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_第1页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_第2页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_第3页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_第4页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目录壹通俗音乐的起源肆通俗音乐的风格流派贰通俗音乐的演变叁通俗音乐的代表人物陆通俗音乐的产业影响伍通俗音乐的传播途径通俗音乐的起源章节副标题第一章早期流行音乐形式01中国民歌源远流长,如《茉莉花》等,它们在民间广泛传唱,成为早期流行音乐的代表。02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音乐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成为当时流行音乐的重要形式。03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堂乐歌如《送别》等,通过学校教育广泛传播,影响深远。民歌的流行戏曲音乐的兴起学堂乐歌的传播民国时期的影响上海滩的流行歌曲西方音乐的传入民国时期,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通俗音乐的创作和表现形式。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流行音乐的中心,诞生了大量经典歌曲,如《夜上海》。电影歌曲的兴起随着电影业的兴起,电影歌曲成为传播通俗音乐的重要途径,如《天涯歌女》等。西方音乐的传入19世纪末,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堂乐歌成为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重要途径,推动了音乐教育的普及。学堂乐歌的兴起0120世纪初,许多中国音乐家留学欧美,学习西方音乐理论与作曲技法,回国后对中国通俗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留洋音乐家的贡献02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远东爵士乐中心,西方爵士乐手与本地音乐家合作,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爵士乐与上海滩03通俗音乐的演变章节副标题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后,民歌得到重视和复兴,如《东方红》等歌曲被改编,成为时代标志。01民歌的复兴与改编为响应时代号召,创作了大量革命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鼓舞人心。02革命歌曲的创作政府推动音乐教育,设立音乐学院,培养音乐人才,通俗音乐教育开始普及。03音乐教育的普及改革开放后的变化新媒体发展,传播途径更多元便捷。传播途径多元音乐风格丰富,融合多种元素。风格多样化港台歌曲传入,推动内陆通俗音乐发展。港台音乐影响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起1980年代,港台流行音乐如邓丽君、罗大佑的作品风靡大陆,推动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港台音乐的影响力21世纪初,音乐选秀节目如《超级女声》的热播,发掘并推广了大量流行音乐新人新作。音乐选秀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