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晋城市介休一中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溶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A.植根于佛道的思想B.是儒学发展的倒退C.是民族精神的源头D.具有包容创新精神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能够反映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的农具是A. B.C. D.3.《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中指出:“至清初,又在杭城东北建机神庙。至此,杭州已有机神庙数处,可证丝织业之不断发展与扩张。”这反映出,当时杭州A.放弃抑商政策促进了丝织业发展 B.丝织业已使用机器大生产C.丝织业的发展受到传统思想影响 D.成为丝织业最发达的城市4.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人们欢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的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事实上,刚开始的是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韩战5.罗马“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该现象主要得益于A.公民法的制定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万民法的推行D.《十二铜表法》颁布6.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史学界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或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和观点的是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C.找到了“无主地” D.证实了“地圆学说”7.195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了对非洲的大规模援助,并提出了“贸易而非援助的口号”。50年代中期起,美国政府重新制定对非洲的援助政策,提供了大量经济援助。这一变化表明美国A.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 B.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C.对外援助政策逐渐趋于科学合理 D.试图与苏联争夺新兴独立国家8.周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据此可知A.天下共主权力格局发生变动 B.诸侯国与王室矛盾不可调和C..尊卑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D.传统宗法血缘关系趋向瓦解9.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据此推知,宗教改革A.否定了教会等级制度 B.推动了新教改革运动C.有利于集权国家形成 D.促进了人文主义传播10.有学者指出:“当今世界的力量分配正像一盘三维棋赛。在最高的一层,军事是单极的,美国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中间一层,经济部门是多极的,美国、欧洲和日本占了世界总产值的三分之二。而最低的一层则代表了跨越边界且各国政府无法控制的跨国关系,其力量结构更为分散。”该学者在此A.旨在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格局已形成B.认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成C.尝试探讨国际格局的结构层次与框架问题D.否定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的可能性11.下图所讽刺的史实起始于: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30年代12.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B.意大利和法国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中国维新派的著名领袖,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法国革命记》等书,并在1898年陆续送呈光绪御览。材料二康有为写道:“臣读各国史,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离,散逃异国。城市为墟,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后来又在《法国革命史论》中写道:“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与法国十万贵族压制平民,事既不类,倡革命而言压制者已类于无病学呻矣。”——《中国近代史料选辑》(1)康有为编撰《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并送呈光绪帝的意图是什么?与其在材料二中阐发的观点是否矛盾?为什么?(2)康有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历史史实是否完全准确?请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14.(20分)材料彭雪枫(19071944),河南镇坪人,少年聪颖智高。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2年入西北军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实验学校接受军事教育和训练,1925年春,开始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马克思主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途中,曾参与遵义会议文件资料的准备工作,并撰写第一篇军事文章《八角楼战斗的教训》。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1938年9月,在河南创办《拂晓报》,题写发刊词,宣传抗日主张,还亲手创办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开设《矛盾论》《统一战线政策>《中国革命问题》等理论课程,潜心思考和研究党的抗日战争的方针原则和战略战术。1944年9月,彭雪枫在河南省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中流弹牺牲,年仅37岁。——摘编自陈宇《中华人民共和国36位军事家》(1)根据材料,概括彭雪枫的历史功绩。(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彭雪枫取得功绩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从材料中的“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等信息来看,说明理学在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具有包容创新精神。故答案为D项。理学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不是植根于佛道思想,排除A项;理学是儒学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进步,不是倒退,排除B项;C项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2、C【解析】
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故C符合题意;原始社会后期,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商周时期使用青铜农具,如青铜耒,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解析】
