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安市2南安一中018年7月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是1787年伦敦废奴协会设计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这句告白表达了①对欧洲人从事奴隶贸易的谴责②对少数非洲人出卖同胞的控诉③对新航路开辟积极意义的否定④对自由平等博爱虚伪性的批判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3.在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公元前14年),罗马统治者给予若干法学家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他们的意见一致时,便发生法律效力;纵使互有分歧,皇帝也责令裁判官尊重他们的意见参酌判案。这表明A.法学家是为统治者效劳的工具B.法学家的意见能影响司法判决C.法学家的法律地位高于统治者D.法治是罗马统治者的治国传统4.下列措施,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①秦国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②日本明治政府规定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③梭伦按财产多少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④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5.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写道:“令史学家感到遗憾的是,人们并非总是随着习俗的改变而改变其词汇的。”以下史学术语的使用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封建 B.人文精神 C.理性精神 D.代议制6.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A.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C.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D.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7.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 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 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8.下表是“中国1957年和1978年的三农数据比对表”。据此可知,这20年间我国A.农业现代化进程基本停滞 B.城镇化推动了农村发展C.农村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D.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9.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逐步建立了以强调经济效率和注重社会团结为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徳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材料说明联邦徳国①政府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②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③开始了大规模私有化浪潮④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认为:“历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与其持相近观点的史学著作是A.《明史》 B.《史通》 C.《文史通义》 D.《中国史叙论》11.如表是20世纪世界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次数统计,是根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据此可以说明20世纪80年代29场国与国之间:19场,占66%国内冲突:10场,占34%1990-1994年18场国与国之间:3场,占17%国内冲突:15场,占83%A.世界整体发展形势日趋缓和B.国际格局变动导致国内矛盾激化C.两极格局有效维护了世界和平D.军事大国不再是武装冲突的主角12.“于是本来潜心于骈四俪六之文的人们也渐渐张目四顾,为种种新学与时论所吸引了。这个变化……造就了一批近代知识分子的雏形”吸引着一批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这种现象A.说明鸦片战争促使传统儒学思想不断瓦解 B.体现了甲午战争后部分国人的觉醒C.反映出洋务派企图以新工具来守护旧理论 D.说明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思潮的发展13.如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中国之现象》。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知识界对清政府的失望 B.清政府主动顺应民主化潮流C.清政府企图挽救腐朽的统治 D.立宪派主导清末“预备立宪”14.“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与材料所体现宗教的兴起时期相当的是A.中国大唐盛世时代B.雅利安人入侵印度C.雅典伯利克里时代D.罗马疆域达到顶峰15.“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16.汉代确立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非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只是确立儒学在官学中的“独尊”地位。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思想在汉代以后A.常被儒家借鉴融合于新儒学 B.因丧失官学地位而逐渐消亡C.逐步演化为道教与佛教思想 D.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7.如图所示现象在明代大量出现,该图反映出明代“一田二主制”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注:一田二主,即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田底)和使用权(田面),分别为两个主人所拥有。A.政府抑制土地兼并有限 B.重农政策进一步的细化C.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增强 D.土地经营效率大为提高18.人民“涌入衙署哭声震天”,表示:“已为朝廷弃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为南阳屏蔽……愿人人战死而守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事发生在以下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9.杜鲁门在继任演说中建议:订立一个“大胆的计划来使我们的科学进步和工业发展能够有益于不发达地区的改善和发展”,即著名的“第四点计划”。这一计划的王要目的是A.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B.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遏制共产主义在亚非拉扩张20.古代中国皇帝用玺官员用印,印玺是权力的象征。据载:“秦天子六玺,唐时有八宝,宋尚循其制,至徽宗而加九,南渡至十一,皆非制也。本朝初有十七宝,至世宗加制其七,今掌在符台者共二十四。”(引自《万历野获编》)。这一现象可以印证A.国家事务趋多 B.