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武汉武昌区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一幅关于二战后初期反映“冷战”的漫画《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正在召唤小鱼过来。该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凯南“八千字电报” B.富尔顿演说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2.有人说:“从政治文化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假如这场革命能象那样,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的话,中国就不必承受此后长期内乱的痛苦”。假如这一观点成立的话,空格内应该填入最典型、确切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十月革命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3.北宋初年,政府曾劝谕江南以至福建、广东等地种植原北方主要粮食品种粟、麦、黍、豆等;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也较前扩大。这说明A.北宋统一促进农作物品种交流 B.北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优良品种的推广推动农业发展 D.对外开放有利人民生活改善4.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像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他所指的是A.第一次柏林危机B.第二次柏林危机C.古巴导弹危机D.越南战争5.历史长河中的诸多历史事实,离不开史家对它的历史阐释。现代学者陈淳认为“对意识形态物品的研究,必须从社会的内部去寻找原因而不是从历史学的范畴中去寻找答案。”如三代青铜礼器虽具有实用功能,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故清代著名史学家阮元说:“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当代史学家侯外庐也说:“礼器一源,‘礼’,所以指文明社会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器'则所以藏此制度……。”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培其国家'相若”。这说明A.历史研究要坚持从史料出发,而不是单单以理论证明理论B.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而非碎片化的个人经历和记忆C.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理性认知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D.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将历史叙述和历史内容融为一体,完美再现历史真实6.《续文献通考》对中国古代某机构职责的解释为“其职同于古相,而所不同者,主票拟而身不与其事。”该机构是A.唐代中书省 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7.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子、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对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8.19世纪上半期,英国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代替了传统的招贴画、路牌等,成为广告的主要载体,广告成为大众传媒的主要收入来源,广告传播现象和活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这一现象表明A.资产阶级控制大众传媒业发展B.经济对市场依赖程度大大提高C.产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D.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弱化9.古代中国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刑事审判权的行使。宋代在各路设提点刑狱司,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并规定凡死刑需报中央,由刑部复核执行,有时皇帝还派人到各地处理案件,并经常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其目的是A.提高依法办事的行政效率 B.建构与维护统治秩序C.建立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D.解决官员的腐败问题10.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雅典没有最高行政首脑B.雅典没有最高权力机构C.雅典用此办法实现权力制衡D.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1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12.《中国与世界共赢——中国加入□□十周年述评》中指出:“10年来,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11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近4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多;出口增长了4.9倍,进口增长了4.7倍,世界排名由第六位跃升到了第二位。”空格处应为A.联合国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顺治帝)福临膺服孔子,他号召臣民尊孔读经,提倡患孝节义。他亲政后的第二个月,即遣官赴孔子故乡阙里祀孔子。九年九月他亲率诸王大臣等到太学隆重释奠孔子,亲行两跪六叩礼。他谕学官、诸生说:“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尔师生其勉之。”福临还命内院诸臣翻译五经,他赞美说:“天德王道备载于书,真万世不易之理也。”他认为“治平天下莫大乎教化之广宣,鼓动人心莫先于观摩之有象”。……通过全面倡导忠义,树立了清朝是传统道德捍卫者的形象,对消除广大汉族人民对清统治者学理上的隔阂,对缓和民族矛盾,特别对争取,安定汉族地主阶级的人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顺治帝的文化政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顺治帝的文化政策的作用。14.(20分)二战后,国际关系经历了由冷战对峙向多极化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问题一:北风与太阳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势力。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它用以掩盖它腹脏的极权和势力地区。使得那个顽固的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胁迫,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材料二问题二撼动与挑战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它力量中心的挑战。”材料三问题三联合与曲折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1)材料一中“北风的直接胁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采取的“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二战后初期,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因此,美国为了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材料中的“山姆大叔”指的是美国,“小鱼”指的是西欧国家,故选D;八千字电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初期,美国政治家关于对苏政策的一份重要外交文献,与“召唤小鱼过来”不符,排除A;富尔顿演说指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应邀在美国富尔顿发表了“铁幕演说”,呼吁美、英合作,建立军事联盟,以共同对付苏联的威胁,排除B;杜鲁门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无法体现“召唤小鱼过来”,排除C。2、D【解析】

