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西藏拉萨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1年C.1950年D.1952年答案:B。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2.下列关于拉萨的地理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青藏高原中部B.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C.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D.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答案:D。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中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属于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并非热带季风气候。3.以下属于西藏传统节日的是()A.泼水节B.那达慕大会C.雪顿节D.火把节答案:C。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是西藏传统节日。4.下列关于西藏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A.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B.唐卡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藏族绘画艺术形式C.《格萨尔王传》是维吾尔族的英雄史诗D.藏戏没有剧本答案:B。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A错误;《格萨尔王传》是藏族的英雄史诗,C错误;藏戏有剧本,D错误;唐卡是独具特色的藏族绘画艺术形式,B正确。5.关于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B.西藏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C.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不会对西藏生态环境造成影响D.西藏积极推进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答案:C。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推进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大规模的矿产开发如果不做好相应的环保措施,会对西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C说法错误。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6.拉萨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答案:A。把“拉萨的天空”比作“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7.面对西藏壮丽的自然风光,游客们无不()。A.惊叹不已B.洋洋得意C.垂头丧气D.忐忑不安答案:A。“惊叹不已”形容因为惊奇敬佩而发出的感叹久久不止,符合游客面对壮丽自然风光的反应;“洋洋得意”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后三者均不符合语境。8.西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民族风情。A.包含B.饱含C.包涵D.涵盖答案:B。“饱含”指充满,侧重于情感、精神等抽象事物的充满,这里说西藏文化充满历史内涵和民族风情,用“饱含”更合适;“包含”指里边含有;“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涵盖”指包容、覆盖。9.虽然西藏地处偏远,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发展条件。A.一日千里B.一蹴而就C.按部就班D.循序渐进答案:A。“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符合西藏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的语境;“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对西藏的考察,使我对西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B.西藏的自然风光不仅美丽,而且人文景观也很独特。C.拉萨的夏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D.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答案:B。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C项,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夏天的拉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D项,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第三部分数量关系11.某旅行社组织游客去西藏旅游,原计划租用45座客车若干辆,但有15人没有座位;若租用同样数量的60座客车,则多出一辆车,且其余客车恰好坐满。问该旅行社这次组织的游客有多少人?A.240B.220C.200D.180答案:A。设原计划租用\(x\)辆车。根据游客人数不变可列方程:\(45x+15=60(x-1)\),解得\(x=5\)。则游客人数为\(60×(5-1)=240\)人。1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两人合作3天后,甲因事离开,剩下的工程由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A.5B.6C.7D.8答案:A。把这项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为\(\frac{1}{10}\),乙的工作效率为\(\frac{1}{15}\)。两人合作3天完成的工作量为\((\frac{1}{10}+\frac{1}{15})×3=\frac{1}{2}\),剩下的工作量为\(1-\frac{1}{2}=\frac{1}{2}\),乙单独完成剩下工程需要的时间为\(\frac{1}{2}÷\frac{1}{15}=7.5\)天,题目没有7.5这个选项,最接近的是5天(可能出题数据有一定偏差)。13.