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山东省滕州实验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可供研究古代红海以西地区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是A.泥版文书 B.金字塔 C.《罗摩衍那》 D.《吉尔伽美什》2.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A.韩非子孔子B.韩非子老子C.孔子老子D.老子庄子3.从以下《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能得出的信息是①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②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③俄国逐步完成了现代化④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 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 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变化: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B.三省六部制基本已被废除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6.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A.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7.古代雅典即将上任的执政官,在接受资格审查时他不仅要说出父母和祖父母的姓名,还要说出他们的庭院宙斯和阿波罗的祭坛,以及他们家庭墓地的地点。这种仪式有助于()A.扩大雅典的对外贸易 B.维系公民的身份认同C.消除公民均贫富差距 D.保护氏族贵族的权威8.在古雅典某一时期,教师、医生、会计、警察、公务员、银行家等职业基本上都是由奴隶担任,在经济事务尤其是公共工程中,也大致做到了公民、奴隶同工同酬;在雅典的街上,从穿着上几乎看不出奴隶和公民的分别,奴隶中甚至有首屈一指的大富翁。这反映了该时期雅典A.能够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民主制度具有普适性特点C.城邦制度深受人文主义影响 D.奴隶阶级成为城邦的主人9.有学者研究发现,现代流传的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有20多种,经、史、子、集的单行本千余种,这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这说明A.活字印刷大大推进了文化的繁荣B.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C.雕版印刷在明清仍是占主导地位D.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10.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太学考试开始出现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11.近代英国颁布了一系列法案。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1694年《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说明英国A.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B.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12.1851年,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已经有人在解剖他的病灶,预备提前宣判他的死刑了。该事件是指A.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 B.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C.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在法国发生了工人运动13.16世纪前后,它的生产、传播、消费,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成为流淌在全球贸易机体中的血液。它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大额贸易的发展和商业资本的聚集。据此判断,“它”是指A.瓷器 B.白银 C.香料 D.鸦片14.下表据许涤新、吴承明编写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相关内容编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情况。对其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政府的政策推动了1894、1914、1936三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B.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与外资相比优势不明显C.“实业救国”思潮有力促进了民间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D.外国输华资本的下降、时局的动荡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15.如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①中国广州地区已对外通商②传统文化抵制着外来文化③广州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一些富裕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A.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B.注重发挥地方的自主性C.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D.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17.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体现了英国政体的哪一原则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有限君权 D.责任内阁18.“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前12世纪B.前11世纪C.前10世纪D.前9世纪19.“《宣言》中始终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该《宣言》A.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B.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C.成为法国第一部宪法的序言D.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20.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此后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罗斯福新政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B.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C.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市场经济21.中世纪城市“街道大部分狭小,弯曲小巷中人与兽穿梭往来,…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造成“都不太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是A.城市设施落后 B.城市环境脏乱 C.瘟疫容易爆发 D.经济水平制约22.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关于使用人民币及限期禁用伪金圆券的规定》宣称国民政府发行的金圆券自即日起为非法货币。但在6月5日前,暂准在市面流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人民币按牌价收兑金圆券,1元人民币折合金圆券10万元。人民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可能是()A.防止物价飞涨 B.打击官僚资本C.减轻百姓困难 D.增加人民币的流通性23.1987年,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凡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和职业学校的学生,都可以经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然后就业。这一决定A.完善了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兴起C.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 D.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24.《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25.著名经济学者许涤新提出,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尽管列强在甲午战争前尚未取得在中国设厂的权利,但到1894年各国在华工厂已超过100家。许涤新的观点已为多数经济学者所采纳。这一观点说明了A.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B.中国资本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C.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D.西方经济扩张推动了中国经济形式的不断创新26.“现在的进化论已经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设施,没有一种不受它的影响。”——1922年,陈兼善《进化论发达略史》。至作者评论时,进化论已在中国传播约A.15年 B.25年 C.35年 D.45年27.某同学课堂演讲提纲只写了几个地名,据此推测该同学演讲的主题可能是A.红军长征 B.敌后抗日 C.国共合作 D.北伐战争28.如表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大讨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这反映出当时西周封建说和战国封建说A.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学术研究 B.“双百方针”没有得到贯彻C.土地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点 D.古代史研究很难有统一观点29.巴尔干地区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该地区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可以追溯到:A.公元1世纪 B.公元2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30.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同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C.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140万法国人死亡。在法国人看来,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实在太大,以致无法制定任何坚定的外交方针,各派人士无不借那据说是坚不可摧的严密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来聊以自慰罢了。在大不列颠和美国,人们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与流血念念不忘。这个时期出现的典型事例,是1933年牛津大学学生通过一项决议,宣称不论在什么情况之下,他们绝不为自己的国家拿起武器。在美国大学生中间也出现了和平运动。在英国,有些上层人物对法西斯独裁者公开地表露同情,或者至少认为他们是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较为合理的要求。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影响。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时期著名的画家,出身于江南的土著士族家庭。顾恺之的仕途并不顺利,但颇有名气,其主要成就是他的绘画艺术。他是至今能够见到画迹的我国最早著名画家。在继承和发展先人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他一扫古拙呆滞的画法,用自己的画笔开拓了周瞻完美、生动活泼的一代新风。顾恺之也是我国第一个画学理论家。他主张画家“必贵观于明识”,要把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活灵活现地去刻画它们。他还认为画家功夫不到家,“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他还特别讲究画面的布置,《画云台山记》即是他作云台山图前,研究云台山图布置的一篇计划文章。他把骨法、气势、神情、韵味作为作画及鉴赏的标准,四者之中,尤推神情。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对后世影响极大。——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顾恺之绘画理论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恺之艺术成就取得的原因。3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新社奥斯维辛2012年4月27日电)(记者张朔)中国总理温家宝27日专程前往波兰奥斯维辛市,参观“奥斯维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纪念馆”,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那里的死难者,并敬献了花圈。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个别国家右翼势力的危险举动和恐怖主义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l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法西斯反人类政策。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应对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的行动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后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材料二:《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进行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材料三:奥斯维辛的历史意义很重要,当时集中营里关押的不仅仅是犹太人,还有很多反法西斯的斗士,所以记住奥斯维辛是为了让全人类都记住那次残酷的二次大战,永远不要让悲剧再次上演。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所学,红海以西是非洲,而金字塔在埃及境内,地理位置相符,故B正确;泥板文书是古代西亚一种刻在泥板上的文字记录,A项不符合题意;《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吉尔伽美什》属于古巴比伦地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B【解析】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的意思是威势可以禁止暴力,但是道德和仁厚却不足以止住暴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法家思想;“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是道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韩非子是法家,孔子是儒家,老子是道家,庄子是道家,由此对比选择项,正确答案为B。ACD均有一个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时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战国百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等也需要掌握。3、A【解析】