中央集权加强 C.皇权至高无上 D.制印技艺进步21.我国古代某瓷器“如蔚蓝落日之天,远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浅草初春”。后周世宗也曾赋诗赞美“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他们赞美的是A.大邑白瓷 B.越窑青瓷 C.铜官窑釉下彩绘 D.明清珐琅彩22.1844年,美国特使顾盛抵达澳门。当清廷得知其有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时,给钦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这一行动。为此,耆英不惜与之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这反映出清政府A.对外奉行投降政策B.继续推行闭关政策C.竭力维护天朝体面D.有效抵抗外来侵略23.“共和其表,专制其里”可以用来概括下列哪一政权的特点?A.俄国沙皇政府 B.美国联邦政府C.中国北洋政府 D.日本明治政府24.中国疆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下列地区最早纳入中国版图的是A.西域 B. C.西藏 D.东北25.“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美国内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26.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屡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宪法、开设议院”的“本原”,并不断呼吁立宪。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维新思想成为主流思想C.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D.清末新政重心开始转移27.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C.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28.1921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时报》载文指出,邀请中国参加华盛顿会议虽是“明智之举”,但“如果认为他们能解决问题,就大错特错了”,中国“还没有成长到足以获取尊重和显示力量的地步”。这反映出美国的主流媒体A.对列强的外交规则有清醒认识B.低估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C.能够正视中国问题出现的原因D.为美国逃避国际责任的行为作积极辩护29.如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A.反映了国民经济正在迅速恢复 B.描绘了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C.说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D.表明女性在建设中贡献突出30.北洋政府警察厅规定,各种饮食经营场所和经营者必须领取执照,对汽水业、牛乳业、羊肚作坊、剔骨肉作坊等对卫生有特别要求的行业,还应该遵守警察厅制定的单项规则。这表明A.北洋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 B.警察厅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C.北洋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 D.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波茨坦会议对德国确定了“四D计划”,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消除军工和垄断)和民主化,以期彻底改造德国社会。其中,"“非纳粹化”的目标是根除纳粹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清查、处理纳粹分子有三张网:第一张网是纽伦堡审判,纳粹首要战犯有10人判为死刑;第二张网是各占领区的军事法庭审判各地战犯;第三张网就是为开展非纳粹化运动而专门设立的审判厅,对普通大众进行甄别,受审人员按主犯、罪犯、轻犯、胁从者和无罪者区别裁定,最高判刑10年。美、英、法三个西占区共审查了366万人,1667人定为主犯、23060人裁定为罪犯,轻犯有150425人。谁一旦打入另册,就休想在战后的德国政治舞台上能有所作为。苏占区的非纳粹化运动与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相结合,有它自己的做法。——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德国“非纳粹化运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非纳粹化’运动的意义。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33.瞻其貌、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察其果。观察下列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孔子像,回答问题。(1)孔子生活时代的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为此,他提出了哪些主张?(2)请写出唐代以来儒家学说受到愈加明显挑战的具体表现。两宋时期新儒学体系的核心又是什么?(3)归纳上述孔子像共同的形象特征。从文化视角看,这种共性可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图片和“难道我不是一个人、一个兄弟吗”可以看出①②④,而③在材料中却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2、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材料体现的正是天人感应对执政的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天灾人祸对君主执政的影响,并非是当时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选项表述错误,中国古代社会并未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3、B【解析】
从材料来看,罗马的法学家地位很高,不仅参与法律的制定,也对司法过程进行干预,故B项正确;A项错误,从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维护君主专制的内容;C项错误,罗马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法学家的权力是他们赋予的;材料没有体现出法治的传统,故D项排除。4、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商鞅变法中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直接冲击力贵族政治下世卿世禄制。梭伦按照财产标准划分等级打破了旧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C正确;A概括不全,排除;日本明治政府的举措对旧贵族经济方面有冲击,而非政治特权,②错误,排除B、D。5、A【解析】
封建一词本来是指领主分封土地于封臣所形成的政治关系,后来演变为代指一种社会类型,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历史阶段,故答案为A项。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理性精神强调重视理性的作用;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C、D项。6、D【解析】