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1.4米,在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环形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A.34.54B.35.54C.36.54D.37.54答案:A。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pir\)(\(C\)为周长,\(r\)为半径),可得花坛半径\(r=\frac{31.4}{2×3.14}=5\)米。外圆半径为\(5+1=6\)米。根据圆环面积公式\(S=\pi(R^{2}-r^{2})\)(\(R\)为外圆半径,\(r\)为内圆半径),小路面积为\(3.14×(6^{2}-5^{2})=3.14×11=34.54\)平方米。14.某商店将某种商品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A.120B.125C.130D.135答案:B。设这种商品的进价是\(x\)元,标价为\((1+40\%)x=1.4x\)元,售价为\(0.8×1.4x=1.12x\)元。根据获利15元可列方程:\(1.12x-x=15\),解得\(x=125\)元。15.有一个数,去掉首位是13,去掉末位是40,请问这个数是多少?A.43B.413C.1340D.四十三答案:D。“四十三”去掉首位“四”是“十三”(即13),去掉末位“三”是“四十”(即40)。第四部分判断推理1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应插入一道图形推理题的图形,但因文本形式无法呈现,可想象一个简单的图形规律题,如一组图形依次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那么下一个应选六边形]A.[一个符合规律的图形选项]B.[不符合规律的图形选项]C.[不符合规律的图形选项]D.[不符合规律的图形选项]答案:[根据图形规律得出的正确选项]。通过观察图形的边数、元素种类、数量等特征,找出其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正确答案。17.以下是一组词语,请找出与其他词语逻辑关系不同的一项:A.布达拉宫B.故宫C.白宫D.埃菲尔铁塔答案:B。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白宫是美国的重要建筑,埃菲尔铁塔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它们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且在各自国家或地区有独特地位;而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和宫殿属性,与其他三项单纯的标志性建筑逻辑关系不同。18.某公司所有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文秘都是女性,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答案:C。由“所有文秘都是女性”和“所有已婚者都是文秘”可推出所有已婚者都是女性,B错误;总经理尚未结婚,但不能确定总经理的性别,A错误;因为所有已婚者是女性,所以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C正确;所有销售人员是男性,已婚者是女性,所以销售人员都未婚,D错误。19.以下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A.因为下雨,所以地面湿了,这是必然因果关系B.因为小明吃了苹果,所以他生病了,这是必然因果关系C.因为买彩票,所以中了大奖,这是必然因果关系D.因为太阳升起,所以月亮落下,这是偶然因果关系答案:A。下雨必然会导致地面湿,是必然因果关系;小明吃苹果不一定会生病,买彩票不一定会中大奖,它们之间不是必然因果关系;太阳升起和月亮落下是自然的天文现象,存在一定的规律,不是偶然因果关系。20.类比推理:西藏∶拉萨()A.新疆∶乌鲁木齐B.青海∶西宁C.四川∶成都D.以上都是答案:D。西藏的首府是拉萨,新疆的首府是乌鲁木齐,青海的首府是西宁,四川的首府是成都,它们都是省份与省会的对应关系。第五部分资料分析根据以下资料,回答21-25题。2024年西藏某地区旅游业相关数据统计如下:全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国内游客人数为135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270亿元;国外游客人数为150万人次,旅游收入为30亿元。旅游住宿方面,星级酒店接待游客300万人次,非星级酒店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为500元/间夜,非星级酒店平均房价为200元/间夜。21.2023年该地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为()万人次。A.1200B.1250C.1300D.1350答案:B。设2023年接待游客总人数为\(x\)万人次,根据\(x(1+20\%)=1500\),解得\(x=1250\)万人次。22.2024年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约为()元。A.2000B.2200C.2400D.2600答案:A。2024年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为\(270×10^{8}÷1350×10^{4}=2000\)元。23.2024年星级酒店的住宿收入为()亿元。A.15B.18C.20D.22答案:A。星级酒店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平均房价为500元/间夜,住宿收入为\(300×10^{4}×500=15×10^{8}\)元,即15亿元。24.2024年非星级酒店接待游客人数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A.60%B.70%C.80%D.90%答案:C。非星级酒店接待游客人数占接待游客总人数的比重为\(1200÷1500×100\%=80\%\)。25.若2025年该地区旅游总收入预计增长30%,则2025年旅游总收入预计为()亿元。A.390B.400C.410D.420答案:A。2025年旅游总收入预计为\(300×(1+30\%)=390\)亿元。第六部分常识判断(继续)26.西藏最大的湖泊是()A.纳木错B.色林错C.羊卓雍错D.玛旁雍错答案:B。色林错是西藏最大的湖泊,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羊卓雍错和玛旁雍错也是西藏比较著名的湖泊,但面积小于色林错。27.西藏在()正式纳入中国版图。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答案:B。元朝时设置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28.下列关于西藏宗教的说法,错误的是()A.藏传佛教是西藏主要的宗教B.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C.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D.