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鄂尔多斯市重点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更能反映出A.中国商品具有贸易优势 B.当时的中国是世界市场的中心C.闭关锁国政策不具有绝对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3.有学者指出,早在君主政体下,君主政权决定了德国政党对国家行政的有限影响;到德意志帝国时期,虽然流行多党政治,但德国政党数目不多,对其制约与管控也比较容易。这说明,德意志帝国时期A.政党之间矛盾激烈 B.代议制度有待发展C.经济发展不合时宜 D.宪政意识尚未出现4.唐初史家认为契丹族“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而辽朝史官在修撰的《实录》《国史》中,则认为契丹族出于黄帝之后。元人撰修《辽史》遵从唐代观点,指出“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本同出也”。这说明A.儒家华夷之辨的观念已被彻底打破 B.契丹族为黄帝后代的可能性更大C.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 D.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5.据所学知识推断,下表“口口”中应填入的国名是1925—1938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单位:1913年=100)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英国6.刘锡鸿认为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鹫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月异而岁不同,中国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两种两人均认为A.政体亟须调整 B.西方技艺为末 C.纲常政教为本 D.不能仅学技术7.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B.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D.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8.明朝万历以来,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太仓城中,有许多男子靠操轧花生活。温州地区,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这种现象表明A.传统社会分工变化 B.租佃关系日渐发展C.工商市镇普遍兴起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9.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灿烂辉煌,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10.1953年,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提出一些建议,例如:要十分注意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大量生产质量好、价格低的农机具和肥料,还要保证工业品对农村的供应,发展城乡物资交流等。基于此,我国对“一五”计划作了较大的调整。这一调整A.推动了农业专业化的实现 B.避免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C.有利于工业化举措的完善 D.实现了国民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11.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A.议会都是两院制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12.隋唐时期“工商不得人仕”;992年,宋太宗下诏“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此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这表明A.工商皆本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B.参加科举需由州郡长官推荐C.门第成为选官人仕重要条件 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科举变革13.1864年,户部因财力匮乏,向两江总督曾国藩索要淮南盐税,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次年,户部又令江苏巡抚李鸿章匀拨两淮盐税,以解中央燃眉之急,李鸿章仅答应略增该省财政上缴数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这反映了当时A.盐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异常尖锐C.洋务运动的资金匮乏问题严重 D.中央政府的权威出现了弱化14.列宁在1899年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这一观点A.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B.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C.预示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D.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15.1956年以前,英国已基本撤出远东,但不打算放弃非洲。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美国在联合国谴责侵略,并要求以色列停火,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军,这成为英国殖民史的转折点。这一变化A.造成了英美盟友关系终结 B.加剧了东西方的冷战对峙C.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加快了英殖民帝国的瓦解16.1923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的观点是,托拉斯是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的国家机构。”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赢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动主要目标的概念。这反映出苏联A.加大了扶植垄断组织的力度 B.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C.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17.秦朝《法律答问》载:“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甲盗钱用以买丝,把丝寄存在乙方处,乙收受了,但不了解盗窃的事,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上述规定旨在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轻罪重罚以减少偷盗行为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以立法手段维护社会秩序18.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由此可见A.启蒙运动强调对社会权利的追求B.天赋人权的思想由来已久C.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开始出现D.自由是要求摆脱“神学”的束缚19.松赞干布派使者求亲,当时唐朝的皇帝是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20.在这部巨著中,十位青年男女一起逃离瘟疫肆虐的城市,住到乡下的一座别墅里,以讲故事的办法振作精神。它的故事主题涉及14世纪意大利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重要主题是反对教会、揭露僧侣的腐败和虚伪。这部小说的作者是A.塞内卡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21.1949年4月至5月参加“丹阳培训”的干部,统一使用、系统学习的文件主要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和七届二中全会公报。据此推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国共和谈 B.渡江作战 C.接管城市 D.防腐拒变22.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A.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B.