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综合学校高中分校2025届高考历史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下诏说:“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诏书的目的在于A.延续战国时期用人机制 B.笼络人才为政府所用C.强化儒家思想独尊地位 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3.下列美术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A.耶稣像 B.圣母圣子像 C.拿破仑像 D.红罐子4.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A.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B.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C.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5.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6.“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长安7.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 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 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8.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非常善于笼络民心 B.商朝治国崇尚仁德之心C.明君善借万物为己所用 D.国君如猎人诸侯似鸟兽9.(09年四川卷)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之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10.李克强总理以“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九字陈述自己从政以来的情怀。其中“民为本”语出《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下列各项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A.“除井田,民得卖买”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1.晚明某历史文献中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且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侵吞)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朝贡贸易A.包含一定的商业利益 B.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C.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D.导致中央与地方矛盾尖锐12.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13.“因信称义”(唯信仰得救)是路德宗教神学的主要教义,也是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石。这一神学观点的最重要意义在于A.促进了“新教”的形成与传播 B.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C.大大简化了宗教仪式 D.否定了出售赎罪券的合法性14.恩格斯曾在1862年写道“……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文中省略的是A.伦敦 B.上海 C.东京 D.纽约15.最初,罗马大法官审理案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仅是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然而随着《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被授予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大法官就有了指挥诉讼过程的主动权力。从而,使法官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法律创制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公平”、“正义”对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这一变化体现了A.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权和立法权 B.司法审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C.司法审判注重保障公民的权利 D.司法程序中形式主义较严重16.下表是英法德美四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简表。其中,丁国是年份甲乙丙丁1861-18733.3(1851-1873)5.0——3.81874-18901.75.22.1(1870-1890)3.51891-19001.63.52.64.8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17.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汉初的铸币政策A.增加人民财富 B.影响经济恢复 C.增强地方实力 D.造成通货膨胀18.《左传》中有大量的预言,但不再采用巫祝占卜的方式,而是以人物的品行来预言家族的兴衰,以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情况预言国家的治乱,这反映出当时A.修史缺乏严谨的态度 B.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C.国人人文思想的发展 D.礼乐制度的影响深远19.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作者意在说明A.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B.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20.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21.某历史学家认为:“严格说来,□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 D.清末“新政”22.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在石渠阁皇家图书馆召集萧望之、刘向等诸儒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这主要体现了A.儒学对君权的制约 B.皇权专制不断强化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D.学术氛围宽松自由23.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A.发明水力织布机B.改良了蒸汽机C.研制成了发电机D.发明了内燃机24.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25.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马上作出反应,对运动给予极大声援和支持,具体表现有: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这反映了孙中山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变化C.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D.明了彻底的反帝决心26.1984年,上海市、天津市获得了自行审批总投资在3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大连市获得了审批1000万美元以下项目的权力。这主要得益于A.经济特区的设立 B.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27.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这一时期约指A.19世纪中期的30年 B.19世纪最后的30年C.20世纪最初的30年 D.20世纪最后的30年28.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1.9%。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B.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西方工业C.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29.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A.小农经济走向衰落B.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30.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史实可以表明唐朝时A.民族间矛盾已经消除 B.妇女没有人身自由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统治阶级内部团结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盐税由荷兰盐税而来,内战期间议会开征,共和国时期废止了对国产盐的税收,对外国食盐继续征税。“光荣革命”后,因与法国战争的需要,议会对进口食盐征收附加税,对产自英国的所有食盐和矿物盐再次征税。1805年,因对法战争需要,皮特首相再次提高国产盐和进口盐的税率。随着经济发展,盐税所占财政税收的比重已经极低,民众对盐税普遍反对,甚至有批评者认为“开征盐税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是迈向普遍消费税的一步,将破坏英国的自由和颠覆国家的宪政”,因而1822年议会通过相关法隶后大幅降低盐税,至1825年完全废除。——摘编自滕淑娜等《近代以来中英盐税功能变迁比较及启示》材料二中国盐税历史悠久。进入民国,百弊丛生。南京国民政府初立,百废待举,军费攀升,财政奇窘,于是改革。1928年改组原有的盐务稽核所,削弱洋员地位,使其直接隶属财政部。同年,通过了《统一全国盐税收入案》和《统一各省盐务机关征收人员任免权案》,之后各省截留盐税的数额明显下降。划一税率,使各地区相差极大高低不等的数百种盐税税率大幅减少。1931年以后,以多种名义提高盐税。1935年,规定所有以地方名义征收之各项附加,一律由中央统征。经过改革,盐税平均占各年国民政府税收总额的31%左右,而同期的法、德等平均只占1%,较高的意大利等也只占4%,英国等甚至无盐税。因而盐税也被穷人称为“恶税”,高盐税使得制售、购食私盐很普遍。