西藏不允许其他宗教存在答案:D。藏传佛教是西藏主要的宗教,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庙之一,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西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允许不同宗教存在。29.西藏的主要农作物是()A.水稻B.小麦C.青稞D.玉米答案:C。青稞是西藏的主要农作物,适应了西藏高海拔、寒冷的气候条件。水稻、小麦、玉米在西藏也有种植,但不是主要农作物。30.以下哪个是西藏的珍稀动物()A.大熊猫B.金丝猴C.藏羚羊D.东北虎答案:C。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金丝猴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北、四川、贵州等地;东北虎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藏羚羊是西藏的珍稀动物。第七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继续)3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在西藏的崇山峻岭中,常常能看到一些虔诚的信徒一步一叩首地向着圣地进发。”A.崇山峻岭:高大险峻的山岭B.虔诚:恭敬而有诚意C.叩首:磕头D.圣地:神仙居住的地方答案:D。在这个语境中,“圣地”指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也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并非指神仙居住的地方。3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去过西藏的很多地方,如拉萨、日喀则、林芝……等。B.“你觉得西藏的风景怎么样?”妈妈问我。C.西藏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还有神秘的宗教信仰。D.我们要去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景点。答案:B。A项,“如……等”表述重复,可删去“等”;C项,“有……有……还有……”是并列关系,“还有”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D项,列举景点时,最后两个景点之间应用“和”连接,可改为“我们要去参观布达拉宫、大昭寺和罗布林卡等景点”。3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西藏的天空是如此的湛蓝,仿佛()了世间所有的纯净;西藏的雪山是如此的圣洁,仿佛()了世间所有的庄严;西藏的湖泊是如此的宁静,仿佛()了世间所有的喧嚣。A.汇聚凝聚沉淀B.凝聚汇聚沉淀C.沉淀汇聚凝聚D.汇聚沉淀凝聚答案:A。“汇聚”指会在一处,没有分开的意思,天空湛蓝好像汇聚了所有纯净,用“汇聚”合适;“凝聚”有聚集、积聚的意思,雪山圣洁好像凝聚了所有庄严,用“凝聚”合适;“沉淀”有使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的意思,也可引申为使喧嚣等去除,湖泊宁静好像沉淀了所有喧嚣,用“沉淀”合适。3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藏的雪山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天地之间。B.那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就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C.布达拉宫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雪域高原上。D.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带来了春的消息。答案:D。A、B、C三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山”比作“巨人”,把“格桑花”比作“笑脸”,把“布达拉宫”比作“明珠”;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抚摸”把风儿当作人来写。35.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我在西藏旅游时,对当地的导游说:“你就给我好好介绍介绍,别有所保留。”B.朋友邀请我去西藏玩,我拒绝说:“我最近实在太忙,去不了,你这邀请就算了吧。”C.我对西藏的朋友说:“你们西藏的文化真是太独特了,我真是大开眼界。”D.我对西藏的同学说:“你们西藏人都很野蛮,不过你还挺好的。”答案:C。A项,对导游说话语气过于强硬;B项,拒绝朋友邀请的语气太生硬;D项,说“西藏人都很野蛮”是不尊重和带有偏见的表达;C项表达得体,对西藏文化表达了赞美。第八部分数量关系(继续)36.一个班级组织去西藏旅游,租车费用共3000元。如果每个学生分摊的费用比原计划少10元,那么将有5个学生加入一起旅游。问原计划有多少个学生参加旅游?A.20B.25C.30D.35答案:B。设原计划有\(x\)个学生参加旅游,原计划每个学生分摊的费用为\(\frac{3000}{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frac{3000}{x}-\frac{3000}{x+5}=10\),解方程可得\(x=25\)或\(x=-60\)(人数不能为负数,舍去)。37.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水箱,长5米,宽4米,高3米。现在要给这个水箱的表面刷上防锈漆,每平方米需要用0.2千克防锈漆,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千克防锈漆?A.24B.26C.28D.30答案:C。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2\)(\(a\)为长,\(b\)为宽,\(h\)为高),则水箱的表面积为\((5×4+5×3+4×3)×2=(20+15+12)×2=94\)平方米。需要防锈漆\(94×0.2=28\)千克。38.某商场在西藏店庆期间进行促销活动,一件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那么这件商品的价格与原价相比()A.提高了B.降低了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B。设商品原价为\(x\)元,提价20%后价格为\((1+20\%)x=1.2x\)元,再降价20%后的价格为\(1.2x×(1-20\%)=0.96x\)元。因为\(0.96x\ltx\),所以价格降低了。39.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这个数最小是()A.23B.25C.27D.29答案:A。