日本明治维新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故选D;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排除A;BC与“除了在政治形式或社会生活上带来改变外,也造成政治文化的改变”不符,排除。3、A【解析】

材料“北宋初年”政府劝谕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交流和推广,是在南北基本统一前提下才能实施,A项正确;材料可以体现北宋政府重农,但没有体现抑商,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指出,“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没有说明“粟、麦、黍、豆”、“甘蔗、棉花、茶叶、桑麻”等是否是优良品种,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占城稻”“从越南引进”,还有其它农作物没有说明是通过外交渠道引进的,排除D项。故选A。4、C【解析】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采取妥协态度,符合材料“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故C正确;第一次柏林危机时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西柏林的通道,并未作出重大让步,故A错误;第二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试图牺牲联邦德国利益与苏联达成妥协,故B错误;越南战争时期苏联也不存在作出重大让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第一次柏林危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相关史实,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C【解析】

根据“反映了当时的科技水平,但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当时主导性思想、信仰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物化象征品”“礼器一源”可知,材料说明历史阐释必须基于客观历史事实、和一定社会现实的基础理性认知,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理论证明理论”,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历史研究是历史规律的探索和确证,也不能体现历史学家的任务是完美再现历史真实,排除BD。6、C【解析】

明代内阁拥有票拟权,但票拟须皇上朱批才行,因此没有决策权。C正确;ABD三项中书省、枢密院、军机处没有票拟权,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7、C【解析】试题分析:中国的体现的关系是单向制约,一物降一物,但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则是双向制约,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因此材料说法是不妥的。故选C。AB明显错误;三权是分立的,不是相互包容的。D错误。考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点评:美国三权分立是借鉴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三权相互制衡,从而保障民主,反对专制。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英国、美国、德国确立的政体类型和法律文献与特点也需要掌握。8、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产品日益增多,广告有利于拓展商品销路,打开商品市场,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并未反映大众传媒受到资产阶级的控制,排除。C项,题干未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故排除。D项,材料反映以报纸、杂志的传播为基础的广告业发展迅速,体现了报纸杂志的资讯传播功能的加强,故排除。9、B【解析】

宋代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刑事审判权,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B;宋代加强控制刑事审判权,对待死刑需要复核,某种程度上是为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出现,但是却降低了行政效率,排除A;控制刑事审判权不属于监察体系的内容,排除C;材料主旨和解决官员腐败无关,排除D。故选B。10、C【解析】试题分析:“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这导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这说明,在雅典在政体设置上已经有了采用分权制衡的雏形,通过分权制衡实现对最高权力的制约。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雅典的民主点评:雅典民主的主要特征:(1)主权在民。由全体公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即雅典的国家管理掌握在全体公民手里。(2)轮番而治。公民内部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人有权参政议政,轮番担任公职,轮番成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3)法律至上。雅典民主运作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依据公民大会等机构制定的法律进行运作。雅典严格实行法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它,直接民主、抽签任官、多数原则、公民意识、权力制约等。11、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战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导致美国经济严重受损,美国和盟友关系紧张,为此尼克松政府决定缓和对华管制,从而使中国外交趋势逐步趋向缓和,故选D;A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美国对华主要是贸易管制,没有超越意识形态,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2、D【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十年,经济实力迅速增强,D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A错误;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错误;中国是东盟的观察员国,故C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实行尊孔读经;提高孔子的政治地位;维护传统封建伦理道德。(2)缓和了满汉民族矛盾;赢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保护并延续了儒家传统文化。【解析】

(1)根据材料“号召臣民尊孔读经……到太学隆重释奠孔子,亲行两跪六叩礼……命内院诸臣翻译五经……全面倡导忠义”进行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