——摘编自张立杰<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整理与改革述论》(l)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英国盐税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的影响,并结合中英盐税改革淡谈你的认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思考(表2)材料二从《五月花公约》到《联那条例》到179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都可以寻觅到美国人对“好政府”的渴望与珍视,诞生了以华盛顿为代表的早期“士绅政府”,大部分官员都是根据对宪法的忠诚,道德高尚和能力超凡等条件任命的。1529年杰克逊出任总统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和社会的转折点。美国政治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党在大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民众政府”模式,给更多的公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但当“政党分赃制”发展成为政府任选官员的主要形式时,美国官场出现腐败现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政治现实。加菲尔德总统未给竞选立功者分配满意职位而遇害事件直接导致了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实施。该法案授权总统纽成一个专门的道德委员会,负责制定委任联邦官员的程序规则,美国政府官员的从政道德建设从总体上乡入正轨。此后随着《从政道德法》的颁布和联邦道德规范局的运行,从联邦政府到地方基层单位,从部门到专业学会以及企事业单位,道德法体系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起来。——摘编自《美国联邦政府治理腐败研究: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视觉观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古代中西方思想家关于法律的主张,并分析形成这些主张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科二,归纳美国政治生活中官员选任的阶段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的道德立法实践。33.材料据世卫组织统计,金球有20多亿人生活在北族高发地区。越南战争中,因疟疾造成的非战减员比战伤减员高出好几倍。受越共主席请求,毛泽东、周恩来指示,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疟疾作为紧急援外、战备任务立项。1967年项目启动,60多个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这个科研集体。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课题组组长。到1971年10月,历经190次失败后,在191号青蒿乙醚中,中性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结果显示,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9%。为尽快应用于临床试验,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以身试药的报告,并得到同事的响应。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毒的“小白鼠”。经过一系列试药观察,受试者情况均良好。至此,青蒿素的提取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开发的双氢青蒿素在制药企业投产后,被广泛用于各种疟疾的治疗。2015年10月6日,接到获诺贝尔奖通知的屠呦呦说:“这不仅是个人人的荣誉,更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摘编自邹松霖《诺奖,是对中国科学工作者的认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屠呦呦等人研发成功双氢青荔素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等人体现的时代精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说明社会婚姻观念由唐代重视出身门第到宋代重视资财,这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出现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进士擢第”的现象,门阀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并未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D选项不能说明唐宋时期社会观念的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B【解析】
材料“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的意思是对那些可能翻车的马和放荡不羁的人,关键在如何使用,由此可知,可能翻车的马和放荡不羁的人是指人才,因此汉武帝下此诏书的目的是笼络人才为政府所用,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涉及的是选官制度,不涉及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3、B【解析】
圣母圣子像反映出人间母子的亲情,沐浴着人性的光辉,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故B正确;耶稣像充满着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排除A;拿破仑像属于新古典主义美术,排除C;红罐子是现代主义美术,排除D。故选B。4、A【解析】
依据材料中“易以文臣牧民”信息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太祖文官治国的重要性,并未涉及地方通判的设置;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与中央的三省体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5、C【解析】二里头遗址属于夏商两代的遗存,又大量夏朝和商朝的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比起传说更具说服力,所以学者不再怀疑夏朝的存在,故选C项。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存在,而主要不是为了证明传说有一定真实性,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与题干“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不符,而且也不可能一一对应,排除;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但原始材料也有可能是虚构,不能把它绝对化,排除。所以选C。6、C【解析】
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因此广州此时的对外贸易量最大,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7、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A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属于材料中的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C选项排除;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选项排除。8、A【解析】
商汤出于仁德之心,要求网罗鸟兽时“去其三面”,最终赢得民心,建立商朝,说明商汤善于笼络民心,选项A正确;材料未体现商汤的治国理念,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国君和诸侯之间的矛盾,排除D。9、B【解析】
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排除ACD。10、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尚书》”属于先秦儒家经典,故排除属于法家“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的思想的A项和墨家“尚贤”的主张的B项;题目中的信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体现了先秦儒家学派“民本”的思想,故排除属于儒家学派“性恶论”思想的D项,选择C项。11、A【解析】
材料中主要叙述的是朝贡贸易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晚明时期朝贡贸易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商品的质量以及人们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当时的朝贡贸易中带有一定的商业利益,A正确;题干未反映朝贡贸易中“厚往薄来”的内容,排除B;题干中朝贡贸易中人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更多强调的是经济利益而非政治色彩,排除C;朝贡贸易涉及的是藩属国和明朝政府的关系,而非中央和地方关系,排除D。12、B【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项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项属于外商创办企业。B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业。13、B【解析】
马丁·路德提出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购买赎罪券;每个教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所以应选B。14、A【解析】
根据题干“1862年……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首都伦敦成为繁华的工业城市,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5、B【解析】
材料表明,以前法官职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和规定审理案件,《布艾体亚法》颁布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由此可以得出司法审判突破了程序束缚,更加灵活务实,故B正确;法官只拥有司法权,没有立法权,故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没有突出保护公民权利问题,故C不正确;《布艾体亚法》颁布后,司法更加注重实用灵活,而不是程序,故D不正确。16、C【解析】
