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东海二中高三冲刺模拟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2.19世纪末,日本学者称李鸿章为世界五大伟人,中国却称他为“当世秦桧”。对此认识最恰当的是()A.这是日本的阴谋,离间清廷B.李鸿章出卖主权,被日推崇C.评价人物的视角和立场不同D.因时代不同对人物看法不一3.胡适刚回到中国不久就说:“……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这段文字体现出A.国人当从说话开始新文学革命 B.提倡白话文就是要说“自己的话”C.胡适实际上在倡导民主思想 D.20世纪的人应该说20世纪的话4.据统计,1972—1995年世界生产增长了7倍,而同期国际金融市场膨胀了43倍。1998年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美元,年成交量达400万一500万亿美元。股票市场更是一路飙升,仅在1998年下半年就上涨了近7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5万亿美元)。这体现出A.全球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C.各国调整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D.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增加5.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对广大劳动者进行强制保险,其中工人所交的保险费用很少,只占每天工资的1.5%;1905年,德国实行高温工作限制,若超过28℃,每班工作不得超过6小时。这表明统一后的德国A.带有普鲁士专制传统 B.君主立宪政体正在逐步建立C.具有其历史的进步性 D.统治阶级极力维护自身利益6.1816年,美国联邦政府依照国会法案建立合众国银行,抢了各州立银行的业务。不久,马里兰州议会通过一项税法,向设在该州的合众国分行征税。最后,最高法院做出判决,并推翻了马里兰州的征税法案。该事件表明,此时美国A.各州丧失了征税权 B.联邦宪法的权威下降C.联邦制得到了巩固 D.最高法院是权力中心7.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A.战争的影响 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 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8.下表为清末民初福建新设立的工厂数,对此表理解最准确的是A.统计途径与数据不同导致了趋势相悖B.“清末新政"”客观上推进福建近代化C.民国的成立推动了地方工业快速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9.唐建立之初,“均给天下民田”,达到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唐中叶以后,“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成了土地转移、让渡的基本方式与基本原则。唐朝经济领域的这一转变A.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B.表明政府的经济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C.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D.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必然产物10.俾斯麦说:(德意志)这个巨型的怪物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而要依靠铁和血。材料中所说的“联合体”是指什么A.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 B.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C.德意志的军国主义思想严重 D.德意志地区是当时受教皇压榨最严重的地区11.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 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 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12.如表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表中数据变化说明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数值58057517979999858998146682346384203587168577682541520174724036819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经磨难B.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潮C.国内外政局的变动影响经济发展D.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13.有学者评论:“其(太平天国)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文中的宗教是指A.儒家学说 B.黄老思想 C.拜上帝会 D.基督教14.《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A.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B.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C.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15.右表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D.航天工业的发展16.帝制的崩溃成为20世纪初期世界政治走向现代的重要一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宣统皇帝下诏退位②德意志帝国走向崩溃③俄国沙皇专制结束④土耳其废除素丹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17.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它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A.科举制推动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B.士大夫率先奢靡的行为影响深远C.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D.礼法观念松弛带动社会习俗变化18.1357年法王约翰二世被英军俘虏,王太子查理为筹巨额赎金可能采取的行动是A.强迫教会缴纳贡金 B.直接要求城市加税C.要求农奴增加地租 D.请求三级会议帮助19.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A.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20.“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文中的“它”是指()A.人文主义 B.自由主义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21.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A.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B.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22.孙中山先生曾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从孙中山这则评论可知A.大平天国运动没有任何价值 B.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性C.孙中山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D.三民主义的提出有其合理性23.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A.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B.消除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C.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24.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25.恩格斯曾说某宗教“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产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该宗教产生于古代哪一区域A.AB.BC.CD.D26.鲁迅在《门外文谈》中指出“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这里鲁迅告诉我们汉字A.由史官或巫创造 B.是口传的文字C.由仓颉创造 D.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27.今年清明前夕,马英九率领台湾文武官员主持遥祭黄帝陵,对此事较为合理的认识是:A.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 B.马英九相信炎黄传说C.炎黄传说真实可信 D.台湾官员认可黄帝的文化价值28.明代统治者认为,商贾以通有无,并采取过一些利商的措施,比如“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又说“凡自织布帛、农器、食品及……鱼蔬杂果非市贩,俱免税”。这反映了明朝前期()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政府重视民生经济29.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主要针对的是A.“两个凡是”的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C.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30.有数据显示,罗斯福新政推行后,商品仍然大量过剩,失业大军依旧高达900多万人,期间(1937—1938年)还造成了新的经济危机,有学者据此认为罗斯福新政没有也不可能造成经济复兴和高涨。该学者的观点A.全面认识了罗斯福新政 B.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C.充满了主观臆断的色彩 D.认为新政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传统主义的代表,他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基础之上的非暴力社会。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09年,甘地出版《印度自治》,对现代工业文明提出一系列控诉,而认为印度的自治应该是印度文化的胜利,也就是说,印度应该重新发现和确立自己的道德伦理。甘地的这些社会理想的背景亦即对立面,乃是现代性的无限制发展。他的社会理想也不全是独创的。在伦敦,甘地读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爱德华.卡彭特的著作。——来生坚《另一个甘地》材料二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众说纷纭。有学者主张,甘地是一个要复兴宗教和旧文化的人,那么在社会发展方面就必然是反动派,不管他在政治方面看起来是多么革命。”也有人认为,“甘地已不再是帝国主义昀帮凶,而是一位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能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由人民群众推向前进——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社会理想的思想来源。结合所学知识,从个人经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作用。3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25年的“五卅运动”直接促成了英、美、日等十二国与北洋政府的北京关税特别会议召开。1927年7月,刚刚成立的国民政府发起关税自主运动,广大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南京国民政府遂开始了关税改革。1928年7月宋子文与马克漠所定条约签字,美国第一个同意中国关税自主。在该条约《整理中关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规定:“历来中、美两国所定有效之条约内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之各条款,应即拆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各欧洲主要强国分别与国民政府进行缔约谈判,相继承认中国关税自主。1928年12月7日,中国颁布海关进口税则,税率分为7级,最低税率为7.5%,最高税率为27.5%。——摘编自易继苍《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关税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关税改革的作用。33.历史概念的掌握——“经济全球化”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内涵,包括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结局等史实要素;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背景(原因、条件等)与之相关事件(事物)的联系、性质、作用和影响等评价要素。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材料进行概括和总结,给“经济全球化”下一定义。材料一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摘自黄邦和等《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摘自刘宗绪《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材料四1960年,全球五个最富国家和五个最穷国家人均收入的差距是30倍,1990年达到60倍,如今则扩大到74倍。1999年,最富裕国家人均GDP(美国为30600美元)与最贫困国家人均GDP(埃塞俄比亚仅为100美元)之比竟达300:1,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摘自(英)沃尔夫《全球化为什么可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而《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份颁布的;清王朝结束的标志是宣统帝下诏退位,因此B项也错误;C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未废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是遵守执行。《临时约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故选D。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1912年制定。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效仿美国成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希望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在袁世凯当选大总统后,一步步的破坏了《临时约法》。【详解】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世界五大伟人”、“当世秦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题干所述现象,是因为两国学者对李鸿章所持立场不同,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项说法具有片面性,其说法没有依据,排除;B项与题意明显不符,排除;D项“时代不同”的说法错误,题干揭示的都是“19世纪末”,排除。故选C。考点:史学理论与历史素养·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不同视角和立场【名师点睛】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应该注意以下方面:1.注意特定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价。2.确定评估标准。要看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3.防止以偏概全。对历史人物要考虑他的阶级性和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物是时势造就出来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3、B【解析】

