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热点诗意生活_第1页
2025高考热点诗意生活_第2页
2025高考热点诗意生活_第3页
2025高考热点诗意生活_第4页
2025高考热点诗意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热点素材:诗意生活一、课内素材必修上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1.《短歌行》《归园田居》曹操与陶渊明两位诗人,以各自的诗歌创作展现了他们对于生命的诗意理解。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了无限的时空。曹操感慨生命苦短,是因为与其天下归心的雄图大志来比,几十年的人生确实过于短暂;求贤若渴的苦闷,也是想找到志同道合者一起完成心愿。曹操的诗意,是心怀天下。陶渊明遵循本心,复返自然,是摆脱了滚滚红尘世俗的桎梏,与天地自然山水田园融为了一体,不斤斤计较于个人的是非成败得失荣辱。陶渊明的诗意,是返璞归真。2.《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三首唐诗,正好贯穿了盛唐、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中唐中兴无力三个时代。大时代中的诗人,以其敏感的心,通过诗歌与时代精神共振。李白豪迈洒脱,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面对理想的空余遗憾,喊出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拂袖而去。杜甫沉郁顿挫,总是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命运人民苦难联系起来。诗人后半生漂沦江湖,终身无法归乡,也精确共振了大唐王朝永远无法重返盛世的坠落轨迹。白居易是眼中有众生的诗人,他和琵琶女在浔阳江头的秋夜里,在盛世余音的琵琶曲里,互相看见了彼此,留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绝唱。3.《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三首宋词,写出了有宋一代,风流文采;也写出了英雄难觅,栋梁摧残之后的生灵涂炭。苏轼是诗歌史上人格最完善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要结合人生经历和同时期的其他诗文来理解,他的豪迈与洒脱,来自于深厚的文化传统,宽广的人文积累,放得开,收得住。辛弃疾是诗人中的真正的将军,诗歌里不光有慷慨悲歌,还有理智深沉冷静的思考。李清照用她细腻的心灵,坚硬的风骨,细细描摹出了天崩地裂山河破碎之后,一个孤独老人的生活细节。我们听多了英雄们的大声疾呼,也要听一听覆巢之下破碎良心的痛苦低吟。4.《短歌行》《短歌行》为东汉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所作。曹操通过宴会的歌唱,以酒起兴,引用《诗经》诗句、化用典故等手法,表达志士生命的诗意:渴慕贤才、胸怀天下、建功立业和一统天下之雄志。5.《归园田居》(其一)在《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中,陶渊明以追悔误落尘网开头,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风光和农村生活,以羁鸟、池鱼自比,呈现了隐士的生命诗意:对田园自由宁静生活的热爱,回归“爱丘山”的本性。6.《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离开长安第二年所写的一首记梦诗。诗的最后,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明诗人蔑视权贵的傲岸和向黑暗现实的抗争精神。李白“浪漫主义”诗意的处处流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7.《登高》《登高》为杜甫晚年漂泊西南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既抒发了个人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身世之叹,又有忧生忧世、忧国伤时之悲。笔端写出“艰难苦恨繁霜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句的杜甫,其生命虽蕴涵着现实的艰难、痛苦的低吟、人生的沉甸,却因有着一颗仁民爱国之心而诗意永恒。8.《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主要记叙了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月夜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惊听琵琶声,落青衫泪等事。全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也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身在困境中却不失悲悯情怀,这亦是一种生命的诗意。9.《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谪居黄州时游山玩水时所作。全词上片描绘壮阔大江之景,下片引出英雄人物周瑜,以反衬自己的壮志难酬。在人生的坎坷和苦难前,高唱“一尊还酹江月”“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苏轼,其生命的诗意是释然、超脱、旷达,是痛苦后的蜕变与升华。10.《声声慢》(寻寻觅觅)《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作者为千古才女李清照。她才华横溢,书写经典;她情雅志逸,钟情金石;她无惧世俗,一纸休夫;她颠沛流离,国破家散,“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人生于时代中绽放女性的力量,于磨难中呈现生命的抗争。二、素材链接:(一)名人名言1.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王小波2.生命很痛,但痛我也要活着,我要活得好好的,我还要活出生命的诗意。——张海迪3.生活,就应当努力使之美好起来。——【俄】托尔斯泰4.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古希腊】柏拉图5.在工作与游乐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生活的艺术就在其中了。——【法】罗曼•罗兰6.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法】居里夫人7.一个好好生活的人,他的时间应该分作三部分:劳动、享乐、休息或消遣。——【俄】车尔尼雪夫斯基8.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傅雷9.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海德格尔10.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克服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以及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诗歌不是视觉。甚至不是语言。她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她不在修辞中做窝。她只是一个安静的本质,不需要那些俗人来扰乱她。她是单纯的,有自己的领土和王座。她是安静的。有她自己的呼吸。——海子(二)人物素材1.叶嘉莹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她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她一生坎坷曲折,但不失韧性。父亲于战乱失踪。不久,母亲因病逝世。那一年叶嘉莹才17岁,她悲痛欲绝。成婚后不久,由于时局动荡,她和丈夫逃到了台湾,颠沛流离。在大女儿刚出世4个月时,丈夫突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抓捕,留下她们母女二人漂泊无依。她52岁时,大女儿和女婿在外出时,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而亡。然而,她将生活的苦难都寄托于对诗词的热爱中,她把自己悲惨的经历,全部化为一首首美丽的诗词。古人的诗作和经历给她些许安慰,让她有力量和这个世界对抗。在绝境中,她选择用诗词和教书来生活。1966年,她有机会出国教书。后来,她为了让中国的诗歌文化发扬光大,放弃了国外大学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在多个大学做教学工作,争取利用一切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诗歌文化。“我只希望在传承的长流中,尽到我自己应尽的一分力量。”