1861年至1873年,英国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故其增长率最高,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展速度远不及美国和德国,因此是乙国。美国在这期间进行了独立战争,故增长率缺失数据,丙国是美国。法国工业革命时间较早,但是国内资本投资海外和金融领域,工业增长速度较慢,甲国是法国。德国在1871年实现统一后,工业化迅速发展,丁国符合德国特征,C正确,排除A、B、D。17、C【解析】
依据材料中“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成为巨富。”信息可知,汉初的铸币政策增强了地方实力,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汉朝货币实行铜本位,并未造成通货膨胀,反而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B、D选项错误。故选C。18、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左传》中的预言以人物品行来预言家族兴衰,体现的是人文思想的发展,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宗教迷信思想,B排除;礼乐制度凸显的是等级关系,D排除。故选C。19、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突出体现了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这反映了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是从一般性的世界文化角度分析问题,并未涉及美国的影响力,且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并未减弱;C选项错误,材料的重点是文化冲突,而不是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D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冲突和争取新的地区影响力的关系,不是强调文化碰撞引发地区冲突。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0、C【解析】据材料“嫡长子继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嫡长子继承制解决了贵族在权力、地位、土地和财产方面的矛盾,从本质上说明了宗法体系逐步完备,故C项正确;周代之前宗法观念已经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嫡长子继承制”不能说明贵族政治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家国体制的确立,故D项错误。故选C。21、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说明是完全反对西方文明的义和团运动,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22、B【解析】
依据材料中“亲称制临决”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思想文化专制的强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中的“制约”材料并未体现,排除;C选项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D选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B。23、B【解析】
此题由“1819年”时间和“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处判断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的相关人物,应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机械的普及,故B项正确;A是阿克莱特发明,不符合题意,排除;C和D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和发现,排除。24、A【解析】
根据材料“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反映了西周分封制下家天下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封建制度”是指分封制,故A正确;B是一种社会形态,排除;CD出现于秦朝,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把建立地方政权与巩固自己统治有机结合起来,周王朝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25、B【解析】
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解题的关键是“发挥上海《民国日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竭力营救被捕的爱国师生和工人;推动和指导五四运动在上海的展开;支持学生的爱国斗争,对五四运动给予肯定和赞许”。根据所学知识,五四之前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基本上脱离了人民群众,而题干说孙中山对于五四运动的支持,可知他对人民群众力量认识发生了变化,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D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26、B【解析】
1984年,我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上海市、天津市、大连市都属于被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故选B;上海市、天津市、大连市都不是经济特区,排除A;90年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排除C;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27、B【解析】
根据材料“德国在某一时期...从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再结合所学,即可判断出是工业革命时期,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时期德国还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排除;CD选项时期德国已经成为工业强国,排除。28、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工业化实现,从而减少了机器的进口,故C项正确;十月革命后,西方国家就对苏俄进行了技术封锁,故A项错误;1937年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正在缓解,故B项错误;机器进口量的大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关,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时注意时间信息“1937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苏联完成了工业化,因此减少了机器进口。2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全面解读的能力,难度为小。由材料“…里媼(年老的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由此可见,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的。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家庭手工业30、C【解析】
唐朝将公主嫁到吐蕃,促进了民族融合,由此可见唐朝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C正确;A中“已经”表述绝对,排除;B与题干无关且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主旨是民族之间交往,而非唐朝统治阶级内部问题,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国内外战争的影响;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盐税比重降低;人民群众的反对;近代宪制政体的影响(2)影响:维护了国家主权;加强了中央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剧百姓负担和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私盐泛滥,影响市场管理;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认识:盐税改革需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盐税改革要坚持民生为本;协调好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利益等。【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内战期间议会开征,共和国时期废止了对国产盐的税收”、“因与法国战争的需要,议会对进口食盐征收附加税”可归纳出国内外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1805年、随着经济发展,盐税所占财政税收的比重已经极低”可归纳出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盐税比重降低;根据材料“民众对盐税普遍反对”可归纳出人民群众的反对;根据材料“1822年议会通过相关法隶后大幅降低盐税”可归纳出近代宪制政体的影响。(2)影响:结合材料中南京国民政府盐税改革的内容可分析出影响有:维护了国家主权;加强了中央的权威,削弱了地方的势力;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剧百姓负担和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私盐泛滥,影响市场管理;不利于民族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民区视频监控设备招标
- 定制配饰服务条款3篇
- 建筑保温协议2篇
- 公证委托书格式写作技巧分享3篇
- 住宿环境宁静度保证3篇
- 客户满意度调查工具使用指南3篇
- 刻章全权代理书3篇
- 区域经销商合同3篇
- 快速装修补充合同格式2篇
- 建筑技术革新专利转让协议3篇
- 2025-2030中国干燥剂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考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环保安全知识课件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氩弧焊基本知识课件
- 《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修订解读
- 中职语文教学大赛教学实施报告范文与解析
-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大数据在展览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