由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王室和诸侯国之间没有强制实行统一的历法,任由异姓诸侯推行周历之外的历法,说明D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周代的整体情况,并不是春秋战国与西周的不同,A项“严重削弱”无从体现;材料中没有说明分封姬姓诸侯的比重之多,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在周代“三历并行”的现象与C项说法矛盾。7、D【解析】
胡佛总统告诉秘书的这句话说明总统对于危机很乐观,并没意识危机的严重,D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危机,A错误;B与题无关,排除;1929年经济危机破坏大,空前严重,C错误。8、D【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57年到1978年,农业人劳动人口迅速增加,但与此同时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近100倍,由此可知,农业机械化取代了一部分的劳动力。且农村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与农业劳动者的增长之间也不成正比,也可以看出农业剩余人口问题严重,故D项正确;从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近100倍来看,农业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快,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城镇化,排除B项;材料的数据反映出农村改革中存在的一定问题,而不是强调其成效,排除C项。9、B【解析】
由材料信息“以强调经济效率和注重社会团结为特征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福利国家制度”可知,此时的联邦徳国强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注重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故②④正确;该模式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①③错误。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B,ACD错误。10、D【解析】
材料“历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强调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角度阐释历史。梁启超的《中国史叙论》主要“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符合材料的观点,故D符合题意;《明史》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明代“帝王将相的家谱”,并非“所有人的历史”,故A不符合题意;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和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属于史学理论著作,与材料无关,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B【解析】
从表中可知,冷战结束后,各国之间战争大幅减少,国内冲突加剧,说明在冷战掩盖下国内矛盾暴露出来,故B正确;从数据上看,冷战后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就有18场局部战争与武装冲突,不能说明世界形势在缓和,故A错误;C、D材料均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看懂表的内容。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B【解析】
根据材料“吸引着一批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是西化的日本打败了传统的中国,这使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试图通过维新变法寻求中华民族的出路,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使传统儒学思想瓦解,排除A项;洋务运动并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13、C【解析】
漫画内容是建筑即将倒塌,但是部分身着清朝服饰的人物在努力挽救这一建筑,结合材料时间1907年可知,这一时期清政府实行新政,说明清政府试图挽救腐朽的统治,C正确;题干未体现出知识界的态度,排除A;清末新政并不属于民主化改革,排除B;从题干无法判断是那一派别的主张,而且漫画中未体现出“预备立宪”内容,排除D。14、A【解析】
伊斯兰的基本信条为“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由材料“真主,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可得出出自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而中国唐朝是从618年开始的,故A符合题意;公元前2000多年,“雅利安人”从中亚侵入印度,故B不符合题意;雅典伯利克里时代大致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故C不符合题意;罗马疆域达到顶峰是公元2世纪的图拉真时代,故D不符合题意。15、D【解析】
材料“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表明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故D项正确;中国劳工的觉醒、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改变和民主、革命在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材料未体现,排除ABC三项。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确立正统地位后其他学说并没有消亡,而是常被儒学借鉴和糅合,A项正确,B项错误;佛教不是由本土思想演化而来,C项错误;汉代已经建立儒学正统地位,D项错误。17、C【解析】
明代大量出现“一田二主”现象,土地权益分配结构图表明了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部分,佃农要对国家之外的所有者和占有者交纳地租,反映了当时租佃关系的流动性在增强,C项正确;土地权益分配由国家、田底主、田面主再到佃户不能说明“政府抑制土地兼并”的有限性,也不能说明“重农政策”的细化,更不能说明土地经营“效率”的提高,ABD三项错误。18、C【解析】
《马关条约》规定割让给日本,引起人民反割台斗争。故C正确;《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不符合题意,排除A;《天津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排除B;《辛丑条约》没有割让领土,以政治控制为主,排除D。故选C。19、D【解析】
据题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主要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故选D;A是马歇尔计划,排除;BC项不是杜鲁门主义的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20、B【解析】
皇帝的玉玺数量不断上升,从秦朝的六枚到明朝的二十四枚,说明皇权在不断上升,即权力不断集中在中央,B正确;玉玺数量增加和国家事务增多并不具备直接因果联系,排除A;皇权至高无上指的是皇帝总揽一切事务,排除C;玉玺数量增多不是因为制印技术进步,排除D。21、B【解析】