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23.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A.宋朝 B.唐朝 C.汉朝 D.秦朝24.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25.1868年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的未税口岸价和内地市场价格对比(单位:两)如表反映出当时中国A.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D.国内统一市场形成26.伴随近代报刊业的蓬勃发展,近代广告事业也日渐兴起。如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上的两则广告及其广告词。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代民族轻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B.广告为促销而巧妙迎合社会需求C.女性成社会消费主体而受到关注D.民族工业因外国资本挤压而衰落27.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企业经营再次好转。这反应了A.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列强侵略是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充满艰辛D.民族企业家践行实业救国思想28.如表为中国1949—1965年间《人民日报》苏联体育报道统计数据,表中信息反映了A.中苏由同盟关系走向冷战对抗 B.政治影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C.国人对体育态度出现摇摆不定 D.苏联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曲折29.如表甲、乙二人对史料的不同解读说明A.文献史料具有不确定性 B.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C.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 D.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30.北洋政府警察厅规定,各种饮食经营场所和经营者必须领取执照,对汽水业、牛乳业、羊肚作坊、剔骨肉作坊等对卫生有特别要求的行业,还应该遵守警察厅制定的单项规则。这表明A.北洋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 B.警察厅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C.北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 D.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所谓“富民”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南宋叶适指出:“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但一般来说,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点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实现的”,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崛起的“富民”阶层的作用,并简单谈谈你对这一作用的看法。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59年,乾隆帝派遣清军平定天山南北叛乱。他认为“汉时西域塞地极广,乌鲁木齐及回子诸部落皆曾屯戍,有为内属者。唐朝开府,扩地及西北边,今遗址久烟”,遂以“新附旧疆”之意将该地区命名为“新疆”,并设伊犁将军负责统辖。1878年,左宗棠率军平定入侵的阿古柏势力,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下令将沉重的徭役制改为按亩征收赋税;开辟移民开垦地区,允许回汉人民赴南疆生产生活;实行屯田制,发展种桑产业和边境贸易;聘请德国技师用机器勘探矿源,创办阿克苏制造局和库车火药局;兴建义务学堂,科举录用大量少数民族考生。在他多次建议下,清政府改变只理军政不管民事的体制,于1884年把将军辖区改为新疆行省。——据纪大椿《论晚清新疆以建省为中心的改革》等材料二1949年解放军进疆前后,当地农牧业生产尚处于粗放阶段,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勾结国民党残部和土匪不断煽动叛乱,对新政权造成极大威胁。在解放军迅速平定叛乱后,1953年5月,新疆军区将部队分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发扬大生产运动传统,揭开在辽阔的荒原上屯垦戍边的序幕。部队不仅实现了粮油自给,而且将大量棉花运往内地支援国家建设,同时还在全疆推广各种先进生产方式和科技文化,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1954年10月,根据中央命令,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执行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使命。——据宗永平《试论新疆和平解放后的“屯垦戍边”》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乾降将天山南北称为“旧疆”的历史依据,并概括晚清左宗棠治疆措施的主要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心垦戍边”得以有效实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现实意义。3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波诡云谲。……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引爆了中国全民族抗战。而希特勒与日本此时已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苏联反法西斯的形势也愈加严峻。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和苏联在南京正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这样,以经济交易作掩护,苏联秘密地展开了对华军事援助。苏联援华装备原计划走海运路线,但由于日本对中国海岸的封锁,海运一次后被迫放弃。陆路成为不二选择,由此“西北孔道”再担历史大任。现在,“西北孔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交通大动脉,道路宽阔而平整。但在1937年9月前,新疆段除了乌鲁木齐到哈密、到伊犁有公路外,其他路段是仅供骡马通行的驿道,卡车根本无法通行。为了打通新疆段1500多公里的道路,新疆参与修路的50余万各族民众,还有留驻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将士,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基本整修和贯通。“西北孔道”从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为起点,横贯新疆,经河西走廊,直达甘肃兰州。1937年9月—1941年6月,苏联大量的军火物资通过“西北孔道”的地面和空中路线运送到中国,同时还有一百多名军事顾问、上千名技术专家通过“西北孔道”来到中国。“西北孔道”在近四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抗战接受国际援助的最主要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同时,正因为中国顶住日本,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也才得以放心地把东线的军队调往了苏德战场。中国通过“西北孔道”偿还给苏联的物资,也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重大作用。——央视纪录片《西北孔道》摘要(1)根据材料,概括“西北孔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孔道”开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北孔道”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可以看出这一时时期世界各地商品交往频繁,反映了世界市场逐渐的形成。D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十三行贸易繁荣,但未体现中外贸易谁占据优势,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因此十三行的兴盛不能证明闭关锁国的不绝对性,C错误。故选D。2、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而《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份颁布的;清王朝结束的标志是宣统帝下诏退位,因此B项也错误;C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未废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是遵守执行。《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故选D。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912年制定。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效仿美国成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希望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后,一步步的破坏了《临时约法》。【详解】3、B【解析】
