏曲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出版内容,其插图也相应兴盛。前代流传下来的绘画技巧、风格形式、书籍样式、印刷系统等,都扎根于明代肥沃的土壤,并进一步发展壮大。而在竞争激烈的书籍市场中,各地刻书业以各自鲜明的插图风格、与众不同的排版方式、更快的印刷速度和更有魅力的书籍样式来吸引读者,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插图流派。——摘编自马箐《中国古代插图的变迁史及背景分析》(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版画主要题材的特点,并简析宋代版画发展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朝中后期插图“相应兴盛”现象所反映的时代潮流。【答案】(1)特点:题材多样;世俗化;受到理学思想影响;具有明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作用:有利于文化传播与普及;有利于推动社会教化;推动了科学技术传播;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2)时代潮流:市民文化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发展推动社会变迁;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特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宋代版画涵盖了历史人物、风景画、民风民俗等多种主题,可知这一时期的版画题材多样;许多版画作品如《童姑对唱》《新年接喜》等,展现了宋代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庶民生活,反映了世俗化特征;材料中的《关羽像》《东方朔偷桃图》等,体现儒家伦理道德(当时表现为理学)的影响,可以得出受到理学思想影响的结论;宋代版画不仅用于艺术欣赏,还广泛应用于教育、宗教、日常生活等领域可知,具有明确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作用:结合所学,版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能够将复杂的信息以图像的方式简洁地传达给大众,有利于文化传播与普及;历史人物作品可用于教育,帮助人们学习和遵守社会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社会教化的力度和广度;医药相关的版画如《经史政类备急本草》和《新刊补注铜人腧穴缄灸图经》以及农桑题材的《耕织图》,这些作品对于科学技术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版画的制作和销售本身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版画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推动了艺术领域的发展,为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小问2详解】本题是材料分析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时代潮流:结合所学,明朝中后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逐渐兴起,而插图作为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逐渐兴盛和发展起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书籍出版和插图制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需求,因此明朝中后期,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社会的流动和变迁,从而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插图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也受到了这种变迁的影响和推动;明朝中后期,各地刻书业以独特的插图风格、排版方式等吸引读者,形成了不同的插图流派,这种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种繁荣为插图艺术的兴盛提供了更多的样式和风格选择;明朝中后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绘画技巧、印刷系统等得到了改进和完善,这些技术的进步为插图艺术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支持。18.医疗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的伤亡情况十分严重,根据地提出了“与两个敌人作战(民族敌人与健康敌人)”的工作口号。先后建立了八路军前方总卫生部卫生学校、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等卫生学校。通过学校教育和短期训练班,培养了3000多名医药卫生干部和近万名短期训练班的卫生人员。此外根据地还出版了大量的医学书刊。一批援华医学专家如白求恩等对根据地医学教育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卫生防疫站及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卫生防疫专业机构。“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基本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和医疗上的劳动保护制度,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和工矿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到有病就医的经济保证。而在农村,对那些严重危害健康的流行性疾病的治疗,则采取了减免费用的办法。通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57岁。——摘编自胡新民《新中国是怎样实施前四个五年计划的?》等(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根据地医学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并概述这一时期医学教育的主要模式。(2)根据材料二、简析“一五”计划期间的医疗举措的影响。【答案】(1)原因:抗日战争的推动;国际援助与示范作用;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任答两点即可)主要模式:正规医学学校教育;短期训练班;国际专家现场教学示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任答两点即可)(2)影响:保障了部分群体的疾病医治;有助于人均寿命的提高;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开展;初步奠定新中国医疗制度的基础。(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的伤亡情况十分严重”信息可得出抗日战争的推动;据材料一“通过学校教育和短期训练班,培养了3000多名医药卫生干部和近万名短期训练班的卫生人员”可得出政府对医学教育的重视;据材料一“一批援华医学专家如白求恩等对根据地医学教育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可得出国际援助与示范作用。第二小问主要模式,据材料一“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等卫生学校”可得出正规医学学校教育;据材料一“通过学校教育和短期训练班”可得出短期训练班;据材料一“一批援华医学专家如白求恩等对根据地医学教育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可得出国际专家现场教学示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影响:根据材料二“‘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基本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和医疗上的劳动保护制度,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和工矿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到有病就医的经济保证”可得出保障了部分群体的疾病医治;据材料二“通过全国上下的不懈努力,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可得出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开展;据材料二“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57岁”可得出有助于人均寿命的提高;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后,逐步建立起卫生防疫站及急慢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等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可得出初步奠定新中国医疗制度的基础。19.清末民初,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受到“文明史”编纂方法的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时期表现清末新政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设定的中学阶段的中国史课程要义优先讨论“历代帝王之大事”等,在涵养“忠爱之性情”基础上涉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弛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民国初期历史要旨在使知历史上重要事迹,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之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摘编自马克锋、王子聪《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结合材料,围绕“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自拟论题,撰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答案】示例1:论题: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的演变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化。论述: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改革的压力,清政府试图通过教育改革来强化封建统治。因而,历史课程要义坚持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保留了传统的儒家价值观。但因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课程又尝试融入新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历史教科书编撰呈现明显的趋新风尚。这种半新半旧的课程要义,同时也映射了晚清政府政治改革的状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度。在此背景下,教科书则更加明确地强调了现代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清末的课程标准相比,民国的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还体现了对共和政体的认同和对民国建立的肯定。总之,历史教科书中对“文明”的叙事从清末的新旧相交,到民国的全面改革,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从专制到民主的演进趋向。示例2: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的演变反映了近代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侧重认识的共性)示例3: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的演变反映了知识分子探索民族复兴道路的发展。(侧重认识的发展)【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时空是清末民初的中国。根据材料设问围绕“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自拟论题,可拟定主题为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的演变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化。接下来展开论述,可从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文明”叙事变化的角度论述其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关系,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不仅反映了政治的变化,同时也引导了公众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分析清末民初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文明”的叙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对“文明”概念的不同理解和应用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政治因素。在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中,中学阶段的中国史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历代帝王之大事”等,强调对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的培养,保留了传统的儒家价值观。此外,课程还包括学术、技艺的发展,军事、政治的变革以及农业、工业和商业的进步等方面。这种教育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因为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接受了新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教科书编撰呈现出半新半旧的特点。民国初期,中学历史学科更加注重历史的实用性和民族性,强调历史的教育意义在于理解民族的进化、社会的变迁和国家政体的变化,教科书更加强调现代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培养。这一时期的历史教科书开始删除与清朝有关的内容,转而采用“民国”的表述,体现了新政权对历史叙事的重新定义和掌控。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历史教科书中对“文明”的叙事从清末的新旧相交,到民国的全面改革,反映了近代中国政治改革从专制到民主的演进趋向。20.经济发展与国际政治局势存在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全球规模的资本积累过程先后经历了四个周期:“热那亚周期”(15世纪—17世纪)、“荷兰周期”(16世纪末—18世纪)、“英国周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和“美国周期”(19世纪末至今)。——摘编自【意】乔万尼·阿里吉《漫长的20世纪:金钱、权力与我们时代的起源》材料二1719—1785年英国颁布的相关政策时间相关政策1719年英国通过法令禁止技术工人移民国外1733年英国制定《糖浆法案》,对外国产品征收重税,并对从法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1750年英国立法禁止羊毛、钢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