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造纸废水处理方案TOC\o"1-2"\h\u32127第一章绪论 3259551.1行业背景 3348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277051.2.1研究目的 35681.2.2研究意义 317316第二章造纸废水概述 480882.1造纸废水的来源与分类 4275862.2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物 4258902.3造纸废水的排放标准 59631第三章造纸废水预处理技术 5193943.1物理预处理方法 567133.1.1格栅过滤 5176953.1.2沉淀 5140103.1.3气浮 5111213.1.4离心 6203253.2化学预处理方法 63053.2.1絮凝 6263753.2.2氧化 618623.2.3还原 699733.3生物预处理方法 696243.3.1好氧生物处理 6132653.3.2厌氧生物处理 616684第四章造纸废水生化处理技术 6117024.1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6133704.1.1概述 6241814.1.2好氧生化处理工艺 7327334.2厌氧生化处理技术 7284254.2.1概述 7195284.2.2厌氧生化处理工艺 713954.3生化处理组合工艺 7132254.3.1概述 7303574.3.2常见生化处理组合工艺 829983第五章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8214455.1物理深度处理方法 8226435.1.1过滤法 842045.1.2离心法 8149605.1.3絮凝法 863965.1.4浮选法 882605.2化学深度处理方法 9142285.2.1氧化法 9267125.2.2还原法 9141805.2.3沉淀法 956095.2.4吸附法 921315.3生物深度处理方法 9297845.3.1好氧生物处理 9243015.3.2厌氧生物处理 9271175.3.3复合生物处理 99379第六章造纸废水回用技术 10280506.1造纸废水回用概述 10171556.2造纸废水回用工艺 1080996.2.1预处理工艺 10271036.2.2深度处理工艺 10179246.2.3回用工艺 10121536.3造纸废水回用案例分析 1011802第七章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190007.1设施运行管理原则 11192937.1.1安全第一原则 11281827.1.2环保优先原则 11244697.1.3经济合理原则 11151127.2设施运行管理措施 1187187.2.1完善制度与规程 1195527.2.2培训与考核 11177237.2.3设备维护保养 11123737.2.4数据监测与分析 11303717.2.5节能与减排 1252077.3设施故障处理与维护 1248807.3.1故障分类与处理 12210807.3.2维护保养计划 12228687.3.3备品备件管理 12205657.3.4故障分析与改进 1230756第八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 1220958.1工程实例一 12306798.1.1工程背景 12263568.1.2废水来源及水质 12181878.1.3废水处理工艺 13100968.1.4工程效果 13106178.2工程实例二 1325948.2.1工程背景 136528.2.2废水来源及水质 1376958.2.3废水处理工艺 133658.2.4工程效果 14105138.3工程实例三 1488618.3.1工程背景 14295708.3.2废水来源及水质 14233968.3.3废水处理工艺 1467858.3.4工程效果 149616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557269.1国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5154259.2国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5167759.3未来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展望 158661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162911910.1研究结论 161125110.2存在问题与挑战 161898910.3政策建议与发展策略 17第一章绪论1.1行业背景造纸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造纸行业规模逐年扩大,然而在造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问题日益突出。造纸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色度深、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已成为我国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1.2研究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造纸废水的水质特点和处理难点,探讨造纸废水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为造纸行业废水处理提供技术支持,以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资源化利用。1.2.2研究意义(1)环境保护意义: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降低造纸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水质状况,保护水资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2)经济效益意义: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改进,可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废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为造纸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提升,有助于推动造纸行业绿色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促进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4)科技进步意义:本研究将为造纸废水处理领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第二章造纸废水概述2.1造纸废水的来源与分类造纸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序,包括制浆、洗涤、筛选、漂白、造纸和完成等环节。按照废水产生的工艺阶段,可以将造纸废水分为以下几类:(1)制浆废水: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黑液、中段废水和洗涤废水。黑液主要含有木质素、碱木质素、糖类、有机酸等有机物质;中段废水含有大量悬浮物、溶解物和细小纤维;洗涤废水则含有木质素、碱木质素、糖类等物质。(2)漂白废水:漂白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氯、次氯酸、二氧化氯等氧化剂,以及漂白过程中产生的有机氯化物、酸类等污染物。(3)造纸废水: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白水、纸机废水、完成废水等。白水主要含有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等;纸机废水含有悬浮物、油脂、淀粉等污染物;完成废水则含有各种添加剂、涂层材料等。(4)完成废水:完成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含有涂料、染料、胶粘剂等污染物。2.2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物造纸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类:(1)悬浮物:包括细小纤维、填料、涂料等,对水体的透光性、溶解氧等产生不良影响。(2)有机物:包括木质素、糖类、有机酸、油脂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生态环境。(3)生物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反映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废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4)色度:造纸废水中的色度主要来源于木质素、染料等,对水体的外观产生不良影响。(5)酸碱度:造纸废水中的酸碱度主要来源于漂白剂、碱液等,对水体的pH值产生不良影响。(6)重金属:造纸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填料、涂料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2.3造纸废水的排放标准我国对造纸废水的排放标准有明确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悬浮物(SS):≤100mg/L。(2)化学需氧量(COD):≤450mg/L。(3)生物需氧量(BOD):≤150mg/L。(4)色度:≤50倍。(5)pH值:6.0~9.0。(6)重金属:≤0.1mg/L(总汞)、≤1.0mg/L(总镉)、≤0.5mg/L(总铬)、≤0.1mg/L(总砷)。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可能对造纸废水的排放标准有更严格的要求。造纸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政策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对废水进行处理,保证达标排放。第三章造纸废水预处理技术3.1物理预处理方法物理预处理方法是造纸废水处理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格栅过滤、沉淀、气浮、离心等方法。3.1.1格栅过滤格栅过滤是利用格栅将废水中的悬浮物、漂浮物等固体物质拦截,以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担。该方法设备简单、运行稳定,但处理效果受到格栅间隙大小的影响。3.1.2沉淀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从而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适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细小悬浮物,但处理效果受到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3.1.3气浮气浮法是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物粘附在气泡上,气泡上升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该方法对废水中的油脂、悬浮物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3.1.4离心离心法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分离。该方法处理效率高,但设备投资大,运行成本较高。3.2化学预处理方法化学预处理方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利用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絮凝、氧化、还原等方法。3.2.1絮凝絮凝法通过投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絮体,便于后续处理单元的去除。该方法操作简便,但药剂投加量较大,容易产生二次污染。