根据“要说我自己的话”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中的提倡白话文运动就是敢于表达自己的主张,说自己的话,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文学革命要从哪里开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白话文,而没有涉及民主思想,排除C项;D项只是对其意思当中一个方面的理解,排除D项。4、D【解析】

金融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的生产增长,过度膨胀的金融市场加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风险性的增加,没有体现全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排除A;BC与题意主旨无关,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5、C【解析】

材料反映了统一后的德国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者和工人的利益,说明其有历史进步性,选项C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在1871年就确立,排除B;德国的统治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普鲁士容克贵族,但材料反映的是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权益的维护,因此选项D排除。6、C【解析】

最高法院的判决否定了马里兰州的征税法案,体现了中央的权威,表明联邦制得到巩固,选项C正确;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表述与题干意思相反,排除;美国是三权分立,排除D。7、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949年到1952年中国粮食产量上升,主要和土地改革有关,从1953年到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苏俄从1921年到1925年粮食产量回升,主要和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有关,因此二者体现的是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正确;苏俄在1921年后国内处于和平状态,A排除;中国在1958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和左倾思想有关,不适合苏俄,C排除;苏俄农业集体化道路是在1928年后推行的,D排除,故选B。8、B【解析】

1904年期,福建新设立的工厂数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清末新政”客观上推进了福建的近代化,故选B;表中不同的统计途径表现出的数据趋势大致相当,并不相悖,排除A;民国成立于1912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都不是对表格内容的准确理解,排除CD。故选B。9、C【解析】

从材料中的“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人从私契”来看,说明唐中叶以后的土地转移主要是通过买卖来完成,这一转变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土地买卖会导致大土地所有制的扩大,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B项中的“根本转变”说法绝对,排除;经济重心南移与这一转变无关,排除D项。10、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叙述“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可以知道谈到的是国家的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靠“铁和血”完成统一,才能走近代化的道路,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统一的背景,材料没有涉及到工业革命和军国主义思想、也没有涉及教皇的压迫。故A项正确。11、B【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儒墨道法的争论实质反映了不同流派基于本阶层的利益,对宇宙人生、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主张,故B项正确;“各派”一说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各派思想不能调和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儒法之争实质上是治国策略之争,排除D项。故选B。12、C【解析】