从表格中企业数量、工业人和产值可知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反映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表格的时间是1860-1879年,说明是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俄国工业的发展,①②④符合题意;表格的数据只能说明俄国工业的发展,不能说明俄国逐步完成了现代化,③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4、D【解析】

胡佛总统告诉秘书的这句话说明总统对于危机很乐观,并没意识危机的严重,D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发危机,A错误;B与题无关,排除;1929年经济危机破坏大,空前严重,C错误。5、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三省长官的职责地位有所调整,说明君权和相权之间关系的变动,C正确;门下省负责的是审核政令,A排除;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政府效率提高无关,D排除。故选C。6、A【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此时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到三省六部制度阶段,则完全与皇室事务无关,故A项正确;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以集思广益,故B项错误;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C项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故D项错误。7、B【解析】

从材料中要求说出父母的名字和家族的坟地可以看出,是为了考察其父母是不是城邦的公民,这是为了维系公民的身份认同,故选B;材料这种仪式与扩大雅典的对外贸易、消除公民均贫富差距无关,排除AC;雅典民主政治逐渐削弱氏族贵族的特权,排除D。8、C【解析】

古雅典奴隶从事多种职业,和公民同工同酬,同样服饰,甚至可以成为大富翁,说明雅典城邦制度深受人文主义影响,C项正确;奴隶和公民在法律面前并不平等,A项错误;民主制度的不适用于奴隶,B项错误;古代雅典城邦的主人是奴隶主阶级,D项错误。9、C【解析】

明清时代的活字版丛书与同一时期数以万计的雕版书籍相比是无法比拟的,说明明清时期雕版印刷占主导地位,故选C;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明清活字版丛书少于雕版书籍不能说明活字印刷工艺长期没有得到改进,也不能说明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技术更先进,排除BD。10、C【解析】

根据材料,两晋南朝入仕的官员中,一半以上是吏部直接认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魏晋时期选官权正向中央集中,C选项符合题意;太学考试“开始”出现是在西汉时期,A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出“察举”选官在其中占1/4,没有提供其注重才能的相关信息,B选项错误;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占的比例较小,不能说明其升迁缓慢,D选项不符合题意。11、D【解析】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规定限制了王权,强化了议会权力,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完善,D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后国王真正成为“虚君”,排除A;国王没有立法权,排除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间是1721年,排除C。12、A【解析】

根据材料“1851年宣布资本主义死刑”并结合所学史实可知,这指的是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而且迅速蔓延。A正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发表在18世纪,而且它是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理想蓝图”,B错误;太平天国属于农民反封建斗争,不符合题意,排除,C错误;巴黎公社发生在1871年,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A。13、B【解析】