据材料内容可知,德意志帝国的政党数量不多,且容易控制,权力不大,这是代议制发展不完善的表现,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党政矛盾,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德意志的经济发展,故C选项错误;德意志建立君主立宪制时宪政意识出现,故D选项错误。4、C【解析】
材料内容强调某些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的观点,说明多元一统的民族认同意识不断增强,故C选项正确;A项中“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对契丹族源的定论或倾向,故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契丹族的族源无法得到准确判定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5、B【解析】
1925年—1938年苏联进入斯大林模式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果苏联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因此应该填入苏联,故选B;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和英国工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排除AD;1930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工业生产不可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排除C。6、B【解析】
根据材料,刘锡鸿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主张整伤纲常伦理,反对洋务派专注于学习西方技术的做法;郭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教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所以两者都认为西方的技艺为末,B项正确;材料中的两人均是清政府的官员,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仍然要维护传统,A项错误;材料中两者的“纲常政教”是不同的,C项错误;D项是郭嵩焘的观点,错误。故选B。7、C【解析】
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政府税收大部分收入来自商业,这些措施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C正确;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A错误;古代封建社会整体上一直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B错误;材料中的“利农重商”的思想的盛行,并不是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D错误。8、A【解析】
材料体现了明朝中后期,松江地区手工业发展情况,社会分工“男耕女织”发生了变化,男子也参与手工纺织,故选A;材料不涉及土地租佃关系及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D;材料只涉及松江、太仓、温州地区手工业发展,不能反映工商市镇普遍兴起,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联系“男耕女织”的特点分析解答。9、D【解析】
《本草纲目》是明朝中药学著作,《红楼梦》是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兰亭序》是东晋时期的书法作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因此排列顺序为③④①②,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C项。【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0、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苏联对我国“一五计划”的建议主要集中于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强调工业品要保证农村的需要,这有利于工业化措施的完善,故选C;材料信息与农业专业化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我国没有避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调整的效果,排除D。11、A【解析】
近代美、德、法三国的议会都是两院制,都促进了本国社会的发展,故选A;德国皇帝的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都不是责任内阁制,德国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成熟,排除BC;美法两国的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D。12、D【解析】
从隋唐时期“工商不得入仕”到宋太宗以后参加科举的工商业子弟比比皆是,表示科举取仕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说明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这些都源于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故选D;工商皆本是明朝黄宗羲的观点,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3、D【解析】
据材料“曾国藩以诸种理由拒绝”“而盐厘征收、使用则不容户部染指”可知,晚清时期地方财政为地方汉族官僚把持,中央难以调度地方财政资金,反映了中央政府权威下降,故D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盐税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A选项错误;B项中“异常尖锐”说法过于夸大,故B选项错误;题干不能明显体现洋务运动资金匮乏问题,故C选项错误。14、C【解析】
材料中列宁指出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材料未体现,排除。15、D【解析】
据材料“英法失去干涉借口,不得不撤军,这成为英国殖民史的转折点”可知,体现了英国对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即加快了英殖民帝国的瓦解,D项正确;二战后英美盟友关系没有终结,A项错误;英国对殖民地控制力的下降与东西方的冷战对峙,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英国殖民地帝国的瓦解,不能推动经济全球化,C项错误。16、C【解析】
1923苏俄正在执行新经济政策,对托拉斯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发展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正确;苏联只是利用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方式,并不是扶持垄断组织发展,A错误;这些政策是当时新经济政策下的做法,并没有发展新经济政策的理念,B错误;当时苏联还没有形成计划经济体制,D错误。17、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法律的理解和认识。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对犯罪情形的分类做了明确而详实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的规定不是轻罪重罚的意思,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也并未突出盗窃一定要判罪,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18、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并非材料强调的内容,排除;人文精神开始出现于古希腊,C选项错误;D选项并未全面表述自由的含义,排除。故选A。19、A【解析】