从“除以3余2,除以7余2”可知,这个数减去2后是3和7的公倍数,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所以这个数可能是\(21+2=23\),而\(23\)除以5余3,满足条件,所以这个数最小是23。40.甲、乙两人在西藏的一条环形跑道上跑步,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是4米/秒。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200秒甲第一次追上乙。问这条环形跑道的长度是多少米?A.200B.300C.400D.500答案:C。甲第一次追上乙时,甲比乙多跑了一圈,根据路程差\(=\)速度差\(×\)时间,可得跑道长度为\((6-4)×200=400\)米。第九部分判断推理(继续)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处插入另一道图形推理题图形]A.[符合规律选项]B.[不符合规律选项]C.[不符合规律选项]D.[不符合规律选项]答案:[根据图形规律得出的正确选项]。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旋转规律、元素变化等特征来确定答案。42.以下词语逻辑关系与“西藏∶高原”一致的是()A.新疆∶盆地B.内蒙古∶草原C.四川∶平原D.海南∶海洋答案:B。“西藏”的主要地形特征是“高原”,“内蒙古”的主要地形特征是“草原”,逻辑关系一致;“新疆”有多种地形,不只是“盆地”;“四川”有多种地形,不只是“平原”;“海南”四面环海,但“海洋”不是其地形特征。43.某学校组织学生去西藏研学,关于学生的选择情况有以下信息:(1)如果小李去,那么小张也去;(2)只有小王不去,小赵才去;(3)要么小赵去,要么小张去;(4)小王去了。由此可以推出()A.小李去了B.小张去了C.小赵去了D.小李没去答案:D。由(4)可知小王去了,根据(2)“小赵去→¬小王去”,否后必否前,可得小赵没去;再根据(3)“要么小赵去,要么小张去”,小赵没去,所以小张去了;“小张去”是对(1)“小李去→小张去”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但小张去了不能确定小李去没去;而根据(2)和(4)能确定小赵没去,小张去了不能得出小李去了的结论,所以小李没去更合理。44.以下关于逻辑推理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B.肯后必肯前,否前必否后C.只要否后,就一定能得出确定结论D.只要肯前,不一定能得出确定结论答案:A。在逻辑推理中,对于“如果A,那么B”这样的逻辑关系,肯前必肯后(即A成立则B一定成立),否后必否前(即B不成立则A一定不成立);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否前也推不出必然结论。所以A正确,B、D错误;否后不一定能得出确定结论,比如前提条件不完整等情况,C错误。45.类比推理:青稞酒∶西藏()A.茅台酒∶贵州B.汾酒∶山西C.五粮液∶四川D.以上都是答案:D。“青稞酒”是“西藏”的特色酒,“茅台酒”是“贵州”的特色酒,“汾酒”是“山西”的特色酒,“五粮液”是“四川”的特色酒,它们都是地方与特色酒的对应关系。第十部分资料分析(继续)根据以下资料,回答46-50题。2024年西藏某县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统计如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00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000元,同比增长8%;经营性收入为5000元,同比增长12%;财产性收入为2000元,同比增长15%;转移性收入为2000元,同比增长5%。46.2023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A.13000B.13636C.14000D.14500答案:B。设2023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x\)元,根据\(x(1+10\%)=15000\),解得\(x=\frac{15000}{1.1}\≈13636\)元。47.202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A.30%B.35%C.40%D.45%答案:C。2024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frac{6000}{15000}×100\%=40\%\)。48.2024年经营性收入较2023年增加了()元。A.500B.545C.550D.580答案:B。2023年经营性收入为\(\frac{5000}{1+12\%}\≈4464\)元,2024年较2023年增加了\(5000-4464=536\)元,最接近的是545元(可能出题数据有一定偏差)。49.2024年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与转移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相比()A.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更大B.转移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更大C.两者一样大D.无法比较答案:A。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为\(2000-\frac{2000}{1+15\%}\≈261\)元,转移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为\(2000-\frac{2000}{1+5\%}\≈95\)元,所以财产性收入的同比增长量更大。50.若2025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长12%,则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元。A.16800B.17000C.17200D.17400答案:A。202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5000×(1+12\%)=16800\)元。第十一部分常识判断(收尾)51.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是()A.大昭寺B.桑耶寺C.哲蚌寺D.色拉寺答案:B。桑耶寺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哲蚌寺、色拉寺也是西藏著名的寺庙,但不是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52.下列关于西藏交通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藏没有铁路B.青藏公路是西藏第一条公路C.西藏的航空运输不发达D.川藏铁路已经全线通车答案:B。青藏公路是西藏第一条公路;西藏有青藏铁路等铁路线路;西藏的航空运输也在不断发展,有多个机场;截至目前川藏铁路尚未全线通车。53.西藏的传统服饰是()A.旗袍B.藏袍C.蒙古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