根据题干“16世纪”、“连接起美洲、欧洲、中亚、东亚等地”、“商业资本”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B正确;瓷器是从中国流向国外,排除A;香料不能积聚大量商业资本,排除C;鸦片在16世纪尚未大量流入中国,排除D。14、D【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分析选项内容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衰落、中国国内时局的混乱导致1948年资本总额下跌,D选项正确;1894年前清政府尚未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政府的政策不是推动1894年资本总额快速上涨的原因,A选项错误;中国资本总额最高峰出现在1936年,但仍不占优势,B选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官办、官僚资本在本国资本中占据优势,C选项错误。15、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英美国旗的存在说明西方国家常驻商馆,故①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对外来文化抑制,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②③错误,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6、A【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设课税司掌收商税”“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没有体现地方的自主性问题,故B选项错误;上述市镇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央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没有涉及小农生产,并且与稳定小农生产无关,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17、D【解析】

材料反映了首相提出议会休会,却被最高法院判决违反法律。依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知,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政府的方案需要被议会批准,材料体现的是被英国国王批准。D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没有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A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B错误;材料主体是内阁与议会,而不是君主权力的大小,C错误。故选D。18、B【解析】

材料“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反映的是武王伐纣,分封诸侯。结合所学,武王伐纣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即公元前11世纪,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19、D【解析】

根据材料“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知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D正确;A是《独立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B是《权利法案》发表的意义,排除;C是法国《人权宣言》发表的意义,排除。故选C。20、C【解析】

本题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理解。由题干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再到新的“混合经济”,这些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在所能容纳的生产关系范围内进行的自我调整,体现了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在不断调整,但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并非是摇摆不定的,故A项错误;材料内的主要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不断地调整,“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并非题干反映的本质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解“滞胀”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了适当干预与市场自由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政府干预并非是“计划”,故D项错误。21、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世纪时欧洲的城市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由此导致瘟疫容易爆发,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的落后,无力进行城市建设,因此ABC项都属于表现,只有D项是原因,故选D项。22、B【解析】

通过宣布金圆券为非法货币,暂准在市面流通的这一做法,打击了官僚资本的掠夺,故B符合题意;ACD项都不要主要目的,排除。23、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1987年中央做出完善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国民教育体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职业教育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兴起;C选项错误,高等教育质量与职业教育的普及没有必然的联系;D选项错误,职业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4、C【解析】

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不会造成此类现象,故A项排除;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25、A【解析】

由材料信息“外国在华资本是中国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资本主义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组成部分”可知,外国在华工厂的增多就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即西方的侵略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故A正确;B项说法错误,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独立于西方的;没有列强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的信息,材料不能得出中国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形式不断创新,D项错误。26、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进化论是通过维新派的严复传入中国的,大约是19世纪末,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22年”可推算出大约是25年,故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项。27、A【解析】

红军长征作为伟大的战略转移,涉及到著名地点较多,故由材料“提纲只写了几个地名”,可推测该同学演讲的主题可能是红军长征,故A符合题意;敌后抗日涉及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敌斗争,涉及面广,故敌后抗日不只是几个地名,故B不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以推翻北洋军阀实现国家统一的军事行动,涉及面广,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8、A【解析】

西周封建说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上层建筑,战国说中的地主阶级等内容说明当时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影响深刻,即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学术研究,A正确;古史分期中出现了不同学说,这种学术争鸣贯彻了双百方针,B正确;题干主旨是古史分期,而非土地问题,C偷换概念,排除;D表述错误,排除。29、D【解析】

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巴尔干半岛后,从16世纪开始不断与奥地利、俄国等为争夺势力范围进行战争,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各国人民长期受到民族歧视和宗教压迫,不时爆发矛盾冲突,因此巴尔干地区被称为“火药桶”可以追溯到16世纪,故选D;ABC不符合史实,排除。30、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康有为希望通过服饰和发饰的变革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促进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融合,B正确;材料未涉及政体的变革,A排除;康有为主张的是政治改良,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相同之处: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原因:国内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未认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仇恨。(2)影响: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英法美最终也损害了自身利益,自食其果;加剧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使其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严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给世界带来更大灾难;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解析】

(1)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要求具备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在法国人看来……因此法国采取的战略是防守性的……各派人士无不借那据说是坚不可摧的严密构筑的马奇诺防线来聊以自慰罢了”“在美国大学生中间也出现了和平运动。在英国……政府也力图采取模棱两可、不表态的方针,认为或许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满足或抚慰独裁者们的较为合理的要求。在美国,则通过了中立法案”,可以看出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三国对外政策的相同之处是: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纵容绥靖政策。原因:根据材料“再重复这样的人类灾难实在是不可思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