唐太宗答应松赞干布和亲要求,将文成公主许配于松赞干布,选项A正确;选项B、C、D与松赞干布生活时间不符,排除。20、C【解析】
据“十位青年男女”、“14世纪意大利”、“反对教会、揭露僧侣的腐败和虚伪”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薄伽丘的《十日谈》的内容,故选C;A项是斯多亚学派代表,排除;B项主张以人性对抗神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排除。故选C。21、C【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及七届二中全会作出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决定可知,“丹阳培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接管城市问题,C正确;此时国共和谈已经破裂,A排除;渡江战役主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B排除;材料与防腐拒变无关,D排除。故选C。2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各国政治的动荡能够说明当今世界局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答案选B,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CD两项不符合当今国际关系的史实。考点:多极化趋势中的世界格局点评:当今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正快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仍然动荡与冲突不断,这说明殖民主义思想并未完全消除,利益的争夺依然激烈。高考对该项内容的考查主要从政治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命题。2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信息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改进是指汉赋和造纸术的改进,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文学成就·造纸术、汉赋24、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理解与分析。罗斯福把“老绅士”比喻为资本家,因为新政将他们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挽救出来,所以“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罗斯福虽挽救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但他在经济上实行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等一些措施,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利益,因此“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故本题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对资产阶级的影响【详解】25、A【解析】
进口棉布在通商口岸价格和内地市场价格差距不大,说明当时对进口棉布征收的内地税较低,这不利于本国棉布销售,即关税并未保护起到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映了半殖民地化的加深,A正确;题干与贸易中心无关,排除B;题干描述对象是进口棉布,未涉及民族工业,排除C;国内统一市场在古代大一统王朝时期就已经形成,排除D。26、B【解析】
两则广告均用时髦女性或明星形象代言产品,同时“三星”花露水作为国产品牌被告知在“洋货铺”可买,是在利用近代社会人们的崇洋心理;“哈德门”作为外国品牌,特别强调“中国制造”,有意迎合近代国人的爱国热情,故选B项;材料显示,图5广告词是国产化露水的广告,图6则是外国香烟品牌“哈德门”,故排除A项;利用女性代言产品并不能说明女性是消费主体,特别是香烟,故C项错误;图5为国产品牌,故D项错误。27、A【解析】
荣氏企业有过三次大规模的发展,都是在民族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出现的,说明民族主义运动促进了工业化发展,故A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列强侵略”,排除B;材料说明荣氏企业的三次大规模的发展,无法体现“充满艰辛”,排除C;材料信息与“实业救国思想”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第一次是在1915年的抵制日货运动中,第二次是在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发生之后的1919-1921年,第三次是在经历了1922-1924年的萧条之后,在1925五卅运动的推动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8、B【解析】
建国后,中苏关系经历了结盟到分歧再到不结盟,苏联解体后与俄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成为中苏两国关系的转折点。此后,分歧渐大,影响两国关系走向,进而影响两国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中苏分歧扩大后有对抗,但不是冷战,排除A;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对于体育一直高度重视,排除C;体育报道数量与实际发生情况不是一回事,排除D。29、D【解析】
材料表明对刘濞的同一件事,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依据甲乙两人的解读来看,甲是站在统治者的方面来看的,而乙是站在人民角度来看的,表明历史解释受价值立场影响。D正确;材料反映的价值立场对史料解读的影响,而不是史料本身的确定与否,A错误;历史解释要以事实为依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们可以通过史料记载、文物的出土等来了解历史史实,人们无法了解事实原貌的说法过于偏激,C错误。故选D。30、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对食品行业加强管理,说明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也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排除;当时的议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B排除;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C排除。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作用:为国家稳定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看法:材料中富民阶层的崛起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的治理,崛起的富民阶层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解析】
作用:依据材料中“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均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由户等靠前的富民群体来担任”等信息结合所学从为国家稳定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成为国家控制乡村的重要依靠力量、推动了国家改革,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方面分析“富民”阶层的作用。看法:结合所学从影响到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的治理、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简要说明对这一作用的看法。32、(1)历史依据:汉唐中央政府在此设置管理机构;驻军戍边;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神康复职业康复服务考核试卷
- 神经内科护士课件
- 外科常见中医护理技术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
- 2025混凝土工劳务施工合同样本
- 2025年签订劳动合同时需缴纳养老保险
- 2025企业间转让协议EYRD股权买卖合同范本
- 2025企业办公区域电气维护保养合同
- 2025年转租房屋合同范本
- 向日葵课件讲解
- 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PPT全套教学课件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