叶落归根,叶嘉莹求的不是安定,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每次她的课堂总是学生爆满。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她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仍加大了在祖国各地讲座讲学的频率。她说,她要做的,是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1996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拿出10万美金的退休金,设立“叶氏驮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2021年2月17日,叶嘉莹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词是这样说的:“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叶嘉莹的生命如同一首永恒的诗篇,她在诗词的世界中漫步千年,用智慧和热情传承了文化的精髓。她的每一次讲解,都是对美的诠释,每一次传播,都是对文化的热爱。她的生命诗意在于对诗词的执着和对文化的传播。2.包起帆包起帆是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上海工匠学院院长。他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走过了一条与共和国兴衰密切相依的道路,激励和帮助更多年轻人成长,传承工匠精神。包起帆的生命如同一艘破浪前行的航船,他在改革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创新和智慧书写了劳动的荣光。他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时代的回应,每一次传承,都是对未来的期许。他的生命诗意在于对改革的担当和对工匠精神的传承。3.钟南山钟南山院士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带领团队积极投入科研和临床工作,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南山”之名,筹划参与各类活动,不断为“健康中国”鼓与呼,践行“顶天立地为人民”的誓言。钟南山院士的生命如同一首激昂的战歌,他在疫情的战场上,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生命的壮丽篇章。他的每一次出征,都是对生命尊严的捍卫,每一次科研突破,都是对人类健康的守护。他的生命诗意在于对责任的担当和对生命的敬畏。4.江雷江雷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他和团队从对荷叶、鱼鳞、蜘蛛网等自然体系的研究中获得灵感,建立了超浸润界面材料及超浸润界面化学体系,使先进的纳米级仿生材料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江雷的生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他在自然的灵感中寻找科学的奥秘,用创新和智慧绘制出科技的未来。他的每一次发现,都是对自然的赞美,每一次应用,都是对人类生活的提升。他的生命诗意在于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科技的探索。5.钱小萍钱小萍是中国国家级丝绸专家、宋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苏州丝绸博物馆创始人。她16岁初识丝绸,27岁初见宋锦,自此与宋锦结下不解之缘,致力于抢救、复活、传承、创新宋锦,让宋锦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异彩。钱小萍的生命如同一匹细腻的宋锦,她在丝绸的世界中穿梭经纬,用匠心和智慧传承了古老的技艺。她的每一次织造,都是对传统的致敬,每一次创新,都是对文化的弘扬。她的生命诗意在于对工艺的坚守和对文化的传承。三、写作片段古代剑豪亚索曾说过:“死亡如风,常伴吾身。”但是亚索在死亡的疾风中练就闻名日本的剑术;霍金在仅有的生命里做出了不知何其伟大的物理贡献;史铁生在生命的灰色中创作出对生命独到的见解与诗篇;张定宇在金银潭一线勇抗疫情,蹒跚却坚定地走在抗疫战斗的路上......在生命苟且的折磨之中,他们不屈不挠,永远在奋斗的火焰中释放能量与光彩!如同高尔基的海燕,如同雪莱的云雀,绽放了生命最悠长的诗意。比起那些遥不可及漫无目的的流浪,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远方”。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成有“大用”的花。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事外”,莫让眼前的琐屑遮挡了视野。诗意地生活离不开淳朴的人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人一味追求“功勋”,而忘却了善良、纯真和诗意。没有灵魂的辛劳让人异化。终日劳碌,“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的人迷于名利,与世沉浮,心里没有源头活水,自然也不可能“诗意地栖居”。诗是什么?诗即赤子之心,满载真善美。只要赤心不失,翅膀一扑棱,诗就会撒满一地。诗人呼唤人们回到善良、纯真,以一颗纯洁的心,“栖居”在大地上。诗歌不是诗人的专利。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只要有淳朴的人性,普通人也都会发现诗意存在。奋斗者的身影就是一首绝妙的诗。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宁静无为地栖居;有人认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奋进有为地栖居;有人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全散尽还复来”是观照自我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心怀天下地栖居……无论是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执着追求,是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蓬勃气势,是顾炎武的“身沉心不改”的爱国情怀,无不体现着诗歌在彰显志向上的突出作用,激励着千百年人们的不懈奋斗。人的一生可以有很多种选择,重要的不是做出选择的时刻,而是选择之后如何践行,如何实现既定目标,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诗意照亮现实,诗意之光照到人们的心间。大地是人类栖息之所。立足于大地,目光所及,心之所向,情之所系,我们对自然,对生活、对生命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观察、发现、思考和理解。一叶落而知秋,从小小的落叶中,你会发现凉意“点点滴滴昨夜入”;你能感受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萧瑟浩渺;你会油然而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豪迈乐观……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南山三月,香花绕径,春意拂满,诗意盎然。古人云“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涧边听瀑布,觉耳中别有不同”。你看,你听,四季有胜景,生活有跫音。四、佳作展示大地上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什么样的栖居才算是真正的诗意地栖居的呢?有人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而我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系天下的栖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地栖居。心系天下的诗意的栖居是一种为国为民的人生态度。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的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为官一任一定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态度,抓实做细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每项工作,为国为民谋福利,才能赢得青史留句,才能配得上诗意的栖居。心系天下的诗意栖居是一种推己及人的伟大人格。杜甫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儒家标举的理想人格人饥己饥,人溺己溺。这种伟大的人格,因有了杜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