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判断题专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判断题专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判断题专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判断题专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判断题专练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暑假预习】2023年新初一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判断题专练附答案解析1.西汉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2.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3.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4.东汉后期,张角临时组织、领导了黄巾军起义()5.“一路一带”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6.就历史作用而言,基本可以对“焚书坑儒”持否定评价。(

)7.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史称“文景之治”,西汉发展到了鼎盛时期。()8.汉代出现的一种新式农具一耧车,用来进行灌溉。()9.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10.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佛教,其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11.韩信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将领,先投奔西楚霸王项羽未得重用,后来转投汉中王刘邦并辅佐刘邦击败了项羽。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了长平之战。(

)12.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统治者的暴政(

)13.秦始皇统一文字为隶书。()14.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治未病”理论。()15.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16.汉惠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历史上称“文景之治”。(

)17.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地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最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18.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19.秦国以五铢钱作为统⼀货币,在全国流通(

)20.《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司马炎。(

)2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使东汉王朝走向衰落。()22.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3.汉武帝时提出“推恩令”的建议的是董仲舒。24.秦长城的修筑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25.“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与休养生息政策有关。(

)26.汉文帝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27.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它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28.汉武帝刘邦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惩治腐败政策。()29.秦国统一六国最先灭掉楚国。()30.南北朝时期,我国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秦始皇陵兵马俑。(

)31.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学名著是《史记》。(

)32.秦朝时修筑了西起辽东.东到临洮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33.东汉末年,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名医是华佗。(

)34.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35.东汉时道教产生,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36.佛教兴起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的本土宗教。()37.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公元前60年设置的安西都护府。38.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39.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40.东汉耒阳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制成了“蔡侯纸”。()41.东汉时期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

)42.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他编著的《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43.秦始皇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重要的一条航线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44.“医圣”华佗在《伤寒杂病论》中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45.东汉衰亡的原因是黄巢起义4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7.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历史,东汉名医张仲景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48.要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司马迁的《史记》获得。()4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起义军建立了大顺政权。参考答案及解析1.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故题干说法错误。2.正确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因此,题干说法正确。3.正确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因此是正确的。4.错误详解: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故题干表述错误。5.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因此,题干表述正确。6.正确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但是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嵌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整体来说,基本可以对“焚书坑儒”持否定评价,题干正确。7.错误详解:汉高祖时期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到文帝和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西汉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故题干表述错误。8.错误详解: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叫耧车,它的主要用途是播种。西汉发明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的速度和质量。故题干表述错误。9.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朝时期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而不是奴隶起义,故题干说法错误。10.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家,其思想来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而佛教不属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11.错误详解:刘邦项羽为争夺帝位展开楚汉之争。故本题干表述错误。12.正确详解:根据材料“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和所学可知,秦朝末年,劳役徭役繁重,法律严苛,统治残暴,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所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统治者的暴政”说法正确。13.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统一全国文字为小篆,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故本题错误。14.正确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故而,此题正确。15.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故题干说法正确。16.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文景之治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因勤政爱民而形成的政治清明局面,故题目错误。17.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史称“楚汉之争”,最后项羽兵败被围垓下,自刎乌江,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题干所述内容符合史实,故说法正确。18.正确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题目描述正确。19.×详解:依据所学知识,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在全国流通,西汉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故说法错误。20.×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炎是西晋的建立者,《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而不是司马炎。故题干说法错误。21.正确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是东汉末年的特点,使东汉王朝走向衰落,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22.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首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23.错误详解:汉武帝时提出“推恩令”的建议的是董仲舒,史实表述错误。汉武帝时提出“推恩令”的建议的是主父偃。24.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故本题表述是正确的。25.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西汉王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这是“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之一,因此“文景之治”局面的形成与休养生息政策有关,题干所述为正确。26.错误详解:根据所学,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故错误。27.错误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但它没有推翻秦朝的统治。题干说法错误。28.错误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亡的教训的是因暴政而速亡,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且刘邦的庙号是汉高祖,故题干说法错误。29.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王朝,秦国统一六国时最先灭掉的是韩,而不是楚国,因此题干所述为错误。30.错误详解: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陵园东侧约1500米处的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发现于1974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我国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代表,故题干错误。31.正确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编写了《史记》一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以题干说法正确。32.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让蒙恬负责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故原题错误。33.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34.错误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故答案错误。35.正确详解: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人道或治病。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因此,东汉时道教产生,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故本题正确。36.错误详解: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是张陵。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佛教诞生于古印度,故题干表述错误。37.错误详解: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答案:错误38.正确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故本题说法正确。39.正确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故正确。40.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耒阳人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故原题错误。41.错误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实际上在蔡伦之前就已经有造纸术的存在了,后来经过蔡伦的改今,造纸技术获得了提高,实用性更强也更加方便,为文化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本题表述错误。42.正确详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虚心向名医求教,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故题干表述正确。43.错误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海船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由此可转运到欧洲地区,故题干表述错误。44.错误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因此题目说法错误。45.错误详解: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