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恐龙无处不有【课标内容】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推敲重要词句作用,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教材分析】《恐龙无处不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2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说明文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本文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前面已经学习了几篇说明文,因而对于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重点就是引导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课文,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了解“板块构造”“泛大陆”等科学概念。3.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情感目标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2.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说明的事理及作者的思路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策略】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展示一组恐龙图片)2.我们看到的是恐龙的图片,但是,现在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里见过?恐龙曾经是最庞大的动物,可却在6500万年前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跟着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底。3.板书课题及作者并明确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家。曾获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他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泰斗。2.重点生字词遗骸蟾蜍褶皱(三)默读课文,思考本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有”,那么它要说明的对象是恐龙吗?为什么?师总结:不是,是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板书)(四)再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思路,来分析说明顺序。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各小组学生发言整理作者的思路。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远古时期,各块板块曾经是连结在一起的叫“泛大陆”,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播放板块运动短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根据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师总结:作者在这里采用逻辑说明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形成板书)2.课文说明的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生物学、地质学(板书)(五)把握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语言,分析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大屏幕显示问题)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在南极洲也有恐龙化石,使说明更具体,更令人信服。)2.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南极洲”比作“大冰箱”形象的说明了南极冰雪覆盖的特点。)3.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2.25亿年”,用列数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形成和存在的时间。而这里的“大约”表估计、猜测,若去掉,则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的周密性和准确性。)师总结:所以,作者之所以能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介绍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还得益于他周密、准确的说明语言。(六)拓展延伸恐龙化石的发现是属于生物学,而板块构造属于地理学,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有新的发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事可以证明不同领域之间是有联系并可以互相启发的?试举一例。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大家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谈。师总结:大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大自然中许多生物的生存技能启发科学家的灵感。飞机、潜水艇、蒸汽机的发明众所周知。现在科学家模仿苍蝇的构造发明了微型飞行器。(七)师总结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学习作者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思维方法。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起从《被压扁的沙子》中来寻找答案!(八)作业布置收集资料,请用《我所知道的恐龙》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介绍给大家。板书设计恐龙无处不有恐龙无处不有————板块理论的正确生物学地质学【教学反思】《恐龙无处不在》,这篇课文初看标题,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文章。为了把握住文章的主旨,我这堂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设置问题环节、理清思路环节、得出结论环节。这三个环节扣住本文的主旨就是:“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再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拓展,达到举-反三的目的。总体上,课堂进行的比较顺畅,但是其中还是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药配方用户友好性设计考核试卷
- 执业管理办法试行
- 2024年西藏昂仁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按期交货管理办法
- 快递发放管理办法
- 执行落实管理办法
- 招商基金管理办法
- 房租发票管理办法
- 枇杷枝条管理办法
- 拍卖管理办法工商
- 治安纠纷谅解协议书
- 菜品委托开发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护发素销售预测分析及市场产销供需现状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合肥庐阳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
- 轨道交通地铁施工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
- 湖北段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遥感监测
- 人工智能辅助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眼外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