根据“远山晚翠”、“雨过天晴云破处”可知该瓷器的颜色是青色,故选B项,排除A项;铜官窑釉下彩绘和明清珐琅彩属于彩瓷,不是青瓷,排除CD项。故选B。22、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拒绝美国进京呈递国书的要求实质上体现了传统华夷观下的天朝上国姿态,故C项正确。A项,题干并未体现清政府对外妥协投降政策,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D项,耆英签订不平等条约反映了清政府此举并未有效抵抗外侵略,排除。2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攫取了辛亥革命果实后,建立了北洋政府,打着共和国体的旗号,实行专制统治。由此可知,“共和其表,专制其里”可以用来概括中国北洋政府的特点,故C正确;俄国沙皇政府不是共和国体,故A错误;美国联邦政府不是实行的专制统治,故B错误;日本明治政府也不是共和国体,故D错误。24、A【解析】
西汉朝廷在公元前60年建立西域都护府,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答案为A;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晚于对西域管辖,B错误;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晚于对西域管辖,C错误;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管辖东北,晚于对西域管辖,D错误。25、A【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由英王选择”、“北美大陆”可以判断这个事件应该是1775年开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为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进行的美国独立战争,故A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本土,不是美洲大陆,B错误。美国内战与英王选择没有关系,C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在北美大陆,故D错误。26、C【解析】
康有为从“不可操之过急”到不断呼吁立宪,反映出当时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需要通过改革来维护统治,故C正确;社会矛盾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成为主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新政的重心变化,排除D项。2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一度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而当时意大利、德国建立了法西斯集权统治,政府权力集中,以应对经济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人们想改变民主代议制度,故排除。B项,苏联为斯大林模式,美国没有借鉴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为法西斯体制,为侵略扩张作准备,并非失业工人所期盼的,故排除。28、B【解析】
据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讨论中国问题的时候,中国代表团向会议提出了收回山东权益的要求,最终中国收回了“日本在一战期间占领的山东”。因此材料中美国的主流媒体“低估了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决心和能力”,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29、B【解析】
宣传画中的人物象征着群众代表,群众表态“我们为参加国家工业化建设而自豪”,这说明我国人民建设工业化国家的热情高涨,B正确;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A排除;C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的人物是群众的代表,并非单指女性,D排除。故选B。30、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对食品行业加强管理,说明北洋政府重视食品卫生安全,D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北洋政府也鼓励工商业的发展,A排除;当时的议会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B排除;材料与手工业发展无关,C排除。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特点:与非军事化、非工业化、民主化运动等相配合;通过甄别和审判纳粹追随者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建立三级审查机制,既审判战犯,又甄别大众;涉及对象广泛众多,且给予区别对待;苏占区与西占区采取的方式不同。(2)意义:彻底清算了德国法西斯法律、组织与战犯;深人社会基层扫除了法西斯势力的残余与影响;为德国战后和平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维护了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
(1)据材料“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工业化(消除军工和垄断)和民主化”可得出与非军事化、非工业化、民主化运动等相配合;据材料“通过对纳粹追随者的甄别和审判来教育德国民众”可得出通过甄别和审判纳粹追随者达到教育民众的目的;据材料“清查、处理纳粹分子有三张网”“对普通大众进行甄别”等信息可得出建立三级审查机制,既审判战犯,又甄别大众;据材料“共审查了366万人,1667人定为主犯、23060人裁定为罪犯,轻犯有150425人”可得出涉及对象广泛众多,且给予区别对待;据材料“苏占区的非纳粹化运动与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相结合”可得出苏占区与西占区采取的方式不同。(2)据材料“‘非纳粹化’的目标是根除纳粹主义存在的社会根源”“休想在战后的德国政治舞台上能有所作为”可得出彻底清算了德国法西斯法律、组织与战犯;据材料“共审查了366万人,1667人定为主犯、23060人裁定为罪犯,轻犯有150425人”可知,深人社会基层扫除了法西斯势力的残余与影响;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纳粹化”运动有利于清除国内法西斯残余势力,为德国战后和平崛起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维护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进厂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带答案解析
- 2025年各个班组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B卷)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精美课件
- 2025机械设备购销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租赁合同印花税计算
- 2025劳动法律对劳动合同的新规定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美课件
- 纹身模特合作协议书
- 药店医保协议续签委托书
- 2025企业物业保安劳动合同模板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
- 第七章-生物医学工程的伦理问题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中联HIS系统挂号收费 操 作 说 明
- H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 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
- 螺栓加工工序卡(共7页)
- 《焦虑症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基于钻石模型的南通纺织产业竞争力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