材料表明,清初“机神庙”的发展能够证实杭州丝织业的繁盛,但也可以从中看出传统思想依然影响着丝织业,C正确;在清代,政府仍实行“抑商”政策,排除A;“机器大生产”出现于近代,排除B;“最发达”的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故选C。4、C【解析】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指的是在热战之后,还有冷战的对峙,而乔治•凯南也与冷战这一理论的提出有关,故C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5、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世纪时,兴盛奴隶主和罗马奴隶主逐渐融合,兴盛居民和罗马公民的界限逐渐消失,罗马法成为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6、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对欧洲殖民主义者而言,美洲是美洲是““无主无主””土地,他们最先“发现了”美洲,自然成为这块所谓新土地的主人,故C项正确;AB项是全球史观;D项从地理学方面。所以答案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评价【详解】7、D【解析】
材料内容反映了美苏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政策,体现了美苏博弈的需要,故D选项正确;履行扶持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和力求利用贸易扩大国际影响力不是美国主要的目的,故A、B选项错误;材料所述美国政策的变化主要与当时的国际背景直接关系,不存在科学合理,故C选项错误。8、A【解析】
由材料“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已不如从前,天下共主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变动,故选A;战争之后,郑国还是派人去“慰问”周王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矛盾没有到达不可调和的地步,排除B;周桓王在位时间为春秋早期,尊卑等级秩序确实受到了冲击,但没有到达非常严重的程度,排除C;与C项同理,D项存在程度夸大的问题,不适用于春秋早期,排除。9、C【解析】
材料“统治精英各具宗教倾向,常常依据个人偏好推行新教或天主教,一些野心勃勃的地方领主也会通过吸引某些宗教团体来梳理自己的权力基础”体现的是在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各国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来强化自身的权力,有利于集权国家的形成,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否定教会等级的问题,A选项错误,排除;新教改革主要矛头是天主教,因此统治阶级对天主教的推行不利于新教改革运动的推进,B选项错误,排除;促进人文主义的传播属于宗教改革的影响,与材料无关,D选项错误,排除。10、C【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材料中学者的意思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显示出他对世界格局的探讨和见解,故C项说法正确;美国在军事上是单极的,也只是作者观点中的一个方面,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公正合理的秩序建成,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说法也过于绝对,不符合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排除。11、C【解析】
根据漫画显示将中国撕碎,就是瓜分中国,根据所学可知从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故选C;ABD不符合史实,排除。12、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由于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希布刺杀了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妇所引发的,所以“两个小孩”寓指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故选D;德国和法国、意大利和法国是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参战的,应该属于题中的“一群大人”,排除AB;萨拉热窝事件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不是奥地利和塞尔维亚,排除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推动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不矛盾(1分)。在他看来,法国革命造成长期流血斗争;而且中国不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社会现象,实行变法维新和君主立宪是唯一正确的选择。(2分)(2)不准确。(1分)因为法国“革变频仍,迄无安息”之说明显夸大;(2分)而中国虽废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君主专制统治强化)(2分)。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亲自编撰了《日本明治变政考》、《俄罗斯彼得变政记》等书为了阐述变法的重要性。材料“只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认为法国大革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希望利用变法实现社会的平稳过渡。(2)根据材料“而革变频仍,迄无安息,遂入洄渊,不知所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法错误,过分的夸大法国大革命;材料“吾国久废封建,自由平等已两千年”说法错误,中国虽废除封建,但仍长期存在贵族压迫平民的现象,两说均不符合法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14、(1)功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整理档案,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史料;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创办报刊和随军学校,进行抗日政策宣传和军事人才培养;开设特殊课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2)原因:受过较好的教育与训练;天资聪慧、善于总结经验;个人的爱国情怀和坚持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重用与培养;社会环境及社会矛盾的变化。【解析】
(1)根据材料“长征途中,曾参与遵义会议文件资料的准备工作”并结合这一时期革命发展的进程可知彭雪枫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毛豆剥壳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柱塞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挤出复合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手持识别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封底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地热能源供暖系统运行维护与节能改造策略研究报告
- 土地租赁抵押合同协议
-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
- 运营管理合同协议
- 弱电工程协议合同
- 2025年科技节活动小学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80题)
- 决胜新高考·四川名优校联盟2025届高三4月联考生物+答案
- 2025年元宇宙+游戏行业新兴热点、发展方向、市场空间调研报告
- 森林管护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考评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题(附答案)
- 培训课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浇筑、养护)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下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作文导写及点评:社会时钟
- 《护理信息系统》课件
-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方案
- 建筑施工大型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