3.2.2氧化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废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但氧化剂的选用和投加量需根据废水成分确定。3.2.3还原还原法通过投加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原成无害物质。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卤素等有害物质的废水,但还原剂的选用和投加量需根据废水成分确定。3.3生物预处理方法生物预处理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法。3.3.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水,但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3.3.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该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但设备投资较大,运行成本较高。第四章造纸废水生化处理技术4.1好氧生化处理技术4.1.1概述好氧生化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4.1.2好氧生化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化处理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附、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活性污泥法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回流系统三个部分。(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好氧滤池法:好氧滤池法是一种新型的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它将微生物固定在滤料上,通过滤料的过滤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废水净化。4.2厌氧生化处理技术4.2.1概述厌氧生化处理技术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等优点。4.2.2厌氧生化处理工艺(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UASB法是一种高效厌氧生化处理工艺,它采用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实现废水的厌氧处理。UASB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等优点。(2)厌氧生物滤池法:厌氧生物滤池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填料上,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等优点。(3)厌氧膨胀床法:厌氧膨胀床法是一种新型的厌氧生化处理技术,它采用膨胀床反应器,实现废水的厌氧处理。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容积负荷高、运行稳定等优点。4.3生化处理组合工艺4.3.1概述生化处理组合工艺是将好氧生化处理技术和厌氧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处理方法。它充分发挥了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的优势,提高了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4.3.2常见生化处理组合工艺(1)A/O工艺:A/O工艺是一种将厌氧生化处理和好氧生化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2)A2/O工艺:A2/O工艺是在A/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一段厌氧区,实现脱氮除磷的效果。(3)SBR工艺:SBR工艺是一种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它将好氧生化处理和厌氧生化处理相结合,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4)MBR工艺:MBR工艺是将膜分离技术与好氧生化处理相结合的一种工艺,具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和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第五章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5.1物理深度处理方法物理深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离心、絮凝、浮选等技术。这些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对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和油脂等进行分离,以达到深度净化的目的。5.1.1过滤法过滤法是利用过滤介质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拦截,从而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过滤法包括微孔过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技术。5.1.2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分离的方法。离心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的造纸废水。5.1.3絮凝法絮凝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聚集成絮体,然后通过沉淀或浮选等方式将其分离的方法。絮凝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5.1.4浮选法浮选法是通过向废水中通入微小气泡,使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等污染物粘附在气泡上,然后通过浮选设备将其分离的方法。浮选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油脂和疏水性悬浮物的造纸废水。5.2化学深度处理方法化学深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吸附等技术。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废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从而实现废水深度净化。5.2.1氧化法氧化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氧化剂,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成无害物质的方法。氧化法包括臭氧氧化、过氧化氢氧化、光催化氧化等技术。5.2.2还原法还原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还原剂,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低价态或无毒物质的方法。还原法包括硫酸亚铁还原、亚硫酸钠还原等技术。5.2.3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沉淀剂,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悬浮物等污染物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沉淀法包括硫酸铁沉淀、氢氧化铝沉淀等技术。5.2.4吸附法吸附法是通过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附到固体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吸附法包括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吸附等技术。5.3生物深度处理方法生物深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复合生物处理等技术。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5.3.1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5.3.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方法。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UASB、EGSB等。5.3.3复合生物处理复合生物处理是将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两种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复合生物处理技术包括A/O工艺、A2/O工艺等。第六章造纸废水回用技术6.1造纸废水回用概述我国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企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造纸行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造纸废水回用,即将处理后的造纸废水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降低新鲜水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废水回用不仅有助于提高造纸企业的环境效益,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6.2造纸废水回用工艺6.2.1预处理工艺造纸废水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格栅、调节池、气浮、絮凝沉淀等步骤,目的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油脂、酸碱等污染物,为后续深度处理提供良好的水质条件。6.2.2深度处理工艺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包括膜生物反应器(MBR)、活性污泥法、反渗透(RO)等。这些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废水回用率。6.2.3回用工艺造纸废水回用工艺主要包括循环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循环水系统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环节,中水回用系统则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活、绿化等非生产环节。6.3造纸废水回用案例分析案例一:某大型造纸企业该企业采用预处理MBRRO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废水回用率达到了80%。预处理阶段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MBR阶段去除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RO阶段进一步净化废水。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环节,有效降低了新鲜水资源消耗。案例二:某中型造纸企业该企业采用预处理活性污泥法循环水系统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废水回用率达到了60%。