1912—1914年增长较快是受中华民国成立的影响;1915—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机械净进口整体呈下降趋势,到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回升,1919—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攀升,充分说明一战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情况,只能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某个阶段,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的全貌,也无法说明“历经磨难”,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无法说明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比较,排除D项。13、C【解析】试题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拜上帝教,贡献C。A项是传统文化,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是反对儒家信条的;B项错误,黄老思想在西汉初年曾经实行过,往往是一个新王朝建立初期实行;D项错误,单纯的基督教在中国并未有多大的市场,不符合农民阶级的愿望。考点:太平天国运动点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以拜上帝教为指导思想,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14、C【解析】

由材料“‘道’……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题干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强调的是魏晋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故C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道不是道家的道,而是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儒家之道,没有混消儒家与道家思想,故A不符合题意;儒学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良,已经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本题阐述的是儒家思想在宋代繁荣的原因,而不是道学的发展历程,故D不符合题意。15、A【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产量变化由1870年的80万吨到1900年的2000万吨,说明产量大幅度提高。石油工业的发展为内燃机的创制提供了适用的燃料,新的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带动了石油的生产。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16、B【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选择题。宣统退位发生在1912年,德意志帝国在1941年共和国的建立时走向崩溃,俄国沙皇是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被推翻的,1922年11月1日土耳其大国民议会通过了废除苏丹制的决议案,故正确的顺序是B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7、D【解析】题干中所说的是“舆马违制”的现象,源于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进而影响民间礼法观念的松弛,由此带来“舆马”习俗的演变(不仅是舆马,还包括服饰、饮食、器皿等诸多方面),故答案选D。科举制固然提升了知识分子的地位,但是这一现象从隋唐即已开始,并不是明朝才出现的现象,故A项排除;实际上“率先奢靡”的不是士大夫阶层,而是皇室,上行下效。然后才是士大夫的行为影响到更多人,故B项排除;题干强调的是“乘轿”群体阶层的变化,“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是对题干的错误理解,故C项排除。点睛: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步骤:①通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搞清楚中心词与限制语是什么。②带着问题认真审读材料,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③联系教材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④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作出准确判断,确定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18、D【解析】

要筹巨额赎金就必须征税,结合所学可知,法国三级会议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因此题干中王太子查理为筹巨额赎金可能采取的行动是请求三级会议帮助,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筹巨额赎金”,联系法国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19、D【解析】

七七事变是日本1937年制造的侵略中国北平的事件,与题干中的“占领华北要地”符合,八一三事变是1937年日本制造的侵略上海的事件,与题干中的“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相符合,故D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进攻东北,与材料“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相矛盾,故AB错误;1932年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但是《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是1936年颁布的,C错误。20、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信息“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再结合“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的信息可知,它指的是社会主义,故C项正确;AB项都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与题干信息“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不符,排除;民族主义自古以来就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排除。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21、D【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B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A项错误;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22、B【解析】

据材料“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可知,孙中山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在打击清王朝的意义,但其否定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建立民主政权,而趋于封建化,B正确;A过于绝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既看到了太平天国的进步意义,也看到了他的不足,是客观评价,C错误;D与材料无关。23、C【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础,该“法案”虽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有限,但历史意义重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限制王权的法案,如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订立;B选项错误,该法案颁布后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废除的是英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君主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4、A【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战之后出现的状况,因此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A项正确;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详解】25、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的发源地巴勒斯坦地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符合材料信息,C属于巴勒斯坦地区,故C正确;A属于古希腊地区,B属于古罗马地区,D属于古印度地区,都不符合题意,故AB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产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基督教的史实入手,仔细观察地图位置,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6、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汉文字应是我们先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发明、不断创造、不断积累,而到了某个时期,由史官或哲人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后,便产生了系统的较为成熟的文字。因此选D。考点:中国古代文化【详解】27、A【解析】

马英九之所以会祭祀黄帝陵,主要是因为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两岸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一种宗法血缘关系的体现,故选A;BC通过材料无法得知,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得知台湾官员是否认同黄帝,排除D【点睛】本题以马英九遥祭皇帝陵为考查切入点,考查对宗法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28、D【解析】

减轻商税以及对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给予免税,反映出明朝初期政府重视民生经济,故D正确;明朝没有废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B;明初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并没有提高,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凡自织布帛、农器、食品及……鱼蔬杂果非市贩,俱免税”,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9、A【解析】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针对的是“两个凡是”错误思想而兴起的,选项A正确;平反冤假错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排除B;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排除C;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内容,排除D。30、B【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推行后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者从一些数据得出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史实依据,说明材料所述现象建立在一定史实的基础上,B项正确,C项错误;数据只是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某些方面,所以该学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罗斯福新政,A项错误;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非新政,D项错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来源:印度传统文化(道德伦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原因:深受印度传统教育的影响;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弊端。(2)影响: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解析】

(1)来源:根据“印度应该重新发现和确立自己的道德伦理”得出印度传统文化(道德伦理);根据“甘地读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爱德华.卡彭特的著作”得出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