预处理阶段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活性污泥法去除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造纸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洗涤等环节,同时部分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用于绿化、生活等非生产环节。案例三:某小型造纸企业该企业采用预处理絮凝沉淀中水回用系统工艺处理造纸废水,废水回用率达到了40%。预处理阶段去除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絮凝沉淀去除有机物、悬浮物、氮磷等污染物。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生活、绿化等非生产环节,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第七章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7.1设施运行管理原则7.1.1安全第一原则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在设施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7.1.2环保优先原则在设施运行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保证废水处理效果达到国家标准。同时要关注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物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7.1.3经济合理原则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7.2设施运行管理措施7.2.1完善制度与规程建立健全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保证设施运行有序、高效。7.2.2培训与考核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定期进行考核,保证操作人员熟悉设施运行情况,具备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7.2.3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造纸废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对关键设备进行重点监控,发觉问题及时处理。7.2.4数据监测与分析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定期分析数据,了解设施运行状况,为优化运行参数提供依据。7.2.5节能与减排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物耗,实现节能减排。7.3设施故障处理与维护7.3.1故障分类与处理根据造纸废水处理设施的故障类型,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突发性故障,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保证设施正常运行。7.3.2维护保养计划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保证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对关键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隐患及时处理。7.3.3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健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保证备品备件的供应。对备品备件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功能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7.3.4故障分析与改进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同时不断优化设施运行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第八章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8.1工程实例一8.1.1工程背景本工程实例位于我国某大型造纸厂,主要生产箱板纸、瓦楞纸等纸品。由于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及毒性物质,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该造纸厂投资建设了一套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8.1.2废水来源及水质造纸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线上的洗涤、漂白、染色等工序。废水水质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大,波动大;(2)有机物浓度高,BOD5/COD比值较低;(3)悬浮物含量高;(4)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8.1.3废水处理工艺本工程实例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如下:(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2)生化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3)深度处理:采用絮凝、过滤、消毒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8.1.4工程效果经过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废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出水水质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8.2工程实例二8.2.1工程背景本工程实例位于我国某中型造纸厂,主要生产文化纸、包装纸等纸品。为了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该造纸厂投资建设了一套废水处理设施。8.2.2废水来源及水质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线上的洗涤、漂白、染色等工序。废水水质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较大,波动较大;(2)有机物浓度较高,BOD5/COD比值较低;(3)悬浮物含量较高;(4)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8.2.3废水处理工艺本工程实例采用“预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如下:(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2)好氧生物处理:采用好氧生物膜法,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3)深度处理:采用絮凝、过滤、消毒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8.2.4工程效果经过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废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出水水质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8.3工程实例三8.3.1工程背景本工程实例位于我国某小型造纸厂,主要生产生活用纸、包装纸等纸品。为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该造纸厂投资建设了一套废水处理设施。8.3.2废水来源及水质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生产线上的洗涤、漂白、染色等工序。废水水质具有以下特点:(1)水量较小,波动较小;(2)有机物浓度较高,BOD5/COD比值较低;(3)悬浮物含量较高;(4)含有一定量的毒性物质。8.3.3废水处理工艺本工程实例采用“预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如下:(1)预处理:采用格栅、沉砂池、调节池等设施,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等杂质;(2)厌氧生物处理:采用UASB工艺,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转化为无害物质;(3)好氧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4)深度处理:采用絮凝、过滤、消毒等工艺,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8.3.4工程效果经过废水处理设施的处理,废水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出水水质达到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第九章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9.1国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在国际范围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高效化和环保化的特点。以下为几个主要的发展方向:(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废水处理成本。(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如絮凝、氧化、还原等,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悬浮物和有机污染物。新型化学处理技术如高级氧化过程(AOPs)得到了广泛关注。(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过滤、离心、膜分离等。这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运行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污染物。(4)集成技术:为提高造纸废水处理效果,集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生物化学物理集成处理技术,将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废水的高效净化。9.2国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在国内,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与国际基本一致,但在具体应用上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为我国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1)强化生物处理技术:针对我国造纸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特点,强化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采用高效菌种、优化生物处理工艺等,提高废水处理效果。(2)开发新型化学处理技术:我国在造纸废水化学处理技术方面,积极开展新型氧化剂、絮凝剂等研究,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3)推广物理处理技术:我国在造纸废水物理处理技术方面,加大对膜分离、过滤等技术的研发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